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use 发表于 2010-11-11 19:27

刚想到贝加尔湖离新疆更近,水量多而且是淡水,一搜索发现早就有人想到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c1a2d0100myaz.html
从“贝加尔湖水南下”到“海水西调”
(2010-11-11 09:30:36)

标签:内蒙古 西调 贝加尔湖 海水 假新闻 杂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报道,目前西部一些省份正在研讨“海水西调”的大能源战略,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经内蒙古再到新疆,从而达到治理我国沙漠、沙尘暴,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目的。
看到这则新闻以及其中描述的宏大计划,我本来以为又是一些空想家在某个无聊论坛上发表的大忽悠,但仔细阅读以后,却发现居然真有government机关积极参与其中。这个名为“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的会议于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召开,承办方是新疆哈密地区发改委、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改委等单位,新闻称,内蒙古、新疆和甘肃是海水西调工程的3个试点省区,其中内蒙古已经启动了海水西调工程,自治区government已经做好准备,全力实施此工程,而锡林郭勒盟更是率先推出了“陆海统筹、引渤济锡”循环经济项目,预计一期总投资628亿元......云云。
如果这不是一则假消息,或者媒体被误导、利用所报道出来的新闻,那么,我以为某些地方government在决策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周全,至少是未能集思广益,找出最好的改天换地之策,比如,我手头就有一个更好的计划,从贝加尔湖向内蒙古引水,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这个计划的优势,打开世界地图就可以一目了然:贝加尔湖是全世界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约占地表不冻淡水资源总量的1/5,够全人类喝100年,淡水比海水既有优势,而贝加尔湖离内蒙古、新疆又比渤海要近得多,两地之间人烟稀少,利于营造大工程而不扰民......与其“海水西调”,何如“淡水南下”?
只可惜,这个貌似更理想的“淡水南下工程”却是几年前的一大假新闻。说来惭愧,当年误报这则新闻正是我曾供职的一家媒体。而消息的来源却比今天“XX发改委”之类要高端大气的多,是来自蒙古国大使馆举办的一次会议...按当时的报道,似乎中俄蒙三国已经密切合作,蓄势待发,更有国外媒体迅速派记者赶赴乌兰巴托追踪报道,但最后水落石出才知道,一切不过是一个在蒙古做项目的中国企业家的炒作而已。
近年来,类似于海水西调的宏大设想,除了引贝加尔湖水之外,还有炸喜马拉雅山引湿气、中日韩海底隧道、黄渤海运河等,这些构想由于劳民伤财且效果无法保障,一般都是个别专家学者的纸上谈兵,没有一个真正被中央government重视并加以实施,但海水西调却突然要在省地一级部门“全力实施”,并有几百亿的投资,这不能不令人起疑。如果这不是假新闻,究其原因,无非三点而已,其一,各地方government目前比历来都有钱,税收也好,卖地也好,花个几百亿不成问题;其二,相关官员吃政绩工程的甜头吃昏了头,于是想一口吃个胖子;其三,有人浑水摸鱼,刻意炒作,想从中捞取私利,government也好媒体也好,很可能都被其利用。
至于真相如何,我们不妨期待后续报道。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1 21:26

回复 61# neveruse


参与者,都可“中饱私囊”。
所以高官们很积极。

天朝的政策,只要有工程项目,决策者,管理者,都会有大大的油水。所以他们很积极。

至于工程建成后,对新疆的气候有多少的改善,专家们心知肚明。

让他们去闹吧。反正,纳税人的钱交上去后,就不属于纳税人管理了。

neveruse 发表于 2010-11-11 22:06

回复 62# 浪淘沙
我觉得那篇文章说得有道理,这事跟"贝加尔湖水南下"类似,就是地方机关和企业炒作,现在也不是三峡决策的那个时代了,中央肯定通不过的。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10:41

引渤入疆部分工地开工 项目一期投资628亿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0-11-12 10:45 编辑

回复 63# neveruse


“中央”一般不会直接干预地方government的。尤其是“自治区”(路上二个大区,内蒙、新疆),其自治权比普通的省份要大得多。

我前面说过,我们在网上的讨论,是无法改变“专家”及“高官”的决策的。

现在已经开工了。但愿能造福百姓吧。

http://news.163.com/10/1112/04/6L8VH7JE0001124J.html
核心提示:目前,引渤入疆部分工地已经开工,这项耗资600余亿的调水工程引来不少水利专家与环保人士的担忧。海水淡化成本不可小觑,一旦沿途海水泄漏,可能会导致当地土地盐碱化。而项目负责方王秀顺称:“我们不会做亏本的生意。”

