距离 17 万光年的大麦哲伦星系中有许多笼罩着高温明亮恒星的星云,
这些星云因为受到恒星强烈的紫外光照射而发光。
当星云中游离的电子与正离子结合时便会放出特定波长的光子,
例如由氢离子组成的 HII 区域,从其发射线的强度便可判断温度与游离机制等。
N44 是大麦哲伦星系中一个非常显目的巨大 H II 区域。
欧洲天文团队曾在 1999 年以 ESO 2.2 米望远镜观测过它,
现在再加装了具有 6700 万像素的 WFI (Wide-Field-Imager) 数位
相机后,所拍摄的影像更为壮观。
N44 大约有一千光年宽,当中有一个由约四十颗非常明亮蓝色恒星组成的星协,
这些恒星所产生的超级恒星风将周围的气体吹散成环,
星协中可能已经有成员在过去数百万年间发生超新星爆炸,
将恒星物质以每秒一万公里的速度向外爆出,星云中复杂的小气团、丝状云、
与明亮的结块便是明证。
新影象中 N44 的蓝色辐射主要来自一次游离的氧离子,辐射波长 372.7 nm,
绿色为二次游离的氧离子,辐射波长 500.7 nm,
红色则来自氢离子与电子结合时放出的 Hα,波长 656.2 的光子。
因此红色可用于追踪氢离子分布的情形,蓝光与绿光则可判断温度的差异,
温度越高处二次游离的氧离子密度也越高。
整个N44大部分呈现桃红色到紫色(红与蓝的混合色),
显示星云的温度并没有非常高;而某些区域则明显呈现绿色,
表示这个地方至少含有一颗以上表面温度高达30000~70000度的炽热恒星。
用这种方式组合的影像色彩非常接近真实的星云。
照片中星云大部分都略带粉红色(蓝色与红色的混合),
显然这片 HII 星云的辐射主要分布在 Hα的红光与一次游离氧的蓝光,
二次游离氧所产生的绿光则相对较弱,也显示星云的温度并不很高。
但星云中某些地方却明显偏绿,显示该处温度较高,附近一定有 30,000~ 70, 000 度的高温恒星,造成许多氧原子失去两个电子,绿色辐射也随之增强。
来源: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2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