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键词 “ AM5最新测评第十弹” 关于AM5,各路大佬都用其他设备测试过,但作为一个C11HD用户,到底如此轻便的谐波赤道仪,它的能力极限,能不能肩负起一桶煤气罐的重任,迟迟都没有看到有佬测评。刚好近期0.7x减焦到位,整备了一下设备,出摊华海。 废话不言,先上设备: 主镜:星特朗C11HD+0.7x减焦镜+原装寻星镜 导星:ORION 70/400+ZWO ASI120Mini+CYCK C11专用导星鸠尾板 相机:ZWO ASI2600MC Pro 再带着CYCK可以传家的调焦座用来控制后截距,镜上重量有多少呢? 总重:18.8kg(真·狗头保平安)
按照AM5官方说法,搭配满重锤的情况下负载最高可到20KG,专门在海鲜市场找了个老哥,买了两个2.5KG的重锤挂上。这样完整版的设备,就在华海被组装完毕,准备开测。
说完设备,交代下环境:北京延庆华海田园天文农庄,是北京同好非常熟悉的一个出摊点,距离北京市区驾车约120公里,标定光害C3,实际体验无限趋近于C4,尤其南天方向面对北京城,光害爆棚。 2022年6月4日夜至5日晨,风力平均约2m/s,以阵风为主。正好也方便验证在接近满载的情况下,AM5扛大口径施卡时,对风的敏感程度。
在放具体导星数据前,先说两个点: 一个就是因为AM5主打便携,自重小,在扛大口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重心位置,以及投石袋在计算好不接近脚架称重极限时,一定要放足重量。在上镜子的过程中,如果在场同好不帮忙扶,很容易碰倒。 再就是,老款的增高节,收纳于安装的设计非常不便利。安装/拆卸增高节,要装卸9颗螺丝,如果天不亮收摊螺丝落地都不好找。但大重量,新款增高节估计也扛不住。 接下来是导星数据时间: 无风时刻:拍M102,在角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导星含抖动曲线的情况下,导星总差0.88"
M27 导星总差0.66"
M16 导星总差0.53"
最离奇的是M57,在角度接近天顶时,达到过惊人的0.35"
然后再说下有风情况,因为华海阵风多,加上来风的时候主要在跟同好吹水,我并没有留下风力波动的导星数据的截图。 但大致关注到的,在微风情况下,导星总差增加0.2至0.4,差不多1.0至1.2的水平,体感风力明显的情况下(2m/s阵风,卫生纸能飘起来),导星总差增加0.5至0.8,差不多1.2至1.5之间。基本刮起大风,星点椭圆甚至出现轻微脱线都在所难免。 结合以上信息,无风情况下,AM5在接近如此大重量的情况下,达到这个导星数据,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虽然面对2800mm的焦距。120秒的情况下,0.8以上的曲线就会开始让星点不圆,1.2的导星就出现小燕飞的征兆,但面对极亮目标,这个数据其实是绝对够用的,短爆多叠。相对较暗的目标,类似鸢尾花这种,还是应该老老实实上AZ6这种大铁坨子比较安全。 其实出摊前,原计划是翻车一整晚。 一来,这是我第一次拿C11HD打深空,对于设备的性能和特质掌握并不充分; 二来,对于标称20KG的赤道仪,9成以上的载重,不稳定在预期之内,出门打野嘛,图的就是个深夜基情。 不过结果最终还是有不错的产出,作为一个深空新人,第一次使用谐波,就能极限到这个效果,还是让我对国产厂商多了一些欣慰。作为一个全家桶用户,产品力上,ZWO确实还没让我失望过。希望面对国内市场,ZWO能平心静气,好好做事,用好产品回馈消费者。 最后水上打野的渣图,算是对这次测试的一个最终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