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为什么大口径反射镜需要微晶玻璃做镜胚?
原先 以为热胀冷缩会引起镜面变形,不再是抛物面,所以需要低膨胀系数的微晶玻璃。但 有同好数学证明,温度变化只引起焦距变化,不会改变抛物面特征。
也有同好说实测结果也是抛物面不变。
-----可是,现实中确是大口径反射镜必须要微晶玻璃做镜胚 对此,我很疑惑,不知道各位如何看?
原贴“ [讨论]抛物面精度的追求!“ 是天之文的,还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解析。
http://www.astron.sh.cn/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7657&start=0&show=0 没说必须要用微晶玻璃制作,只有要求很高的系统要用微晶玻璃,比如天文台。个人爱好者没有必要使用微晶玻璃,一个是成本很高,另外微晶玻璃加工起来也很困难。用的多的是膨胀系数小的硼玻璃3.3,就可以了。 hldcloudyou 兄:
帖子的意思是 既然有人证明说--温度变化不会引起抛物面的变形(还是抛物面,但焦距有变化),
那么 我们为啥还要 特意选择 低膨胀系数的玻璃作镜胚?
不论 个人的,还是 天文台的大口径镜子,
用一般玻璃(相对高膨胀系数)不更便宜吗 ? 我的感觉是,温度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观测精度,否则的话,为什么那么多大口径的镜子在观测时都需要冷却呢?稳定下来之后的效果是最好的。用数学证明我不懂,也不了解,理论上的东西跟实际上的东西有没有差别我也不知道。
但是你提的问题确实很好,我也想弄明白。 顶上去希望有人来讨论一下 请ID为天文星人的同好注意,请勿顶常年无人讨论的老帖,如果要开展新的讨论请发新的主题。
请参看置顶本版发帖指导意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