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与杨振宁的“恩怨”
2010 年 12 月 24 日 星期 五 今晚报眼前一份《〈李政道传〉披露与杨振宁恩怨始末》(以下简称《始末》),剪自2009年12月8日《作家文摘》。
李政道和杨振宁因推翻“宇称守恒定律”而双双荣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当时我才十来岁。这事曾使我无比激动,从此对科学家充满爱戴、敬仰和崇拜。但后来却发现李、杨两位似乎断交了。他俩之间发生了什么?
那是一个漫长的闭塞年代,很多事实不准披露,很多真相不让人们知道。连李、杨之间发生过什么事也被讳莫如深。他俩作为“当事人”好像也不愿提起。于是我和很多人一样,始终“一头雾水”。
如此两个人物能为什么闹僵呢?不大可能是为了钱,也不大可能是为了官职,看来只能是为了“名”。这非指一般意义上的“名声”、“名气”,而是指“排名先后”的名。我早在1957年就注意到杨比李大几岁,但瑞典科学院的颁奖名单上和世界媒体的报道中,李政道总是排名在杨振宁前面——是不是因为这个呢?
不准人们知道任何事实和真相的情况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松动。上个世纪90年代终于看到一篇文字,谈到杨年龄比李大,对推翻“宇称守恒定律”功劳也更大,因此在获奖名次上本应杨在前而李在后,但事实上却相反,杨坦承为此与李闹过别扭,很痛苦,曾为此哭过云云。
2人或3人共同获得诺奖时的排名,想来无非一是依姓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二是按贡献大小。还有,是不是诺奖得主并非衡量最优秀科学家的主要标准。如公认的世界第一流物理学家并被誉为“原子弹之父”,担任过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在此任上曾经关怀、指导和栽培过包括李政道、杨振宁在内的很多优秀人才的大科学家奥本海默,就并未获得过诺奖。另一位公认的世界第一流物理学家、法国人郎之万在二战中改行搞技术物理并发明、创制了很多直接为战争所急需的武器装备,对打败希特勒德国发挥了巨大作用,却失去了获得诺奖的机会。奥本海默和郎之万的知名度,他们的实际贡献和人格魅力,都远在绝大多数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之上。
哦,别离题太远,看到《始末》,我忆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俗话,心想杨说过了,现在且听李怎么说吧。
《始末》开篇说“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分裂是华人物理学界一段著名的公案”,“两位曾经是亲密的合作者最终却冷眼相向”,又说即将出版的《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首次详细披露了二人恩怨的始末。李、杨早年是西南联大校友,后来又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友,关系一直很好,且“两家比邻而居,两家人来往密切”。从1951年起,他们的合作“真正开始”并得到奥本海默的欣赏和爱因斯坦的重视——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的幸运!
但他们好像却无视这种幸运:“此时纠纷却发生了,由头是他们合写的两篇论文署名次序问题。第一篇署名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第二篇署名是李政道和杨振宁。”——很好,就这样吧,轮流坐庄。但是,不行,“在第一篇论文写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可惜,李政道很“介意”。他“对这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就是说,我以“小人之心”并没有度错“君子之腹”,李、杨确是因“排名先后”闹僵的。
署名顺序可以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也可以按合作者实际贡献的大小。但“实际贡献的大小”只有参与合作者自己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他们都有基本的实事求是精神,“署名顺序”也不成问题。但这却成了李、杨之间的大问题。对此的合理解释是,他们没有“基本的实事求是精神”。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使李政道耿耿于心。”——但两人仍然相互需要,仍有合作,有的重要论文“还共同署名”。李政道写道:“从1956年到1962年,杨和我共同写了32篇论文……合作紧密而富有成果,有竞争也有协调,合作的成果大大多于每个人单独工作可能取得的成果。”
这被李、杨共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实所证明。剑桥大学的教授们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他们真正的兴趣是喝茶吃点心聊天、讨论和争执,是学术观点的碰撞以及由此迸溅出来的天才火花。科学史上多个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多项诺贝尔科学奖,就是这种“天才火花”的产物。但“天才火花”的产生有必不可少的前提,那就是和 谐坦诚、优雅大度和“费厄泼赖”,而不是小肚鸡肠、胸襟狭窄和锱铢必较。
但是,这种在讨论和碰撞中产生并被“由此迸溅出来的天才火花”所照亮的东西,要分出“谁先谁后”“孰轻孰重”,往往很难,且既无必要又无可操作性。如果坚持要分出“排名先后”,唯一的后果只能是“裂隙”,是“分裂”,是“冷眼相向”,是闹翻,闹僵,闹出一段……一段什么呢?说文雅点叫“公案”,说直白些是“丑闻”。
杨振宁说,他对发现“宇称不守恒”的功劳比李政道大。他1982年在《获诺贝尔奖的论文产生经过》中说:“李政道先是反对这种(有关宇称不守恒的)观点。我力图说服他……后来他同意了我的意见。”《李政道传》则说“这一发现是李政道先找到突破口的”,因此“论文由李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在诺贝尔奖委员会通知以及所有媒体的报道中,两个名字的次序都与获奖论文的署名一样,李政道在先,杨振宁在后”。