    王秀顺还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泓元公司的初步规划,该公司计划每年抽调海水3.65亿吨,每年可实现47亿的经济效益,其中,平均每吨海水淡化的成本大概在4块左右,风力调水的成本是2块左右。
    “除去成本,我们每年还可以赚12个亿。”王秀顺说。
    据王秀顺透露,泓元公司目前已经和神华、大唐等企业达成协议,海水淡化处理后的交易价格为每吨10元。

    “科学家们从理论上可以得出的结论并不代表就能实际操作,我认为,这个工程要实现得30—50年以后。”张博庭对记者说。
    而根据泓元公司的测算,规划的项目在完全实施的情况下,静态投资回收期(包括3年建设期)为税前6年左右,税后7年左右,内部收益率为20%左右。
    “这个工程我们已经筹备了6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国内51个研究院都参与了评估和研究,这不是天方夜谭。”王秀顺说。

****************************
赚钱才是根本。
改善新疆的气候,那是天大的笑话。
一年才输入3.65亿吨水。

而南疆的沙漠,一天的蒸发量就有29亿立方米。七年的输水量,不够一天的蒸发量。
能改善沙漠气候?

neveruse 发表于 2010-11-12 18:49

本帖最后由 neveruse 于 2010-11-12 19:05 编辑

回复 64# 浪淘沙

跨省工程也可以不经过中央么?而且600亿,新疆和内蒙有这么富吗?不用找中央要钱吗?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顺

看来是炒作的可能性很大

neveruse 发表于 2010-11-12 19:00

http://lt.cjdby.net/thread-1010327-1-1.html
调查报告:“渤海引水入疆工程”是惊天工程,还是一场惊天骗局?

以下只是网络人肉搜索结果:

首先调查一个公司: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

根据GOOGLE结果,该公司能被查到的唯一信息,就是与此工程以及此工程前身“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海水西送工程”相关,仿佛该公司正是,也只是为了这一惊天工程而成立并运作的,此外无其他经营目标和内容。

再根据搜索到的企业黄页内容:无一例外,都无该公司注册资金,营业额,员工人数等等资料,一概显示为一个大大的“0”字。公司性质:私营企业

有关该公司的地址,只有一个: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锡林苑宾馆一楼

最后是该公司在国内各企业黄页网站出现的一段,也是唯一的一段自我简介:

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所成立于2005年,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在人员配备、团队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努力。公司里的员工有从基层做起的,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非常了解实际情况和客户的要求;有从国外院校留学回来的,拥有坚实的理论和学术背景;有在专业领域拥有专长的。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通过常规服务伴随客户的成长与发展,通过专项服务持续深入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有关海水工程的发酵过程:

最早的网络记录出现于2007年3月,即《中国改革报》刊登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海水西送工程调查报告”一文。 该文中前半段出现一位神秘的有“远见卓识和战略思维”的“企业家”,根据该报告,海水西送工程即首出自该企业家的设想,但通观该报告全文却不见有提及该企业家的名号及其所经营的公司名称。整篇报告除了在中间部分旁列一些数据之外,前半段与后半段几乎都是由八股文形式组成,内容空洞且充满吹捧之气。

而后第二次出现在网络上的相关文章已经在2008年12月份,项目工程更名为“海水西调——引渤济锡”,我们必须注意到,事隔一年,该工程范围还是局限在渤海-锡盟两点之间。www.chinasea.net.cn/gkzg/xmyhsdhxhjjxm/200812/t20081225_26148.htm
在这段文章当中,王秀顺这位现在的“渤海入疆”工程负责人也是泓元公司董事长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网络上。
有一个细节,上面提到国家发改委发改办投资2785号文件对该工程“建议”应当“从规划入手”,进行“充分论证”,由此推论,至少在提交发改委时,引渤济锡工程并未完成最终的规划论证。

海水西工程第三次出现在网络上,时间是2009年4月,此时,该工程已经发展为东起渤海,西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庞大规划,锡盟成为当中的重要节点。请注意,距离上次的引渤济锡,时间仅隔不到5个月。

第四次出现在网络之上的,就是这一回来,而我们惊讶的看到,这一次,该工程已经发展成投资达600多亿,而且已经进入所谓开工实施阶段。

如此不亚于三峡工程的庞大规划,从萌芽到发展到开工,从设想到规划到论证到实施,中间仅仅相隔不到5年。其进度之快,发展之迅速,实在令人赞叹,也令人置疑!

slzzcnn 发表于 2010-11-12 19:49

东写西涂 发表于 2010-11-12 19:55

海水含盐量这么高,能让新疆的沙漠变良田吗?
会不会把仅有的一点点绿洲都全部破坏掉?

