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旻炜
发表于 2005-8-21 22:18
架起来能看到更多细节,极限星等也会提高,至少一等
云の影
发表于 2005-8-21 22:32
tonydennis
发表于 2005-8-22 09:03
哦?真的有这么大差别? :shock:
那我....还是要掏腰包去买三脚架了 = =
呵呵 去买个伟峰的架子 烂便宜 50大元
云の影
发表于 2005-8-22 10:10
Cornel
发表于 2005-8-22 10:15
云の影
发表于 2005-8-22 10:17
Cornel
发表于 2005-8-22 10:31
cockroach
发表于 2005-8-22 11:22
请问在肉眼视星等为4等的情况下用这个双筒能看到几等呢?
Moonknight
发表于 2005-8-23 12:33
手持晃动很厉害。
cockroach
发表于 2005-8-24 17:25
我刚买了一个
手持太重了,很晃
架在三角架上比较稳
可惜上海这几天一直阴天,还没能看天
只能看看地面景物
真的很爽
云の影
发表于 2005-8-25 07:27
cockroach
发表于 2005-8-25 09:08
呵呵
昨天晚上借着云缝看了看
密密麻麻的星
真盼着赶快晴天啊
云の影
发表于 2005-8-25 13:56
zpn8
发表于 2005-8-25 14:32
15倍大视角看天不如20X50
云の影
发表于 2005-8-25 15:02
黄旻炜
发表于 2005-8-25 15:53
转“上海网上天文台”的一片文章
放大倍率问题
和要求宽视场一样,我发现双筒镜的放大倍率是也是观看天体极其重要的指标。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有另二只高倍率型号镜子的原因。观测类似星云的目标(例如彗星,星云,星系等)时,我的15X45双筒镜比任何一款10X双筒镜都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加放大倍率会使背景天空变暗,从而突出了目标的细节,这些在低倍率双筒镜中是无法看到的。对高倍率观察唯一要注意的是必须有稳定的支架。
我曾有意识地进行过一系列在10X50和10X70双筒镜间的比较,同样在15X45和15X63型号之间的比较。在这些场合下大口径镜子比小口径镜可收集到二倍的光子,但是,出乎人们的意料,它们的观看效果竟然相差很小。
很多人试图找出一种方法,用公式来比较不同口径和放大倍率的双筒镜的性能。有两种著名的双筒镜性能的指标,一种指标称为清晰度系数,由Roy Bishop提出,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的Observer’s Handbook每年出版;另一种叫作黄昏性能指数,由蔡司光学公司发表。两种指标对倍率和物镜直径都有相等的权重;于是7X50和14X25的双筒镜将有相同的指数。
经过多年实践,在观测深空目标中比较了不同倍率和物镜尺寸的双筒镜的效果,我发现更准确的天文指数应该是倍率乘以口径的平方根,这一指标给予倍率以更大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
双筒镜的型号 天文指数
7X50 49
9X63 71
10X40 63
10X50 71
10X70 84
15X45 101
15X63 119
15X70 126
18X50 127
请注意:9X63和10X50虽然口径相差很大,它们的指数都是71,而15X70和18X50均得分127。如果试看几个梅西叶天体,你会发现这个指标是正确的。
对我来说,大物镜的最大好处不在于能有亮的影象而是有较大的出瞳直径。计算出瞳直径可将双筒镜物镜的直径除以放大倍率,当出瞳直径大于实际瞳孔直径时,眼睛就比较舒服。我测量在暗中的瞳孔直径为6.5毫米,方法是在暗中拍一张面部的闪光照片,在拍摄时坐在暗中同时在面颊上放一根尺子。如果你要自己试试,要记住将照相机的防红眼功能关掉。
增大双筒镜的口径往往会缩小视场,许多10X50的视场可达6.5度,但是10X70的视场很少超过5.3度。因此在挑选天文设备时,不可避免要进行一些权衡。
云の影
发表于 2005-8-25 17:11
xingyeff
发表于 2007-3-4 04:15
xingyeff
发表于 2007-3-4 04:31
sydyjxyh
发表于 2007-3-14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