然而“到斯德哥尔摩领奖时,杨振宁突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而他夫人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在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李政道大为惊讶,不同意这么做。但是,杨振宁又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君。秦对李政道说,假如为这件事闹出笑话,让外国人看不起,太丢脸。这样李才勉强同意”。(未完。续文请见明日本版) 李政道与杨振宁的“恩怨”
2010 年 12 月 25 日 星期 六 今晚报
再往后,1962年5月12日出版的《纽约客》杂志刊登出伯恩斯坦写的《宇称问题侧记》。杨振宁看到校样后说“文章里‘某些令人痛苦的地方’,要和李政道讨论”。
喏,又是“排名先后”问题。“杨振宁提出,文章中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另外,他夫人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君之前。因为杜致礼年长一岁。第二天,杨振宁到李政道家里提出,凡是文章提到‘李和杨写了……’的地方都要加一个注,说明是出于字母排序的习惯。”“对杨振宁的这些要求,李政道觉得太无聊。当天晚上,杨又打来电话,说那些注或许可以不加,但文章里都要写成‘杨和李’。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杨振宁随即变得十分激动,开始哭起来……”
就是说,我十几年前听说过的杨振宁曾经哭过,确有其事。不管怎样,“最后他们都同意暂停合作。”——而人们都知道,这个“暂停”就是永久停止!奥本海默曾说“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线”。但是,现在,奥本海默说“李政道应该不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精神医生”!奥本海默曾对李政道和杨振宁倾注了很大的感情和心血,现在却毫不掩饰对他们的批评乃至否定。
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分裂可能还对中国和人类的科学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譬如杨振宁早在1953年就与米尔斯共同提出了一种“场论”,这个理论后来被证明影响深远和很有意义,在中国大陆被称为“杨-米尔斯场”,在国际上则被称为“米尔斯-杨场”。幸亏这个“场论”尚未获得诺贝尔奖,不然可能又会惹出麻烦。我说这个,是因为自居里夫人以来,两次荣膺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已有多人。李政道和杨振宁如果不陷入那种痛苦、无聊、旷日持久而又不可能理出头绪和找到答案的怨恨纷争,以他俩的天赋、地位、工作条件和国内外声望而言,本来是可能获得更大的科学成果包括再膺诺奖的。
《始末》指出“李杨之间的恩怨,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范畴,延伸到了日后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国内高能物理学界本来就存在分歧,1972年后杨振宁和李政道陆续回国访问并介入其间“使这一分歧就带有了浓厚的个人意气的色彩”。“李政道主张建高能加速器,杨振宁反对;李政道主张重视基础科学,杨振宁力主搞应用科学;李政道创立特殊的考试办法帮助中国学子赴美留学,杨振宁就说是‘丧权辱国’,等等。”杨振宁“对中国高能物理发展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甚至主张冻结基础研究的经费,说这是全民族的利益,主张科学院要以发展性研究为主,从而‘生产第一’,‘生产第一’,‘生产第一’……推而广之,似乎只要是李政道赞成的,杨振宁就反对。”
“杨振宁的个人意气远超出了高能物理领域。意气的来源完全在杨振宁。相反,李政道却没有表示出对杨振宁回国后所作所为的个人意气。人们看不到‘只要杨振宁主张,李政道就反对’这种现象。”——不过,李政道对推翻“宇称守恒定律”比杨振宁贡献更大的说法仍然无可查考。一些本来堪称杰出的中国人(包括“华人”)热衷于“闹不团结”,把宝贵的时间精力大量消耗在这类毫无意义、无聊透顶的事情上——这大概是至今没有一个中国科学家荣膺诺贝尔奖、海外华裔科学家荣膺诺奖者也甚少的原因之一。
杨振宁希望在李政道之前受奖,杜致礼则想让国王作陪,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李政道不同意这么做云云——就是说,他们都很向往并且当时都很想显示出“绅士风度”和“贵族气派”。以两人的知识分子家世及两人当时的名气、资望和身份而言,要装出这些“模样”想必不难。难的是怎样才可真正具备绅士的精神和贵族的内涵。随着时间推移和内情披露,事情终于走到了反面,不仅“绅士”、“贵族”荡然无存,反而……反而像秦惠君说的“闹出笑话,让外国人看不起,太丢脸”了!如果秦惠君、杜致礼和她们的丈夫能想到国人和华人的感受,那就更好了,就开始跟“绅士”、“贵族”沾边了。
这使人想起鲁迅对“国民性”的论述:“改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坏根性”,“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两地书》1925·3·31)——从鲁迅的话和李、杨两人缠夹了几十年的“恩怨”,人们也许可以领悟到一些什么。
(续昨。全文完) 出名的科学家,我们小时候的偶像们,哎~~~ 杨振宁 你懂的 呵呵,前两天参加天大社团月闭幕式演出看到相声社表演节目时还是提到杨老爷子呢。。。 还有这样的事?????? 转帖两篇方舟子对这事的看法和考证:
第一篇:(XYS20091208)
也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谜
·方舟子·
不久前我和何祚庥院士一起参加深圳卫视“22度观察”节目讨论中国为什么
