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苏联军事航天史话 “钻石”军事空间站传奇(二)(转帖)

[复制链接]
txdtj 发表于 2011-11-24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中国学术信息中心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钻石”航天站
1621014390878464010.jpg
1250874796503429177.jpg
2610961883969195937.jpg
上图:早期钻石空间站的设计图;下图:剖面模型
       按1966—1967 年的设想,“钻石 站复台体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个是航天站本体,称为“载人轨道站(OPS)或“11F71产品” :另一个是渡运飞船,称为“运输补给飞船” (TKS)或“11IF72产品”,用来在地球与航天站之间接送乘员组。由于研制一种像运输补给飞船这样的大型运输飞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切洛梅决定采取一种短期内即可见效的替代办法:使用当时已被放弃的科兹洛夫“联盟-R”复合体中的运输飞船,这是一种名为7K—TK的改进型“联盟 飞船。
743656888471172101.jpg
在“钻石”航天站的最初设计草集中,该复合体由两大部分组成:
-11F71载人轨道站(OPS);
-11F72运输补给飞船(TKS)。
       航天员将乘坐运输补给飞船造访航天站,然后再乘坐它带着科学试验成果返回地面。这两种航天器的大小基本相同,均比当时正在使用的标准“联盟”飞船大得多。它们都将用UR-500三级火箭发射,这种火箭更为人熟知的名称是“质子K” 或8K82K。
1241023172318249241.jpg
切洛梅的宠儿-“UR-500K”质子号运载火箭,在苏联/俄罗斯航天事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至今仍然在俄罗斯空间事业中发挥着重要地位,必须承认,其能力不在科罗廖夫之下
      “钻石”航天站,即载人轨道站(OPS),重约18.9-19.9吨, 主要由如下三部分组成:
-11F74返回舱(VA);
-11F75航天站本体:
-11F76信息回收舱(KS1)。
663436520108505322.jpg
完整载人轨道站OPS的剖面图
       11F75航天站本体状如一个长圆柱体,分为粗细不同的两个舱段:粗舱段直径4.15米,细舱段直径2.9米。它重约l5吨,长11.61米,内部总容积约47立方米。细舱段位于站的前部,发射时被一锥形头部整流罩围起来。粗舱段位于站的后部,其尾部有一个球形气密过渡舱,在该舱外面沿航天站主轴方向装有一个名为“锥体” (Konus)的被动式对接口供来访飞船对接之用。在粗舱段与气密过渡舱之问有一个舱门,使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可先进入气密过渡舱减压。航天员将通过球形气密过渡舱上部的一个大舱门出舱进行舱外活动。
almrextb.jpg
球型气密过渡舱
1061723612153761457.jpg 656681120666968414.jpg
图中可见燃料罐和球面密封舱系统
       在气密过渡舱的下部还有一个较小的舱门与一小舱室连通,该舱室容纳一小型鼓状胶卷舱即11F76信息回收舱。l1F76回收舱可从站内被弹射出去, 带着由“玛瑙1”(Agat一1)主观测系统拍摄的总重达120公斤,总长达2000米的已曝光胶卷返回地面。信息回收舱本身重约360公斤,直径0.85米。航天员将用一个特制的机械臂将胶卷从“玛瑙1”主观测系统直接搬到回收舱处。
3072580845774825859.jpg
alfhatch.jpg
图中左为气密舱门,右上为回收机械臂,下为胶卷舱

       肢卷被装入回收舱之后,航天员将使回收舱自旋稳定,然后将其从站内弹射出去。1米长的回收舱自身带有供再入大气层用的固体推进剂推进系统(一台主发动机和四台姿控发动机)、一个降落伞系统、一个可抛弃的防热罩以及胶卷实体回收吊舱,后者装有无线电信标,供地面回收部队定向之用。在再入大气层之前,回收舱将抛弃发动机系统。在再入和着陆期问,胶卷对由于过荷而产生的负荷有严格的限制。因此,树脂工业科学研究所研制了一种专用的增压系统,用以缓冲回收舱在硬着陆时所受到的冲击力。
577305177234561239.jpg 2267280937405609802.jpg
左:KS1回收舱的胶卷实体回收舱;右:KS1回收舱分解,可见其防热罩、降落伞
3dxing 发表于 2011-11-24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电信
