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5-12-24 13:34

17岁女孩发现小行星续 天文热能持续多久

来源:今日早报 发布日期:2005-09-06

  核心提示

  8月31日,17岁杭州女孩丁舒珊偶然发现一颗新的近地小行星,引起众人瞩目,并在杭城激起一股天文热。有人担心,这股热潮到底能维持多久,丁舒珊现象会不会像一颗美丽的流星,从浙江寂寞的星空偶然划过后,就黯然消逝呢?

  推出《17岁杭州女孩发现小行星》连续报道以来,本报接到不少读者来电表示对天文感兴趣却又无条件开展活动。也有读者表示,像丁舒珊发现近地小行星激起的这股天文热,如果不能得到相关部门重视的话,天文热并不能走太远。

  记者几天以来的调查发现,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要像杭高一样地投入精力、物力在全省中小学普及天文,这是不可能的。”教了大半辈子的天文,今年56岁的余杭高级中学崔忠明老师说。

  丁舒珊引发一股天文热潮

  新学期,杭高天文社又要招生了。由于丁舒珊,杭高的天文社报名特别火爆。仅昨天一天,到天文社来报名的就有上百号人,一位其他学校的学生还特地托人,找上杭高天文社林岚老师,想要报名。

  林岚老师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在学校门口还碰到一个瘦高个男孩,在杭州一个知名学校读初三。男孩一看见林老师,就马上上前,激动地说:“我对天文特别感兴趣,很想进入杭高天文社,为了这个,明年还特地打算考杭高。”

  “天空中的星云太美了,我像被电一样触动了,根本无法割舍下那份美丽。”杭高高一新生杨毅说。

  像杨毅一样,大多数对天文感兴趣的学生,都是被星空的美丽与神秘深深打动。“我喜欢天文,只是希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这对将来学习任何知识都有好处。”杨毅说。

  现状一之天文老师

  师资后续乏人

  余杭高级中学是杭州少年科学院天文分院。眼看,崔忠明一年年变老,再过4年就要退休了,天文作为学校的特色学科可要后继有人,为此,学校特地招了个上师大的学生,准备让他继承老崔的“香火”。

  可是没多久,这位新来的天文老师就走了。不光师资后续乏人伤老崔的心,各种条件的限制,也让有心把最后4年天文课带好的老崔生出许多无奈和凄凉。

  第一个难题就是装备。“没仪器啊!”在他桌前,一台破旧的奔Ⅱ300电脑更佐证着主人的无奈。老崔说,天文观察主要在晚上,晚上一定要周边环境越黑越好。好多次,老崔带着学生站在天文台上,拿着望远镜往星空看,天哪!往南看是只见一片亮晃晃的灯光,往东看,还是只见一片灯光,不见星空。

  虽然校领导对天文的工作也挺支持,可是支持归支持,天文是个挺花钱的事儿,而且一年两年不一定见成效。“我去向领导要投入,我怎能担保明年、后年就能出成绩。”这个顾虑打消了老崔这个念头。

  现状二之校园天文台

  天文仪器都变成了一堆烂铁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下城区的艮山中学,学校里圆形天文台孤独地立在学校一角。在记者的坚持下,将近中午时分,一名老师带着记者来到了天文台,通往天文台的大门锁了两把大铁锁,老师解释:“怕学生偷偷摸摸上去出意外。”

  “上世纪80年代天文台刚造好的那会儿用过。”该校的一位年纪颇大的老师告诉记者,“天文台、望远镜早就坏了。”天文台闲置,并不仅仅是艮山中学。一名地理老师告诉记者,杭州的很多中学,天文仪器都变成了一堆烂铁。

  “全省50多个天文台,现在大多已闲置。”崔忠明说。这个说法记者在省教育厅得到了证实。“大部分学校现在都很难开展天文活动。”省教育厅装备中心的胡治方老师说。

  现状三之现实

  只爱语、数、外,不爱天文台

  上周六,记者曾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却怎么也找不到天文台。市青少年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早以前少年宫是有个天文台的,不过早就拆掉了。现在来学英语、学电脑和乐器的人比较多,学天文的孩子不大有了。”这位工作人员说。

  “望远镜进了仓库,天文馆也已经拆掉。”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部的施泽民回忆道,上世纪70年代还有天文活动,当时进入天文馆都是免费的,到了80年代没有了。

  为什么青少年活动中心不见了天文馆,望远镜尘封在仓库了?施泽民无奈地说,最主要是少年宫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后,开展天文活动要收费,而80年代初人们还不能接受这种有偿活动。

  “目前,我省天文也没做什么科普活动,不太正常。”浙江天文协会施副会长说。“也没有看到成人天文方面的科研。”施副会长介绍,像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都有天文馆等相应的机构,浙江目前没有天文馆,没有相应的机构。

