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LAMOST是RC结构的,该结构优点是观测角大
听说LAMOST是RC结构的,该结构优点是观测角大。为什么没有听见爱好者们买的该类型镜子有类似的结论:RC结构在大口径的条件下,还有大得观测角,适合用来巡天
我们观测说观测角一般都是说焦距,为什么媒体会有这样的宣传呢?{:3_203:}
错了,LAMOST是钟星仪式的施密特望远镜。前端是安装在钟星仪上的反射式施密特改正镜。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9-4-17 20:58
错了,LAMOST是钟星仪式的施密特望远镜。前端是安装在钟星仪上的反射式施密特改正镜。 ...
一个意思嘛,就算是斯密特,为啥没有听见其他斯密特玩家说视野比其它类型镜子好?
它说的是反射式斯密特
wlxhero1 发表于 2019-4-17 21:26
一个意思嘛,就算是斯密特,为啥没有听见其他斯密特玩家说视野比其它类型镜子好?
它说的是反射式斯密特 ...
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呀,RC是小视场, 施密特才是大视场的。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9-4-17 20:58
错了,LAMOST是钟星仪式的施密特望远镜。前端是安装在钟星仪上的反射式施密特改正镜。 ...
我FLASH插件出问题了~~没法传截图,发个官网的网址看看吧~~
http://www.lamost.org/public/about
不管怎么说,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带透镜的施密特望远镜 等于就是牛反的反射镜向下,且镜面曲线不同之类的,但是没有发现大视场这个优点啊?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19-4-17 21:30
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呀,RC是小视场, 施密特才是大视场的。
没听说施密特视场有特别的优势,只听说焦比大,咋回事呢
wlxhero1 发表于 2019-4-17 21:35
没听说施密特视场有特别的优势,只听说焦比大,咋回事呢
施密特和施密特卡塞格林是两码事
斯密特给我的印象就是焦比大,上高倍看行星是不错的~{:3_208:}
wlxhero1 发表于 2019-4-17 21:34
我FLASH插件出问题了~~没法传截图,发个官网的网址看看吧~~
http://www.lamost.org/public/about
知道LAMOST的焦面直径不?1.75米,而口径是4米,视场5度,不大?
wlxhero1 发表于 2019-4-17 21:38
斯密特给我的印象就是焦比大,上高倍看行星是不错的~
完全不是啊,施卡主镜的焦比未必很长的,你那个印象是来自于施密特-卡塞格林,而并非施密特
AstroFluorite 发表于 2019-4-17 21:40
完全不是啊,施卡主镜的焦比未必很长的,你那个印象是来自于施密特-卡塞格林,而并非施密特
...
请不要再纠结名称了 LAMOST的结构图如下 (感觉不就是个反射镜外置,相机内置的牛反么{:3_201:})
https://www.schott.com/magazine/images/sol109_11_lamost-graf_d.jpg
我就想问问,这种结构的望远镜为啥视角大,如果如介绍所说有5度,那和尼康双桶12X50差不多的视场了,这么大得口径,那亮度不知道多感人~~
但是这种结构的镜子,很少听网友说大视野
是怎么回事呢?
wlxhero1 发表于 2019-4-17 21:59
请不要再纠结名称了 LAMOST的结构图如下 (感觉不就是个反射镜外置,相机内置的牛反么)
郭守敬望远镜其实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RC,也不是SC,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施密特望远镜,传统意义上的施密特望远镜的修正镜是一片波浪形的透镜,而这个望远镜的光学设计是一种双反射技术组成的望远镜,前端修正镜应用了主动光学技术控制反射改正板,能实现在观测不同天区的目标时的面型的主动改变与修正。后端的球面反射镜相对固定。郭守敬望远镜的视野相当之广,号称世界之最,可以同时观测多个目标,效率非常之高。这种修正镜的主动光学系统,应该是我国自主创新开发的一大牛逼技术。
最后说一句,现在专业台和我们爱好者玩的东西差得比较远,不太适宜用业余级别的东西再去套用专业台的一些结构了。何况老兄感觉也不是特别了解光学结构,很多东西混为一谈了。
tnt 发表于 2019-4-17 22:48
郭守敬望远镜其实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RC,也不是SC,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施密特望远镜,传统意义上的施 ...
反正就是我那个牛反,怎么弄 目视也不可能就5度的视场了吧~~{:5_302:}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19-4-17 23:51 编辑
wlxhero1 发表于 2019-4-17 22:51
反正就是我那个牛反,怎么弄 目视也不可能就5度的视场了吧~~
施密特望远镜就是大视场的摄影用望远镜(无法目视),大型的施密特望远镜比如口径六十来公分的,还能有5度左右视场。如果是小型的业余摄星镜,也可以有很大的视场,比大型望远镜会更大(因为焦距短啊),比如tec的300mm F/1.44摄星镜,视场可以达到7度。
目视的视场取决于望远镜的结构,口径、焦距和倍数,互相制约。如果要有5度视场,那么倍数就不能超过20倍(因为现在常见的最大视场的目镜也就是100度左右),那么口径也就只能100-150mm左右,不能再大了。
怎么扯上牛反的?去Wiki查查再说吧。
如果按照楼主的想法,那么RC和卡塞格林,格里高利,都没一毛钱区别。 这个光路图看上去明显更接近RASA,光在通过改正镜之后经过一次反射在主焦点成像,而不是RC的再通过副镜第二次反射。施密特相机和施卡是两个东西,跟RC也不一样 wlxhero1 发表于 2019-4-17 21:59
请不要再纠结名称了 LAMOST的结构图如下 (感觉不就是个反射镜外置,相机内置的牛反么)
仔细看看风总的上条回复啊,5度是拍摄视场吧,成像区太大,相当于有个1.75m的成像"CCD"
wlxhero1 发表于 2019-4-17 21:59
请不要再纠结名称了 LAMOST的结构图如下 (感觉不就是个反射镜外置,相机内置的牛反么)
比较好奇这个图中的布局。它还能跟踪吗?那个炮台一样的楼固定在那里,光路就固定了,它必然随着地球转,咋解决跟踪拍摄问题?
麋鹿003 发表于 2019-4-18 10:26
仔细看看风总的上条回复啊,5度是拍摄视场吧,成像区太大,相当于有个1.75m的成像"CCD"
...
焦平面的面积大小 我没有看到过类似的计算 wlxhero1 发表于 2019-4-17 22:51
反正就是我那个牛反,怎么弄 目视也不可能就5度的视场了吧~~
算了,无语了,先看看光学的书再说吧,再说下去干脆就说,反正就是个镜子,能搞个什么科研,这不是扯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