喜欢技术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mm 发表于 2011-11-24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联通
史料丰富呀,不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三叶观天 发表于 2011-11-2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 电信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460724213 发表于 2011-11-2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好东西   谢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txdtj 发表于 2011-11-26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中国学术信息中心
另一个问题是阳光,因为它可能会使回收舱在着陆后被晒得过热。其实,从防止胶卷过热的角度来看,回收舱溅落到水面上被认为更可取。就降落到陆地上而言,回收人员必须在几小时时间内回收到回收舱,否则胶卷的图像质量就会降低。设计师们研制了一种带有恒温器的专用全地形信标。军方还要求在胶卷暗盒的“心脏”部位安装一个自动自毁系统,以备万一降落到苏联境外时可将回收舱炸毁 自毁系统的炸药威力极强,会将胶卷炸得粉碎,使他人根本无法将其重新拼凑起来。最初的打算是“钻石” 站在发射时自带2~3个回收舱,以后再用运输补给飞船陆续送去额外的(多达8个)回收舱
2596043710203582730.jpg
1-“Игла”对接天线系统;2 -太阳方位传感器; 3 -姿态稳定发动机; 4 -“风“型真空系统; 5 -航天员运动器械; 6 -Колос-5Д水循环处理系统; 7 - Аврора“极光”通信系统天线;8-- СА-ЗЗР相机; 9 -科学设备;11 - 11F76信息回收舱; 12 -对接系统;13 -对接站; 14 -RD-0225轨道矫正发动机; 15 - 照相胶卷系统;16 - “绿松石”数据传输天线系统; 17 - 燃料舱; 19 - “伯朝拉”监控系统; 20 -“Agat - 1”大型长焦相机系统;21 - CA - 34R地形相机;22 -ОД-4光学取景器;23 -激光角反射器; 24 -ПОУ-М全景观测仪;25 - 遥感相机; 26 -垂直红外相机;27 -球形飞轮低功率机电稳定系统。
      在航天站粗舱段尾端的气密过渡舱的周围,装有几副天线及两台轨道纠正用主发动机。RD-0225(或11D24)主发动机由科诺帕托夫总设计师领导的化学自动化设计局(前第154试验设计局)研制,每台推力为400公斤。这些主发动机将用于制动、机动和轨道纠正。此外,还在航天站“头锥部”的过渡舱上装有一些稳定发动机,包括16台推力各为20公斤的微型发动机、12台推力各为1.2公斤的微型发动机和4台推力各为40公斤的微型发动机。
2201978742808943472.jpg 2728618424234103820.jpg
左:RD-0225发动机;右:钻石空间站上的轨道矫正发动机
        航天站的电力由两块大型太阳能帆板提供,它们像翅膀一样展开,总跨度为22.8米,其根部与航天站的球形舱相连。这两块帆板展开后总面积为52平方米,可提供3120瓦电力。航天站的整个前端,被一个由真空绝热材料制成的锥形防护罩围住。
97108866966335525.jpg
从后部可见折叠状态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发动机喷嘴
       航天员将在站的后对接口对接,然后打开舱门进入球形气密过渡舱,再经过一条短通道爬进航天站的粗舱段。该通道的外围是一个短粗的设备舱,其内装有供航天站主发动机用的球形推进剂罐、主发动机本身、压缩气瓶以及小型姿控推力器。
       在航天站的粗舱段内设有一个驾驶员控制台和一个控制板,前者可显示航天站的当前坐标,后者可使驾驶员控制航天站的方向。仪器仪表均被设计和安装成可拆卸的组件,以便于修理。该舱段内还设有运动器械(包括一台跑步机和一台体重秤)和卫生间,旨在监控站内各系统运行情况的“伯朝拉1(Pechora-1)电视监控和信息搜索系统”,也装在该主舱段内。
1301821767287950610.jpg 1428485506808087614.jpg
alpanel6.jpg
主控制室内面板和分系统
alpanel1.jpg
伯朝拉电视监控系统屏幕
