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仪将成为历史:经纬仪+图像位移软件处理
本帖最后由 gabrielmufu 于 2014-2-7 18:30 编辑哈哈,标题党一把。
兄弟对图像处理这门学问完全不了解。不过,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想象一下:天体的像在经纬仪中的场旋有其固定轨迹,与无规律的噪声是能够区别开来的。因此使用软件来纠正场旋,并实现与持续曝光一样的图片叠加,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跟踪精确的前提下算法可以相当简化(只是在每一帧图片中增加一个旋转而已),相信图像处理的低年级学生可以轻松实现。(读到这个帖子的哪位小兄弟如果做出来了麻烦给兄弟试用一把{:soso_e113:})
如果更进一步——如果能与图像识别技术结合,那么跟踪精度甚至都不是那么重要。但这个实现起来就复杂一些了,或许可以当作高年级学生的作业。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单帧有效图像的成像时间足够短(详见32楼)。如果这一点能做到。。。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笨重的赤道仪?
或许,赤道仪成为历史的那一天很快就要来啦。
有才,哈哈 嗯。。。送你两字“天真”!这个圈子不适合你的{:soso_e113:} 首先…… 你要为了更好的信噪比,曝光要尽可能高,单张曝光600S……
场旋已经 - -! 楼主可以尝试改革天文望远镜,像哈勃一样用陀螺仪定位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4-2-6 21:29
嗯。。。送你两字“天真”!这个圈子不适合你的
哈哈,谢谢,咱本来就是站在圈子外瞎扔砖头的
梦游仙 发表于 2014-2-6 21:41
首先…… 你要为了更好的信噪比,曝光要尽可能高,单张曝光600S……
场旋已经 - -! ...
嗯,虽然不太懂,但这个听起来像个死穴:-)我理解你是说电子目镜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记录一张足够质量的照片对吧。唉,没有专业知识就是不行啊。
谢谢啦。玩笑贴,麻烦版主封了吧{:soso_e113:}
楼主想的办法也许可行? 只能说如果叉式能做好,取代德式,在大多数方面更方便 果然是标题党。。。纯粹打酱油。。。 如果哪位高年级学生能把北向星轨照片旋转成一张星点片,你就可以用经纬仪拍摄深空 此贴发在观测摄影版? 敢问楼主是做出了什么东西,观测到了什么东西? 对啊。。把望远镜搞成悬浮的 然后用陀螺仪。。。。。 M45昴星团 发表于 2014-2-6 23:05
对啊。。把望远镜搞成悬浮的 然后用陀螺仪。。。。。
这种太没技术含量了,不够挑战 {:soso_e113:}
现在都可以,50mm镜头30秒内用脚架能拍到了。
不用赤道仪,也有深空。
laowan 发表于 2014-2-6 22:56
如果哪位高年级学生能把北向星轨照片旋转成一张星点片,你就可以用经纬仪拍摄深空 ...
差不多 :-)其实我描述的方法主要的问题应该就在于电子目镜的技术做不到在极短时间内记录下足够好的信息,或者说,电子目镜做不到单反的数据记录能力。这个在将来其实也未必不能突破吧。
楼主的想法很好,但只有把经纬仪调到底座倾角与当地纬度一至才不会有场旋。
我等20多度纬度还好说,40度纬度可就辛苦了。
还有就是精度,想要精确,笨重是必然的。
总体来说,思路是很好的。但适用范围不广。 其实短时间内(30s)的场旋还是可以接受的,再加个短焦比大口径的(C11F2),这样经纬仪一样深空@gbamboo mandii 发表于 2014-2-6 23:11
现在都可以,50mm镜头30秒内用脚架能拍到了。
不用赤道仪,也有深空。
设想这个30秒内得到的照片如果能保留足够的信息,那么它跟下一个30秒的照片旋转叠加,基本就是我说的意思了。
可惜现在“保留足够信息”这一点电子目镜还做不到。
我一直认为电控经纬仪再加一个场旋电机就能做到轻便和长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