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是世纪谎言?
这两天,随着CCTV把2009年的一则报道作为新闻,再次报道全球变暖是世界谎言,引起了包括郎咸平等学者关注,并发文讨论。CCTV报道
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60457558220640
气候变暖难道是谎言?
虽然各国代表在哥本哈根就各自该承担多少减排责任的问题激烈交锋,而实际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在学术界并没有定论。日前,一千多封往来于世界多位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被公之于众,其中有内容显示,一些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并不是气候变暖的元凶,可能有人在篡改数据,夸大全球变暖的事实,目的是从中获利。
这些持相同观点的各国科学家目前也在哥本哈根举行着国际会议。
来自澳大利亚的地质学教授伊恩·普里默的观点很明确:二氧化碳不是凶手,而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一直从事海洋研究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默纳说,他多年的实地考察证明,没有所谓海平面上升的现象。有人在刻意隐瞒、删改全球变暖的数据,夸大了变暖的事实,试图从中获利。
对于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事件,他们认为这或许可视为一种自然界的周期波动。只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卷入科学,局面才变得扑朔迷离。
哈佛大学教授威利森提醒说,和变暖相比,科学政治化才是一场真正的灾难。
郎咸平的观点
http://www.ce.cn/macro/more/201202/10/t20120210_23062045.shtml
据媒体报道,北半球近日出现极寒天气,欧洲地区已有超过260人因严寒天气死亡。在亚洲,日本今冬大雪迄今已至少夺去63人的生命;中国北方多地近日亦持续出现严寒天气。我在《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中就提出疑问,极度的寒冷开始让人们怀疑,全球真的变暖了吗?所谓全球变暖的说法到底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经拍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影片叫做《不愿面对的真相》,你们看到里面最惊人的画面了吗?一只北极熊,站在一个快融化的冰块上面,无奈地看着遥远的东方,似乎在向世人控诉我们中国人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从而造成气候变暖,它都快淹死了。因此,美国政府把北极熊列为濒危的动物。我想告诉各位读者,实在不好意思,我不信,因此我们开始翻查证据,结果发现阿拉斯加州的州长佩林,就是共和党的前副总统候选人,最近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她控告美国联邦政府将北极熊列为濒危的动物,因为她说事实上,阿拉斯加的北极熊数量最近增加了一倍以上。
戈尔拍的片子显然和事实不符合,那么他怎么得出这么惊人的结论的呢?其实他的论证是基于重要而且权威的——包括北极古气候学家克拉克教授所做的——“冰芯实验”。什么叫冰芯?就是科学家拿一个铁管,在南极海底把这个管打下去,打下去几百米深,然后把土壤挖起来,铁管里面的土壤就是这几百万年来的土壤。然后,科学家把所有的不同年代的泥土里面的二氧化碳和气温全部抽出来并进行测量,总共有24万年的数据,就做成了一幅图。戈尔就是根据这幅图,得出了他的结论。
那么请各位注意一下。图中二氧化碳上升了,气温也上升了,而且二氧化碳下降了,气温也下降了。你突然发现,戈尔是对的,因为当你没有受过严格的统计训练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两条线的走势是相同的。因此这二十几万年来,真正驱动气温的就是二氧化碳。戈尔就凭这一幅图和他的那个片子,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看起来很有道理是吧?但是我们就用戈尔的数据来驳斥戈尔。我用非常简单的话语指出问题的所在。原来图中,是气温先上升,带动二氧化碳上升,等到气温下降的800年之后,二氧化碳才开始下降,因此是气温带动二氧化碳上升,而不是二氧化碳带动气温上升。也就是说,气温才是驱动力量,而不是二氧化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二氧化碳最大的来源是海洋。我引用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叫卡尔的教授的话来说,他是这么说的:“二氧化碳脱离大气之后,会进入海洋;也可以脱离海洋而进入大气”,他说,如果替海洋加热的话,二氧化碳就会出来,如果冷却海洋的话,二氧化碳就会进入到海里面去。而从天气变热到海洋变热,这个过程需要800年,为什么?因为海洋是非常大的一锅水,你要加热这么大一锅水,需要800年的时间。因此,当气候变暖之后,经过逐渐加热的结果,使得海洋800年之后变热,海洋变热之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完全不是戈尔所下的结论,而且刚好相反。因此,根本不是二氧化碳驱动气温,而是气温驱动二氧化碳,而这一切来源都是海洋。
