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咸鱼 发表于 2005-10-26 00:23

薄镜子可以更轻,这绝对是一个足够的理由!太重了就不方便搬出去观测,另外支撑结构的要求也高。
精度和口径并非不能兼得,可以在满足一定精度例如1/8 wave length的条件下,追求更大口径和更薄的镜片。

yxtk 发表于 2005-10-26 14:47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镜子比偶板大,未和偶板接触的地方和接触的地方温差比较大造成的。我在冬天做过多个20CM的沥青模,就放着慢慢冷却也没有出事。

光谱 发表于 2005-10-26 21:19


镜片厚一倍也许加工难度低的不止一倍。


的确,这个镜坯薄得有点夸张了。其实如果仅仅为了磨制一片14寸主镜,即使不脱离浮法玻璃作原料的限制也有19mm和25mm的厚度可供选择,当初选择15mm主要是为了验证这种径-厚比是否可用。14寸主镜的重量也许算不了什么,24寸就相当可观了。按照这种径-厚比,一片24寸主镜的重量将不超过17kg(取玻璃密度2.4g/cm^3),这是非常诱人的。

当然,这种努力也可能完全以失败告终~现在的尝试是在不断挑战手工操作精细程度的极限。

光谱 发表于 2005-10-26 21:22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镜子比偶板大,未和偶板接触的地方和接触的地方温差比较大造成的。


很有可能。今年冬天不准备再尝试这种方式~但316镜片必须磨出来:)

uikyhuang 发表于 2005-10-31 23:04

祝早日开光。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天窗四号14’主镜开工粗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