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 发表于 2009-9-14 19:38

天文摄影图片常见问题及PS简洁处理流程图解

说明一下,本文主要针对摄影的新手,对PS不够熟悉,不太会处理自己照片的同好。
所以请高手些就不要太过苛刻了,高深的东西自己知道就行了。由于本文我发布在


天文摄影,由于曝光的苛刻条件,以及光污染等等各种问题,拍出来的照片,往往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曝光不准确,带来的明暗对比及整体亮度不够或者过暴
2、天空光污染带来的整体发灰,背景不黑不纯
3、采用高感光度带来的噪点

下面我找了一张网上的照片作为范例,这个是某人用单反拍摄的m42,单张,曝光3分钟,电跟
原帖为: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19841-1-1.html 后心发冷拍摄。
希望这位同好不要介意。



照片存在以上所说的几点问题,并且有偏色现象。
下面我们用ps来进行补救:

1、打开照片,选择autolevel,中文版叫自动色阶,观察变化,如果变化如你所希望的,则成功,一般为对比度加强,发灰现象消失,色彩会得到纠正。
如果不是,则需要手动校正level,我选的这张照片,自动曲线尚可,一般情况下,自动曲线问题都不大。如果你觉得自动曲线变化太夸张,又嫌手动调整太麻烦,则有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拖图片的这一层到图层面板右下角新建图层窗口,直接复制一个图层,对复制的图层进行自动曲线,然后调整透明度,来取舍不同程度的自动曲线效果。



经过自动色阶后的照片可以看出,有一些改善,在不损失明暗两极细节的情况下,对比度加强,灰色状况消失,但仍然有背景不够纯黑的现象。



下面我进行手动调整补强一些,进入PS曲线界面



这个界面中,如果直接拖拽斜线上下,会形成上凸或者下凹的曲线,图片整体变暗变亮,但我们目前需要的是减小发灰的感觉,需要提高对比度,所以用鼠标点击曲线中点定位,然后点击左下部分斜线中断,点以后会产生一个拖曳点,中点左侧是图片暗部,往下拉,则加深暗部,中点右部分会随动进行变化提升亮部亮度,但随着暗部加深及亮部的提高会适量损失明暗细节,所以要轻微,边调整边看,找一个合适的临界点。如果你使用CS2以上版本,这个步骤,如果你觉得麻烦,还可以使用图像-调整菜单下的亮度/对比度界面,直接调高对比度,也可以达到类是效果,但是两种方法还是会有所不同,这个需要自己体验。



经过上述步骤调整后,图片在保持足够细节的情况下,有了更黑的背景以及更明亮的主题,但是画面感觉比较粗糙,这是由于噪点的影响,在噪点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个巧妙地办法忽略噪点,这只针对于天文摄影图片这种反差较强烈,相对普通摄影作品细节画面较少的图片。那就是使用一定程度内的模糊。



可能很多人奇怪,照片我们希望他清晰都来不及,为什么还要模糊呢,在这里我说了,针对一些特殊情况,适度的模糊可以修正很多你不希望看到的东西,适度很重要,消除噪点我们采用平面模糊,为什么要选平面模糊,这个你试试别的就知道了。

模糊值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最多不超过3,否则你画面就真的模糊了。。1-3之间调整时,你可以通过切换预览复选框,观察原画变化来取舍,注意是观察原画,因为调整界面的画是始终处于处理中的。



在这里,我选择了半径2



经过模糊后,我们可以看到,恼人的粗糙消失了很多,画面并没有特别的模糊或者损失细节。但是不够犀利。这和照片本身不够锐利以及我们进行了一次平面模糊消噪有关。下面我们进行一次USM锐化



进入USM锐化界面,同样我们也可以进入智能锐化进行,两者略有不同,USM根据可调强度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智能锐化针对更细微的锐化,通常应用与摄影作品的质感调整。



USM锐化程度,同样根据照片情况来调整,通过预览切换来取舍强度。



通过上述一系列调整,我们得到了,一个较原图更为清晰,对比度更丰富的,色彩更绚烂的一个M42.




