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闲谈】亚洲国家的科学教育

[复制链接]
Ptolemy 发表于 2012-11-1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想在像数学、物理这种纯理科专业上取得一点成就靠的不是研究人员的数量而是质量,这种专业学个半吊子,比如拿个学士学位,有什么用?至少也得是PHD,最好是北美的PHD,然后才有可能研究得出点东西。。大部分本科学数学或者物理的,读硕士时基本转投工科或者商科去了,只是把理科的数理逻辑作为应用的基础而已。
况且读理科对智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像我这个工科小硕读数学基础课都都学的我欲哭无泪,什么什么Hermite矩阵、Jordan标准型的都理解不能,大部分人更加不可能理解得了数学与物理的美。想让60%的学生读理科完全是浪费。。

点评

hmmm。。。  发表于 2012-11-18 15:5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eanonlia 发表于 2012-11-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联通

事实上,我们常说的文理分科,选择理科的人其实是选的工科,真正的理科少得多了。
我们平时不大注意理科和工科的差别,其实这个微妙差别还是不能忽视的。工科给社会带来实际效益更多,而理科则是长远的效益,于当前的用处要小得多。

点评

是啊  发表于 2012-11-18 15:5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慕容泪☆ 发表于 2012-11-16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标题不同意楼主,不能说是“亚洲”,应该说,是华人与西方人相比,可以说是讨厌科学技术的,或者可以理解成:华人的求知欲望不如西方人。因为华人(汉族人为主)是地球上经历农耕社会最长的种族,农耕社会讲究的是自然经济,顺应自然法则,人勤劳一点,吃得饱喝喝茶吹吹牛,家庭和睦就OK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华人多,以勤劳创造自己的地位,很多政策向华人、华侨倾斜也是很明显的。华人虽然勤劳,但由于受孔子一生都鄙视生产劳动的思维的影响,事实上华人普遍心里不真心喜欢劳动,而是希望通过勤劳将来获得特权,追求那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快感。

但日本是亚洲国家,日本人就不同了,虽然日本也经历过农耕社会,但普遍认为日本人祖先是秦朝时期徐福带着的那几百童男童女,没有经历过汉朝至今“独尊儒术”的局面,日本人没有那种鄙视生产劳动的意思,工业化把武士集团打趴下就更加发奋了,而且日本人不像中国人那样死要面子,不懂就学,刻苦钻研,非常肯学,因而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因而一搞科技,中国人完全处于下风,你看明治维新,其实是照抄清朝的洋务运动,但人家工业化20年就把清朝打趴下,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勉强算是工业化。直到现在,日本人仍然非常重视科技,不是发生过一日本人通过自残,进入竞争对手公司窃取技术的事么?
韩国人工业化很晚,但科技也不弱,虽然比日本有差距,但韩国人总的来说,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在中国人之上的,我认为。

点评

日本人“爱面子”是出了名的,现在的韩国人也不遑多让!也许就是他们的这种不认输的精神才造就他们对知识的重视。俗话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日韩两国的人民比我们都更了解和重视这一点。尤其是日本的文化背景让日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18 16:13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天道无极 发表于 2012-11-18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TMNet电信公司
☆慕容泪☆ 发表于 2012-11-16 16:21
标题不同意楼主,不能说是“亚洲”,应该说,是华人与西方人相比,可以说是讨厌科学技术的,或者可以理解成 ...

日本人“爱面子”是出了名的,现在的韩国人也不遑多让!也许就是他们的这种不认输的精神才造就他们对知识的重视。俗话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日韩两国的人民比我们都更了解和重视这一点。尤其是日本的文化背景让日本人民普遍上都比较趋向理性,不想我们(华人)好多时候都那么封闭迷信,宁可相信一些毫无根据的民科玄学的神棍理论,也不去扩充自己的科普知识。另外,华人的传统观念,就造就了我们对于我们周遭环境的变化和科学真理的体悟是那么的被动和后知后觉,甚至于漠不关心。而我们这样民族特色,正是造成我们长期积弱和被欺压的命运!!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7 19:06 , Processed in 0.045562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