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下的马头星云
本帖最后由 duskxi 于 2024-12-26 14:23 编辑昨天晚上 9级区 能见度500米大雾
IC434 马头星云
C8HD f/10 + ASI2600MC Pro +Antlia 四通 + HEQ5 Pro + 220Mini
15 * 400s + 1000s siril拉伸
15 * 400s zwo fits 自动拉伸
http://apppic.imufu.cn/pic/20241226/1735190060272955_510.webp
这是没用减焦镜直接拍的图片吗?
pl3dmm 发表于 2024-12-26 13:50
这是没用减焦镜直接拍的图片吗?
是的,C8HD f/10 2032mm焦距2600mcp直接拍摄
duskxi 发表于 2024-12-26 14:21
是的,C8HD f/10 2032mm焦距2600mcp直接拍摄
所以看起来视场就比较小了,局限性很大。
本帖最后由 duskxi 于 2024-12-26 16:07 编辑
pl3dmm 发表于 2024-12-26 15:11
所以看起来视场就比较小了,局限性很大。
总比585MC Pro 要好多了
如图,是585MC P的范围
585MC Pro拍摄的视野,其长度甚至还不如2600的宽度
而且我最多上减焦镜到f/7给到2600,因为本质上来说,C8的出光面积是不足以支持全画幅的
只能说最后大不了买个Hyperstar V4 改f2.2,毕竟我是HD,能改RASA 8 f/2.2
至于我目前可以得到的极限视野, 如图模拟:
正好可以给马头星云和IC434来张合影
说实话如果视野太大也就意味着一些细节没法被记录,我也觉得不一定是说,有了大像元,就非得抛弃马赛克,只要每张照片的亮度差距不是太大,我使用Astro Pixel Processor处理的马赛克甚至只需要打开MMB边缘渐变,都不用做LNC亮度同步迭代,就可以很无缝,你看我昨天发的M42大星云,就是4张天区马赛克做的
同时,使用马赛克拼接意味着最终出图所蕴含的像素信息数量变得更多,多到一定程度,我们都不需要降噪,直接把分辨率12K的图片,缩小到4K,那是真的细节清晰,噪点看不见。当你的出图的4K分辨率里面每个像素点都蕴含了降采样之前的4个,8个像素点的信息的均值,那可不是更加清晰了么。
我让GPT用python分别算了一下C8HD 在有减焦镜,没减焦镜的情况下对于585和2600的像元分别对应的角分辨率,如下:
焦距 (mm), 像元尺寸 (µm), 角分辨率 (角秒)
2032.0, 2.9, 0.2943742618110236
2032.0, 3.76, 0.38167145669291336
1422.39, 2.9, 0.4205346597300338
1422.39, 3.76, 0.5452449381327334
主要是角分辨率会直接限制最终我们拍摄的结果中能获得到的最细节的信息
585MC Pro 的确从数据上理论上可以拍摄出比2600更细节的照片,但是得不偿失,因为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曝光上,而对于上海这种气候一坨答辩,光污染严重,而且光污染强度还变化的地区,一个作品的拍摄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差越长,尤其是马赛克的不同区域分布在不同日子里面就越容易造成背景亮度在合成的时候不平衡
所以目前来说,2600MC Pro F/10的拍摄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假设要拍摄再大尺度一些的,可能再把减焦镜装上就行
而且我计划整个60ED APO做导星镜,反正是APO嘛,可以让导星精度更上一层楼,而且APO也可以当主镜,有空我就把220mini装到C8HD上面,然后2600装到APO镜子上去,来个倒反天罡,380的主镜焦距配1422的导星焦距,这样2600就可以拍摄更加广泛的区域,模拟了一下发现,这种配置两张照片就可以让IC434,NGC2024,M42大星云,一起合影
计算代码:
# 已知参数
focal_length_original = 2032# mm, 原始焦距
focal_length_reducer = focal_length_original * 0.7# mm, 加减焦镜后的焦距
pixel_sizes = # 像元尺寸,单位:µm
focal_lengths = # 两种焦距
# 角分辨率计算公式
def calculate_resolution(pixel_size, focal_length):
return (206.265 * pixel_size) / focal_length
# 计算所有组合的角分辨率
results = []
for focal_length in focal_lengths:
for pixel_size in pixel_sizes:
resolution = calculate_resolution(pixel_size, focal_length)
results.append({
"焦距 (mm)": focal_length,
"像元尺寸 (µm)": pixel_size,
"角分辨率 (角秒)": resolution
})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DataFrame(results)
import ace_tools as tools; tools.display_dataframe_to_user("星特朗C8HD不同配置下的角分辨率", df)
duskxi 发表于 2024-12-26 15:40
总比585MC Pro 要好多了
如图,是585MC P的范围
你现在的导星镜是哪一款?
pl3dmm 发表于 2024-12-26 19:20
你现在的导星镜是哪一款?
星缘 60230 很便宜的一款,而且目前这个导星焦距是不够的,主镜焦距和导星焦距比例都到10倍了
duskxi 发表于 2024-12-27 11:41
星缘 60230 很便宜的一款,而且目前这个导星焦距是不够的,主镜焦距和导星焦距比例都到10倍了
...