海水在沙漠蒸发后 ...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8 21:58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说得好,我赞同!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20:16

回复 65# neveruse


    谁晓得啊。

这是“公司”运作,不是国家计划。

只要他们自己能保证资金链不断掉,应当不会亏本吧。

管它呢。反正我们也只不过在网上讨论讨论,他们怎么操作,不关我们的事。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20:29

调查报告:“渤海引水入疆工程”是惊天工程,还是一场惊天骗局?

第四次出现在网络之上的,就是这一回来,而我们惊讶的看到,这一次,该工程已经发展成投资达600多亿,而且已经进入所谓开工实施阶段。

如此不亚于三峡工程的庞大规划,从萌芽到发展到开工,从设想到规划到论证到实施,中间仅仅相隔不到5年。其进度之快,发展之迅速,实在令人赞叹,也令人置疑! ...
neveruse 发表于 2010-11-12 19:00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很认真,都会“人肉”了。

难道网上炒得这么凶,就为了给我们饭后茶余添点谈资?

不过也好,让我自己动手计算了一下,南疆的沙漠,总蒸发量相当于长江入海口的水流量。
不说600亿的预算。就算6万亿,也不一定能做到把整条长江水引到新疆去。

neveruse 发表于 2010-11-12 20:32

你很认真,都会“人肉”了。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20:2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不是我啊, 作者cxvdfeggg, 在连接里......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21:06

转摘一下其他专家的反对意见。
他们考虑的比我想到的还多得多: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bohai-xinjiang/
   近日新疆百位学者提出“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建议引发广泛讨论。此设想是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有环保人士认为新疆的海水淡化项目更像是一个宣传产物,而不是经过慎重思考的科学之举:它不但无利可图还不切实际,如果成真将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不靠谱工程。

观点一:长距离海水输送问题多玻璃钢管道未必安全,冬季凝结问题难解决

    此次“引渤入新”项目中提到运输方式会采用地上明渠与玻璃钢管道搭配的方式进行。普通的金属管道不耐海水腐蚀,长距离输送需要用到玻璃钢管道。这种材质在国际上并未有过广泛应用,并且这条输送线路是否会经过地震带也并未经过环境部门的评测。“调水”派新疆鹏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循表示,这种玻璃钢管管道表面平滑,不会造成海水中的吸附物,重量轻、强度高、防腐抗菌至少能用50年。

    但是要保证“足够大”的水量能将罗布泊灌满、还要再继续向下的艾丁湖倾泻发电,需要多大的水流速度、水流对玻璃钢管道的压力是多少、玻璃钢管道的耐压力又达多少……这些问题“调水”派并未给出相关数据来证明:玻璃钢管道在运送大流量的海水时,不会发生泄漏的危险。同时很多水利工程专家认为这一材料在国际工程中并没有使用经验,国际上也没有用这种管道运送海水的先例。而且对于冬季运水,调水派认为海水经北纬42度线后,冬季冰下能够照常流水,因此还可以取冰制淡水。对此国内诸多学者表示荒谬,北方地区冬季冰冻严寒,即便是海水也会在水量减小时结冰;在地表沟渠运输的海水会蒸发,在玻璃管道内的海水无法被破冰取水。
(待续)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21:08

(接上)
观点二:成本太高
抽水耗电量或为三峡发电的四倍

   西安交通大学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的霍有光教授是海水西调的提出者之一,他认为该工程如果按照一方水1元钱计算,从渤海调一方水到新疆的成本只要7块钱,比南水北调的20多块便宜数倍。同时负责项目实施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也做了系列测算,项目一期总投资628亿元,其中建设费用567亿元。规划的项目在完全实施的情况下,静态投资回收期(包括3年建设期)为税前6年左右,税后7年左右,内部收益率为20%左右。

      在目前我们看到的新闻报道中,并没有给出“大量海水”的具体数字。如果要达到“大量海水依靠西北丰富的太阳能自然蒸发,作为湿润北方气候的水气供应源增加降雨,从而达到治理我国沙漠、沙尘暴,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目的,按照新疆的年均降水155毫米和蒸发量(乐观估计以50%)来推算,起码需要496亿立方米的海水流入。若按霍有光的说法,将渤海水扬升到海拔1280米约需6.4度电,那总耗电达将到49600000000X6.4=317440000000度电,粗略估算即是3174.4亿度电。这相当于三峡工程2008年全年的发电量808亿度的4倍。也就是说光从能耗来说,就需要有4个三峡工程来为渤海水入疆提供能源,成本远高于霍有光提出的7元钱。

