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处理三剑客:Avistack, registax和IRIS
本帖最后由 northwolfwu 于 2011-6-14 00:32 编辑看了湖州老兄的帖子,感觉也来写一篇行星处理心得。
最近研究了Avistack, Registax和IRIS以及相关的后期处理软件astroimage,发现各种软件都是各有所长,不过单从月亮和大行星(CCD上超过512像素以上的目标),IRIS表现并不是很理想,因为这时候大气的抖动影响很大,可以保证中心部分对齐很准,但是目标周围就会出现模糊。
叠加以后的处理有两种办法,astroimage的去卷积(deconvolution)或者wavelet。
以以前拍的土星为例:avistack处理原图和锐化结果,可以看出叠加以后亮度和单帧差不多一样,没有充分利用16位以上的精度,造成了解析度下降。IRIS叠加和锐化的结果,可以看出IRIS的精度更高,动态范围更大,特别适合低信噪比行星图像的叠加。而业余情况下,由于视宁度和空气污染,特别是采用RGB合成,为了达到一定的帧率,亮度会有所降低,这时候IRIS就会体现出强大的优势出来。
所以总结起来,一般的流程:月面和大行星: 原始的avi(如果必要需要用vitualdub解码)->Avistack(对齐,叠加)->astroimage曲卷积或者wavelet->photoshop图片裁剪,RGB合成和后期调整行星:原始的avi(如果必要需要用vitualdub解码)->IRIS(对齐,叠加,wavelet锐化)->IRIS RGB合成或者Photoshop RGB合成->photoshop后期调整 没用过摄像头的飘过。。。。 咋一下就坐板凳了呢!样样都要会啊 看来 学习了,顶一下::070821_09.jpg:: iris叠加自拍的行星,感觉非常爽,熟练后处理起来还是比较easy的,就是占空间特别大。
avistack,感觉用起来也比较麻烦,点个不停啊,下次跟r6比下叠月面看看(iris曾经试过,叠月面很不好) iris叠加自拍的行星,感觉非常爽,熟练后处理起来还是比较easy的,就是占空间特别大。
avistack,感觉用起 ...
linkage 发表于 2011-6-13 23:47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次用manual以后,后面可以改成自动处理 setting->processing->All automatic(except post-processing)。 好文章,帮顶下,以后确实要用得到 ::070821_19.jpg:: 好贴 收了 收藏了,::070821_09.jpg:: 学习了,MARK下,回家慢慢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