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镜再做成双光路小双筒,指哪打哪。
想法新奇 本人的这个设计中采用的红点寻星镜,其与两目镜呈水平等距离分布,因此身子不动头略偏,一瞥即可了然目标指向与视场范围,用于观景便捷程度不言而喻,用于观星找目标也是飞快,当然,这都是红点寻星镜自带的超广角(实视野15度上下吧)极低倍(一倍镜呵呵 全正像的功能在发挥作用,事实上红点寻星镜也有其不足,相比较光学寻星镜,它更适合明亮或熟识的目标,至于暗弱或生疏的目标,还是交给DSC更合适了 牛顿氏双筒问世颂
湖北根
己亥七月,吾所师英伦牛顿氏
之反射镜成双,仰观俯察皆所擅也!
三载努力终告小成,后之大双形制,
亦不复存疑焉。为文以谢师友,并祝
牛顿氏双筒之问世也。
昨我往矣,春雨沾衣,
初识江南,诚哉福地。
今我来思,夏蝉叽叽,
重逢故旧,泪目下涕。
念兹在兹,尽在牛双,
捻须搔首,经年不忘!
增其长技,比肩经典,
赋其超能,青出于蓝!
观天察地,直视正像,
经天纬地,编码内藏。
破天荒地,光轴联动,
改天换地,底盘多档。
欢天喜地,羽量骨感,
战天斗地,中轴无妨!
山川形胜,遥收眼底,
银汉漫步,夜漏更长!
牛且威猛,况今成双,
幸甚至哉,专此颂祷!
视频可移步https://b23.tv/av61844510
本帖最后由 louww 于 2019-8-3 16:28 编辑
很轻巧新颖的结构,真不错!有一点疑问,人体产生的热气上升,对成像影响大不大?比如冬天的时候? 本帖最后由 比目牛 于 2019-8-4 15:21 编辑
谢谢你的回贴,大家共同探讨!
关于观察者自然散热时,人体表面的气流,特别是头顶部的上升气流能影响多大范围,影响程度又如何,实话实说我也完会没有可供量化的模型与数据,基于经验和直觉,在制作八寸双筒需要确定左右主镜的中心间距时,我还是留了心的----当时确定中心距为266毫米时,多少感觉有些悬,并准备好如有必要,即进一步地修改增大。
事实上,在制作八寸双之前,关于气流害处的实验已经进行好多次了,一些基于单镜筒的经验由此积累:作为对使用状态的模拟,在最寒冷的天气里,往镜筒口各个位置快速伸出热乎的双手又移开,又或者整个人坐在镜筒口底下,间或整理衣领或穿脱连衣帽,折腾出不同强度的上升气流,并确认其给星点带来的扰动程度,难度不大,把目镜转到镜筒口,观察动作干净利落即可,通常气流影响有2秒左右的延续;作为对环境的模拟,更进一步地,我还会打开电风扇的各个档位,直着吹偏着吹,以检验上升气流被拉扯时成像的变化!
伸手、帽领冒气和鼓风的系列实验得出几条简单结论:1无风+上升气流通过光路中心状况下干扰明显存在,高倍下显现,低倍下不易感知;2有风状况下干扰转轻微,即便风速甚微,中高倍下影响也可接受;3当上升气流通过光路边缘时,影响特别轻微。作为印证,前述八寸双筒使用中,无论高低倍,暂时都没有发现设定的66毫米镜沿距离值有显著不足。
通常的说法是,大双筒为深空低倍而生,高倍并非所长,对此我不敢苟同。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双筒何不多跨跨界,承担更难些的任务,如果满足于深空低倍,不主动冲击高倍,设计难度真的是小多了!当然迎难而上也要做很多功课,机械加工要精度,系统重心要管理,镜身姿态要量化,左右间距要合理,大气色散要重视。这里新的十寸双筒的左右主镜间隔更大了,为安全放心起见,镜沿间距从66毫米增加到了约75毫米 本帖最后由 乔木 于 2019-8-18 12:26 编辑
妙哉!
双牛望天混沌开,千星万星入镜来
昨夜微光君应识,河汉迢迢久徘徊.........
乔木 发表于 2019-8-18 12:11
妙哉!
双牛望天混沌开,千星万星入镜来
昨夜微光君应识,河汉迢迢久徘徊.........
好诗,让人心动呵!天凉啦,看看又到“银烛秋光冷画屏,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季节了。真心想早点做成十寸牛双,虽然极艰苦,但环顾之下,深觉暂时并无第二人可承此重担,只好化压力为动力了!谢谢乔木兄,十寸大双方案正在全面检验各项指标,其一是在机加工中留足扩展空间,增加可玩性和附件二次开发便利,其二是创作了一份300多字的歌诀,用以在后期发挥培训作用,将天文小白变为器材用家,歌诀中涵盖了系统状态判读,系统误差处置,安装与调整规程所有重要事项,其三是鉴于天文市场的惨淡,考虑其他转移策略,不使投入打水漂,总之路途漫长,但风光应不稍缺!另,光学部分如果决定元件打样,很可能会路过宝地哎 空客的钛合金异形薄壳件,采用失蜡法成形,大约是天价了 天文观测上两镜筒的成像都是相同的吧,请问这个和单筒双目来讲有什么好处呢 34259A 发表于 2019-8-30 21:42
天文观测上两镜筒的成像都是相同的吧,请问这个和单筒双目来讲有什么好处呢 ...
