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京巡天 于 2013-4-26 13:48 编辑
解读天体摄影的文化本质
天体摄影最初是为科学家“观察”宇宙服务的,也正是这一需求,真正地带动了摄影技术的各个方面最初和目前的发展。近几十年来,这一技术被西方科技先进国家众多的非专业天文学家所掌握,创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天体摄影作品,并使其发展成为一个非以科研为目的完整的摄影门类。
在我国,不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发烧友,几乎都知道美国有个《国家地理》杂志。其实,《国家地理》仅仅是一本“人文类杂志”,只是由于其中大量的图片都出于自专业摄影师之手,另外,大部分非商业性的摄影创作又都与人文内容有关,所以大家已经习惯于把它看作“摄影杂志”了。
美国还有一本《天空与望远镜》杂志,可以说与《国家地理》杂志是齐名的(至少在西方国家是这样)。这本杂志除刊登天文科普类文章外,主要刊登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和爱好者拍摄的天体摄影作品(在欧洲和日本也有同类的杂志)。而在我国,与摄影相关的人士对它的了解恐怕远远不如对《国家地理》的了解。相信绝大多数人对于天体摄影的本身还很陌生。作为非科研目的完整的摄影门类,天体摄影目前的状况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它在西方科技先进国家呈现的总体特征为:有众多的实践者,有相应的协会组织与活动,作品内容与形式有多元探索的势头,有稳定的传播与交流的载体,有专门的器材开发产业,特别是有强大的文化背景的支持。比如仅在美国,每天仰望星空者约有30万之众(数字来源于1997年某月某日《参考消息》中的某篇文章)。虽然这30万之众不一定全部都会参与具体的天体摄影实践,但它至少说明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再比如,针对于非科研目的天体摄影所开发的器材就有专用照相机、望远镜、赤道仪、各种特殊的配件、电脑软件等等,即有一条为它服务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为什么“非科研目的的天体摄影”会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其一,摄影创作可以归为广义的文化范畴,而且不论实践者拍摄的是什么,但在总体上一定会暴露出其自身的知识结构特征,即所谓“功夫在画外”;其二,现在所讲的天体摄影创作虽然不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但它的确与科学有着直接的关联,仅从表明上来讲,创作者至少首先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天文知识;其三,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是个群体性的现象,那么前两点合二为一就必定会反应出总体的社会文化现象。
在西方科技发达国家,科学即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观念的确定至少从古希腊时期便初见端倪。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早期学者的知识体系都是非常庞杂的混合体。而希腊文明在其古典文化时期(BC5—BC4世纪),科学体系即开始抛弃宗教神学的影响;在“希腊化”时期(BC4世纪晚期—BC2世纪中期),科学便与哲学相分离,各门学科日益专门化,最终导致了西方文明中理性思维体系的发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科体系的专门化所导致的,并不是科学与文化绝对的分离,反而使得科学与科学思想最终融入在民族整体文化的灵魂之中了,它无孔不入、无刻不在。当然,我们所泛指的西方文明也经历过漫长的“中世纪”的摧残,但它在“文艺复兴”之后所承纳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衣钵,毕竟有着世界上同期最先进的文明底蕴。这种文明的底蕴,就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体内不可或缺的健康的基因。
如果对我国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哲学与同时期的古希腊哲学进行一系列的横向比较,结论会令我们汗颜。我们的“诸子百家”哲学(现在也就能凑出十家)很少有能达到希腊哲学的豁达与超然境界。“诸子百家”哲学完善于“礼崩乐坏”之际,没落的“非主流贵族”急于寻找政治出路(最典型的是就孔子、韩非、李斯等),这使得他们探索出的各种思想必然最终会走向“亡命哲学”,即非此而无以生存立命之路。这样的哲学自然就不会有豁达与超然的境界。而豁达与超然的境界,确是科学成长的沃土,探索未知世界天然的动力。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几乎什么都可以与文化沾边,惟科学技术与科学思想与文化是分离的,几乎一切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内容都被列为形而下,被称为“匠人之作,奇技*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惟独天文学属于 “皇家科学”,但它又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科学,其本质的目的是为“人权神授”的理论服务的(世界上其他衰落的文明亦如此)。