我再给读者看一个很有趣的事实。从15世纪一直到18世纪,甚至到19世纪的400年时间,叫做小冰河时期,因为当时气候非常冷。到了17世纪中叶,达到最低点,那是最冷的时候。当欧洲进入小冰河期之后,冷到什么地步呢?我们可以从泰晤士的老神父所遗留下来的很多书籍跟当时的绘画中发现,在小冰河时期的冬天,非常的艰苦,泰晤士河竟然结冰了,人们可以在泰晤士河上滑冰,甚至进行货物销售。而泰晤士河现在是不结冰的。
所以,今天世界气温的上升,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从最低点开始一直往上升,升到现在。但是,如果我们拿现在的气温和中世纪相比,你发现中世纪的气温比我们现在高得多得多。从公元11世纪一直到14世纪,气温达到了顶峰。这段期间大概有三四百年的时间,气温非常高。本来英国的北方因为太冷所以根本不产葡萄。但就像当时有一个英国诗人乔叟所描述的,在当时的温暖时期,英国北方的葡萄园也是非常的繁荣。这是一个美好富有的时期,因为全世界都很暖和。
我突然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北极熊的小日子过得怎么样。我们的数据显示北极熊当时就是存在的,当气候变暖之后,这一批北极熊哥们儿在干什么呢?北极熊在那阵子,日子过得挺好。北极冰雪有没有融化,坦白讲我们不知道。不过如果现在这种低温都能造成北极冰雪融化的话,当时那种高温,北极冰雪有可能融化,但是我没有数据,不管如何,北极熊还是存活下来了。我们发现在很多地方,北极熊不是在冰上过的,以加拿大北部地区为例,北极熊常常跑到小市镇里面去翻垃圾来吃,它发现跟人过还挺好。所以,北极冰雪如果真融化的话,按照北极熊老祖先的规矩,它应该会跑到阿拉斯加、加拿大,或者是西伯利亚这些地方,和人类共同生活,这就是中世纪的情况。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阿拉斯加州州长佩林说,最近北极熊的数量还增加了一倍,因为气候对它根本没有影响。北极熊这么几千年来,早就已经适应了气温起伏不定的自然现象。
那么,读者们想知道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吗?经过这么几个月的调查,我想告诉各位读者,到底什么才是主要的驱动因素。从最近120年的全球气温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气温是从1880年就开始上升的,到了1940年开始稳定地下降,降到了1975年,然后再上升。你晓得西方国家说什么吗?他们说,就是由于你们发电厂排出太多二氧化碳,开车开得太多,坐飞机飞得太多,所以制造了二氧化碳,因此气温才上升。那我再请问这些西方的政客,你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汽车使用得多,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汽车使用得多?也就是我们工业化真正突飞猛进是在什么时候?是在1880年吗?还是在1940年之后?现代工业化的起飞基本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那我问你,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0~1975年的气温竟然是下降呢?而且不是降一两年,而是连降了35年?
在1975年之后,气温才开始上升,但是这个时候的气温上升幅度远远不及11世纪到14世纪的气温上升幅度。
那么问题就是——为什么气温会上升呢?按照我这些数据看起来的话,气温上升、下降其实很正常,实在没必要大惊小怪。读者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史前一万年》?再请读者看看过去一万年的气温数据,气温上上下下很正常。和近120年的气温相比,地球最热的时候,比现在热好几摄氏度,而地球最冷的时候,也比现在冷得多得多。气温就这样一直是大幅度地波动。我请问各位读者,一万年之前,你有汽车、飞机吗?你根本没有,可是这个时候的气温为什么比现在还要高很多呢?
所以整个地球这么长的周期当中,气温起伏不定,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根据现在的数据报道,最近十年来,气温是非常稳定的,甚至我都担心气温有点儿下降的趋势,变得更冷了。那么驱动因素到底是什么?1893年,英国的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先生发现,在小冰河时期,太阳没有黑子。什么是太阳黑子?你看太阳的时候,上面会有很多黑点点,叫做太阳黑子。如果太阳黑子多了,就代表太阳活动更猛烈了,太阳更热了。如果太阳黑子少了,或者太阳黑子没有了,就表示太阳活动更弱化了,因此地球气候更冷。所以,太阳黑子就是欧洲历史上用来测量天气暖或者寒的标准。黑子多了,太阳活跃了,因此天气就热了;黑子少了,太阳不活跃了,因此天气就冷了,就这么简单,这叫做“太阳黑子说”。
1991年,丹麦气象学会的科学家记录了20世纪的太阳黑子。他们发现了这个结论。1940年之前这个阶段,太阳活动迅速增加,太阳黑子大幅增多,到了1940年,太阳黑子开始减少,因此气温下降,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太阳黑子又多了,太阳又开始活跃了,因此气温上升了。所以,按照丹麦气象学会的科学家们1991年的论文来看,真正驱动气温变化的因素完全是太阳黑子。
(责任编辑:孙丹) 搜狐评论http://star.news.sohu.com/20100120/n269706948.shtml
全球变暖:不可忽视的真相,还是大骗局?
