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r669
发表于 2010-11-7 12:16
我刚入手的heq5pro折腾了半天怎么也达不到这个精度,漂移法上了,最好也就控制在3角秒,离散性很大。如果 ...
coffeebot 发表于 2010-11-7 10:18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试试Q5吧,我原来用SPC900NC导星::070821_18.jpg::
coffeebot
发表于 2010-11-7 13:06
ghr669
发表于 2010-11-7 14:50
楼主这全部下来要多少米 1.5万不够吧
hawkstar 发表于 2010-11-6 21:37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1.5W显然是不够啊::070821_18.jpg::
ghr669
发表于 2010-11-7 14:52
问个很弱的问题,主镜后的风扇是起什么作用的?
mingkoukou 发表于 2010-11-7 00:25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风扇不是主镜上的,是冷冻CCDQHY8上的,散热作用::070821_18.jpg::
ghr669
发表于 2010-11-7 14:55
这就是广告里的吧~!
深空之眼 发表于 2010-11-6 21:38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貌似是一样的镜子,不过我是在白羊那入的,呵呵::070821_18.jpg::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11-7 20:00
我刚入手的heq5pro折腾了半天怎么也达不到这个精度,漂移法上了,最好也就控制在3角秒,离散性很大。如果 ...
coffeebot 发表于 2010-11-7 10:18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用的是60JDS,60F8,500毫米了,在QHY5下的导星精度自然要显得比60220,60F3.7,220毫米显得在导星数据上要大些,因为你500毫米的1角秒和220毫米的1角秒是不一样的。前者要远高于后者。
就我和我的朋友们的使用过的经验来看。
1、60220+QHY5,基本上在HEQ5上导引500毫米以内,1200秒是没啥问题的,图片可以在50%大小上看不到拖线(星点2角秒以内)。(当然前提是赤道仪正常,设备平衡,极轴准确,且期间无震动干扰)。
2、60500+QHY5,基本上在HEQ5上导引900毫米以内,1200秒也是没啥问题。图片以在50%大小上看不到拖线。(星点2角秒以内(当然前提是赤道仪正常,设备平衡,极轴准确,且期间无震动干扰)。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11-7 20:12
一般来说,100F9不适合使用等效600毫米左右焦距的导星镜来导星。(220+QHY5)
理由:主镜的星点移动,但是导星镜还没有察觉到。在我们以前,必须要做到目视导星焦距2倍以上于拍摄焦距。方能在手控电跟中做到“前置导星,定期修正”。
而目前的导星软件以检测引导星的质心移动为修正依据,修正过程中还有上下左右的调整点,所以要想不让拍摄出来的星点大,必须要做到引导星的视场范围足够小,“一点偏移即被体现并修正,且就算修正,也不会在拍摄照片中过分体现出来”。
所以我建议LZ在使用100F9这个镜子时候,应该考虑使用400毫米以上的导星镜。建议还是60JDS,因为目前的素质中,他还是比较理想的。你也可以用80DS来导星,只要能平衡负载,且不超载,效果你一定会看出来的。
CHMSQ123
发表于 2010-11-7 20:24
想问下那个赤道仪要好多米
coffeebot
发表于 2010-11-7 22:03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11-7 22:37
谢谢后心兄的指点,下次我用短焦的对比一下。是不是可以说GM软件中显示的导星精度只是作为一种参考? ...
coffeebot 发表于 2010-11-7 22:03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任何电脑自动导星的都可能会误判,这个没有办法,除非目视手控导星, 毕竟人脑不会为视宁度造成的飘忽所迷惑。
既然难以避免误判,那就只有做到即使误判,也无伤大雅,具体办法就是让导星镜视场小,小到远远小于主镜的视场,那么他想迷惑赤道仪,也不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了。
但是导星镜视场小,就要焦距长,焦距长又会带来体积、重量等机械方面的压力,同时导致星点不易找到的问题,这个没有法子,只有使用灵敏度更高的CCD来做导星传感器。
另外我还觉得220+SG4和500+QHY6、700+QHY5三者的精度应该是类似的,但最后的可能要4寸口径来支持这个焦距了。所以中小赤道仪,我个人还倾向前2种。
ghr669
发表于 2010-11-8 01:12
你用的是60JDS,60F8,500毫米了,在QHY5下的导星精度自然要显得比60220,60F3.7,220毫米显得在导星数 ...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11-7 20:00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用60220加了2X巴罗,可以等效于440焦距的导星镜吗?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11-8 19:40
我用60220加了2X巴罗,可以等效于440焦距的导星镜吗?
ghr669 发表于 2010-11-8 01:12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当然等效了。巴罗本来就是增距的。
只要巴罗不太次,装上CMOS以后不下坠,不变形,就行啊。
ghr669
发表于 2010-11-8 19:47
当然等效了。巴罗本来就是增距的。
只要巴罗不太次,装上CMOS以后不下坠,不变形,就行啊。 ...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11-8 19:40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嗯,好啊,我用星特朗2X巴罗,感觉还不错
zimmer
发表于 2010-11-9 13:34
隔着玻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