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著名行星摄影大师Chrisopher Go使用QHY290M相机拍摄的土星
著名彗星猎手Terry Lovejoy)使用QHY183C相机在2018年的火星大冲阶段拍摄的火星,大冲前后的火星正处于一场全球范围的沙尘暴中。但是通过通过图像叠加和增强处理,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星上的一些细节
同时,CMOS的工艺使得CMOS可以用标准的半导体制程实现生产,而CCD则需要专用产线。因此CMOS的大批量生产更为容易,成品率更高,使得CMOS的价格较为低廉。如入门级的QHY5L-II CMOS相机APTINA的MT9M034 CMOS芯片,具有74%的量子效率和30帧@1280*960的帧率,价格仅为1280元/980元(黑白/彩色)。由于亲民的价格,精巧的外观以及QHYCCD专利的导星口设计,QHY5L-II还广泛的应用于导星,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入门型行星/导星相机,其外形和功能也被国内外多家厂商模仿。
当然,世界上很难找到绝对完美的事物。CMOS通过像素级的电容进行电荷到电压转换,以及大量列AD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这样的读出方式也产生了一个问题,AD转换器以及电容都可能存在一致性问题,最终的结果导致了FPN(固定模板噪声)的出现。在早期的CMOS中,可以看到明显的竖直条纹。这就是以一种典型的FPN噪声。而电容的不一致性则会导致光强-输出值响应的不一致性。这不仅会增加噪声和图像粗糙感,也会导致天文数据的不准确性,严重影响科学数据的可靠性。而这种像素不均匀性,如果只是观察偏置场或者暗场,并不容易察觉。
QHYCCD是在业余天文摄影领域最早使用CMOS技术的厂商,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采用镁光的MT9M001 CMOS芯片了一代QHY5,这个芯片的垂直条纹是较为明显的,虽然这个CMOS由于FPN噪声问题成像质量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差点被我扔到垃圾桶里面,但是由于该FPN噪声对自动导星的计算影响不大,加之CMOS成本大大低于CCD,在自动导星领域大放异彩,成为首个在天文摄影领域大量使用CMOS相机,也是前一些年的主流导星相机。
图:一代QHY5相机
解决FPN噪声的主要方法,除了改善半导体制程工艺,进一步提高相关部分的一致性之外,采用片上校准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通过片上FPN校准电路,可以很好的校准垂直条纹。而通过片上CDS双相关采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像素不一致性。近年来的主流CMOS传感器均采用了这一技术,例如QHY5III系列相机,以及QHY的制冷CMOS相机系列(QHY COLDMOS相机)所采用的SONY CMOS传感器,背景已经非常的均匀,看不到任何的条纹了。但是片上FPN校准仍然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天文观测而言,我们希望得到的是最原始的数据,而片上校准可能会破坏掉数据的原始性,尤其是会对后期的图像校准流程产生困扰。因为每一次片上校准的标准都可能发生漂移。这个会导致最终图像的不确定性。
图:二代QHY5L-II相机,其中QHY5L-II采用的MT9M034在片上FPN校准上,已经有显著进步,背景已经基本均匀。
图:三代QHY5III相机所采用的SONY CMOS传感器的背景已经非常均匀。
现阶段,在专业的天文学界,把CMOS用于定量测量,如测光等,类似应用能否满足科学数据准确性的质疑仍然存在,这需要对CMOS器件进行更为广泛的测试与标定,需进一步的研究此类一致性问题。在这些问题尚未明了之前,科学家们仍然倾向于采用成熟稳定的CCD器件用于天文测量,如测光类应用。而在天文教学领域,选择CCD相机作为天文教学仍然是首选,这可以使用已经成熟几十年的CCD校准的标准流程,利于教学。当然,对于非测量类,例如暗弱目标检测,特别是曝光时间有限或者光子数有限的图像拍摄。CMOS则体现出其独有的优势---超低的读出噪声。
QHY16803A
QHY09000A
(图: QHY16803A和QHY09000A相机,采用4K*4K,9um像素芯片和3K*3K,12um像素芯片,该相机内置7孔滤镜论,是中学天文台和高校天文台天文教学首选产品)
读出噪声是弱光成像仪器的一个重要指标。什么是读出噪声呢?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