反观我们接触近代科学之路,却非常令人尴尬,即近代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是伴随着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而输入的,史称“西学东渐”。而让我们真正地切身体验到,接受这种科学和技术与否关乎切肤之痛之际,正是列强瓜分中国之时。震撼我们的“一声炮响”,让我们突然看到了列强具体而强大的科技实力,这也迫使我们不得不以及其强烈的功利目的,去学习这种科学与技术。具体的表现为:缺铁就学矿业,缺船就学造船,缺炮就学造炮。可以说我们追求科学之路的初始,是迫不得已地选择了“亡命科学”之路,即非此而无以生存之路。因而我们也就不是很心甘情愿地接受西方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仅以“实用性”为终极目的。这种复杂的心态就如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与西方国家超然的、愉悦的、主动选择的科学传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即使在现代,在我们整体文化的潜意识中,文化与科学依然是相分离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依然是功利的。比如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要“文理分班”了,它传达给我们的逻辑是:立志于文史哲类的学生,就不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了(而恰是这类学生,日后最有可能会成为我们国家的“文化精英”);同样,立志于科学技术类的学生,就不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史地知识了(而恰是这类学生,日后最有可能会成为我们国家的“科学精英”);把“文”和“理” 简单地归类为“背诵”和“推演”两种体系,把人简单地归类为“适宜背诵”和“适宜推演”两种类型。这样就能“人尽其用”,就能“只争朝夕”地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各类人才了。这种简单的教育逻辑就是传承了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本质,即从轻视科学到仅以功利实用的态度对待科学。在强制性的教育手段上就把本应融为一体的科学与文化简单粗暴地撕裂开了。
如果再用中、美两国所拍摄的电影作品相比较,就可以从另一侧面形象地看出两个国家在整体文化层面上的差异。
在美国的“类型片”中,“科幻片”所占的比例很大,其中便有关于地震、雪崩、龙卷风、气候异常、火山爆发、生化危机、海难、机械人、与地外文明冲突等等丰富的内容。再看看近些年的几部科幻片产生的相关的背景——1994年发生了彗星撞击木星事件之后,便有了影片《天地大碰撞》(共三个版本);根据“闭合类空时因果线”理论,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的索恩教授及其同事于1988年制定了一项计划,试图证明“蠕虫洞”就是“时空隧道”之后,便有了电影《接触》;美国穆里斯因为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PCR)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一发明能够把非常微量的DNA片段不断复制扩大 )之后,便有了影片《侏罗纪公园》系列;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了绵羊之后,便有了影片《第六日》;在近年地球气候明显变暖之后,便有了影片《后天》……
美国大量地生产科幻片的现象与其具体的科技实力相参照,可以说明如下几个问题,其一:这类科幻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这类内容迎合了大众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其二:人类可能会面对的各种对生存的挑战、科学发现、“科学事件”等,都能及时地反映在文化艺术作品中,即科学为文化艺术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此类型的文化艺术作品反过来又推动了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普及。使得具体的科学内容与具体的文化艺术内容呈现出整体性的社会文化特征;其三:影响着社会文化走向的精英人才中不乏具备“立体知识结构”者,不然无法创作出符合科学常识的科幻电影剧本。
我们国内创作的电影就无需多讨论了,至少不知道我们的哪位剧作家有能力写出稍具基本科学常识的科幻作品,也不知道我们的哪位制片人或导演有意识和能力拍摄这样的电影。
近代美国历史故事的编撰者卡尔金斯曾说:“如果说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有一种共同的品质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目光始终面对着前方,遥望目力所及以外的远方,关注着在视野那一边的远景,而且敢于迈开脚步奔赴那未知的前程。”这段话虽然讲的是“历史问题”,但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一个民族文化整体视野的特征。这与我们回头“向后看”、俯身“向下看”的“探索”习惯有着本质的不同。
现在我们不难理解在西方科技先进国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爱好天体摄影的原因了——科学(不论是功利的还是非功利的)以及探索未知世界非功利性的欲望,即是其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他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社会的种种现象,同样也关注着我们所处宇宙空间的种种诱惑,他们不仅仅是善于俯看美丽的世界,同样也乐于仰视浩瀚的星空。在这里,同样有他们的愉悦与困惑、幻想与追求。