二氧化碳、全球变暖、哥本哈根、节能减排,这些如今都已成为世人热议的话题,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决策。部分人谈虎色变,更多人疑虑重重,气候变暖似乎已是当前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而哥本哈根会议前夕爆出的“气候门”,则让本就纷繁喧扰的气候变化讨论更添一层云遮雾罩,迅速引起各方争议。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真的是一个大骗局,世人对气候现有的观念和忧忡将会被颠覆,而科学的严谨和透明也将受到深刻的质疑。
气候变化数据遭人为修改?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曾为联合国government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和制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该中心主任菲尔·琼斯教授的部分电子邮件内容显示,一些科学家涉嫌操纵数据,选择科学流程,支持其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结论。
借此,原本一些已失去话语权的气候变暖怀疑论者乘机发难,美国国会议员詹姆斯·桑森布雷纳称“这是科学的法西斯”,并要求国会严审奥巴马government的减排计划,“总有一天全球变暖论将被揭露为一场骗局”。
而支持气候变暖的科学家和学术机构也立刻针锋相对地进行还击。支持全球气候变暖说的主要机构之一,英国气象局公开发表用以分析“人类造成全球变暖”的历史数据,以证明是人类排放温室气体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些数据始自160年前,从全世界1000多个气象观测站收集而来,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最新分析也表明,全球变暖的长远趋势并未显示出任何停止的迹象;本世纪头10年很可能成为有现代记录以来最温暖的10 年。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一直处在超出正常波动范围的升温大趋势中。
对于“气候门”,《纽约时报》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也评论说,气候变暖否认派圈子发布的这些伪科学,背后有石油巨擘的利益驱使。而且虽然由于气候系统太过复杂,但是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人类排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长期存在,因此变暖是“不可逆的”;第二,二氧化碳的增加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那么只要气候问题是“不可逆”且“可能成灾”,哪怕发生概率只有1%,也需认真对待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大骗局?
英国电视节目制作人马丁·德金拍摄了一部《全球变暖大骗局》的片子,用列举数据,采访科学家的方式,试图说明全球变暖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动引起的,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无关,而且环保主义者以此名义干扰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片中提出了数个对全球变暖论的质疑,如大气运动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太阳、洋流、宇宙射线都会参与其中,怎么能简单地都怪在二氧化碳上呢?而且二氧化碳只是地球大气的很小组成部分,而且这么小部分的气体增加有多少是人类行为引起的也很难说。同时,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曲线和人类发展的进程不符,人类工业高速发展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但是温度急速增长却在40年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导李佩成院士也提出,全球气候一直在变化,气候变化的动力主要在天在地而不是人,当今的气候变化可能只是气候变化总过程中的一个波动阶段,而非永远的趋势;且其变幅并未超出历史上气候变化的范畴。因此,不能断言全球气候是因人为的排放二氧化碳而日趋变暖。
此外,麻省理工学院(MIT)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气象学教授理查德·林德森也认为,过去十年全球变暖幅度仅为0.6摄氏度,人们低估了自然的变异性,人类应该负主要责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林德森表示,“总有一天全球变暖论将被揭露为一场骗局,我希望这发生在我的有生之年。”
但是,《全球变暖大骗局》被很多环保人士指责部分数据造假,且存在断章取义。英国BBC时事与新闻栏目监制、著名环境记者杰瑞米·布里斯托指出,《大骗局》这部片子有很多不实之处,它甚至不是怀疑而是误导性的片子。布里斯托还披露,该片中被采访人的博士头衔,其实并没有专业的背景;所谓的“科学家”也无从事气候变化的专门研究。几位真正的气候变化专家的原话被断章取义,作了反面宣传。“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的调查证实,出镜的科学家们讲的话被错误引用。”
对于其他怀疑论者的质疑,支持全球变暖论的科学家作为还击,往往通过引用数据来证明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正在引起地球潜在的危险的变暖。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约瑟夫·卡纳德尔领衔发表报告说,2006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比1990年高35%。这是比预期快得多的增长速率。而化石燃料工业应用的增长正是二氧化碳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对谎言,也反对危言耸听
虽然“气候门”、《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等否定气候变化论,无法动摇大部分人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但其意义在于能够唤醒我们的独立思考。布里斯托就强调说既要反对否定气候变化的观点,也不赞成危言耸听的预测。
实际上,关于气候变暖学说中的部分数据,很多科学家至今也无法解释,这说明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学说并非无懈可击。或许全球变暖学说是真理,但真理的产生必先经过一连串的质疑和否定。这些质疑和否定,可以让舆论和全球公民敦促科学研究更加公开平等。
新浪观点http://sports.sina.com.cn/golf/2010-01-26/16154810615.shtml
全球变暖 世纪谎言
“人类距离全面灾难只有6度。”在纽约州的漫天大雪之中,最先抛出“全球变暖说”的联合国国家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对该学说做出了最新解读。
http://i0.sinaimg.cn/ty/cr/2010/0126/2731031267.jpg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所有的北半球国家都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迎来了2010年:北京的气温达40年来最低;英国面临3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韩国首尔的降雪量达70多年来最大值;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低温创下112年以来的纪录……于是,极寒天气使得由俄罗斯科学家领衔的“冰河世纪”猜想再度抬头,“寒冷而非温暖才是人类生存的最大敌人”。与此同时,“变暖说”也在科学之外屡受挑战:动机引人质疑,美国把清洁能源作为新经济引擎,欧洲将碳交易视为再崛起希望,时机恰到好处;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两年后,中印将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携手超越美国。全球变暖,究竟是一个依靠科学挽救地球的崇高理想,还是一场妄图主宰世界新秩序的惊天骗局?
