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 发表于 2003-4-7 18:56

to:SKYEYE,4镀MFC,用比较高精度制造镜筒,大约5--6K,具体要上量造才清楚。
由于玻璃性能局限,焦比到F7已经要差一些了,等大的焦比就......双筒的光路比较复杂,难度太大,要大厂才有把握,没有很大的量模具的费用就摊不起。

to:重庆皓月天望,有机会来重庆回来找你的。

to:tomsu,如果没有镀膜,多一个镜片要损失的光约10/%,度多层后只损失约1%,眼睛感觉不到。

to: 成都巽风 , 没有看懂你说的:二级光谱的1/10是什么意思,有重要事可打电话,我一般不用短信,因为垃圾短信实在太多了,基本都不理它。

MGXY

skywater 发表于 2003-4-7 20:30

鱼缸终于放水拉。
欢迎鱼缸!

SST 发表于 2003-4-15 01:07

这个设计大家一定喜欢

用比较低档的ED玻璃组合与多次非球面设计,既实现了短焦又保证了性能的优异,不过因有的表面需要加工复杂的多次非球面,成本要高很多。图中的上是它的色球差曲线,可看到校正的非常好,全部在0.707环带附近相交,435--707波长内二级光谱小于0.006MM。中部是它的点阵图。最下面是用于对比的TMB105F650的点阵图。:D :D :D em11.gif

阵风V-1 发表于 2003-4-15 16:58

余刚大哥终于有出山啦!恭喜

说点不成熟的看法
我觉得现阶段在国内推广这样的高级短焦比折射镜好象意义不大哦。
成本太高了,市场需求也不大。
我觉得到不如“复活”类似与南京晓庄TK-80这样高质量价格又便宜的中、小口径长焦比折射镜更适合普及。

lxyfuzz 发表于 2003-4-15 17:29

能否设计出4片的完全消色差镜片呢?

能否设计出4片的完全消色差镜片呢?例如102口径的成本会有多高!

SKYEYE 发表于 2003-4-15 18:16

说句实际点的话,多次非球面加工太难了吧,何况是100MM的口径啊,双筒小口径镜片国内豪兴也没有吧,设计图虽然不错,只怕实际生产中精度低,达不到图上的效果,如果用两片低档的ED玻璃组合的三分离结构,表面是球面的,能有什么效果呢,会比图例4好吗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3-4-16 11:05

现在非球面的加工技术还不成熟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非球面最新的钻石数控的精度是够了,可是表面的光洁度是不够的。所以,现在谈非球面的加工,最后的东西往往和设计有很大出入!!!

SST 发表于 2003-4-16 12:58

这个只是我试着想看我自己用不太昂贵的材料能设计到什么水平,其实现在我对非球面的设计还很不懂只能用比较简单的命令。

至于加工,国内也不是太没用吧?有的单位能加工非球面到1/20WAV(P-V),实际上还不用这么高,1/6---1/10WAV基本就够了。当然加工费用是不会低的。TMB的很多镜子也是1/6WAV(P-V),AP的镜子标的是RMS,要到1/50WAV(RMS)不难。

我们的目标是要以景德80SEMI-APO相近的价格达到102APO的质量,肯定不会用非球面的,现在实际交付厂家做样板的是比(例四)稍好的102F8的全球面设计。



TO:阵风V-1,普通消色差的镜子国内做的厂家很多,也很便宜,不上比较大的规模还做不下来呢。
TO: lxyfuzz ,设计4片当然更灵活,但是即使用最便宜的玻璃也不见得能便宜下来,多一片就多很多麻烦,除非做专用的短焦摄星镜,否则完全没有必要。
TO:SKYEYE,选择玻璃是有一定规矩的,三片中不会用两片ED,所说的特殊片不是都指ED玻璃的,还有与ED配合的特殊性能玻璃。


MGXY

暗暗 发表于 2003-4-16 14:38

余老大

我对你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安徽无极 发表于 2003-4-16 17:50

天啊,洪水泛滥了

szp 发表于 2003-4-16 18:10

80500还有吗,余兄

心宿二 发表于 2003-4-16 20:22

专业呀!

安徽无极 发表于 2003-4-17 06:56

余刚老弟厉害啊

herong987 发表于 2003-4-17 18:12

余老大手头上有什么镜头???????

