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的連環快拍,不是一邊拍攝,一邊把放在緩衝記憶的資料寫到記憶卡上嗎?這種方法能用到DIY CCD上嗎?
WIN2000,NT及XP下需要甚麼驅動軟件呢?在哪裡可以下載? 是的,搞错了,应该是D100的CCD。
这种高速拍摄是需要一个高速的缓存,一般是SDRAM,传输速度很高的,等拍摄完了,再由SDRAM传到速度比较慢的存储卡上。所以一般高速连拍都有一个数量限制,要看SDRAM的容量有多大。在这里加SDRAM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会增加包括控制器在内的成本。
WIN2000,NT和XP由于不允许应用软件直接操作并口,因此需要一个软件,好象叫
direct IO吧。我会进行实验的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
在技術參考網頁內,"内置致冷系统温度低至-10度"是不是適用於大部份的環境溫度呢?
或是隨著環境溫度改變而改變呢? 关于D100的CCD,你直接打这个电话问价格,63074142/3,货期大约1个月。 打电话问了,说不卖零件,只能维修:(你能想办法弄到吗?在日本能不能买到?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
>在技術參考網頁內,"内置致冷系统温度低至-10度"是不是適用於>>大部份的環境溫度呢?
>或是隨著環境溫度改變而改變呢?
一般常温下应该可以达到,当外界温度上升,对致冷温度会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线性的。
如果需要更低的温度,或想在大热天使用,也许靠考虑在风冷基础上加水冷,或者,两级致冷片致冷 QHY给我几个供应商的名字,我通过内部系统去问问,看看他们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提供给我们。 但现在不清楚D100用的CCD到底是哪一家的?好象不是SONY的。 一般常温下应该可以达到,当外界温度上升,对致冷温度会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线性的。
香港就不太可能逹到-10度,因為香港太熱了! 应当有25到30度的温差,这对在任何地方使用,都是了不起的改善拉。1万元左右的CCD,温度设置也就是35度的温差。再高的话,对于野外使用,供电又是一个问题。在北方,我们是知足拉,在HK,你们可以带一个野营冰箱吧,多带些冰拉,周围温度不就浆下来拉,还可以冰些饮料。
还有一点要注意,CCD很怕烟的,拍照的时候周围不可以抽烟的,尤其是导星的人,更不可以吸烟。这一点一定要转告CARLCHEN,我就是被他带坏拉,不过我已经彻底戒掉拉。 為甚麼CCD怕煙?
戒煙是一件好事,利人利己!
這個DIY CCD有沒有溫度計,可以在電腦上馬上知道溫度?
現在能夠看到的示範圖片的都是1024x768,會不會放一張300萬像素的圖片看看有多震撼??? 需要编制一个BAYER FILTER的算法才能得到2048*1536的图象,下一步将做这个工作。
CCD实验的时候是有温度传感芯片的,现在没有把这个布上去。 好像半导体致冷块的冷热温差是70度左右吧 好像半导体致冷块的冷热温差是70度左右吧
這是沒有負載時的數值.
回复: 可以买USB转串口的线
最初由 flypast 发表我的笔记本也没有串口,但工作中调设备需要串口,于是我买了一条USB转串口的线,挺好用的 才70多块钱,没有串口的朋友可以考虑。
他们说的好象不是串口,是并口(接打印机的)啊。 不知道現在這批CCD的生產進度怎麼樣?
關注關注~~~ :-) 受SARS的影响,会有所推迟,现在电子市场都不敢去了 phyphoto不敢去電子市場,那就留在家里多拍幾張相片讓我流口水吧!
大家都要多保重, 留個健康身體看星星!
香港大部份人上街都戴口罩,不知道國內又如何?
北京和几个重灾区已经有人戴了。
带其他地方也都只是有零星配戴的。现在还可以预订么?
哦想订一台. 一个小建议:在CCD前面加一个小圆桶,象望远镜遮光罩一样,既可以遮光,又可以防结露。我在我的CCD上试出来的。制冷后周围都是小水珠,就CCD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