View
1 阿布萨马托夫
全球变冷而非变暖,将是今后100年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太阳活性和辐射角度发生变化,其释放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在慢慢减少。
2 杰夫·马斯特斯
按照气候的自然变化,美国大约每隔10年到20年就会遭遇一次类似今冬这样的大寒流。因此,目前的天气状况在意料之中。
3 乔·巴斯塔尔迪
这并不是什么异常信号,不过表明地球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而已。
4 于飞
工业革命以来的变暖是属实,但放到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这样的变暖很平常。
http://i3.sinaimg.cn/ty/cr/2010/0126/1362653957.jpg 现实版严寒的讽刺哥本哈根“从变暖中挽救世界”的争论言犹在耳,老天爷似乎又跟所有“全球变暖学说”的拥趸们开了个很大的玩笑:给北半球各国带来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雪、寒流等极端天气,而且持续时间相当长。
英国媒体称:“英国变成了严寒地狱。” 据瑞典气象部门公布的数据,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北美地区,一场暴风雪给东北部佛蒙特州带来83厘米降雪,打破了1969年创下的76厘米的降雪纪录。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日连续遭遇暴雪,靠近北极地区的阿尔汉戈尔斯克州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3摄氏度。韩国大部分地区日前遭遇大雪,首都首尔地区积雪累计超过28厘米。韩国气象厅官员说,这次是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印度北方地区近日气温骤降,致使一些没有御寒设施的贫困者或流浪者被冻死。中国也未能在寒潮之中幸免,北京和天津地区1月份的降雪量,均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1月份历史极值,北京去年12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创下了40年来的最低值。新疆及东北部分地区也遭受了60年一遇的暴雪袭击。
http://i0.sinaimg.cn/ty/cr/2010/0126/3260454884.jpg 挑战者冰河世纪vs全球变暖
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将今冬的严寒归结于全球变暖的反向结论。
由于今冬北半球严寒与大片《后天》中的描述如出一辙,部分科学家在第一时间把目光投向了《后天》的科学后台——温盐环流关闭理论。那么,是否是盐环流关闭引发了今冬的气候异常?然而,海洋监测的结果否定了这一结论。
新理论的挑战也随之浮出水面,俄罗斯数学物理博士阿布萨马托夫认为,今年的北半球严寒恰恰证明了自己的“冰河世纪”理论——全球变冷而非变暖将是今后100年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太阳活性和辐射角度发生变化,其释放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在慢慢减少。全球气候将会在未来数年呈现出逐步降温的趋势,其最终的发展结果很可能是新一轮冰川期的到来。
其实,这并非是所谓“冰河”理论的第一次现身。早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研究发现,冰核心、海洋沉淀物核心、地质记录以及古生物种群的研究数据等各种证据均表明,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地球曾历经三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河期”;地球存在一个有规律的冰川期循环模式,即每个冰川期大约持续10万年,两个冰川期中间由大约持续1.2万年的间冰期隔开。虽然学界至今对冰河期成因仍无一定论,但“米兰科维奇循环”与冰河形成的密切关系已为大部分学者所认可。该假说认为,地球的倾角变化、轨道形状以及摇摆度变化导致太阳辐射角度的循环变化,这是冰河期的主要成因。在这个自然循环中,每隔大约11万年,地球温度就会达到一次顶峰。
现在,根据阿布萨马托夫所在的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观测数据,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温度将再次达到顶峰,这意味着间冰期已经接近尾声,地球即将进入下一个冰川期。“即使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也不会阻止全球气温走低这一趋势。地球变冷而非变暖才是人类的真正威胁。”阿布萨马托夫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俄罗斯科学家的支持。
http://i1.sinaimg.cn/ty/cr/2010/0126/1604677505.jpg “寒冬低温属极端天气事件,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主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新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
专家派力挺“变暖说”
??面对全球是否在变暖的疑惑,世界大部分主流媒体和主流科学家依然在捍卫气候变暖的观点。多位气象专家指出,北半球多个国家最近遭遇的严寒天气并不算反常,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并不矛盾。
美国著名气象服务网站“地下气象员”的创始人杰夫·马斯特斯指出,在分析今冬北半球地区天气时必须看到,虽然一些地方极度严寒,但几乎也有同样多的地区异常温暖,两者基本平衡。这意味着,不能片面地只因为局部地区出现严寒,便匆忙地就全球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作出结论。马斯特斯强调:“即使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地球到了冬天仍然会变得很冷。”
美国另一家著名气象网站AccuWeather的首席气象专家乔·巴斯塔尔迪认为,北半球今冬的严寒程度至少是2002年至2003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很可能也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寒冷的。但巴斯塔尔迪同时强调,这并不是什么异常信号,不过表明地球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而已。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的观点也有些类似,他指出,虽然目前北半球冬季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不会有大变化,不应该把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和今冬北半球出现的严寒天气混为一谈,也不应该认为这两者相悖。相反,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颜宏表示,以前科学家就预言,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欧洲或北半球可能出现短时间严寒天气。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出现不平衡,进而引发极端天气事件。