得不了诺贝尔奖,有位嘉宾称,是因为中国学者不能做到淡泊名利。何院士当即
指责其胡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一点也不淡泊名利,还争名夺利,不也得了诺贝
尔奖……可惜节目播出时这一段被删掉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了诺贝尔奖后,反而更争名夺利,搞得两个人关系破裂,
成了仇人。几年前江才健《杨振宁传》出版时,就炒过这个话题。最近,据说与
李政道有30年亲密合作的季承写的《李政道传》出版,又旧事重提。据说,杨、
李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是论文署名问题: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
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
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
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
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
(国民party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
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
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
这样信任。
(2009年12月07日瞭望东方周刊)
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
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
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国际惯例”,让
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
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惯例”把自
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国际惯例”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
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我们再来看看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合作。自1952年到1962年,两人一起发表了
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9, 1410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除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如果杨振宁真
的那么在乎谁排第一,起码也应该要求平分吧?这么多篇论文中,仅仅因为其中
有一篇由于杨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国际惯例”,就让
李政道从此“耿耿于心”,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然吗? 第二篇:
再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署名之争
·方舟子·
前面说到,自1952年到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一起发表了23篇论文
(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除了第一篇杨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排第一。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论文是在同一期Physical Review
(1 August 1952, Volume 87, Issue 3)杂志上紧挨着发表的。也就是说,同
一期杂志发表了他们的两篇论文,杨要求两人各在其中一篇排第一,这个要求我
看一点也不过分。
同一期的杂志还有36篇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论文,其中有16篇没有按作者
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可见在当时,在Physical Review上,不存在李政道所
说的“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国际惯例”,李政道因为杨振宁要
求一篇论文的署名不遵守“国际惯例”,就对他心怀不满,真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这一期杂志不按“国际惯例”排名的16篇论文如下:
The Disintegration of Cs130
Alan B. Smith, Allan C. G. Mitchell, and Robert S. Caird
The Coherent Neutron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s of Nitrogen and Vanadium
S. W. Peterson and Henri A. Levy
The Disintegration of Ce144 and Pr144
Fred T. Porter and C. Sharp Cook
Slow Neutron Crystal Spectrometry: The Total Cross Sections of Co, Er, Hf, Ni58, Ni60, Ho, and Fission Sm