      对此霍有光认为“利用新疆现有的东高西低的地理条件及现有河道,海水在引入新疆后,可形成自流。甚至于在地势落差相对较大的区域设立发电厂,能对冲前期的投入成本。”抛开能在罗布泊和艾丁湖获得930米落差发电量来看“海水发电”,如何应对发电机涡轮被海水腐蚀的问题是最大的难点。频繁更换涡轮或者使用造价高昂的贵金属涡轮成本则必然增加一截。同理如用直径8米的管道输送海水入疆,那么就必须要用功率足够大的水泵,而普通的机器容易受到海水腐蚀,因此需要用非常严格的贵重金属制造,成本高昂。而且海水并非一次性提扬到一千多米,需要很多节点逐级提扬,“调水”派没有给出详细的数量,但这些昂贵的水泵花费小不了。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21:08

观点三:降水条件不够
蒸发量大,缺乏冷凝系统仍无法降雨

      调水工程认为,渤海水进入新疆境内,大量的海水可以填充沙漠中的干涸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同时,这些“海水河湖”还会依靠西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自然蒸发,作为湿润新疆干燥气候的水汽供应源增加降雨量,从而达到治理我国沙漠、沙尘暴甚至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目的。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根据地理和气候的知识我们知道,西北地区降雨量多寡取决于三个充要条件:一是西风带;二是高山冷凝系统;三是水汽供应源。如按照调水派的设想,水源可以充足到维持日常的蒸发量,那也只是满足了“水汽供应源”这一点。新疆缺少足够多的高山冷凝系统,水汽无法在所需的地带凝结形成降水,因此就算有足够多的水汽它们也只会漂流到包头-兰州300MM降水线处。此外新疆吐鲁番盆地地区是低于海拔的洼地,这里的蒸发量非常大,尤其是艾丁湖。这个长约40公里的盆地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00多倍,夏季蒸发量强烈,湖水矿化度高达210克/升,水汽供应源在此地很难形成。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21:10

观点四:海水或破坏新疆生态环境
海水或改变土壤结构加剧土地盐碱化

   “引渤入新”的设想是将大量海水填充到沙漠的干盐湖、咸水湖以及封闭的构造盆地,从而形成人造海水河湖。首先,对这种美好的设想,地质专家认为在没有经过环评审核的前提下,就提出是很危险的。因海水的咸度大于当地的某些咸水湖,而构造盆地的地质结构并不一定就能形成密闭的环境,能保证不会发生渗漏。以罗布泊为例,若发生渗透的同时又有3000毫米-4000毫米的日均蒸发量,按照直径8米的管道输送来看,人造海水河湖很难形成。其次,在这些日蒸发量较大的地区,海水河蒸发之后遗留的盐分会改变当地的土壤结构,干涸之后会产生更多的盐碱地,有独立学者认为将来这些盐分将会随着土壤变成沙尘暴的成分之一,这为西北地区本来就严重的土地盐碱化雪上加霜。

      对于调海水入内地的设想,早就有先例。如非洲国家利比亚,它的北面就是地中海海岸,地势海拔也不比新疆高。1980年代,利比亚领袖卡扎非提出:要将地中海水抽到利比亚内陆沙漠,形成一个大海水湖,改良气候,把沙漠变成绿洲。但是经过请来的发达国家专家调查论证,证明根本没有可行性,原因是:所需水量太大,耗能太大,沙漠渗漏蒸发太大,根本形成不了大湖,卡扎菲接受了这个结论,现在利比亚的淡水主要靠海水淡化和地下水解决。纵观世界地图,全世界不少国家靠海,离海洋不远就是沙漠的地方也不少。以色列就是典型代表,它有的地方地面海拔还低于海平面,以色列也没有抽海水来改变气候与生态,因为不可行。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21:10

观点五:渤海污染水不可用
10年后渤海或成死海,自净至少需200年

    海水西调工程所用的水源是来自渤海。早在2007年中国海洋监测专家就发出警告称,渤海的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临界点。在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显示,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高达90.4%,导致渤海海域污染严重。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为2万平方公里,占到渤海总面积的26%。其中严重污染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均比2005年增加了1000平方公里。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火星磷酸盐类和石油类。

    专家警告说不治理和遏制污染,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渤海自净周期为五年,但随着污染的加剧,到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其自行恢复清洁也需要至少200年时间。如要抽取渤海海水西调入新疆,就等于将这些严重污染也带入内陆的盐水湖区,势必对周围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因此,调渤海水不可行。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11-12 21:11

结语:

    “渤水入新”以及海水淡化项目其实不是在认真地满足实际用水需求和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它将耗费巨大的资金成本中国人经受不起这样的浪费,而新疆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循环用水以及废水处理方面。这种投资巨大且未经过环评认证和科学调研的项目,是对环境和人类的不负责任。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天哪,真的有人想把海水引到新疆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