甚至有专家将今冬的严寒天气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佐证。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任福民就表示,根据当前的数据分析,今冬低温属极端天气事件,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主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新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
“如果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去看的话,我们不应该怀疑气候变暖的结论。”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张海滨副教授也认为,气候变暖本身是无可争议的,并非“忽悠”,其科学的依据主要是来自政府间气候异常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这个机构由数千位科学家组成。该机构最新评估认为气候确实在变暖,而且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于最近50年的人类行为所导致。”
理论篇“变暖论”的争议与质疑
其实,自“全球变暖论”抛出之日起,这一既改变人类未来命运,又难以验证的惊人理论,就始终在争议与质疑声中前行。
1988年,在当时还是参议员的小艾伯特·戈尔的大力推动下,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异常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并组织20个国家多达1500名专家起草了一份宏篇科学报告。报告序篇的《给决策者摘要》中,第一次将“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主流理论提出,并随着后来《京都议定书》限制碳排放规定的出台进一步得到确认。
然而,关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支点却一直受到广泛的质疑。首先是数据的真实性。美国气象预报专家沃茨致力于调查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的质量问题。截至2009年底,他们已经实地调查了534个气象站。按照美国官方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象站标准,他们发现已经调查的气象站中,有56%是严重不合格的(误差高于5摄氏度);87%的气象站是不合格的(误差高于1摄氏度)。而这些不合格的气象站的测量数据多数是偏向暖化一边的。
此外,美国最权威的飓风预报专家威廉·格雷也在国际气候变化研讨会演讲时公开表示,“全球变暖”有数据操控的嫌疑。
除了原始数据,得出“全球变暖”结论的电脑模型获得了更多的怀疑之声。在IPCC的报告中,年轻的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曼绘制的新的温度分布图荣登首页的重要位置,这就是著名的“曲棍球棒”图表。因为从该图表上看,在过去1000年中,气温变化几乎是一条平线,随后在末端上升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这推翻了许多前人科学家关于“过去的全球气温比20世纪末高”的结论。
曼的“曲棍球棒”图表正是IPCC所希望获得的结果。但接着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曼和他的图表产生了怀疑:由资深统计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统计学委员会主席瓦格曼领头的3个统计学家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曼的去中心方法在数学上根本是不正确的。如果不用这种运算法则,再度显示的图表与以往一样,可以看出中世纪比今天还要热。而曼对此的辩解竟然是:方法不正确没有关系,结论对就行了。
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专家于飞也表达了同样的怀疑。 “工业革命以来的变暖是属实,但是放到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这样的变暖很平常。”于飞说,他最近参与一个重大项目的数据整理,调查整理了中国一千年主要气候特征的变化:“根据史书、树轮、岩层反推,平均气温是很容易得到的,大约在汉朝时期比现在更暖。”
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塞斯更是支持并发起“俄勒冈宣言”,收集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真实签名。“俄勒冈宣言”签署者同意:没有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温室气体造成地球的灾难式变暖。至今,已经有31072人签名,其中有9021名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的签名者,甚至包括当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费里曼·戴森。
http://i1.sinaimg.cn/ty/cr/2010/0126/2116780404.jpg “戈尔们的赢利模式相当清晰,作为最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和倡导遏制全球变暖的教父,戈尔在这一角色上获得了远远超过副总统和参议员的成就……”
阴谋论“气候门”的背后
如果说针对全球变暖论的学界讨论还只能扮演争议与质疑的角色,那么,从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不断曝光的“气候门”事件则更为这套理论添加了阴谋论的注脚。
该事件起因于来自俄罗斯的电脑黑客入侵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窃取了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并将其公诸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任菲尔·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刚刚完成迈克尔·曼的戏法,也就是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完成的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琼斯已经确认这封邮件是真的,而他正是为IPCC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在被公布的类似多封邮件中可以看出,气象专家的研究并不严肃。