我来妄自揣度一下:
1、用来观景也是极好的
2、在通光量一定的前提下,两片小口径的总成本,要低于一片大口径的总成本。
对于这个神作,我想问贴主的是,如何保证仰角比较大的条件下观测舒适度(观测天顶附近目标)?
本帖最后由 比目牛 于 2019-9-1 00:56 编辑
lavalake 发表于 2019-8-31 10:40
我来妄自揣度一下:
1、用来观景也是极好的
2、在通光量一定的前提下,两片小口径的总成本,要低于一片大 ...
谢谢代为回复上面兄弟的提问,你的回复简洁明快,既讲到立体感,也讲到总通光量,如果能再补充一条,大双筒相对于单筒+双目更容易取得低倍+大视场,那就很全面了!
回到你的提问,如何观测中天,真的很让人感慨!放在去年秋天,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准确回答它的,至少当时认识还很不全面!
这个十寸牛双,把观测者设定在脚架与电动立柱前方,从而派生出3种观测模式:第1种是坐姿(椅子,带靠背为佳)直视,这种模式系统重心低,主镜安定度好,又因为身体前方几无障碍,即便在仰角90度极端条件下,也可以观测较长时间而不觉辛苦,这种坐姿直视模式相当适合个人或三两好友轮换观测;第2种为站立直视,此时如要求仰角90度观测天顶,恐怕只能偶一为之,因为不同于坐姿的稳定,黑暗中长时间取站姿是容易失去身体平衡的,因而需要手中有所握持,或者身体有所倚靠,又或者环境明亮,故而对超过70度仰角的观测不可以无条件推荐,虽然如此,站立直视模式另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电动升降中轴的引入,非常方便马路天文或多人观景;第3种背身俯视模式,这种模式源于经典落地式牛双了,它如果没有DSC支持会较为困难,有了DSC则会相对轻松,作为专属天文的一种观测模式,背身俯视模式下,仰角90度的中天目标会被转换至俯角90度,此时的大脑,大约还在本能地反感着倒立反像,而颈椎却会格外轻松。
根据设计,这个十寸牛双在直视模式下,其仰角范围从+90度到-30度,且全程丝毫不显尴尬,首先一点在于镜子重心准确限位+云台选择传统重力摩擦台,可比带来良好的随动平衡,而管理好了大双筒的重心位置,就意味着人镜分离以及观测者无需对镜子作额外调节或持续接触,其次十寸主镜焦距较长,观测者或站或坐身体后方空间都相当充足,从而能够发挥直视结构的优势和调动观测者身体的柔韧度,克服掉通常大双筒的角度限制,获得惊人的机动扫视能力!就目标追踪性能来讲,认可十寸牛双和手持小双筒同级,似乎也并不太过份。
欢迎你的其他问题,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8-31 12:35
谢谢代为回复上面兄弟的提问,你的回复简洁明快,既讲到立体感,也讲到总通光量,如果能再补充一条,大 ...
谢谢解答。
系统似乎没有考虑和赤道仪(经纬仪)的连接接口?
如果要商用化,一个定制的铝箱应该也是必须的。
易损元件的防撞保护可以再加强一下。
lavalake 发表于 2019-8-31 22:38
谢谢解答。
系统似乎没有考虑和赤道仪(经纬仪)的连接接口?
如果要商用化,一个定制的铝箱应该也是必须 ...
如图示的拖行车(箱)正在制作中。18千克的双筒,8千克的立柱脚架,以及其余的目镜类附件,按照设计,能够完整地被打包在这个94厘米*38厘米*26厘米的双层箱体中。其中内层箱体,用于保护重要光学元件。
怎样巧妙地分解组合来减少系统空间占位,同时又可以达成运输安全,实在是很有趣的课题!而考验,很快就会开始了!
另外要说明的一点,这个牛双是我设计的大型目视系统,采用经纬仪云台结构,毫无疑问,会更加直观便利可靠。虽然与赤道仪各行其道,但这个经纬仪云台的两个轴内部,被我强行集成了编码功能,所以略补充些外设组件,结合手机星图软件的帮助,就能够愉快地胜任从低倍到中高倍的巡天任务了。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8-31 23:43
如图示的拖行车(箱)正在制作中。18千克的双筒,8千克的立柱脚架,以及其余的目镜类附件,按照 ...
超过20kg的总重很可观了,已经突破了我本人认可的单人携带极限。规格是没有上限的,但单人可携带重量是有上限的。
期待,期待大师的新作,这个必须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