是的。
使用60或72ED 加2倍镜的话差不多。
或者,直接找一个焦距900到1000的
80~90口径的普销即可。
另外,你现在不使用减焦镜的好处是不需要考虑后截距的问题了。
duskxi 发表于 2024-12-26 15:40
总比585MC Pro 要好多了
如图,是585MC P的范围
这样玩的话,585的幅面都不适合于C8主镜,220mini更小幅面不是更不适合了么?
pl3dmm 发表于 2024-12-27 15:23
这样玩的话,585的幅面都不适合于C8主镜,220mini更小幅面不是更不适合了么?
...
所以说,是倒反天罡,让220在C8上面当导星,APO 2600MC Pro去拍摄 本帖最后由 duskxi 于 2024-12-27 16:10 编辑
pl3dmm 发表于 2024-12-27 15:19
是的。
使用60或72ED 加2倍镜的话差不多。
目前60230是普通的导星镜
如果买个二手72APO大概2500左右还可以接受,大概是430的焦距,焦距差距就缩小到4.7倍了,就是不知道我的赤道仪还能不能抗住咯,毕竟现在已经总重11KG了
经过我调节的HEQ5 Pro应该可以让导星够用
因为目前是230焦距的导星,精度也大概在视宁度好的情况下维持在0.4-0.6",糟糕或者光被云雾削减的时候也能在1.0"-1.8角秒,就没超过2"的时候
而非最好的情况下,也就是普通情况,我大概可以维持600s f/10 不拖线,运气好点,精度在0.8的话1000s也可以不拖线,毕竟2600分辨率高,你在就算是4K 32寸屏幕上整张铺开,不放大,星点也够小
这张照片就是昨天晚上火焰星云里面一张的1500s长曝光的经过矫正场校正后的原图
顺路问问这上面的大星点的衍射发散光怎么有个环? 不过在多张合成后就呈现正常的放射状衍射光了
duskxi 发表于 2024-12-27 16:06
目前60230是普通的导星镜
如果买个二手72APO大概2500左右还可以接受,大概是430的焦距,焦距差距就缩小到 ...
加60或者72ED的话(总重13~14KG)应该在EQ5的承载极限边缘,导星可能受影响。保证导星精度的80%正常载重应该是10.4~11KG。
关键看三脚架能不能承受了。
实在不行,换个大载重的立柱就好。
pl3dmm 发表于 2024-12-27 17:12
加60或者72ED的话(总重13~14KG)应该在EQ5的承载极限边缘,导星可能受影响。保证导星精度的80%正常载重应该是10.4~11KG。
关键看三脚架能不能承受了。
实在不行,换个大载重的立柱就好。
三脚架坚如磐石,因为我没有打开伸缩,太高了的话高角度天区又要看不到了
目前我已经额外加了一个4kg重锤,但是总算不是全放在杠杆底部了,我想这平均重量应该就可以,让赤道仪只做功,不对抗重力就好 不知道你家的阳台是不是没有封闭的那种? duskxi 发表于 2024-12-27 15:53
所以说,是倒反天罡,让220在C8上面当导星,APO 2600MC Pro去拍摄
你的HEQ5 除了精对极轴到什么水平?(误差显示多少?)
三星的goto 校准选择的是哪三颗星?
pl3dmm 发表于 2024-12-27 17:39
不知道你家的阳台是不是没有封闭的那种?
算是没封闭,因为窗是轨道窗,但是悲剧的是最高高度角大概到65朝上就不行了,但是好消息是C8HD这玩意遮住了60%的光也可以工作
pl3dmm 发表于 2024-12-27 17:41
你的HEQ5 除了精对极轴到什么水平?(误差显示多少?)
三星的goto 校准选择的是哪三颗星?
随机的,因为是zwo校准,如果用手控器那是我痴心妄想,因为手控器要求的三星貌似要求正交
zwo直接解析对极轴
大概极轴误差能压到10"以下,运气好能在5”以下
还有忘了告诉你了,我前面发的那张1500s的,我看了一眼,增益是-25 gain,我说怎么这么暗,没过曝呢
duskxi 发表于 2024-12-27 17:55
算是没封闭,因为窗是轨道窗,但是悲剧的是最高高度角大概到65朝上就不行了,但是好消息是C8HD这玩意遮住 ...
阳台党都是这么悲催的结局。。。
duskxi 发表于 2024-12-27 17:59
随机的,因为是zwo校准,如果用手控器那是我痴心妄想,因为手控器要求的三星貌似要求正交
zwo直接解析对 ...
看时间吧。晚上某个时间上,猎户座双星(四、七)和天狼星正好是一个大三角的结构状态,用来完成三星校准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个大三角,可能第三星的高度有点过,可能不太方便使用。
pl3dmm 发表于 2024-12-27 19:15
阳台党都是这么悲催的结局。。。
如果有一个牢靠的,但是底部三角展开的不是那么开的脚架,让镜筒更加靠窗,就可以有更多的高度角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