SKYEYE 发表于 2003-4-17 19:44

最初由 SST 发表
这个只是我试着想看我自己用不太昂贵的材料能设计到什么水平,其实现在我对非球面的设计还很不懂只能用比较简单的命令。

至于加工,国内也不是太没用吧?有的单位能加工非球面到1/20WAV(P-V),实际上还不用这么...
我等不急了,预定先:D

zzz0611 发表于 2003-8-11 12:35

余老大

我给你留了悄悄话!!
看看吧,我等你。

ASTROLAN 发表于 2003-8-12 04:29

最初由 SST 发表
校正色差通常是在入瞳的0.707环带,在0.707环带将色球差校正为0后,+/- 差值将大体上相互抵消掉...

非常喜欢专业人士这种认真详细的贴子. 要是有更多插图就更好了.说实话, 我是在网上查了相关的辅助材料才看懂贴子的90%.下面的网页提供了很不错的预备知识, 但是E文的.

http://nsm1.fullerton.edu/~skarl/EM/Microscopy/Aberration.html

但就开头引用的一短话我还不太懂:

1. 0.707 这个数字是怎么定的? 入瞳的0.707环带究竟指的是啥?  是不是人眼最大瞳孔直径 (约7MM) 的0.707倍, 用它来衡量偏轴光成象性能?

2. 是否有必要增加一个在光轴, 也就是0点的约束? 因为光轴上的性能对目视很重要啊?  是不是在理想情况下, 色球差仿真曲线中所有颜色都应重合于纵轴?

3. 从色球差曲线上看, 四种方案中最好的一种也只是在0.707这一点上所有颜色汇合,  此点左右所有颜色都发散开去, "+/- 差值将大体上相互抵消掉" 是啥意思?

4. 既然偏离0.707点后颜色开始发散, 那发散的速率是否也应该是设计标准之一, 而且应该是个相当重要的标准.

5. 设计用于摄影的折射镜时, 0.707的标准是否还适用, 要做哪些相应的修改? 其实这已超出话题, 跨到像机镜头的领域, 又牵涉到其他问题...., 不谈也罢.

6. 针对目视优化的折射镜是不是不一定适合摄影? 而反之亦然? 也就是在购买好的折射镜时, 如APO之类, 也要问清楚到底镜子是目视优化还是摄影优化?

望解惑.

SST 发表于 2003-8-12 16:44

to:ASTROLAN

你的问题要解释清楚比较麻烦,先简单说一些,请参考光学类书籍。
1,0.707环带简单理解为是指物镜的通光口径的0.707环带。如100MM口径的物镜0.707环带在距离镜片中心35.35MM处,以它为分界线,环带内与环带外的通光面积基本相等,以它为基准设计的物镜能较好的平衡镜片中心与边缘的像质。
2,几乎在任何设计中,轴心都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考,所以你说的就事实上已经考虑到了。
3,在比较好的设计中,以0.707环带为参考,每个波长在此环带内外的球差值是相反的,变化也比较均匀,可大体上抵消,具体请参看光学书籍。
4,‘APO’没具体要求球差值的多少,好的APO一般都小于+/-0.2MM,目前做得最好的是高桥的新130ED3片结构,不大于于+/-0.03
5,摄影的折射镜同样有0.707环带的概念,只不过有其他因数影响可能不准确执行
6,针对目视优化的折射镜是不一定适合摄影,目视只要求很小的视场,一般在1度内像值都很好,用于大视场摄影一般要加装像场修正镜,比如TMB的80、105口径3片折射镜,不用修正镜能保证1度内接近衍射极限,加修正镜后能达到4度左右(请看APM网站)。APO折射镜购买的时候,像场改正镜是作为选购件的。
MGXY

ASTROLAN 发表于 2003-8-12 19:25

回复: to:ASTROLAN

最初由 SST 发表
你的问题要解释清楚比较麻烦,先简单说一些,请参考光学类书籍。...

请推荐两本. 谢谢.

FBI 发表于 2003-8-13 09:09

这4种设计轴上像差都很好,是否考虑了轴外像差?这对摄影很重要。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折射天文镜光学知识简明阐述》[教学] [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