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拍的木星(深圳)
今天凌晨深圳天气不错, 抓紧时间试拍了木星(本来也想拍土星的,但对极轴花了太多时间,没来得及), 这是我第一次拍行星, 效果不理想。 除自己的技术还待进步外, 这套器材的放大摄影能力也有限, 口径小, 合成焦距短。器材:FLT 105mm折射镜(焦距620mm) + VIXEN 2X 增倍镜 + DCL28mm目镜 + NIKON 995数码相机(200mm焦距端+4倍数码放大)。 用GT-1赤道仪做跟踪。
处理:用15张原始照片经ASTRO STACK叠加后在PS里锐化了一下, 再缩小成现在这张图。 不错啊,折射镜是哪里出的?
还有NIKON 995数码相机怎么会有200mm焦距端的?
不是28-105MM的变焦范围吗?
请问
这套设备除数码相机外要多少钱?在那买? 好漂亮啊! 最初由 frui 发表不错啊,折射镜是哪里出的?
还有NIKON 995数码相机怎么会有200mm焦距端的?
不是28-105MM的变焦范围吗?
sorry, 我糊涂了, 应该是152端(995的变焦范围是38-152mm)。 镜子是台湾景德的。
回复: 请问
最初由 邹冬超 发表这套设备除数码相机外要多少钱?在那买?
这套设备斯达公司都有代理, 你可以去他们的专版问问。 好多的问题的啊,人呢人呢??吓跑了?呵呵
¥
你的望远镜多少¥有4位数吗? 呵呵,我知道是什么镜子了,比高桥的还贵。 那台镜子是景德的拳头产品吧,效果真不错 我觉得效果还是不理想, 至少跟过马路兄的作品还差很远, 还需要改进方法, 挖掘器材潜力。另外景德的镜子没有高桥的贵啊, 还是差了不少的, 质量也比不上(相对高桥的FSQ-106)。 用景德DCL28+995组合的最大问题是和焦距短的折射镜配合时放大倍率太低, 加了2X镜也不够, 看来还是要找个短焦目镜用传统的扩大摄影方法试试, 可惜没有数码单反。。。 我有一个解决短焦的办法:用有中高倍光学放大的数码相机或录像机。
如佳能的pro 90IS数码相机有10倍光学放大, 一般的DV都有10倍光学放大。
707也有5倍。
这么比就困难了!
最初由 agong 发表我觉得效果还是不理想, 至少跟过马路兄的作品还差很远, 还需要改进方法, 挖掘器材潜力。
另外景德的镜子没有高桥的贵啊, 还是差了不少的, 质量也比不上(相对高桥的FSQ-106)。
你的镜子无论是口径还是焦距,都与过马路的相差甚远。他的镜子擅长行星观测,你的镜子优点是便携。 最初由 frui 发表
我有一个解决短焦的办法:用有中高倍光学放大的数码相机或录像机。
如佳能的pro 90IS数码相机有10倍光学放大, 一般的DV都有10倍光学放大。
707也有5倍。
一般有大变焦比的DC都是大头,在短焦端黑圈比较明显。另外,重量会较大,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受到挑战。
致于DV,份量就更重,另外像素数会比较少。出来的效果不知道会如何。
回复: 这么比就困难了!
Q哥说得对, 我前面也提到了这套器材在目镜放大摄影方面的弱点, 不过总觉得还可以拍得再好些, 主要还是要改进方法, 这个星期继续尝试! 手头有个pentax 3.8mm焦距的目镜,做目镜放大摄影的倍率不小了, 比dcl28+995好, 可惜没有数码单反, 实在不行就麻烦点 -- 用胶卷。 第一次就拍成这样很棒啊! 木星对望远镜的反差要求很高, 你的镜子很有优势,可以拍的更好。木星的大小已经够大了,对你的镜子: 105mm折射镜,分辨率 1。1“ ,选择每个像素0。55“,目前木星大小35”,木星的直径为65-70像素比较合适,放大率更高并不能增加分辨率,反而降低信噪比。 你的图上有不少色差,应该主要是由于木星位置比较低,大气折射造成的。可以等木星再高一点拍,天顶的大气稳定性也会好一点。 呵呵, 过马路兄到底是高手, 很有启发! 先谢谢了!
我这张图用了995的4倍数码放大, 否则会小很多, 但这样也严重影响了成像, 有点儿戏, 下次不考虑用了。 目前在深圳木星到天顶附近的话要等到大概凌晨4点, 而且还不容易在阳台上拍, 看来不能偷懒啊。 给你一个小窍门,把995设到4倍数码放大,分辨率设为640X480, 这样拍的图片就是CCD中间一部分,这样就可以连拍100张左右,成功律就大多了。可以先试一下。放大率不够可以在Barlow和目镜间加延伸管,可以提高放大率。
阳台是最不适合的地方,最好把望远镜抬到空旷的草地上。 非常感谢!
另外还有个关于ASTRO STACK的问题:它是否要求主体(比如木星)在所有待处理图片上的位置都完全一样? 我看它有一个自动判断目标的功能(根据画面最亮部分), 但觉得不大好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