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叠加的一个问题,一直困扰我。
如果叠加的话,是一次拍60秒,10张叠加好;还是一次拍300秒,2张叠加好?为什么? 叠加张数越多噪点越少,但曝光时间长暗部细节才会多 需要一个时间组合 楼上两位高手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那怎么才是一个好的组合呢?有什么规律吗? 不好意思,插个队请问一下,如何叠加?上个月拍了几十张星空,脚架相机都没有移动,同一参数,但是用photoshop简单叠加发现是不行的,都变成了拖线,不能成为一幅清晰的星空图……郁闷! 用registax~~~~~~~~~~~~~~~~~ 原帖由 aaurora 于 2008-10-25 20:31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楼上两位高手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那怎么才是一个好的组合呢?有什么规律吗?
我不认为是一个组合,而是在光污染允许的范围内曝光时间长才好,就算是10000张30s叠加,也不可能得到比一张60s叠加更多的暗部细节,叠加后噪点少了,但细节不会变多~ 二者没有可比性。 那就是说,为了更多细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用尽可能长的曝光时间?我的理解对吗? 应该是适当的曝光时间和适量叠加吧?! 时间太长噪点会严重的吧?! 还是应该尽可能长的曝光,噪点严重能通过更多张叠加解决。 多谢楼上各位的指点。我先试试长时间曝光,看看效果如何。 我不认为是一个组合,而是在光污染允许的范围内曝光时间长才好,就算是10000张30s叠加,也不可能得到比一张60s叠加更多的暗部细节,叠加后噪点少了,但细节不会变多~byue 发表于 2008-10-25 21:5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非常同意~ 应该是适当的曝光时间和适量叠加吧?! 时间太长噪点会严重的吧?!
梦想双子 发表于 2008-10-26 23:06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 曝光时间长引起的噪点 远比欠曝的噪点 来得少
只要控制在不过曝的前提 尽量延长曝光时间
使得暗部细节先出来 再用叠加来消除噪点
何况长时间曝光的噪点都是一些红绿噪点
这些噪点可以通过暗场 非常容易的消除
退一步说 其实也没必要恪守不过曝的原则
当然过曝部分要用没过曝的片子来弥补
所谓HDR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