在“气候门”事件曝光之后,更多的环保人士开始反思由英美科学家小圈子主导的全球变暖论,其推出动机和时机是否真的只为“拯救地球”的高尚目的。有中国专家表示,美欧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于遏制“金砖四国”的发展上具有共同利益,而在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并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台,其用意也是不言自明的。“继贸易保护主义之后,我们应当关注的下一个焦点就是环保保护主义。”
而“全球变暖论”催生的碳交易更是被认为将改变未来世界的格局。《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成交额的增长从220亿欧元上升到400亿欧元,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2007年全年持平。据点碳公司预测,2008年全年的二氧化碳交易量将达到42亿吨。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而这一预估的焦点就是中印在未来的加入。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两年之后,中国和印度将携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碳排放的前两位,也是碳交易的最大潜在市场。恰恰选在此时打出环保标语,全球变暖理论恐怕难以摆脱阴谋论的指控。
受益人戈尔和奥巴马们在“气候门”事件和阴谋论的连番冲击下,全球变暖论将科学外衣与商业外衣混搭的轮廓逐渐清晰,在这桩价值万亿美元的生意之中,真正的受益人除了地球之外,还有戈尔和奥巴马们。
戈尔们的赢利模式相当清晰。身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公司——美国碳交易系统控股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戈尔通过直接投资和参与的碳排放交易与为这个庞大市场提供顾问咨询和演讲,已经赚取了超过上亿美元的财产,而一旦美国的国会正式通过以全球变暖为理由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法律,戈尔的个人财富还将爆炸性扩展。然而,据美国媒体爆料,一向被尊为环保斗士的戈尔,其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豪宅的用电量大约是普通美国家庭的15倍,普通中国家庭的100倍。
奥巴马们的眼光显然放得更为深远。在抛弃了布什政府紧抱不放的石油公司后,奥巴马在新施政纲领中,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列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新经济增长点。为此,奥巴马正力争在国会以全球变暖为理由通过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法律,这也将是新任能源部长朱棣文的工作重心。通过限排,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市场化推广,加快各类贴着环保标签的非政府组织的运营发展,以此代替落后的石油等能源工业成为经济的新支柱,这就是奥巴马任期内要完成的经济转型任务。
而限排令带来的更大商机则来自国际间方兴未艾的碳交易。在低碳排放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约定条件时,碳信用额度的价值日益凸显,碳交易成为世界最大宗商品将势不可挡。经过几年的发展,碳交易市场已渐趋成熟,参与国不断增加。除了奥巴马支持下成立的世界最大的美国碳交易系统控股公司外,英国排放交易体系、欧盟排放贸易体系、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加拿大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都相继成立,甚至日本综合商社也以他们在全球控制常规资源的方法逐步成为碳排放权的领跑者。“这是一场制定未来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较量,而我们目前已经处于晚起跑的不利态势中。”据一位业内专家介绍,由于目前中国依然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必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规定,虽然对我国现阶段发展不受限制有利,但客观上也造成了我国在碳交易方面落后于众发达国家的现实。“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最终会成为最大的碳排放额度净买方。到时游戏规则已经制定好,受益人也已经确定,只等后来者的埋单。”
CCTV的回马枪:专家解读今冬低温天气成因 称气候变暖趋势未改变
http://news.cntv.cn/20120210/115931.shtml
2月7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出现剧烈“跳水”,内蒙、辽宁、吉林等地降温12℃至17℃,内蒙古中北部、黑龙江西北部局地温度达-30℃至-42℃。
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为-5.5℃,较常年同期(-4.6℃)偏低0.9℃,为近27年来同期次低值。全国共有42个气象站出现极端低温事件,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甘肃、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等省区。受频频袭来的冷空气影响,黑龙江漠河、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出现-40℃低温天气,一些地区的低温天气已经持续十多天。
这个冬天罕见的低温天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气象局多数专家认为,“北极涛动”和“拉尼娜”或是主要原因。
“欧洲强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国低温是相同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链。”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认为,“1月20日开始,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北极的冷空气向中高纬地区迅速扩散。同时,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建立,促使西伯利亚高压加强。这样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侵袭欧洲、我国和日本,使欧洲出现强寒潮,我国、日本和韩国一带气温偏低。”
