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其他] 发现国家天文挺有用的一期

[复制链接]
GUNDAM 发表于 2009-11-2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科学院网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本帖最后由 GUNDAM 于 2009-12-1 15:25 编辑

今天翻看之前的《中国国家天文》杂志,发现有一本很不错呀,发上来大家看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些天文景观目前所处的境况不大相同,有的已被损毁不复存在,如偃师东汉灵台、元上都承应阙天文台等;有的修复保护得很好,还成立了展览馆、纪念馆等,供游人参观,如北京古观象台、故宫博物院、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郭守敬纪念馆、登封观象台、南阳汉画像馆等等。这些天文景观,大都具有观赏价值。



书中介绍了中国77个天文景观,你去过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又离你最近呢?
drunkwenshuai 发表于 2009-11-2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光环新网
看过这期,还是觉得中国国家天文这书挺次的,图片很多,很精美,但是很多文章写的很像散文,发在青年文学更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鸡啄米 发表于 2009-11-2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电信
多谢分享,已经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UNDAM 发表于 2009-11-2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科学院网
恩 里面的文字更适合即将对天文产生兴趣的人,对于爱好者来说,专业的东西少了点!不过最近的几期有点看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ellandlv 发表于 2009-11-24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CBSi(中国)互动媒体
恩 里面的文字更适合即将对天文产生兴趣的人,对于爱好者来说,专业的东西少了点!不过最近的几期有点看头了
GUNDAM 发表于 2009-11-24 12:21

顶着中国国家的帽子,做成这样的定位,忒寒碜了那就。。。。幸好我没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lexchen4836 发表于 2009-11-2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中山大学南校区
前几天在淘宝看到价格便宜,就把全套买回来了,但至今只看了一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联通
LS居然买了全套。。。

果然很便宜吧??

原价买就太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518 发表于 2009-12-1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方正宽带
我今年没再订购,因为天上的东西太少了,地上的到很多,有点像旅游景点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VIVAVIVA 发表于 2009-12-1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甘肃省兰州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VIVAVIVA 于 2009-12-14 23:20 编辑

这部杂志,自己除了创刊号和今年的某两期外,其它期都购买了。
总体而言,不算太满意,内容与“中国国家”几个字似乎不太相称,反映最新天文研究进展的文字少得可怜,读者和网友对此表达不满已经不是个把月的时间,至今还未看到改变的迹象,令人疑惑和失望。
年末一期,居然还浪费版面刊登了什么驾车和滑雪的文字,莫非这些玩意儿也属于天文学的范畴?看来某些编辑部的人员在温暖舒适的办公室里呆得已经确实麻木不仁了。
明年还会继续购买这本杂志,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够看到这本刊物在办刊方针有上大的转变,莫再继续办成一本休闲和历史类的杂志了,天文刊物,老把目光放在地面上和古代,算咋回事么!
“中国国家”,这四个沉甸甸的大字,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糊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odo 发表于 2009-12-17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特别行政区
本来还想买,听了楼上同志们介绍,还是省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onepoint 发表于 2009-12-17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联通
人家是走 《中国国家地理》风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lexchen4836 发表于 2009-12-19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中山大学南校区
花了75块钱打包从创刊号到08年12月的《中国国家天文》,然后放了几个月都没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tarryguo 发表于 2009-12-2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东方有线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浣熊先生 发表于 2009-12-2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联通
人家是走 《中国国家地理》风格的。。。
onepoint 发表于 2009-12-17 13:42

《中国国家地理》风格?
不是说要以《FHM》为榜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wzhai 发表于 2009-12-2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电信
路过。。。。不要错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全天星图 发表于 2009-12-25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联通
这部杂志,自己除了创刊号和今年的某两期外,其它期都购买了。
总体而言,不算太满意,内容与“中国国家”几个字似乎不太相称,反映最新天文研究进展的文字少得可怜,读者和网友对此表达不满已经不是个把月的时间,至今还未看到改变的迹象,令人疑惑和失望。
年末一期,居然还浪费版面刊登了什么驾车和滑雪的文字,莫非这些玩意儿也属于天文学的范畴?看来某些编辑部的人员在温暖舒适的办公室里呆得已经确实麻木不仁了。
明年还会继续购买这本杂志,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够看到这本刊物在办刊方针有上大的转变,莫再继续办成一本休闲和历史类的杂志了,天文刊物,老把目光放在地面上和古代,算咋回事么!
“中国国家”,这四个沉甸甸的大字,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糊弄的。
VIVAVIVA 发表于 2009-12-14 23:16
好像《国家地理》说了多少地理地质和地球科学的最新进展似的,要看最新进展就看《自然》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VIVAVIVA 发表于 2009-12-25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甘肃省兰州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VIVAVIVA 于 2009-12-25 16:52 编辑

前几天买了几本好书:《科学的旅程》和经典地质学著作《地质学原理》,非常漂亮,读过不多文字后已经对这两本大部头书是爱不释手了。
喜好科学史的朋友可以收藏这两本书。《中国国家天文》,看来也很适合作为一本普及科学史知识的杂志而存在。

科学的旅程.jpg    地质学原理.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宇文 发表于 2010-1-5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我还是喜欢看《天爱》,都看了10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