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杨振宁、范曾南大演讲谈对“美”的理解
前言: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与艺术家范曾先生3天前做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纪念杨振宁教授的85岁生日,两位畅谈了对“美”的理解。讲座我本人也有去听,尤其是范曾先生讲的部分,十分震撼却又不乏风趣。一下引自一位南大同学的日志。引文
首先是艺术家范曾的讲座,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在听一个历史学家在讲历史。给我们讲个一些儒家、道家、佛家的种种思想,讲老子、庄子,还有提到最多的八大山人。
下面是范曾讲座是说的几段话:“会意、苟简、为道日损、返璞归真等理念使中国士人而从艺的群体胸襟豁然开朗,是心中一盏历历孤明之灯、是天宇的无远弗界的无量光照。今天,中国的艺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厥美长存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定法而不议,万物有常理而不说’。美,存在于客观的大造,那是不假发明的自在之物,人的本份是发现它。这种美在日月星辰、在山地大河、在惊雷闪电、在一草一木、在一片雪花、在一阵细霰。罗丹说:“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了,这一点上,他的言说针对着天下所有的人,然而,我们似乎可以自豪地讲,中国人在发现美的眼睛方面,确确实实比其他的人类群体略高一筹。”
“不要太相信群众的判断力,有倡之者必有从之者,生怕别人说自己理解力不够,而跟着起哄。…… 现在欧洲无大师,即使有,也是说嘴的郎中没好药,他们主要的共同特征是装深刻。”
“伟大的科学家最后都是形而上的美学家,他们绝对有比我们伟大的心灵。”
范曾赠予陈省身和杨振宁的七律诗:
纷繁造化赋玄黄,宇宙浑茫即大荒。
递变时空皆有数,迁流物类总成场。
天衣剪掇丛无缝,太极平衡律是纲。
巨擘从来诗作魄,真情妙悟著文章。
“有真情乃有妙语,有诗之为魂魄,然后有文章,在这里,科学家与艺术家邂逅,奔逸绝尘。”
“有大自信者有真虚心,有大发现者知微末,在我们的导师——大宗师——自然之前,永葆敬畏之心,科学家容易作到这一点,而不知天高地厚的艺术家往往忘记了这一点。”
下面是杨振宁的演讲,我更能容易接受他的演讲,可能是因为我是理科学生吧。
美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都共有的辞,可是它的含义却很难讲清楚。
美十分简单,又十分复杂。
美绝对的概念,又是相对的概念
美是主导人类思维的一个中心观念。
接着来,杨振宁分了三部分来诠释“美”
1 中西审美观之异同
西方 中方
实 虚
形 神
具体 意境
理 情
事实 惆怅
2 书法之美
汉字有“形”,有“意”,所以有生命、个性
书法中的审美观:平和简静、逸品天成、天真平淡、神韵潇洒
3 科学中之美
实验——唯象理论——理论架构
牛顿方程、Maxwell方程、Einstein方程等以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宇宙的基本结构。它们是造物者的诗篇。歌颂这些诗篇的美: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Nature and nature’s law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right!
(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藏:上帝说,让牛顿来!一切遂臻光明。)
杨振宁说:“可是这些都不够,都不能全面地道出学物理的人面对这些方程的美的感受。缺少的似乎是一种庄严感,一种神圣感,一种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我想缺少的恐怕正是筹建哥德式(Gothic)教堂的建筑师们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以上。引文毕。
p.s.当天还有幸看到了杨夫人。yct53.gif ::42:: 很有感慨啊,你理解的也很透彻! ::luguo:: 大智大愚可与论道,中才之人难于下手 我个人觉得,李政道更接近道,宇宙之道和艺术之道.... 原帖由 望天 于 2007-11-8 02:15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个人觉得,李政道更接近道,宇宙之道和艺术之道....
其实我也觉得那天的演讲,杨振宁没讲出什么彩来,都是些很表面的东西。而且还一直表现出作为一代大师不该有的傲慢,我们校长开场发言吹捧他的时候,他竟然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收下了。。。哎,感觉不是很好的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