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家语委171条新词发布惹争议 选择标准引质疑

[复制链接]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7-9-25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天地通电信有限公司BGP节点(北京电信+北京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发信人: erw (思索陕甘宁), 信区: EduForum
标  题: 国家语委171条新词发布惹争议 选择标准引质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Sep 24 15:50:08 2007),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Soar (超越☆我的石头),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国家语委171条新词发布惹争议 选择标准引质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Sep 24 15:25:35 2007), 站内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70924/14360628.html
    “房奴、梨花体、熊猫烧香、学术超男、奔奔族、独二代、晒客、丁宠家庭……”日前,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就近年来流行的各种新生词汇,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选目。该报告一发布,迅速引起广泛关注,新词是否有普及性等成为议论焦点。在日前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2007国家语言资源与应用语言学高峰论坛上,“171条”再次成为国内外语言学专家争论的焦点。
   
    “暖巢管家、诺亚规则、半糖夫妻、土腐败、世宗、7时代、擒人节、轻熟女、穷人跑、十五细则……”面对这些“古怪”字眼,研讨会现场上一位专家扔下这样一句评语:“我一头雾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顾曰国质疑的是:这171个“新词语”是否都是新词语?“新词语到底如何定性,还需探讨。”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外界对“171条”最主要的质疑,也集中在新词的“资格”上。一个叫“老石”的网友的态度很具代表性,他说:“教育部对新词的‘宽容’,就是对社会乱造词语的‘纵容’。这将会对以后人们使用词语产生误导。教育部及国家语委作为管理国家语言文字的权威机构,应该遵守有关法律和语言规范,慎重对待语言文字的新现象,可以跟踪研究,但不应该急于公布。”
   
    “171条”产生的背景,在此次论坛上得以披露。国家语委的相关课题组持续观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30余家报纸,从中发现“候选新词语”,并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考察其使用频率及出现年代。通过反复审慎遴选,获词语数千条,再请专家审定出300余条。之后,利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动态语料库进行验证,验证语料来自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三类,验证语料规模2005年约7亿汉字,2006年约9亿汉字。最后又请6位词汇学和词典编纂专家审定,得171条。
   
    “这171条新词语,凝聚着几十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智慧,利用了语料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研究手段,绝非‘妙手偶得’,实为审慎之作。”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这样说。
   
    李宇明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新事物、新观念、新词语及其新用法大量涌现。新语言现象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今年尝试着先公布了171条,并不意味着一年新产生的词只有171条,一个新词是今年产生的还是去年产生的、还是前年产生的,确定起来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们会努力找到新词语。”
   
    学者陈思和则撰文表示,有关“新词汇”的争论虽然是从教育部公布的报告引发的,但是问题的实质,仍然是在文化领域。
   
    陈思和认为,自从有了网络,各种民间流行文化以及民意取向能够及时传递到文化精英、文化决策者的视野之中,多少影响到文化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新词汇”从收集研究到推广、编入教材,毕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因为,从大众文化层面流行的语言,到精英文化层面上的语言运用,再到融入语文教育的核心文化体系,涉及到完全不同的文化层面,其内涵不可混为一谈。
   
    此外,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资深报人江惠迪也指出,“新词语后面都没有附加解释,而中国的通讯社电稿中如果出现了这些词语,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都要进行简单的释意。我希望以后国内对于新词的发布,要考虑发布的方式,给予新词必要的解释。”
   
    就此,李宇明表示,语言生活状况是国家基本国情,教育部、国家语委会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并提高年度语言生活报告水平,再公布新词时,将会同时配有例句和注释。
   
    而顾曰国研究员则强调,公布新词语之后,更需要研究监测发布后的负面反馈,且在编写辞典和语文教材时要十分慎重。
viking001 发表于 2007-9-2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联通

看来我老了。。。

好多没听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zwy1428 发表于 2007-9-25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桐乡市 电信/高级中学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occultation 发表于 2007-9-2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瓶装绿萝 发表于 2007-9-25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没多少能够理解的:
房奴:指贷款买房者。每月工资大半用于偿还沉重的还贷。
熊猫烧香:是指计算机病毒泛滥?
独二代: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爱情的结晶:独生子女二代。

其他的谁来补充一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万紫千红 发表于 2007-9-25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鼓楼区 电信
才选了171个,还好不算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9-25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新的词语总会产生的,没有必要总是以一种近乎抵制的保守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它们。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礁湖星云 发表于 2007-9-2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荆门 电信
真的老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occultation 发表于 2007-9-25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环球全域电讯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清夜星蓝 发表于 2007-9-26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我是在8月  打工 时在报纸上看到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0 04:53 , Processed in 0.13126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