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口径102mm,f=600mm,F6将成为主流
我个人认为口径102毫米,焦距600毫米,相对口径1/6的望远镜将成为将来中国天文爱好者的主流工具。具体是物镜为消色差双分离物镜,物镜镀双面膜,每面4层,主镜(包括镜筒,调节筒,天光镜,目镜(双对称)。不包括架子)
价格约为1000人民币。
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每个表面镀4层膜?
这样的话,有可能你给的价连镀膜费用都不够。这样的镜子还是单层膜比较相配,即使这样,1000左右要造出来还是非常的困难!
这款100mmF6的才行,其它牌子不要考虑。
价格$3,480 美圆,不过有钱的话都不一定买的到啊!天文物理的100mm口径F6的人造萤石镜。
回复: [文章] 口径102mm,f=600mm,F6将成为主流
最初由 leadephone 发表我个人认为口径102毫米,焦距600毫米,相对口径1/6的望远镜将成为将来中国天文爱好者的主流工具。
具体是物镜为消色差双分离物镜,物镜镀双面膜,每面4层,主镜(包括镜筒,调节筒,天光镜,目镜(双对称)。不包括...
您能做出来吗? 如果能做出来,这个价位的确会有很多人想买。
可我用张文广老兄廉价处理的类似物镜(单面单层膜)造出的单镜筒都不只一千呀! :)
嘿嘿
修正一下,是四个表面全镀的单层膜那是我女儿和我的镜子
全是我的宝贝谢啦
改天的新贴子你会看到的 你看到了吗,很多人在找apo镜,中低端已经有太多人在生产,竞争只能打价格战,在产量不大的情况下垄断性产品才能挣钱(斯达高科的存在就是抓高端市场),创品牌,出口,造apo相机镜头,是产业化之路,你也不想昙花一现吧。能把爱好当做事业是每个人的理想。希望你能成功。回复: 嘿嘿
最初由 i张文广 发表修正一下,是四个表面全镀的单层膜
我理解错了 :)
我对这相当有兴趣!
国内慢慢的应该可以做出ED或APO的镜子,大家如有讯息,请告诉我一声,我对这相当有兴趣! 文广兄,你的102物镜成本多少?650元能做到吗?4面双层膜hugehard你说的也是有道理!不能迷信镜子
但是要大家要“摆事实,讲道理”来比较:(1)Tele Vue NP-101有残余色差(比高桥明显),勉强可以看的见二级衍射环;
(2)高桥的镜子也普遍可以看见残余色差,勉强可以看的见二级衍射环;
(3)CZ吗?呵呵,现在是图有虚名,无法和老CZ比了!
AP吗,几乎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没有,质量和名声
当然就不同凡响了! alexhy兄,请问您亲自比较过这四款折射镜吗? 请提供同等条件下的详细测试报告。
您的测试好像和Sky & Telescope 杂志的有较大出入。 我猜 alexhy 指的是TV-101和TAK FS系列。
我没有用过NP-101和FSQ106,据说二者都象AP一样几乎无色。关于S&T的测试报告,它对NP-101评价很高,但至今没有对AP EDF系列的测试。我个人不太欣赏S&T的测试风格,对目视行星观测的效果不够重视,而这才是对光学质量最苛刻的检验。
AP 105 TRAVELER 的优势在于它的便携性,9磅,20英寸长,是最轻便的4" APO。现在的爱好者倾向于选择最大口径的能携带乘飞机的APO,这使得TRAVELER 受到青睐。如果这点不重要,选择余地就大多了。
过马路,我没有找到14MM UWA,但比了PENTAX XL 和 NAGLER,如果PENTAX 能合焦,UWA 应该可以。你楼下的月亮照的不错。 呵呵,AP130EDF兄, 好久没见了。14MM UWA 我已经买了,确实不能合焦。不过反正是二手进的,出去也容易。这个目镜确实不错,暂时还不打算出。但好像有一点不够84度。用我的2350mm焦距的SCT不能把月亮全收进去(差一点)。不过也许和我的望远镜焦距不精确有关。我还发现把1。25“的部分旋掉,可以变成一个二十几毫米焦距的超广角目镜。不过边缘像差较大,只能看看星云什么的。
S&T的测试也是没有办法。行星观测需要的大气宁静度一年也没几天。他们没有时间等到一个足够完全判断望远镜质量的好天。 AP130EDF兄:
真是见多识广,
你买了AP130ED镜后,最好写个测试,让大家开开眼。
我看过香港同好用AP ED镜拍的M31,感觉是不同凡响!
高桥的镜子我从www.cloudynights.com看到评测,
的确有残余色差和看到二级衍射环;
同意AP130EDF兄的观点:S&T的测试报告不够严谨,
毕竟只是个科普杂志,大家还是不能完全迷信它的。
AP130EDF兄的做法是事实求是的,我同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