“除了大气环流的异常之外,拉尼娜的影响也是一大因素。”王启祎表示,入冬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同时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偏暖,有利于海陆热力差异加大,从而导致东亚冬季风偏强,我国及日韩一带气温偏低。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专家张培群,也认为近期各地频发的极寒天气和气候学上的北极涛动有关。他说:“通常情况下,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有三条路径,一条沿大西洋东岸到欧洲地区,一条到亚洲地区,一条到北美地区。近期的欧洲暴风雪、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极寒天气和此有一定关系。”
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为何冬天反而变得更冷?王启祎表示:“全球气候变暖是事实,寒冷事件是由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决定的。气温曲线上升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波动式上升。对气候变化情况,不是看几年,而是要从一个较长时间尺度上来看。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看一个气候态要以30年的平均值来判断,从30年滚动情况上看,全球气候还是变暖的。全球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没有本质变化。”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副所长陈星教授认为,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寒冷事件”可能是地球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的结果。具体而言,气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进入到一个寒冷气候期是正常现象,异常和灾害在较暖期和较冷期都可能出现。(林英 袁于飞)
CCTV观点 http://news.cntv.cn/20120210/107002.shtml
为何出现意外“极寒”全球变暖还是变冷存分歧
近期,“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变暖逆转”等颇具轰动效应的词语被一些媒体频频使用,以此“解读”极端天气。这让不少专家乃至世界气象组织颇感不妥,因为对当前寒冷天气的误读,会使人误解气候变化的真相,误导人们应对极端天气的努力方向。
事实上,当前的寒冬并非“最冷”,有关用词并不科学,而天冷可能使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误会进一步加深。针对欧洲个别地区百年不遇的低温,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日前表示,去年整个12月和今年1月份的大部分时间里,欧洲整体气温较往年偏高,“因此我们不认为这次寒潮能创低温纪录。”
欧洲今冬也并非最冷。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认为,欧洲等地区的严寒天气将持续几天,但对比一下2009年至2010年那个冬季就会发现,当时寒潮来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而2006年冬天,情况也比今年严重。因此,当前的严寒天气并不意味着今冬是欧洲最冷的冬天。
记者调查发现,英国《每日邮报》最先播发了“小冰河期”这样的判断文章,这也是目前国内许多媒体所引用的“小冰河期”的来源。在不断引用和演绎下,媒体对情况的解读慢慢走了样。然而,《每日邮报》文章的结论并非出自专家。
了解英国媒体的人都清楚,《每日邮报》惯常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它在1月29日刊登的文章,没有一处直接引语中有“冰河期”这个词,而是文章作者本人写道:“我们可能甚至会走向一个小冰河期。”就在文章见报当天,英国气象局就迅速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官方博客,反驳这篇文章中的“多处错误”。英国气象局认为,现在的寒冷不能用来否认全球变暖。
对于当前寒冷天气引起的“冰河期”炒作,让人想起2010年年底的“千年极寒”事件。当时一些媒体也是“据外媒报道”而宣扬那年年底要出现千年极寒,甚至引起了一些股票价格的波动,但到最后根本就找不到说这话的机构和专家,世界气象组织将其指为臆测。
无论要证明全球变冷还是全球变暖,都不是简单地列举几个事例这么容易,而需要统计和分析长期的气象资料。事实上,欧洲严寒天气已经连续多个冬天,却未能改变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报告显示,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位都出现在过去15年中。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30年里减少了20%。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进发,导致当地气温骤降。正是“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这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CCTV:热点观察:被误读的严寒http://news.cntv.cn/20120210/107002.shtml
这个冬季,极寒成了欧亚许多国家的噩梦,在曾经普遍被认为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为何会出现让人“意外”的极寒天气?
寒潮袭击欧亚
今年春节以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总体偏低,黑龙江漠河、内蒙古图里河、根河、海拉尔、牙克石、陈巴尔虎旗等地的最低气温普遍处在-40℃以下。在我国北粮南运的重要港口——辽宁营口港,6日平均海冰厚度达10-20厘米,给货物装卸带来很大困难。
和欧洲不少国家相比,我国的情况还不算太糟。欧洲的法国、德国、乌克兰、罗马尼亚、波黑、意大利等国遭遇大面积极寒,个别国家或城市甚至因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截至2月6日,今年全欧洲已有260人死于因寒潮引发的疾病或意外,其中仅乌克兰就有131人死于严寒。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韩两国也暴雪频袭,积雪厚达三四米,多地出现雪崩,韩国首都出现55年来最低温。
变暖还是变冷存分歧
在近年来全球变暖这一判断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的大背景下,今年入冬以来的极寒天气令许多人费解。
