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oud 发表于 2016-1-11 22:08

再拍M81&M82,及一些关于单反的心得

本帖最后由 ecloud 于 2016-1-11 22:20 编辑

去年5月份曾经拍过一次M81&M82,但是效果很不满意
这次是跟着大部队去山里凑热拍彗星,一查正好适合拍M81&M82,遂临时决定拍这个目标到两点半上中天,正好可以拍彗星了
夜里外温达到零下15摄氏度,甚是考验,最后到了后半夜有两个小伙伴实在被冻透了,放弃了拍彗星……

上图

主镜: Intes Micro MN74
相机: Pentax K5 宇隆BCF改机
赤道仪: CEM60
单张 ISO 800, 450S
32张明场叠加,三无
后期处理:Siril, Aperture
2X2 bin出图,略为裁剪


5月份也拍过一个整4个小时曝光的M81&M82,如下



两者其实在细节上差别不是太大,后者的主要问题是:
1、光轴没调到位
2、核心过曝得一塌糊涂
3、色彩调得不准

这是一个绝佳的one to one对比例子,几乎完全相同的设备,在同一地点,同一个人操作,外温差距不到10度,总曝光时间相同,目标相同,都是三无
两者的关键区别是:5月份的参数为:ISO1600, 280SX49,再就是线性处理软件不同,温差不到10度

下面两张截图是两次的线性叠加后的半成品片子的背景噪声统计,数值越大代表噪声越大,第一图是5月份的,第二图是这次的,中间的那个噪声最高的TIFF文件是这次的叠加后图片在Siril中做了色彩校准和亮度大幅拉升后的(直方图在左侧1/3处)统计结果




根据以上事实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总曝光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怎么组合张数,单张时间和ISO,其最终得到的结果在主体细节上几本无差别。当然这个总体时间要足够长,个人感觉最起码要3小时起算
2、降低ISO的确可以增大宽容度
3、49张叠加跟32张比提高不了太多信噪比,所以张数达到逼近40就差不多可以收手了,毕竟理论上张数要成倍提升才能提高一级信噪比
4、根据观察两次的原片,可以感觉到,ISO800|450S单张细节比ISO1600|280S多。也就是说深空摄影并不按照传统摄影的EV参数配比来运作,曝光时间具有无可替代的最高权值!
5、降低ISO并且提高单张曝光时间,不会显著增大噪声。实际是低ISO组最终效果战胜了高ISO组,当然其中可能有低温的贡献
6、在Siril的色彩校准功能中,我无法在这次拍摄的片子中找到一个彻底过曝的白点(255,255,255),说明对于IMX071来说,ISO800的宽容度还是较为理想的,因为M81的核心也算是比较亮的目标之一了。另外我试过ISO1000,跟ISO800比有明显可见的差距。根据此次对比的结果,我似乎找不到继续使用大于800的ISO的理由了……

*以上对于噪声的结论目前只适用于温度较低的环境,因为两次拍摄都在零下。尚不清楚在温度较高的时候,更长的曝光时间会不会引起较大的热噪。也就是说,在低温时,噪声主要取决于ISO,而非时间。高温时是不是这样,未知。




ecloud 发表于 2016-1-11 22:10

后来拍摄彗星的时候起了薄雾,实在是运气太差
于是就草草的打了个酱油,180S*11张

肚子上一圈肉 发表于 2016-1-11 22:34

牛镜还是值得称道

忽然天冷 发表于 2016-1-11 23:13

很养眼

chemistry6120c 发表于 2016-1-11 23:17

ecloud 发表于 2016-1-11 22:10
后来拍摄彗星的时候起了薄雾,实在是运气太差
于是就草草的打了个酱油,180S*11张



拖影厉害

DLListing 发表于 2016-1-12 08:15

好片,学习了!

msloo 发表于 2016-1-12 08:27

环境还不错,彗尾有扇形了

hhbb 发表于 2016-1-12 10:35

拍的不错!

nihaoooo 发表于 2016-1-12 12:00

我的CEM60目前暂时是盲跟

楼主也是盲跟吗??你可以盲跟扛多久

ecloud 发表于 2016-1-12 12:02

nihaoooo 发表于 2016-1-12 12:00
我的CEM60目前暂时是盲跟

楼主也是盲跟吗??你可以盲跟扛多久

我有导星
以前我也用CEM60盲跟过,750焦最多撑200秒吧

sgopen 发表于 2016-1-12 16:41

很有帮助!

rarahaha2 发表于 2016-1-12 17:34

拍的不错,第一点不够严谨,那这么说1秒钟单张拍10800张的信噪比也跟单张15min拍12张差不多了,那我是不是可以不用买赤道仪了,哈哈。单张时间越长总信噪比越高,这点《星野摄影》里有写。

ecloud 发表于 2016-1-12 18:00

rarahaha2 发表于 2016-1-12 17:34
拍的不错,第一点不够严谨,那这么说1秒钟单张拍10800张的信噪比也跟单张15min拍12张差不多了,那我是不是 ...

之前我也听过很多此类说法,但是一直都没见到过实际对比数据,CN上各种反对的争论也很多
这次自己真真确确的对比了一次,可以把握十足的定案了

但是,不同其他型号的底,在比较高温(零上20以上)情况下,是否长时间曝光仍然能维持较低噪声,还没有经过彻底的测试,希望今年夏天能有机会充分测试

老AK 发表于 2016-1-12 18:08

学习了

ericli28 发表于 2016-1-12 18:52

同意楼主的说法。最高用ISO800.我canon 1100d 用ISO1600噪点劲多而且叠加后会有斜纹噪点。

ecloud 发表于 2016-1-13 20:39

rarahaha2 发表于 2016-1-12 17:34
拍的不错,第一点不够严谨,那这么说1秒钟单张拍10800张的信噪比也跟单张15min拍12张差不多了,那我是不是 ...

振旺那边还真有一万八千张的1秒和成片……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372336-1-1.html

rarahaha2 发表于 2016-1-13 23:05

ecloud 发表于 2016-1-13 20:39
振旺那边还真有一万八千张的1秒和成片……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372336-1-1.html
...

因为这个目标亮,而且镜子集光力强。接个70sa拍拍广域啥的立马就不行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拍M81&M82,及一些关于单反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