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 发表于 2014-5-15 16:18

升级了装备,终于拍出了还算像样的火星

本帖最后由 solaris 于 2014-5-15 16:21 编辑

    之前一直用qhy5-ii-m拍行星,也一直以为这个就是行星摄影的最佳选择之一。结果前几天突然发现,其他同好使用类似的设备拍出来的火星比我的要大50%以上。于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排查,最终找到了原因:原来最适合拍行星的是qhy5l-ii-m,和我之前使用的qhy5-ii-m就差中间一个字母,但性能却要好很多。qhy5l-ii-m的量子效率是74%,像素大小是3.75um;而qhy5-ii-m的量子效率仅为56%,像素大小是5.2um。正是像素大小的差别导致我拍出来的火星要小不少。(顺便吐槽一下qhyccd,两个性能差别这么大的产品名字却差别这么小)

    弄清楚后就入了qhy5l-ii-m,一只等到昨晚天气放晴开拍。其实现在拍火星已经不太合适了,毕竟冲日都过去一个多月了。不过得益于qhy5l-ii-m的高像素密度,拍出来的反而比之前要大不少,弥补了视直径减小的损失。另外量子效率的提高使相同增益下的曝光时间至少缩短一半,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帧率能提升一倍,这个还是很有帮助的。

    最终效果见图吧:上图是5月4日晚拍的,之前在论坛里也发过,当时火星的视直径是14.3;下图是昨天拍的,火星的视直径是13.4。两张图的大小都是100%,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一下像素密度的差别对最终大小的影响。其实昨天的视宁度还是很一般,单张基本惨不忍睹,导致最终的细节仍然比较粗糙。不过这个效果和之前相比已经证明了qhy5l-ii-m确实物有所值,起码拍出来的东西终于像个火星了!之前我一直以为是C8的性能有限,没想到是“底片”的性能有限。可惜的是火星比一个月前已经小了不少,而且明显“不圆”了。这个遗憾只有两年后的冲日再弥补了,尽管那时火星中天的地平高度仅有不到30度,不知道能拍出什么效果了。。。








lreach 发表于 2014-5-15 16:22

前排顶

急速流星 发表于 2014-5-15 16:32

了解了 原来还有这种差别

lygg 发表于 2014-5-15 16:43

后排围观~不错~楼主搞个土豆看看

姜磊 发表于 2014-5-15 16:48

不错!天文摄影的魅力在于好天气,好环境,好设备,好技术一样不能少

scng2011 发表于 2014-5-15 17:37

没错, 5.2um 以C8 2000的焦距是0.536角秒的解析度, 3.75um 的话是0.387角秒, 不止个头大了, 细節也会比较多。 基本上行星拍攝, 攝像头象素越小, 效果越好。

scng2011 发表于 2014-5-15 17:38

没错, 5.2um 以C8 2000的焦距是0.536角秒的解析度, 3.75um 的话是0.387角秒, 不止个头大了, 细節也会比较多。 基本上行星拍攝, 攝像头象素越小, 效果越好。

scng2011 发表于 2014-5-15 17:39

没错, 5.2um 以C8 2000的焦距是0.536角秒的解析度, 3.75um 的话是0.387角秒, 不止个头大了, 细節也会比较多。 基本上行星拍攝, 攝像头象素越小, 效果越好。

scng2011 发表于 2014-5-15 17:41

没错, 5.2um 以C8 2000的焦距是0.536角秒的解析度, 3.75um 的话是0.387角秒, 不止个头大了, 细節也会比较多。 基本上行星拍攝, 攝像头象素越小, 效果越好。

scng2011 发表于 2014-5-15 17:45

本帖最后由 scng2011 于 2014-5-15 18:06 编辑

没错, 5.2um 以C8 2000的焦距是0.536角秒/像素的解析度, 3.75um 的话是0.387角秒/像素, 不止个头大了, 细節也会比较多。 基本上行星拍攝, 攝像头象素越小, 效果越好。

scng2011 发表于 2014-5-15 18:11

scng2011 发表于 2014-5-15 17:45
没错, 5.2um 以C8 2000的焦距是0.536角秒/像素的解析度, 3.75um 的话是0.387角秒/像素, 不止个头大了, 细節 ...

怎么跑出这么多回贴, 版主就留下最后一个,其他的都删了吧。

hhbb 发表于 2014-5-15 18:46

拍的不错!

solaris 发表于 2014-5-15 18:56

lygg 发表于 2014-5-15 16:43
后排围观~不错~楼主搞个土豆看看

昨天正好土星合月,土星被满月晃得几不可见,所以只能下次再拍了。
土星还好,冲日过后也不会很快变小,可以慢慢拍

solaris 发表于 2014-5-15 18:59

姜磊 发表于 2014-5-15 16:48
不错!天文摄影的魅力在于好天气,好环境,好设备,好技术一样不能少

确实。好设备还是相对最容易获得的;其次好技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好环境的代价就大的多了;好天气更是可遇不可求

solaris 发表于 2014-5-15 19:12

scng2011 发表于 2014-5-15 17:45
没错, 5.2um 以C8 2000的焦距是0.536角秒/像素的解析度, 3.75um 的话是0.387角秒/像素, 不止个头大了, 细節 ...

嗯,不过大部分情况下都达不到理论分辨率,主要是天气限制,晴天钟上可以看到,北京夜里的视宁度一般都大于2''。所以目前qhy5l-ii-m的优势其实主要还是能拍的更大,就像我这个火星,虽然个头不小,但细看还是比较粗糙的

scng2011 发表于 2014-5-15 19:29

solaris 发表于 2014-5-15 19:12
嗯,不过大部分情况下都达不到理论分辨率,主要是天气限制,晴天钟上可以看到,北京夜里的视宁度一般都大 ...

完全同意, 瓶颈在视宁度。

黑夜守望者 发表于 2014-5-15 19:59

2.2μm的新摄像头好像要开始测试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升级了装备,终于拍出了还算像样的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