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yang 发表于 2006-9-3 21:52

这样也算DIY ?

买BOSMA80800快2年了。
从开始使用起就感觉有些问题。
首先是赤道仪,明显重心偏了。
松开赤道仪紧固螺钉,整个镜筒会转动撞到三脚架上。
我买了个9cm的不锈钢螺栓,再找人切了段不锈钢管,
把配重下移了8cm,才基本平衡。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3 21:55

当然也算。虽然只是小小的改装,但是也能起很大的作用哦!

syyang 发表于 2006-9-3 21:59

原来我一直以为天顶镜是个三棱镜,最近发现天顶镜发霉了。
今天想擦拭,不料拆开来一看,原来是块平板玻璃,长了不少霉,放射状白丝。
玻璃表面镀了层金属膜,不知是银是铝,估计铝的可能性大。
透过它看灯光,看出有些透光点,说明镀膜已有损坏。
于是把旧双筒上拆下的三棱镜装上去,效果不错。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3 22:10

目前顶级的天顶,采用平面镜的比较多,因为方便加工和后期光轴调校。
直角棱镜由于加工问题,或多或少不能满足高精度(仅说批量加工时候),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天顶已经转向平面镜了。直径棱镜的加工成本也比较高,成品重量也大……

syyang 发表于 2006-9-3 22:27

目前顶级的天顶,采用平面镜的比较多,因为方便加工和后期光轴调校。
直角棱镜由于加工问题,或多或少不能满足高精度(仅说批量加工时候),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天顶已经转向平面镜了。直径棱镜的加工成本也比较高,成品重量也大……
长见识了。 ^^

还有就是目镜,一直觉得观测不舒服,有污迹的感觉。
这个就没办法了,只有买更好的了。

lymex 发表于 2006-9-4 11:06

目前顶级的天顶,采用平面镜的比较多,因为方便加工和后期光轴调校。
直角棱镜由于加工问题,或多或少不能满足高精度(仅说批量加工时候),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天顶已经转向平面镜了。直径棱镜的加工成本也比较高,成品重量也大……
的确如此。平面镜尽管表面需要镀膜容易出问题,但只有一个面,加工相对容易或者说成本相对低。而全反射棱镜需要三个精密的加工面,任何一个面如果不理想都直接影响最后成像质量。

on_the_way 发表于 2006-9-4 11:46

学习,长知识 :mrgreen:

syyang 发表于 2006-9-4 20:16

目前顶级的天顶,采用平面镜的比较多,因为方便加工和后期光轴调校。
直角棱镜由于加工问题,或多或少不能满足高精度(仅说批量加工时候),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天顶已经转向平面镜了。直径棱镜的加工成本也比较高,成品重量也大……
的确如此。平面镜尽管表面需要镀膜容易出问题,但只有一个面,加工相对容易或者说成本相对低。而全反射棱镜需要三个精密的加工面,任何一个面如果不理想都直接影响最后成像质量。
理论上说应该是直角棱镜反射率高吧。
这样的平面镜和牛反差不多,镀膜也是容易坏。
这么说普通双筒更乐意用平面镜来转象了,但好象还没听说。

honglinraymondy 发表于 2006-9-4 20:33

:wink:

福建ltycho 发表于 2006-9-5 18:05

我调整我学校的镜子平衡用了3个2.5升的可乐瓶子装满水挂上,实在没法调力臂了,就用简单的大大加大力来处理。
其实这也是外出省掉赤道仪份量最大的重锤的一种方法。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5 20:23

目前顶级的天顶,采用平面镜的比较多,因为方便加工和后期光轴调校。
直角棱镜由于加工问题,或多或少不能满足高精度(仅说批量加工时候),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天顶已经转向平面镜了。直径棱镜的加工成本也比较高,成品重量也大……
的确如此。平面镜尽管表面需要镀膜容易出问题,但只有一个面,加工相对容易或者说成本相对低。而全反射棱镜需要三个精密的加工面,任何一个面如果不理想都直接影响最后成像质量。
理论上说应该是直角棱镜反射率高吧。
这样的平面镜和牛反差不多,镀膜也是容易坏。
这么说普通双筒更乐意用平面镜来转象了,但好象还没听说。