我们如果将处理的图片与原图放在一起来看,就会更明显



下面用类是的方法我又调了一张照片,也可以看看,原图偏色,并且星云层次感较差。



处理后,颜色更好看一些,中央上旋臂也可以看出对比稍明显,层次感略强。



有人说数码时代,不会PS,摄影再好也等于只会了一半,有时候真的是这样的。
PS就是我们早期摄影的那个年代的暗房,没有暗房各种技术,只简单冲洗,照片有时候是不尽人意的。

小小俊 发表于 2009-9-14 19:52

不错啊,怎么样把M42中心过曝情况解决一 下哈。。。

琴弦 发表于 2009-9-14 19:59

过暴的部分是无回天之力的,过暴就是死白,和死黑一样都无法挽回,因为细节已经丢失,除非你自己画上去,哈哈哈,摄影宁可欠暴也不能过暴。。。

zhangyf1997 发表于 2009-9-14 20:27

不愧是PS处理天文照片的典范!

Cornel 发表于 2009-9-14 20:54

jiangjian 发表于 2009-9-15 07:40

关于M42中心过暴的问题,可以进行一张8秒,一张15秒,一张30秒,一张2分钟,一张5分钟进行叠加处理,有很多的PS高手可以做出来。

drunkwenshuai 发表于 2009-9-15 08:15

很牛啊,好好学习

poweru235 发表于 2009-9-15 09:03

这照片经这么一改 完全没有了科研价值而且也只能猛地一看

asdsa159357 发表于 2009-9-15 12:32

::070821_04.jpg::学习中

步天歌 发表于 2009-9-15 14:27

rjxie 发表于 2009-9-15 14:34

这照片经这么一改 完全没有了科研价值而且也只能猛地一看
poweru235 发表于 2009-9-15 09:03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是天文照片后期处理的惯用方法,本来也不是用于科研的,只是为了提高照片细节效果。

徐1982 发表于 2009-9-15 14:58

我只是想知道用软件处理后怎么知道和物体的本身是否一样的,要不就失去意义了::0015::

疾风kid 发表于 2009-9-15 15:19

好文章。。受教了

weiguo1688 发表于 2009-9-15 16:13

本帖最后由 weiguo1688 于 2009-9-15 16:20 编辑

我只是想知道用软件处理后怎么知道和物体的本身是否一样的,要不就失去意义了::0015::
徐1982 发表于 2009-9-15 14:58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你如何理解,如果说要同肉眼看到的比较,处理后的照片都是“失真”的。例如M42气中心部分的亮度远远大于外围的云气。你能看到中心部分的细节时,外围云气就不可见;反之,要看到外围云气的细节时,中心部分肯定是一片惨白。但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使用不同曝光量的照片来合成,既可以看到中心部分的细节也可以看到外围的云气。在亮度的对比上是失真的,但这些东西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不会因为你的肉眼看不到就不存在了(呵呵,典型的唯心主义!)
图片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增强图像的细节和表现力,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在处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加入原本没有的东西(千万不要告诉我肉眼看不到的就是没有的!)。至于处理中是否加入原本没有的东西,有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PS。看看这些处理过程中会不会加入不该有的东西。

琴弦 发表于 2009-9-15 18:42

LS版主回答的非常的好。。。


对于前面有同好提出这样处理失去科研价值的问题,我觉得首先,我发文有个前提说的很清楚,你可能没仔细看,第二这种照片本身也不具备科研价值,主要是网络交流欣赏的,所以处理后肯定要美观一些,并且没有过多改变原图肉眼可视效果,只是提高了而已。


还有一位同好提到的能否对星点进行色彩加强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达到画面效果好看一点,星星带光芒或者很清晰地色彩,这个有很多办法,当背景已经调黑后,对星点羽化选择,然后进行色阶调整就是了,不过这种属于带有画的性质的修改了,当然星点位置没改变,形状也没改变,颜色也保持了原色,没动画笔,基本上仍然是属实的,对于爱好者欣赏来说,是可行的。

jchdd 发表于 2009-9-15 21:29

leafxf 发表于 2009-9-28 16:04

此贴很有用,保存了随时学习!!

中华英雄 发表于 2009-10-19 14:49

收藏了!谢谢!

eggwithfork 发表于 2009-10-19 15:12

::0020::谢谢啦~~~~~~

太空使者 发表于 2009-10-22 08:31

好好学习一下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天文摄影图片常见问题及PS简洁处理流程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