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柏林 发表于 2010-11-8 11:24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加了,英田的0.71::070821_18.jpg:: 黑钻。。。。。。。。。。 上个80ed,在来个60ed来导星 真多啊 羡慕`````````````````` 支持150/750加mpcc,106+200+11000要十万多了,性价比不高啊 支持150/750加mpcc,106+200+11000要十万多了,性价比不高啊
0003f 发表于 2010-11-8 18:53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有米,不怕。 鉴于LZ折腾,IT80还是上吧!明年上了106后,IT80可以导星用,精度高!::42::另外900换成SG4,1.1W不够大,避免折腾1.6W那个能用段时间::0023::::070821_21.jpg:: 我是来看望高烧患者的,lz真强. 看来你的问题在于焦距重叠较多。
100F9+英田0.71与600左右的焦距重叠,虽然150750 这个焦距很好,但小兰好像应该是不适合深空的那种镜子。
考虑到你已有SC8,那么参照台州青春同好的改造办法,将SC8改造为外调焦座,使英田减焦平场多用途化,这样有1400毫米的焦距,专司视直径较小的目标。
考虑你不出掉100F9,那么应该提高赤道仪的精度和载重量,选用NEQ6赤道仪。
入手一个英田80F7也是合适的,这样原有的0.71减焦,可以组合出F5的孔径,400毫米焦距,大大提高拍摄效率。
至此,400毫米F5,560毫米F7,900毫米F9,1400毫米F7。在深空焦距中算比较齐全的了。我倒是建议你明年入手一个FS60CB,这个330毫米焦距的小萤石头,面对春天的星系链和秋天的大范围弥散星云还是很有作为的。
150750要不是摄影版的,就不用了。 看来你的问题在于焦距重叠较多。
100F9+英田0.71与600左右的焦距重叠,虽然150750 这个焦距很好,但小兰好 ...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11-8 20:52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非常感谢后心老弟的建议!
(冒昧了,估计我比你大,呵呵,我69的)
英田的SCT调焦早就想上,一直也没找到,郁闷......哪里有啊???
NEQ6也一直在犹豫是不是上,现在坚定决心了,上!!!
听老弟的建议,英田80ED也上一个,呵呵::070821_18.jpg:: 好好拍一年,所有天体都尝试一下,再折腾也不迟.免得一直重复投资. lz折腾的是我们。。。 ...150750要不是摄影版的,就不用了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11-8 20:52 http://bootes.lamost.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冷兄,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80ED和150750摄影版,哪个更适合深空摄影兼顾部分行星目视呢? ——请问冷兄,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80ED和150750摄影版,哪个更适合深空摄影兼顾部分行星目视呢? ...
yjcoffee 发表于 2010-11-10 14:2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选80ED::070821_18.jpg:: 都行,大口径长焦折射最好,不过考虑到体力,行星目视还是用折反吧。 小弟冒昧泼泼冷水:英田80太重,对赤道仪是有较高要求的。如果打算还用它作以后导星之用,那你的赤道仪就更要费心。如果阳台帮,我还是建议用好手头的就够;如果出去,有车就好办,没车就甭想!用得最多才是最好的,记住这句话很重要!想拍深空,用个135-200焦段的定焦镜就ok,选择余地大着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