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12×60双筒和60F900望远镜哪个看到的恒星更多
在波特尔天空分类第三级的观测环境下,带支架的12×60双筒和60F900单筒望远镜哪个看到的恒星数目更多?(前提条件:物镜,目镜组合结构和镀膜处理完全相同,2块转向棱镜和的光损失和天顶棱镜完全相同)。如果在有一定光污染的地区,天空分别对应的第五级和第七级的污染条件下,两具望远镜的各自优势又如何改变?
请观测对比过的同好谈谈看法,或者从理论上探讨。 在你的前提条件下,如果60F900也用12倍,12X60要稍好些,因为是双眼观测。但提高60F900的倍率,比如20倍,就可以提高约半个极限星等,光污染越严重倍率的影响越明显。 60mm双筒选择5mm出瞳距离是为了均衡各方面观测需要。12×60已经是长时间使用的极限规格了。一般的60F900所配备的目镜焦距不会达到75mm那么长,国内标准配置是H20mm,H8mm,H4mm。但无法找到45×60规格的双筒望远镜。如果把对比条件修改为20×60双筒 VS 60mmF900配备PL32mm目镜,这样对比应该比较公平些。 本地可以找到40*60的望远镜,只不过是杂牌的。 40*60的杂牌望远镜不要指望它的数据是真实的。
带把尺度量下就知道。 是的,理论上看,倍数大的会把污染的天空稀释,但不稀释恒星,因此可以提高星等。
另外,在非常黑的情况下,同口径,倍数大的可以分辨出距离比较近的恒星,因此看到的恒星数目多。 是这个道理。大视场和双眼观测是双筒镜的优势,极限星等不是。
又让我想起BINOVIEWER 了,好东西。 虽然有半数恒星是双星,但多数是分光双星,业余级别望远镜能够分辨的目视双星,数目应该不到可见恒星的1/100。这对总数的影响应该很小。
如果两台60mm望远镜,一台焦距900mm,使用30mm目镜;另一台焦距600mm使用20mm目镜,他们的极限星等有差异吗?深空天体观测呢?
另外我总觉得波特尔天空分类法的极限星等太高,难以想象肉眼看到6.5等的地区,32cm反射望远镜可以看到16等恒星。
我以前在接近第三类天空下测试的极限星等:8×30约8.5等;11×70约9.5等;102mmF1000mm使用PL20mm 约12等。
emper 很有钻研精神。
口径、倍率相同,效果应该一样,无论是极限星等还是深空。波特尔的分类应该是有根据的,只是我们见识不够。
我的11*70,极限星等达到过9.8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