就反射来说,普通棱镜比普通镀膜平面镜反射效率要高,但是单论高精度的平面镜,一般都是电介质镀膜(就是高精度的电子溅射)和至少达到1/10λ左右的平面镜,反射率在99%以上。对于棱镜加工的问题,国内棱镜角度精度能保持在0.5〞~2〞的都很少(少量生产还有可能,尽管很多厂家都标称能达到这个精度)!相对而言,平面镜能在低成本的条件上达到更高的精度。
对于双筒为什么不用平面镜。可以这样设想,使用平面镜进行转像和棱镜相比,双筒体积更大(保持通光量的前提下)。棱镜的设计时候,是将每个面展开的,相应的使用平面镜转像也需要大致数量的镜子。生活中有一个现实的例子,奥林巴斯E-300舍弃了五棱镜而采用多片平面镜内反射方式和侧面返回式,在成功降低成本和机身高度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光路延长、取景较暗的缺点。

所以在棱镜和平面镜上选择上,除非能确定买得到高精度的棱镜(从玻璃材质、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同时也愿意花更贵的价格的话,选择棱镜未尝不可,当然同时你也要容忍其重量。对于高精度平面镜,很多采用了三点调节光轴的机构,所以即便是机械加工误差较大的镜体上,也能调校到入射和反射都处于90度状态!其实高精度平晶也不容易加工,相比之下,还是较高精度棱镜成本容易控制!

平面镜表面镀膜,以及保护层,抛开技术而言则完全是由成本控制的。我手上有70年代的平面镜,从光学仪器上拆下来的,至今没有任何问题。而对于一些低成本的反射镜,用洗涤剂一泡都会脱落(这类一般没有保护膜,或者保护膜非常薄)
。天顶镜只要妥善保管和使用,也能使用很长时间的。

相关的产品高桥、TeleVue、景德都有,可以查查、看看!

on_the_way 发表于 2006-9-6 00:26

好贴,再顶一下

回归astronomy 发表于 2006-9-6 14:15

还是真DIY好哦 :mrgreen:

syyang 发表于 2006-9-7 10:24

目前顶级的天顶,采用平面镜的比较多,因为方便加工和后期光轴调校。
直角棱镜由于加工问题,或多或少不能满足高精度(仅说批量加工时候),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天顶已经转向平面镜了。直径棱镜的加工成本也比较高,成品重量也大……
的确如此。平面镜尽管表面需要镀膜容易出问题,但只有一个面,加工相对容易或者说成本相对低。而全反射棱镜需要三个精密的加工面,任何一个面如果不理想都直接影响最后成像质量。
理论上说应该是直角棱镜反射率高吧。
这样的平面镜和牛反差不多,镀膜也是容易坏。
这么说普通双筒更乐意用平面镜来转象了,但好象还没听说。

就反射来说,普通棱镜比普通镀膜平面镜反射效率要高,但是单论高精度的平面镜,一般都是电介质镀膜(就是高精度的电子溅射)和至少达到1/10λ左右的平面镜,反射率在99%以上。对于棱镜加工的问题,国内棱镜角度精度能保持在0.5〞~2〞的都很少(少量生产还有可能,尽管很多厂家都标称能达到这个精度)!相对而言,平面镜能在低成本的条件上达到更高的精度。
对于双筒为什么不用平面镜。可以这样设想,使用平面镜进行转像和棱镜相比,双筒体积更大(保持通光量的前提下)。棱镜的设计时候,是将每个面展开的,相应的使用平面镜转像也需要大致数量的镜子。生活中有一个现实的例子,奥林巴斯E-300舍弃了五棱镜而采用多片平面镜内反射方式和侧面返回式,在成功降低成本和机身高度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光路延长、取景较暗的缺点。

所以在棱镜和平面镜上选择上,除非能确定买得到高精度的棱镜(从玻璃材质、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同时也愿意花更贵的价格的话,选择棱镜未尝不可,当然同时你也要容忍其重量。对于高精度平面镜,很多采用了三点调节光轴的机构,所以即便是机械加工误差较大的镜体上,也能调校到入射和反射都处于90度状态!其实高精度平晶也不容易加工,相比之下,还是较高精度棱镜成本容易控制!

平面镜表面镀膜,以及保护层,抛开技术而言则完全是由成本控制的。我手上有70年代的平面镜,从光学仪器上拆下来的,至今没有任何问题。而对于一些低成本的反射镜,用洗涤剂一泡都会脱落(这类一般没有保护膜,或者保护膜非常薄)
。天顶镜只要妥善保管和使用,也能使用很长时间的。

相关的产品高桥、TeleVue、景德都有,可以查查、看看!
专业!

