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截距是在望远镜上安装了外置平场镜后才需要考虑的,如果你是如下情况,本文就可以跳过不读了。
1、你的望远镜本身已内置了平场镜。如70SA、65Q、FRA400/5.6等摄星镜。则无需考虑后截距问题,相机和滤镜轮无论安装在什么位置(只要不太极端),拍摄时通过调焦均可获得合焦和平坦的图像。
2、理论上,没有内置平场镜的一切望远镜摄影时都应该安装平场镜。若嫌麻烦。或以观测为主,且看看拍摄的图像星点尚过得去,不想安装平场镜的。自然就不用考虑后截距的概念了。
二、什么是后截距
1、见图:这是典型的望远镜和单反相机连接图。在佳能相机的卡口上拧上佳能T转接筒,T转接筒左端插入望远镜调焦筒的尾端。通过望远镜调焦旋钮对调焦筒伸出长度的调整,图像成像于CCD感光元件靶面上。
此情况下,一般都把望远镜调焦筒末端到CCD的距离称为后截距。
无论那一种牌子的单反都可以使用上述接法,只不过不同牌子单反对应的T转换筒厚度不同而已。而厂商在设计适合不同品牌单反的T转接筒厚度时,都相约成俗地依照由望远镜末端到CCD的距离为55mm设计。此后望远镜或平场镜厂商在后截距的设计时,很多也沿用了55mm后截距这个概念(注意:也有例外的)。
2、严格地说:后截距是指镜片组(含望远镜+平场镜)最后面镜片的表面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3、对一套已经装成的望远镜+平场镜+附件+相机系统来说,后截距的数值是确定了的,无法在使用中通过望远镜的调焦去解决的。
4、如果在望远镜末端插入了平场镜,则后截距就是由平场镜末端(即镜片组最后面镜片的表面中心)到CCD的距离了。如下图。
三、不同的平场镜,有不同的后截距起算位置。
理论上,后截距的起算位置应该是镜片组最后面镜片的表面中心。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表面中心的位置实在太难找到了。为方便用户,平场镜厂商对后截距的起算位置一般采用这样的定义方法----由离平场镜末端透镜最近的那个机械端面算起。
1、一体式平场镜
一体式平场镜,例如下图中的平场镜,后截距的起算位置是平场镜大头(透镜端)的上端面(不包含外螺纹部分)。
但也有例外,一体式平场镜的后截距也有在小头的端面起算的,例如:天虎 60/72 ED APO的 0.8X减焦平场镜。见下图。所以在购买平场镜之前,一定要问清楚厂商,你所购买的平场镜的后截距从哪一端起算,免得日后自己去猜。
2、组合式平场镜
为在平场镜后的光路中突破默认的55mm后截距,以增添更多镜后设备设备所需,近年来厂商推出了两段组合式平场镜。
组合式平场镜由:平场镜光学套筒+工作套筒组成。
当两者组合起来的时候,后截距从工作套筒的外端面算起(一般是55,方便通过T转换筒快速连接单反)。
如单独使用平场镜光学套筒(即拧下了工作套筒后),后截距则由原来的光学套筒与工作套筒相连接的端面算起。
如下图所示:平场镜左端黑色大圆环部分是光学套筒,此端向左连接望远镜。右边的红圈+小头部分是工作套筒,可以拧下来不用。此时后截距可以增大很多。以方便在光路中增添更多设备。
四、如何解决后截距问题:
1、首先选择与自己的望远镜匹配的平场镜,然后按照以下办法去计算需要购买的附加的M42接环和垫圈的总厚度:
所需的M42接环和垫圈的总厚度 = 后截距 - 光路上装设的所有设备的厚度
2、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光路上插入了滤镜,由于光在玻璃中的光程=玻璃厚度X玻璃折射率。若以滤镜厚度约1mm计算,光通过透镜时的光程= 1 X 1.8 = 1.8,约为2mm。因比,插入滤镜后比未插入滤镜前,增加了光程:2-1=1mm,由于实际光程增加了1mm。故此时后截距应该同步+1mm。
简单地说,如果不插入滤镜时的后截距是55,插入一片滤镜后的实际后截距就是56。应按照56的后截距来安装设备。
3、后截距的误差在 + -0.5mm以内都是允许的。
4、最后是振旺 ZWO 在标称的55mm后截距中连接多个设备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注:图中左侧标注的“望远镜端”的位置,应理解为望远镜插入了平场镜后的“后截距起算位置”)
五、如何检验装配设备后的后截距是否合适
如果平场镜和望远镜是匹配的。则在合适的后截距下,合焦时相机拍摄的天体图像四角及中心的星点浑圆不虚。
最好用CCDInspector软件来分析一下所拍摄的图像。图像的像场应该是基本平坦的。
六、顺带谈谈有关各种修正镜或延焦镜的问题
1、某些小白误认为平场镜是拍用来拍摄天文平场的。大错。平场镜是用来改善图像的平坦度和解决图像周边星点失园问题的。
2、1X平场镜仅仅修正望远镜的像场弯曲(即四周星点显放射状)的问题,不改变望远镜的焦距。应按照厂家给定的后截距放置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