      粗舱段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玛瑙1”照相侦察系统(11V38产品),这一大型设备占据了该舱段后部的很大空间。该系统的转包商是克拉斯诺戈尔斯克机械厂中央设计局(前第10设计局)。整个系统包括一台大型可变焦距(最长达6.375米)光学望远镜,用来对地球表面赤道地区及地球大气层内的目标进行详细观测。俄罗斯消息来源称,该望远镜的分辨率优于3米。但根据主镜的尺寸来判断,该望远镜很可能能够识别小于1米的目标。美国情报界人士在1974年初曾预言,其分辨率会高达0.30~0.45米。 “玛瑙1”望远镜将与安装在望远镜顶部的ASA-34R宽胶卷相机(1lV310产品)一同使用。ASA-34R 相机还包括作为其组成部分的SA-34R 地形相机和SA-33R恒星相机,以供测地观测之用。航天员将利用“玛瑙1” 照相系统拍照地面目标,在站上冲洗胶卷(画幅50~50厘米),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奥罗拉”(Avrora)闭路电视链路将一些在战略上最重要的照片直接传回地面,整个
过程可在大约30分钟以内完成。其余的照片在站上用Rakkord系统冲洗后,将通过11F76回收舱送回地面 早在1960年代末,设计师们就计划要在未来的“钻石” 航天站上安装另外一些光学系统,特别是用可见光谱以外的谱段进行观测的光学系统。当时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在站上安装合成孔径雷达。
1365716587001778202.jpg
玛瑙1”照相侦察系统
1304073567101606626.jpg
遥控照相控制台
1301821767287950610.jpg
照相操作站

       在航天站所载总共14台光学仪器中,还包括一台OD-4光学取景器。航天员利用该仪器可使航天站下方地球的运动“定格” ,观察海上的特定目标,将他们的见闻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在飞越地面通信站时将所记录的内容传输下去。地面分析人员利用已知的准确观测时闻就可以确定目标的确切坐标,以便航天员利用其它系统对这些目标进行实际观测。
2202260217785654171.jpg 2545941164348835033.jpg
左图:光学取景器;右图右下角为光学取景器,右上角为“隼1”潜望镜
        1971年,OD-4 型光学取景器曾在第一个“礼炮号”航天站上用过。“钻石”站上的POU-11(11V31产品)全景观测仪,用于对地球表面进行大面积覆盖。其它光学仪器还包括分辨率为100~120米的“伏尔加” (11V33产品)红外相机,供探测地球灾害用的“琥珀P'' (Yantar-P)红外相机,以及AFA-M31S和KFK-100遥感相机等。“伏尔加” 相机被认为是苏联在太空部署的第一种对地观测用红外相机。“钻石” 站还装备了“隼1” (Soko1-1)潜望镜,用以观察航天站周围的情况以及航天员在舱外进行太空行走时的情况。


       从粗舱段再往前走,航天员就会进入直径较小的细舱段,这里是乘员组生活舱,里面设有折叠床睡眠处、一套用餐桌椅、一个食物储藏与准备处、一个药品柜以及一些供照相用的观察孔。“钻石”站上的生命保障系统在苏联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包括了一种名为“激浪101”(Priboy-101)的装置,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实现水的循环利用,生命保障系统的控制装置也位于该舱段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husheng2 发表于 2011-11-2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perfect!这样的好文章应该加分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11-28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杨浦区 电信/虹口区电信
不放点自卫武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txdtj 发表于 2011-11-2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中国学术信息中心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2-29 00:57 , Processed in 0.07377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