现在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对于天体摄影依然很陌生的原因了——在我们固有的文化观念中,或者科学与文化是相分离的并轻视科学,或者科学是功利的。这就导致了在我们民族整体的文化视野中少了有幻想、超然和对未知世界非功利性的探索欲望。在摄影领域的具体表现为:我们只会注意“眼所见”的现实内容和自我封闭与自我陶醉的艺术内容。
从表面上看,我国近年来的摄影创作也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但主流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不论怎么变,总会让人感觉是“万变不离其宗”,跳不出固有生活内容狭小的圈子,只是在这个圈子内反复地“轮回”。比如,就作品本身来讲,我看不出戴着毛主席像章的新娘与穿着西式婚纱的新娘之间,在艺术视角上、在艺术观念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同样,我也看不出拍摄的劳模生活与拍摄的乞丐生活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或许当我们的视野真正地超越了“眼所见”,摄影才不仅仅是一种“纪实”的工具,至少其中的部分内容能真正地上升为心灵的艺术,因为我们目前的“眼所见”往往是功利的,至少是“就事论事”的,对世界的认识缺少一种超然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恰恰是艺术的灵魂所在。
我们所熟悉的荷花牡丹是美丽的,在它们的妩媚中,蕴涵着我们对风花雪月的吟唱;我们所熟悉的黄鹂白鹤是美丽的,在它们的低鸣中,蕴涵着我们对禅思妙语的咏叹;我们所熟悉的山川河流是美丽的,在它们的壮丽中,蕴涵着我们对生命本意的沉思……但我们所不熟悉的星空同样是美丽的,在它们的恢宏中有着人类永远的幻想!
其实,对天体摄影作品的理解可分为不同的层面,这对我们如何理解其它类摄影作品也极具启发性。一幅好的天体摄影作品,可以看作是科学、哲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即使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出世的人文精神等,也都能在一些天体摄影作品中找到完美的结合点。
仙女座星系M31的直径达十六万光年,距离我们二百二十万光年,它是我们在无光害的环境中,易用肉眼看到的唯一的河外星系。M31以77°倾角斜对着我们,它远离我们的一边比近的一边远十多万光年。我们能拍摄到的影像,并不是它在二百二十万年前的瞬间形象——假如在二百二十万年前,其近端的光线刚发出时,其远端发出的光线刚好与近端的光线相汇集,而此时其远端却早已发生了十多万年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了。经过漫长的二百二十万年以后,“汇集”的光线才能记录在我们的“接收器”上。我们最终在“接收器”上所得到的影像,是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物质形象的瞬间组合(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它的瞬间的真实形象),即我们是把在时间跨度上相差十万年的“同一物体”拍到了一起。面对这样一幅摄影作品,它能够带给我们的思考与遐想是无限的,非功利的。
对于很多的天体摄影作品,我们又可以用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去解读:
有一幅美国人拍摄的恒星运动轨迹作品,星迹下面是一座灯火辉煌的城市,作品会使我们联想到,我们不仅生活在人的世界里,我们同样生活在宇宙的海洋中,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审视人生,不是更有意义吗!
透过英国天体摄影家大卫"麦林所拍摄到的细腻的星云和星系结构,我们所看到的是物质世界的诞生、成长、消亡与重组的系列过程。这不正是能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的渺小与伟大的辩证关系吗!
某幅作品的主体背景是有微微动感的银河,远处地平线上有几颗枯枝败柳,这不正是“星明天低树”的意境吗!
某幅作品从一破败房屋室内的一角露出了恒星运动的轨迹,颇有历史的沧桑感,这不正是“沉舟侧畔千舟过”的感叹吗!
很多的深空天体作品,在视觉上就如同一幅幅完美的“热抽象”绘画作品,这不正如“天籁之画”吗……
在国外,还有天体摄影内容与广告摄影相结合的作品,使其所表达的内含即深刻又令人耳目一新。我看到过一幅手表的广告作品——在坚硬的岩石上放置两块精美的机械手表,岩石后的背景是恒星长时间的运动轨迹。这幅广告作品所表述的意境是——凝结着人类科技智慧、审美观念与完美工艺技术的机械产品,不仅有着能精确记录宇宙时间永恒的魔力,更有着如岩石一般坚固耐用的品质。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非科研目的的天体摄影”创作也并不是就等于零,仅在大陆范围内,群体性的创作活动至少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近几年来的发展势头更是非常迅猛。实践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年轻化,具有新的知识结构。只是在创作人数和拥有的设备方面,以及在某些技术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当然,正如前面所分析的,科学与文化艺术不应该是分裂的,那么如何在天体摄影作品中注入更多的文化艺术内容,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发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