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小行星“苏丹红”撞击地球的详细说明及后续报道(ZT)!

[复制链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2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3-2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天文学家首次追踪小行星撞地球全过程

2009年03月27日 07:11  新浪科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行星坠落于苏丹的残余物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通过望远镜拍摄的这颗小行星照片(其中的光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寻找行星坠落残骸的志愿者排成一条直线进行搜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去年,天文学家曾在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大气层前在太空观测到它,这也是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撞击前的小行星踪迹。幸运的是,科学家日前在苏丹沙漠地区又找到了这颗小行星的陨石残骸。这些残骸可能对陨石和小行星的分类并准确确定它们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

  科学意义重大

  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描述了这一发现。2008年10月6日,安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莱蒙山的“卡特里那巡天系统”(Catalina Sky Survey)望远镜探测到这颗小行星。在被发现19个小时以后,它与地球大气层相撞,在苏丹北部努比亚沙漠上空23英里(约合37公里)处爆炸。

  由于爆炸地点距地面很高,科学家认为不会有大块陨石残骸落到地面。苏丹境内的目击者后来称,他们看到了一个火球,但这个火球不久即消失了。但是,“搜寻地外文明”(SETI)研究所卡尔·萨根中心天文学家彼得·詹尼斯肯斯(Peter Jenniskens)仍认为,有可能会找到小行星与地球大气层相撞后产生的碎片。

  詹尼斯肯斯与喀土穆大学的穆阿维亚·沙达德(Muawia Shaddad)及该校学生和工作人员,循着这颗小行星的飞行轨迹,最终在努比亚沙漠一条纵贯18英里(约合29公里)的地带找到了47块陨石碎片。詹尼斯肯斯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将我们在太空看到的小行星碎片带回实验室研究。”

  首次跟踪天体飞向地球的全过程

  英国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教授阿兰-费兹蒙斯当时主要负责对这颗小行星的监控。费兹蒙斯介绍说,“这个事件意义非常重大。这是我们第一次跟踪近地天体飞向地球的全过程。我们不仅仅可以预测到它将撞向哪里,而且我们还可以做出足够快的反应,在它抵达地球之前取得关于它的各种信息。”


  天文学家可以观测到这颗汽车大小的小行星在太空飞驰而过时反射的阳光,它比科学家所认为的使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小了许多。查看陨石光线或光谱的信号是科学家以前对小行星分类的唯一途径,他们给小行星分类的依据只是基于有限的数据之上。但是,粘在小行星表面的一层层灰能以令人捉摸不透的方式散光,或许不会表现出内部的岩石类型。如此一来,科学家难以对小行星和他们在地球上发现的陨石进行比较——这就是新发现如此重要的原因。

  F级小行星类别

  这颗代号为2008 TC3的小行星及其陨石残骸均表明,它可能属于所谓的F级小行星。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行星光谱学家贾尼斯·比绍普(Janice Bishop)说:“F级小行星是一个长期以来未被揭开的谜团。天文学家利用望远镜测量了它们独一无二的光谱特性,但在发现2008 TC3小行星以前,没有相应的陨石级可供我们在实验室中研究。”

  这些陨石碎片(统称为“Almahata Sitta”)的化学构成表明,它们属于一个称为橄辉无球粒陨石(ureilite)的罕见陨石类别。橄辉无球粒陨石可能全部来自于一个相同的原始“母体”。至于这个“母体”是什么,科学家就不知道了。

  詹尼斯肯斯说:“最新发现的陨石与迄今我们搜集的所有陨石样本都不一样。”陨石是由黑色、多孔物质构成,这些物质十分易碎,这也解释了那个火球在地球大气层中爆炸的原因。陨石里面的碳物质表明,在过去的某一天,它们曾遭受过高温的考验。

  研究小组成员、卡内基学院的安德鲁·斯蒂尔(Andrew Steele)说:“毫无疑问,在我们研究的所有陨石当中,这个陨石里的碳物质已经在最大程度上被‘烤熟了’。这种被烤熟了的、像石墨一样的碳物质是这个陨石内碳物质的主要成分。”斯蒂尔还在陨石中发现了纳米金刚石,这可能会提供它的表面高温是否因小行星撞击或其他一些过程产生的线索。

  太空“罗塞塔石碑”

  掌握陨石及其所来自的小行星的光谱信息和实验数据,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探测仍在太空中漂流的橄辉无球粒陨石。研究小组成员、同样来自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洛克·曼希尼利(Rocco Mancinelli)说:“2008 TC3可能会起到‘罗塞塔石碑’的作用,向我们提供有关地球及太阳系中其它行星形成过程的必要线索。”

  罗塞塔石碑上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因此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另一颗具有类似光谱的已知小行星是直径为2.6公里的1998 KU2,它曾被认为可能是直径更小的小行星2008 TC3的来源。随着像“Pan-STARRS”(全景勘察望远镜和快速响应系统)这些对天空进行定期扫描以搜寻近地小行星的项目的实施,詹尼斯肯斯估计将来会看到更多像2008 TC3这样的小行星。

  他说:“我期待着接到下一个发现此类小行星的人的电话。我还希望及时赶到撞击现场,看一看天空中的火球,寻找残骸并展开研究。如果它足够大,我们或许会找到尚不存在于我们所搜集样本中的易碎物质。”(孝文)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09-3-2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电信
好壮观啊!!!!!!看到链接了!!不错的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kson 发表于 2009-3-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联通
话说要是落在偶们这里,我也去捡一颗阝员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fatw 发表于 2009-3-2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联通
终于看到后续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2 15:08 , Processed in 0.070046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