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坑深空摄影3个月,以前主要用马卡镜目视+拍摄行星,怀着对深空的向往,在没设备的情况下苦(瞎)学(看)了不少深空基础知识。前段时间偶然发现振旺ASI AIR Pro对深空摄影新手极度友好(我也不知道为啥以前没发现1代2代盒子...),感觉自己火候也到了,就怒砸了一套振旺全家桶(AM5、533MC、462MC、迷你导星镜)。
对导星的疑惑是这样来的:设备到后,忍不住手痒就在阳台架好,没对极轴,利用盒子的对焦预览功能,直接手控赤道仪盲找M42(虽然地处8级光害区,但猎户座腰带和佩剑确实不难找,而且短曝光即可曝出来),找到后开启跟踪找了个星打开导星,于是乎拍出了人生中第一张深空图片——一张5分钟曝光的M42。这个在此我说明一下,我的逻辑是如果找到目标(当然前提是能找到...),直接打开跟踪和导星且运转正常,就可以拍出图,虽然有可能修正幅度过大,但只要能修正就行,顶多不是长曝光的图呗,导星的原理相信不用解释了(懒人逻辑...欢迎来喷)。然后当时拍M42的高潮是,没对极轴盲找目标,导星曲线居然是这样的.....
这个曲线让本就不太懂导星的我更加懵B,不过当时直观感受就是第一我的逻辑是对的…第二AM5的精度是非常好的。怀着这样的好心情,第一次出摊(就在附近,一样8级光害,只不过地点由楼上改到了楼下…),架好设备对好极轴各种准备工作做好,开拍玫瑰星云,关键是导星曲线是这样的…
经过这两次经验,导星这个东西几乎被我移出了脑子。
但是后来问题就来了,也就是前两次出摊,突然就发现了同一目标导星误差,很突然很莫名其妙的那种,就到了2角秒以上,有时甚至到了4角秒,然而看了实拍效果后,感觉并不影响持续5分钟的曝光,就并没有太在意这件事(无知者无畏…)。后来又看了一点帖子,感觉导星这么个修正数值肯定是有问题,就开始纠结,昨晚特地又架好设备专门调试导星,一开始以为是极轴和增高节的问题,在精对极轴且反复测试没问题,而且拆掉增高节的情况下,多次换目标测试导星精度依然有1.3角秒左右的误差,最好的一次也就是跟吃人豆星云1角秒左右误差,然而愤怒的我忘了截图……
昨晚的测试时顺手拍了几张图,感觉依然是1角秒左右的导星误差并不影响5分钟的曝光,但还是很纠结这个问题,然后现在的我只能尽量从设备摆放下手,尽量和之前高精度时的硬件设置保持一致,现在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之前导星线是直接连盒子,后来因为连盒子总是断连而将导星线改连冷冻相机,但是真正搞不懂的还是没极轴阳台强撸误差居然只有0.3、0.4,后来莫名其妙误差翻了好几倍,究竟是为啥?如果真是赤道仪有问题,那之前的误差很小又如何解释…很纠结,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