S. Bernstein, L. B. Borst, C. P. Stanford, T. E. Stephenson, and J. B. Dial
The Stopping Cross Section of D2O Ice
W. A. Wenzel and Ward Whaling
Gamma- and Alpha-Produced Scintillations in Cesium Fluoride
W. Van Sciver and R. Hofstadter
Half-Life of 139-Min Dy165
R. Sher, H. J. Kouts, and K. W. Down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n Films of Silver
J. W. Beams, W. E. Walker, and H. S. Morton, Jr.
Impurity Effects in the Thermal Conversion of Germanium
W. P. Slichter and E. D. Kolb
Gamma-Rays from Sc48
Bernard Hamermesh, Virginia Hummel, Leonard Goodman, and Donald Engelkemeir
Azimuthal Variation of Cosmic Radiation for Zenith Angle 40° at λ=19 N
B. Bhowmik and G. S. Bajwa
A Narrow Angle Pair of Particles Produced in Hydrogen
A. B. Weaver, Earl A. Long, and Marcel Schein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the Be9+D Neutrons
J. S. Pruitt, S. S. Hanna, and C. D. Swartz
Narrow Angle Pairs of Particles from Nuclear Interactions
J. J. Lord, Joseph Fainberg, D. M. Haskin, and Marcel Schein
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s in Compounds of Vanadium
H. E. Walchli and H. W. Morgan
Polymorphism of ND4D2PO4
Elizabeth A. Wood, Walter J. Merz, and Bernd T. Matthias
(XYS20091210)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10-12-26 09:19 编辑
李说按照字母排列是国际惯例。但是方舟子给出的证据说明:
1、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国际惯例”,
2、李也根本没有遵守这样的“国际惯例"。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合作的23篇论文,除了第一篇,全都李署名第一,老杨觉得委屈也是有道理的。最重要的是,李不应该谎称“国际惯例”。
具体在获奖论文上谁的贡献大,谁的贡献小,咱是弄不清楚的。在署名惯例这个问题上,李不顾事实编造理由很不应该。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10-12-26 09:22 编辑
近些年来,杨振宁经常被谩骂或恶搞,我觉得有四个原因:
1) 文化上的原因。杨反对易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2) “爱国”上的原因。杨振宁没有在建国后回国,而是到老年才回国。又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3) 私生活上的原因。娶了一个年轻很多的太太。再引起一些人的反感。
4) 与李政道的争执。在这一点上,杨振宁可能也吃了亏。 真是纠缠不清,楼上貌似挺有道理 回复 5# meteorobs
所以回国来享受啊 白得一那么年轻的媳妇 路过,不懂实际情况的人围观一下下。 “鲁迅对“国民性”的论述:“改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坏根性”,“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两地书》1925·3·31)”
对这段话颇有感慨~~~这样看来,杨也好李也罢~~~不论他们多么伟大的科学家~~~为一个排名先后争得世人皆知~~~说实话与鲁迅笔下的阿Q又有什么两样呢~~~ 回复 15# davidhan5566
哈哈 顶你 ::070821_19.jpg::路过,水一下。。。。。。。。。 “鲁迅对“国民性”的论述:“改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坏根性”,“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 ...
davidhan5566 发表于 2010-12-26 13:08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记得,牛顿与莱布尼兹也曾争过微积分的发现权。所以,争名声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不必太认真,也不需要上纲上线。
我本人欣赏他们为科学做出的贡献,而不在意他们的争论是否属于低级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