对此次极寒天气出现的原因,专家们基本给出了大体一致的说法。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4日在日内瓦表示,当前席卷欧洲的严寒天气是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造成的。然而,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走向,气象专家们则分歧很大,出现了地球“继续变暖”和“进入小冰河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等不少气象专家认为,当前欧亚地区出现的极寒天气并不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发生变化。相反,全球变暖正是引起此次极寒天气的深层次原因。
专家们认为,此次欧亚极寒天气就属于个别偶发现象,不能成为判断长期气候变冷的风向标。
然而,由于此次极寒天气,不少公众还是从直观感受上对全球变暖的说法产生了怀疑,而一些气象专家则从专业的角度证明着自己对“全球变暖”这一说法的不认可。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王斌研究了10年到30年、50年到100年这两个尺度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从我个人的研究来看,未来50年到100年,温度是向下走的。”
准确预报难实现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受访的普通民众表示希望能够尽量提前预知这种变幻莫测的天气变化。
“其实对于季节预报,我们内部一直在做,但没有对外公布,主要是因为准确度很低,还达不到指导性的作用。”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长时间的大气平均水平预测,也就是气候预报,和天气预报是两个概念,目前国际上也还没有办法和理论来支持气候预测,“难度太大,基本的理论还没有解决”,他说。 据新华社
其实我一直就认为环境问题可能是被一些国家(西方国家为主)夸大化了,人类的活动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影响,但会那么大吗。觉得决定全地球气候的还是太阳的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固然要作,但不至于人类的活动会改变整个地球的环境吧。——不符合大多数观点了,勿拍(换句话说:我是说把环保提得太重了)
当然,科学包括一切都逃不脱政治的掌控——至少当今还没达到“科学统领一切”的时代,也许永远也达不到。 早就认为是骗局.但是减少污染对环境有利.所以支持让发达国家先减排. 此事的争议本来就非常大。
如果说前几年,天气变暖是很明显的,大家都能感受到。但近几年而言,显然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我们需要客观的数据说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真正明显影响了地球的自然循环,而不是像欧洲美国等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所谓的碳税强加给我们。
一个很显然的客观事实是,河姆渡时代的天气极为暖和,唐朝的天气也很暖和,当时的天气显然比我们现在更热。在我们的文字形成时代,河南连大象都有(可不是猛犸象哦)。很明显的事实是,当时的温度下,地球的物种仍旧好好地存在,更不可能说当时的珊瑚就全球灭绝了。
所以,当大家看那些所谓的科教片时,当那些所谓的生物学家说什么地球温度升高1℃,就会有多少珊瑚灭绝什么的,接着推出海洋中会灭绝多少生命等等,你就该知道,这部科教片就是在胡扯,剩下的都不必再看了。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比我们现在更暖和的天气,在石炭纪、侏罗纪等时代,是长期存在的,这种高温时期常常连续存在数百万年之久,这些时代正是生命大繁衍的时代,可不是什么生命大灭绝的时代!
不过无论地球是否在变暖,有一点是很明显的:
人类的活动正在全面污染地球,而且这个进程很可能已经到了难以逆转的阶段。所以与其关注所谓的变暖,还不如多多关注污染吧。
但是欧美列强对变暖是不能放弃的,因为它们已经投入太多;而环境污染嘛,貌似它们只考虑把污染转移到第三世界就可以了。
我相信一个数据, 绝大多数科学家(99%)担心全球变暖, 只有40%普通人担心全球变暖,
那个什么1度之类的, 其实眼前最可怕的事是淡水, 水贵于油的时代很快就会来临的, 那时, 人类的生活会很惨的,
要说利益, 我觉得石油公司的势力远大于什么碳公司, 大于100倍都不止. 是否全球变暖,看一下地球冰川多年的卫星云图就行了
而气候变暖,北极熊增加还是减少,这个真不知道,变多变少都是美国人说的,中国人要说,怎么得也得实地考察一番吧?不能哪个有利就用哪个啊。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2-2-11 0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事的争议本来就非常大。
如果说前几年,天气变暖是很明显的,大家都能感受到。但近几年而言,显然并没有 ...
河南大象灭绝了呀,野生华南虎也灭绝了。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2-2-11 0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过无论地球是否在变暖,有一点是很明显的:
人类的活动正在全面污染地球,而且这个进程很可能已经到了难 ...
转移给第三世界?这什么话?中国污染还不够严重?多少癌症村,地下河直接当污水管,长三角都水污染了,还不够啊? 事实上,我以前就说过,对地球的漫漫历史中而言,地球变暖,对整个生物圈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然而,由于现在的人口数量实在太多,而且我们的绝大多数都居住在低海拔地区,那里有几乎全部的大城市,还有农业中心、工业中心、行政文化中心等等,所以在古人可以完全承受的事,现在我们完全无法承受。
地球如果变暖,所造成的海面上升,对全球文明是极大的破坏,对各位的生存,都是极大的问题。这才是问题的真正关键。
ajierenju 发表于 2012-2-11 15: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河南大象灭绝了呀,野生华南虎也灭绝了。
只是对不认同的地方发表一点言论,认同的地方就不说了。 反正叫嚣短期内格陵兰岛冰全部融化的谣言要破产了!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2-2-11 0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事的争议本来就非常大。
如果说前几年,天气变暖是很明显的,大家都能感受到。但近几年而言,显然并没有 ...
同意G版观点,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有狮子和大象,明显是热带季风气候,现在的河南一带也就是个温带季风气候,北京一带甚至是典型的温带大陆型气候。
唐朝女性全年低胸装,除了当时审美比较开放外,气候也有很大原因。
实际上人类的影响跟其他因素比,还是比较小的
但是我也认为应该限制一些排放,但不能像欧洲人那么无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