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宇 发表于 2023-11-5 19:07

天文望远镜的口径和焦比哪个更影响拍摄效率?


例如,
星特朗127slt,口径是127mm,焦距1500mm,焦比是F12,
天虎70sa,口径是70mm,焦距是350mm,焦比是F5,
信达小黑,口径是150mm,焦距是750mm,焦比是F5,
锐星acl200,口径是50mm,焦距是200mm,焦比是F4,
它们几个谁的成像效率更高,就是说要高效率,应该优先看口径还是焦比?

ywl0409 发表于 2023-11-5 22:34

焦比影响效率,口径影响细节,焦距影响成像大小。

xanawang 发表于 2023-11-6 08:56

楼上正解

JamesHe 发表于 2023-11-6 09:44

你得固定一个参数,像焦距再进行比较。

另外你漏了一个重要参数,就是靶面大小。

yangsxdl 发表于 2023-11-6 12:04

半米镜,哪怕F10,拍一两个小时都很炸裂

mlp000 发表于 2023-11-6 22:38

要效率选小焦比的没错了。

深宇 发表于 2023-11-6 23:12

ywl0409 发表于 2023-11-05 22:34
焦比影响效率,口径影响细节,焦距影响成像大小。

好总结,简单明了,谢谢。

深宇 发表于 2023-11-6 23:16

JamesHe 发表于 2023-11-06 09:44
你得固定一个参数,像焦距再进行比较。

另外你漏了一个重要参数,就是靶面大小。

固定一个参数的话,我容易理解,比如口径相同,肯定是焦距小的效率高。就是想知道,各个参数不同的话,哪个参数更具影响力。

深宇 发表于 2023-11-6 23:18

mlp000 发表于 2023-11-06 22:38
要效率选小焦比的没错了。

看来都倾向于小焦比镜子。

深宇 发表于 2023-11-6 23:19

yangsxdl 发表于 2023-11-06 12:04
半米镜,哪怕F10,拍一两个小时都很炸裂

那是,那些科研级别的就很牛。

JamesHe 发表于 2023-11-7 04:41

深宇 发表于 2023-11-6 23:19
那是,那些科研级别的就很牛。

半米镜,F10,焦距5米太大了,并不实用。只能拍行星。


毕竟哈伯照片都是拼接的,一般人那有那个时间。

JamesHe 发表于 2023-11-7 04:45

深宇 发表于 2023-11-6 23:16
固定一个参数的话,我容易理解,比如口径相同,肯定是焦距小的效率高。就是想知道,各个参数不同的话,哪 ...

焦距最重要,无可替代。


焦距结合靶面大小,基本上决定了你能够拍摄的对象。

焦比只影响效率。效率是可以用时间换的。
口径决定分辨率极限,这个是可以用钱换的。

深宇 发表于 2023-11-7 09:37

JamesHe 发表于 2023-11-07 04:45
焦距最重要,无可替代。


焦距结合靶面大小,基本上决定了你能够拍摄的对象。

焦比只影响效率。效率是可以用时间换的。
口径决定分辨率极限,这个是可以用钱换的。

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能一概而论。

yyclx 发表于 2023-11-7 11:37

考虑个人爱好者较长时间内可能也就一套设备,从最终出图效果而言,我建议是首先考虑口径,买预算内赤道仪能支持的最大口径,然后再考虑焦比和焦距。

按常用的heq5级别赤道仪,首先定义拍摄目标是行星还是深空。如果行星自然优先考虑马卡/施卡等,我们主要讨论深空。

把口径上限定为150mm的牛反(150mm口径apo价格基本已经超过普通爱好者的承受能力了,200mm的heq5有点吃力了),那目前常见的有信达150/750 F5,信达150/600 F4,锐星150/420 F2.8。apo减焦后一般在F5-6之间。

在aps-c画幅下,结果如图。焦距越小,视场越大(相对分辨率越低),效率越高;反之,焦距越大,视场越小(相对分辨率越高),效率越低。从效率上而言,F5想要达到F2.8的效果,需要近3倍的曝光时间,但F2.8上M42本体的分辨率远低于F5,视场可以用马赛克的方式拼接,分辨率是除了换主镜外无法提升的。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自古以来的难题。如何选择,见仁见智吧。


mlp000 发表于 2023-11-7 16:56

没错,不过我觉得还是看自身实际环境和条件如何来定夺为好。环境不好搞再大的 镜子没两天就累的没了兴趣,如果自家有院子那就另当别论。反之还是小镜子来的实在。

飘忽信天翁 发表于 2023-11-7 22:05

口径+适当的焦比

深宇 发表于 2023-11-7 23:57

yyclx 发表于 2023-11-07 11:37
考虑个人爱好者较长时间内可能也就一套设备,从最终出图效果而言,我建议是首先考虑口径,买预算内赤道仪能支持的最大口径,然后再考虑焦比和焦距。

按常用的heq5级别赤道仪,首先定义拍摄目标是行星还是深空。如果行星自然优先考虑马卡/施卡等,我们主要讨论深空。

把口径上限定为150mm的牛反(150mm口径apo价格基本已经超过普通爱好者的承受能力了,200mm的heq5有点吃力了),那目前常见的有信达150/750 F5,信达150/600 F4,锐星150/420 F2.8。apo减焦后一般在F5-6之间。

在aps-c画幅下,结果如图。焦距越小,视场越大(相对分辨率越低),效率越高;反之,焦距越大,视场越小(相对分辨率越高),效率越低。从效率上而言,F5想要达到F2.8的效果,需要近3倍的曝光时间,但F2.8上M42本体的分辨率远低于F5,视场可以用马赛克的方式拼接,分辨率是除了换主镜外无法提升的。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自古以来的难题。如何选择,见仁见智吧。

详细直观的回答,谢谢

宋城冬叶 发表于 2023-11-12 08:43

短焦就那几个大目标,很快就拍完了,盲目追求效率不可取。

上海博冠商店 发表于 2023-11-12 12:41

前提是要有一个好的观测环境。对于业余观测者,光学质量好的便携式望远镜效率更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文望远镜的口径和焦比哪个更影响拍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