  现状四之家长

  搞天文不安全、太辛苦、没前途

  相比之下,家长对孩子搞天文支持的却不多。“小孩搞天文太辛苦了!”一名家长心痛地告诉记者。

  林岚老师说,搞天文常常在后半夜,为了观测到星空,还会去偏远的山区。

  “不安全!”一名姓王的家长一口否决,不支持孩子发展天文爱好。“没前途,女孩子还不如学文科,搞搞文秘,坐坐办公室。”一名家长说,丁舒珊这个女伢儿虽然厉害归厉害,但肯定不会鼓励自己家姑娘学她的。

  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部的施泽民说,天文活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现结果的,再说搞天文研究晚上不睡觉是家常便饭,学生活动一般前半夜热闹一下就都走了。

  艮山中学发明老师陈欢庆说,应试教育下,非考试科目,都没有受到重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杨英说,天文,包括生物、环保、农业方面探究、植物养殖,学生兴趣都很多,偏偏大人不太关心这方面。

  困难很多,关键在于要不要做

  “天文对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北京天文馆馆长、著名小行星专家朱进说,“目前中国的许多问题,包括科学技术的落后,甚至包括一些社会问题,恐怕都与以前我们天文科普做得不够有些关系。”

  省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杨英说:“学生参与天文、发明等项目中,对学生的发展、成长都很有作用。另外,天文观察很苦,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

  省教育厅表示,新课程要求学生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天空,不能局限在我们的地球。人类要发展,中国要发展探月计划活动等都需要天文的研究发现。天文对学生和国家今后的发展都很重要,教育部门将会继续加大投入。

  林岚说,虽然对于搞天文来说,杭州是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可是我们的天文摄影还是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有很多外在的不利因素,但关键是人要想办法去克服它。比如说可以像丁舒珊一样,借助网络,借助美国国家天文台的星图资料。渠道还是很多,关键在于人要不要去做。

antares21 发表于 2005-12-24 13:42

这个消息...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前几天还和兔子说过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人根本就是功利心在作怪。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5-12-24 13:43

哪只兔子?

antares21 发表于 2005-12-24 14:01

兔子你都不认识?那偶偏不告诉你,气死你!

地球人 发表于 2005-12-24 15:31

在中国,要想学生(以及家长)重视某门学科,这门学科必须先成为高考科目。天文观测当真就很辛苦吗?哈,吃螃蟹也很辛苦。需要很多资金和器材吗?观测月相的变化需要望远镜吗?认识北斗星需要器材吗?全国的高中毕业生,有1%能清楚解释日月食的成因及月相变化的过程,就算不错了。一定非要很暗的天空不可吗?光污染会影响深空的观测,但对月亮和行星基本上没有影响。一定非要熬夜不可吗?如果每天晚上8点对着同一方向观测,一年下来,整个天空就看遍了。说到底,只是一个态度问题。

Hall-Bopp 发表于 2005-12-24 16:11

说得太好了

NGC4594 发表于 2005-12-24 16:17

鄙视那种为了用爱好的伪装遮挡功利的真实面目的人!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5-12-24 16:50

鄙视那些不喜欢生物的生物! :twisted:

兔子是不是以前每天一图的那个?

NGC4594 发表于 2005-12-24 20:17

活动星图!
为什么你那么鄙视我不喜欢生物呢……

NGC4594 发表于 2005-12-24 20:17

好象跑了……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5-12-24 21:00

唔,我把那个评语发在这贴倒更匹配,干脆怕等一次

科学,多少虚荣借予之名以行。

LAMOST 发表于 2005-12-24 21:08

严重同意! :evil: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5-12-24 21:23

好象跑了……我晚上也要上课吧!哪怕是平安夜 :cry: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5-12-24 21:47

原来那个要演天文发展史话剧的家伙不懂跑哪去了,很想知道他对大众的科学反应持续时间观察研究得怎样了,挺难得的一眼穿心实例。
就怕连他也灭绝了探索欲望,消失在人海红尘中了也..... :?

jupiter1186 发表于 2005-12-24 21:47

好象跑了……我晚上也要上课吧!哪怕是平安夜 :cry:

我明天还要考试呢!哪怕是圣诞节 :(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5-12-24 21:51

明天我们也考试啊 :(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5-12-24 21:59

明天我们也考试啊 :(

考上网冲浪?倒是整晚在水里扑腾嘛。
当心明天考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 em03.gif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5-12-24 22:03

因为南极没有北极熊!

望天 发表于 2005-12-24 22:42

中国当代的宣传中,金钱比一切都重要。。。。。

BA2CR 发表于 2005-12-24 22:44

在中国,要想学生(以及家长)重视某门学科,这门学科必须先成为高考科目。天文观测当真就很辛苦吗?哈,吃螃蟹也很辛苦。需要很多资金和器材吗?观测月相的变化需要望远镜吗?认识北斗星需要器材吗?全国的高中毕业生,有1%能清楚解释日月食的成因及月相变化的过程,就算不错了。一定非要很暗的天空不可吗?光污染会影响深空的观测,但对月亮和行星基本上没有影响。一定非要熬夜不可吗?如果每天晚上8点对着同一方向观测,一年下来,整个天空就看遍了。说到底,只是一个态度问题。

说到底,只是一个态度问题。

一针见血!!!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17岁女孩发现小行星续 天文热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