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龙芯2E
龙芯2E已经完成流片 样机调试成功 预计最快5月正式发布TOM科技讯(文/张露) TOM科技日前获知,2006年3月18日,龙芯2E芯片已经完成流片,回到计算所做最后的测试。龙芯2E芯片是定位于PC处理器的龙芯2号的最新版本。据业内资深人士确认,使用龙芯2E芯片的样机运行良好,速度“相当快”,达到了2GHz P4处理器的水平。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之前在接受TOM科技专访时曾表示,2E不一定是龙芯2号最后一个版本,也可能根据需要继续做下去。
特写:龙芯2E诞生记——
“姗姗来迟”的龙芯2C
2005年4月18日,中科院计算所和神州龙芯公司正式发布龙芯2号,据记者了解,此次发布的应为龙芯流片的C方案(Godson-2C),是0.18微米的定型芯片。而原本应于此时发布的是D方案(Godson-2D),采用0.13微米工艺。也就是说,D方案(Godson-2D)的发布推迟了。实际上,龙芯2C原定的发布时间亦是3月底而不是4月中下旬。
从2003年10月17日龙芯2号首片成功运行以来,龙芯团队在一系列由中科院计算所、神州龙芯公司、中科院召集的宣传之后陷入沉寂,开始为龙芯定型芯片(Godson-2C)的推出做准备。
之后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内,除了专业媒体零星的提及和竞争对手和分析师职业性的基本关注之外,龙芯几乎从媒体视线中消失。这期间,龙芯定型芯片的正式发布日期曾有过至少一次推迟。
2004年11月,龙芯研发团队计划于2005年2月推出Godson-2D,后推迟至3月29日,而最后4月18日正式发布的,却是Godson-2C。
2005年4月24日,胡伟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龙芯2号处理器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与32位的龙芯1号相比,龙芯2号达到了更高的性能,代表了国内芯片设计的领先水平。
从龙芯2D到龙芯2E
2005年12月2006国际创新大会现场,龙芯研发团队告诉记者,龙芯2D12月底完成流片,预计2006年2月发布。记者查阅了2006年1月以来的新闻,没有发现龙芯2D或者其他龙芯芯片系列发布的消息。
龙芯研发团队当时表示,龙芯2D将于12月底流片回来,之后开始测试,大概需要两个多月的测试时间,就可以发布。预计龙芯2E大约2006年2、3月间流片回来,也需要大概2个多月时间测试,之后发布。龙芯2D和龙芯2E是差不多同批出去流片的。
龙芯2C及以前都是在中芯国际(SMIC)流片,龙芯2D和龙芯2E在意法半导体(ST)流片。主板也是代工生产的,一直以来主板都是计算所设计完成的。除了芯片、主板,其他系统组件都采用其他公司的产品。从龙芯2D和龙芯2E开始,龙芯自行做北桥,所以从2D大约700MHz的主频可以提升10%,再加上其他的提升,到2E的大概可以提升到1GHz的主频。
龙芯研发团队表示,顺利的话龙芯2E应该在2006年2、3月间完成流片,其性能将相当于2GHz的P4处理器。3月18日龙芯2E完成流片,正符合了龙芯研发团队的计划和预期。据前文资深人士表示,根据龙芯2E回到计算所的测试情况看,龙芯2E的性能确认达到了2GHz P4处理器的水平。
李国杰:龙芯1号2号3号齐头并进
2006国际创新大会期间,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在接受TOM科技独家专访时表示,龙芯2D是0.13μm技术,大约2005年12月底就能完成流片,而2E是0.09μm技术。龙芯1号的定位是应用于嵌入式系统,龙芯2号的定位是应用于PC机,龙芯3号的定位是应用于服务器。三者定位不同,2E不一定是最后一个版本,也可能根据需要继续做下去。
关于增强型龙芯2号:龙芯2D和龙芯2E
据中科院计算所介绍,在863计划的支持下,计算所研制增强型的龙芯2号CPU(龙芯2-D和龙芯2-E),目标是到2006年初,争取达到1G Hz的主频,性能相当于1.5G Hz左右的PIV,可用于低档服务器,满足桌面应用的要求。
关于龙芯2号
龙芯2号的研制目标是实际性能达到PIII或低端的PIV的性能。这样性能的芯片与目前主流的通用CPU芯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龙芯2号的主要应用目标是Linux桌面PC、低端服务器、信息家电、网络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其低主频的早期版本也可以用于NC、无盘工作站等瘦客户机。针对上述应用,在龙芯2号样片的基础上已开始进行系统设计,为潜在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正是由于在龙芯2号的研制过程中紧密联系市场的需求,使得龙芯2号在设计过程中就有了很好的市场前景。虽然龙芯2号定型芯片还在设计,但已有很多企业使用龙芯2号的试验芯片进行系统及市场开发。还有不少海外企业准备购买龙芯2号的IP(龙芯2号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出售设计技术的64位高性能CPU芯片)。
转载:http://tech.tom.com/2006-03-21/04BK/52558065.html 破烂 你做得出这样的破烂吗? :mrgreen: :mrgreen: 你做得出这样的破烂吗?
做不出 !我也不会用他可能是为你设计的! 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往往都说葡萄是酸的 狐狸吃素? 2005年4月18日,中科院计算所和神州龙芯公司正式发布龙芯2号,据记者了解,此次发布的应为龙芯流片的C方案(Godson-2C),是0.18微米的定型芯片。而原本应于此时发布的是D方案(Godson-2D),采用0.13微米工艺。也就是说,D方案(Godson-2D)的发布推迟了。实际上,龙芯2C原定的发布时间亦是3月底而不是4月中下旬。
哦0。13是奔腾2000年图拉丁的工艺 0。18更早
他是什么时候发行的? 不可否认,龙芯和Pentium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技术不成熟也很正常,毕竟它是国人自主研发的,从很多方面考虑都应该得到支持,谁能断言它没有明天?
打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前阵子室友在看校园DV剧,我向来不喜欢这些东西,因为对比起耗资几百万的电影来说,那简直就是粗制滥造。但她们看的时候,我也凑凑热闹,竟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仅仅因为那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生活,我们可以一边看一边笑,尽管在不断地挑刺,却并非瞧不起它。它出不了大场面,但对于我们来说,自有其意义。
这好比菜鸟观星,我们难道要求他拍出一流的照片?
也许主观因素是强了点,但我们对待处于成长期的新生事物,是不是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当然,一切都应该在理智的掌控下,而非盲目。
以上仅仅是个人意见。
PS:我没玩过龙芯。 ^^
明天应该是没有的 就以他的发展速度!! ^_^ 龙芯现在还不太可能形成能竞争的产业规模,但如果一个国家想要掌握这方面的具体技术,就必须得研制 龙芯现在还不太可能形成能竞争的产业规模,但如果一个国家想要掌握这方面的具体技术,就必须得研制同意版主说的。支持楼主 这些核心技术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赶上去,而且要不惜血本。这不是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其实是战略上的需要。否则,在信息时代还有什么发言权?谈什么核心竞争力?总是被人家卡着脖子。 这些核心技术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赶上去,而且要不惜血本。这不是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其实是战略上的需要。否则,在信息时代还有什么发言权?谈什么核心竞争力?总是被人家卡着脖子。
是的!! 看看韩国现代的发展史吧。支持国货,抵制日货! 那是因为韩国东西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