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5-9 17:58

一次失败的导星实例。

本帖最后由 后心发冷 于 2010-5-9 18:03 编辑

一般来说,对于拱极天区的目标,通常导星修正不像南天或天赤道区域那么频繁,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容易忽略。
比如这张照片:摄于5月7日的密云石塘路,
EQ3D,土掉渣导星系统 文光80F6两片EDCANON EOS1000D AT平场镜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从拍摄来讲,曝光时间已经完全足够了,但是出现了左侧比右侧大得多的场旋,就其原因,就是导星视场横向偏移,不慎选在了右下角外的区域上,大约3度,这样的角度放在在天赤道位置和南天区域还不是很严重,因为横向偏移在这些区域上,并不会导致大的纬度差异,只是经度有点不同罢了,拍摄视场和导星视场的位移线速度是基本一致的,而在靠近天极区域(不论是南天还是北天),导星镜的横向偏移带来的就是纬度差异了,这会导致位移线速度完全不同,在长时间拍摄时候,会带来明显的局部场旋,这个是不同于一般的拉线的。
所以,希望拍摄的朋友们严格记住这个教训:
尽量做到拍摄视场和导星视场基本重合,尽量不使用偏移较多的导星角度,以免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xtjj01 发表于 2010-5-9 18:10

沙发。原来相公在此地啊。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5-9 18:30

不过,使用了平场镜后,改进是很大的了。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0-5-9 19:15

我倒觉得这个不应该算是导星失败,问题应该是极轴偏离太大导致的场旋。即便引导星就在视场中央,边缘星点一样会出现场旋拖线。不论有无导星,极轴校准在深空拍摄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最少应该保证在一帧曝光的时间内场旋拖线不可见,记得这个问题在天之文中专门有一个帖子讨论过!
初学者一定要谨记,即便是双轴导星也不是万能的,精确的调校器材是最重要的。

northwolfwu 发表于 2010-5-9 19:26

我倒觉得这个不应该算是导星失败,问题应该是极轴偏离太大导致的场旋。即便引导星就在视场中央,边缘星点一 ...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0-5-9 19:15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觉得是极轴不准,越到左边脱线越大,右边中心的位置基本上没有脱线了。

zhangqicd 发表于 2010-5-9 20:38

星轨+星系!创意摄影吧!::070821_04.jpg::是个不错的拍法!
怎么这么亮啊::42::

danaoshuiping 发表于 2010-5-9 20:45

我觉得可能真的是极轴校的不够准造成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次失败的导星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