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者挑战极限的观测? 天狼星B
我自己动手观测摄影的机会不多, 所以很多想法只能是望洋兴叹.历史上第一个观测到的白矮星是天狼星B. 在克拉克测试自己的新镜子时偶然发现的, 从此在专业天文学界流传的天狼星的"黑暗伙伴"变成了"昏暗伙伴", 随后引发了恒星天体物理领域的"大跃进".
似乎看到天狼星B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克拉克测试的主镜好象是30多厘米), 恕我孤陋寡闻, 没听到过有爱好观测到天狼B的. 我查了一下资料, B星星等为8.44, 爱好者的镜子看到的星等比这个要暗得多. 唯一的困难就是, 离-1.44等的主星太近了(伴星比主星暗了近一万倍, 而两星的角距变化范围仅为3-12角秒).
很想知道牧夫这里的资深观测爱好者有没有宝刀出壳, 目睹一下这个天文史上里程碑式的天体的. 呵呵~早有此意。
尤其是亚当斯分析天狼星B光谱的实验,应该是极其经典的。就我本人来说,能亲眼看到天狼星B光谱中的谱线红移可以算天文观测的终极目标之一。
天窗三号观测天狼已经失败了。准备在即将完工的四号上试一试。 天狼星的双星视轨道居然是从老旧的《天文知识》一书上找到的。从图上推算,周期为49.9年的天狼双星1996年经过了角间距最小值,现在应该有4~5秒的距离。克拉克看到天狼B是1862年,那时候的观测条件比现在好得多。 挑战之前, 可以先用附近的大犬座ε星感觉一下这个挑战的份量. ε星是个双星系统, 主星1.5等, 伴星7.5等, 角距7.5角秒. 这就象跑马拉松前, 先跑个5000米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 ^^
有一点技巧可以考虑就是, 可以在目镜焦平面中心放一黑色微档板(或方向可变的很锐的刀口), 挡去主星强光, 也许看到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当然大口径, 长焦距, 高倍优质目镜总是挑战者最欢迎的. 其实要观测天狼星伴星,最主要的不是望远镜的口径,而是大气的宁静度。国外有人报告,在天气条件极好的情况下,ETX 90和14mm目镜就能把天狼星分辨出来,而天气条件稍差一些的话,即使12.5寸的DOB反射镜也无能为力。 用30cm優質apo估計就行了!但是價格。。。。。 16“的折反就行 扯淡 是他用46厘米当时最大的折射望远镜发现的 其实最关键的观测的环境,在高海拔(如3000米)处观测,用高倍目镜观测,把主星正好放在视野外面就行了。但是我现在不知道目前二者的角距是多少?
海拔很重要,海拔高处大气散射小,天空足够黑暗。 现在二者距离6",谁有希望看着? ...用高倍目镜观测,把主星正好放在视野外面就行了。...
我觉得视野边缘的象差太大了, 就算是优质目镜 现在二者距离6",谁有希望看着?
让我们拭目以待哪位牧夫高手写第一份观测报告 :P 亮度差了一万倍, 顶级的光学质量的望远镜才能搞定. 照相容易还是目视容易呢? :?:
照相肯定拍摄不到,主星太亮了。 很难啊,还是用谱线红移的方法比较可行,不过设备的要求就挺高的了 呵呵,本人用了学校的40cm的卡赛格林镜子还是没有看到CMaβ......郁闷ING 其实望远镜的光学质量最重要,1,两星离得近,加上主星太亮,所以不能容许有一点色差,彗差,像散等问题,否则会大大影响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