我那个廉价的肯定算不上顶级,塑料壳,里面用半块泡沫片垫着平面镜。

shunter 发表于 2006-9-7 11:03

目前顶级的天顶,采用平面镜的比较多,因为方便加工和后期光轴调校。
直角棱镜由于加工问题,或多或少不能满足高精度(仅说批量加工时候),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天顶已经转向平面镜了。直径棱镜的加工成本也比较高,成品重量也大……
的确如此。平面镜尽管表面需要镀膜容易出问题,但只有一个面,加工相对容易或者说成本相对低。而全反射棱镜需要三个精密的加工面,任何一个面如果不理想都直接影响最后成像质量。
理论上说应该是直角棱镜反射率高吧。
这样的平面镜和牛反差不多,镀膜也是容易坏。
这么说普通双筒更乐意用平面镜来转象了,但好象还没听说。

就反射来说,普通棱镜比普通镀膜平面镜反射效率要高,但是单论高精度的平面镜,一般都是电介质镀膜(就是高精度的电子溅射)和至少达到1/10λ左右的平面镜,反射率在99%以上。对于棱镜加工的问题,国内棱镜角度精度能保持在0.5〞~2〞的都很少(少量生产还有可能,尽管很多厂家都标称能达到这个精度)!相对而言,平面镜能在低成本的条件上达到更高的精度。
对于双筒为什么不用平面镜。可以这样设想,使用平面镜进行转像和棱镜相比,双筒体积更大(保持通光量的前提下)。棱镜的设计时候,是将每个面展开的,相应的使用平面镜转像也需要大致数量的镜子。生活中有一个现实的例子,奥林巴斯E-300舍弃了五棱镜而采用多片平面镜内反射方式和侧面返回式,在成功降低成本和机身高度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光路延长、取景较暗的缺点。

所以在棱镜和平面镜上选择上,除非能确定买得到高精度的棱镜(从玻璃材质、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同时也愿意花更贵的价格的话,选择棱镜未尝不可,当然同时你也要容忍其重量。对于高精度平面镜,很多采用了三点调节光轴的机构,所以即便是机械加工误差较大的镜体上,也能调校到入射和反射都处于90度状态!其实高精度平晶也不容易加工,相比之下,还是较高精度棱镜成本容易控制!

平面镜表面镀膜,以及保护层,抛开技术而言则完全是由成本控制的。我手上有70年代的平面镜,从光学仪器上拆下来的,至今没有任何问题。而对于一些低成本的反射镜,用洗涤剂一泡都会脱落(这类一般没有保护膜,或者保护膜非常薄)
。天顶镜只要妥善保管和使用,也能使用很长时间的。

相关的产品高桥、TeleVue、景德都有,可以查查、看看!
专业!

我那个廉价的肯定算不上顶级,塑料壳,里面用半块泡沫片垫着平面镜。

顺便插嘴说几句。
现在很多人在谈电介质镀膜的问题,还有什么电子溅射。我搞不懂厂家出于什么原因非要搞这些吓唬人的词汇。什么电介质镀膜,其实就是高反膜。使用的膜料是ZRO2,TIO2,SIO2,MGF2什么的。电子溅射呢?现在除了镀单层膜还使用加热的方式外,都是使用电子枪来蒸发膜料的,还什么电子溅射?
看看我上传的图就差不多可以明白了,差距恐怕没有宣传的那么大吧?

另外,国内做棱镜的能做到2秒以内,可是价格,恐怕不是一般人承受的。望远镜里的棱镜一般是中低精度,出于成本的考虑,在结构里做调整。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6-9-7 13:36

其实厂商提及的只是工艺。现代的电子溅射镀膜,精度已经比较理想了,而且镀膜也非常均匀。

所谓高端天顶和低端的,所在乎就是那么微小的差距,就像是在目视状态下1/8λ和1/20λ差距不是那么明显一样。其实就是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
之前我们讨论只是棱镜和平面镜的差别和成本控制而已!

光谱 发表于 2006-9-7 22:37

基片表面精度和表面处理工艺相同的话,电子溅射膜一般比真空蒸镀膜附着力更好些,膜层也更均匀些。这应该可以作为一个卖点来宣传。


棱镜的位置色差问题是没有办法克服的,任何折射材料的色散也不可能为0。如果单从这方面看,将来在白光应用领域它也许最终会败给平面镜。

房 崑 发表于 2006-9-8 00:17

你们好多了,我的望远镜怎么调都不平衡,原因是双叉臂!

月夜随想 发表于 2006-9-9 19:19

改革中创新~~

syyang 发表于 2006-9-10 16:05

抛砖引玉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样也算DI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