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咨询] 有感于深空摄影网游化

  [复制链接]
msloo 发表于 2019-6-1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80年代深空摄影,是老外资深先驱干的事,非常令人憧憬
90年代深空摄影,是少数资深大神开荒,甚至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牧夫论坛的摄影版

00年代深空摄影,是一项令人向往的高端爱好,开启了很多人的摄影大门

10年代深空摄影,逐步向冷冻相机、自动导星、自动解析、自动调焦、无人值守远程拍摄发展

特别是最近一两年,网游化的趋势,让我有感而发,并非针对谁或某个模式,只是有点感触

网游化的表现:
1、花钱买一个远程账号,即网游ID
2、花钱买一堆设备,即氪金装备
3、自动化拍摄,即挂机练级
4、后期处理也可以让有时间有技术的人完成,类似代练
5、得到图片以后发论坛发朋友圈甚至评奖,类似爆了虚拟物品
6、对各种目标的刷经验,比如刷各种梅西耶、NGC,但是这些BOSS们都是练级过程中的经验值
7、对某几个BOSS反复刷,大家刷,交流刷的经验,出现了类似于“快速通关”的模式,暂且称为bossrush模式
8、氪金的程度和等级也不同,有本地玩的,有国内远程的,有国际远程的
9、关注的更多不是BOSS本身,而是对BOSS的特点、难点、经验值和相对应的装备津津乐道

不知道是福是祸,这样趋势今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也许也能从网游的生命周期看出端倪,我就不胡乱猜测了,只能说时代的发展太快了

tkseraph 发表于 2019-7-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sshyang 发表于 2019-6-29 19:51
通篇看完,凯撒说的与我心有戚戚焉。

我们一起基于前人的经验玩起了远程自动台,建设过程非常开心,很有成 ...

说得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shyang 发表于 2019-6-2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通篇看完,凯撒说的与我心有戚戚焉。

我们一起基于前人的经验玩起了远程自动台,建设过程非常开心,很有成就感,是人生中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件事。
当台子建成后大概1年左右基本稳定了,每次拍摄就是远程登录,花15分钟制定计划,然后睡到自然醒,上网看看收获了什么素材。没多久就感觉缺了点什么,这个过程人的参与度越来越低,和之前野战过程中丰富的视觉、触觉、同好交流等多维度信息输入所带来的愉悦感相比,显得非常单调乏味。

“一旦为了摄影而摄影,也许会抹掉一些知识和乐趣。”——凯撒

因工作繁忙,花在天文上的时间比前几年少多了。
后来,我买了个82APO双筒,抽空玩目视。我发现自己依然热爱星空,依然会为了看到朦朦胧胧的目标而兴奋,因为我知道,它们就在那里。
我们身上的每个原子都来自宇宙,我们的死亡就是把借来的物质和能量归还给宇宙。在彻底熵增之前,我们都要好好活着,多看看这个给了我们生命的宇宙。携死而生。

“天文是个可以玩一辈子的爱好,这么多年来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淡出圈子,但是我相信他们对宇宙的探索和渴求是不会磨灭的。”——凯撒

摄影是替代人眼去看宇宙。迟早有一天,我们只需要设定目标,全过程交给弱AI,就可以收获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快餐化也是好的,让我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干别的事,比如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在旅途之中,在闲暇时候,远方的望远镜正在收集古老的星光。”——凯撒

我现在为了喜爱而拍,不为发表、不为获赞、不为参选,仅仅是纯粹的自我满足——这是我拍的宇宙中某个角落的模样。
期待年底的第三届长三角星空大会,和兄弟们再次相遇~

点评

说得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3 10:07
回复 顶~ 1 砸~ 0

使用道具 举报

cxlmoly 发表于 2019-6-28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西藏–日喀则 电信
还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吧。说不定过个几年大口径天望就开始普及了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sloo 发表于 2019-6-2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gaita3 发表于 2019-6-28 22:39
so,,第三届长三角摄影比赛我看还是取消远程台参赛吧~哈哈江南多烟雨,确实一年也出不去几次。特别是今年 ...

嗯,作为一个建议提交,不过远程台我们限制规则,只有坐落在长三角的远程台,今年好像老朱那边出片率几乎没听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aita3 发表于 2019-6-2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本帖最后由 gaita3 于 2019-6-28 22:40 编辑

so,,第三届长三角摄影比赛我看还是取消远程台参赛吧~哈哈江南多烟雨,确实一年也出不去几次。特别是今年,过完年就没几个好天气
这不,,又梅雨了~~~
等下个月出梅再浪


1.png

点评

嗯,作为一个建议提交,不过远程台我们限制规则,只有坐落在长三角的远程台,今年好像老朱那边出片率几乎没听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8 22:59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sloo 发表于 2019-6-2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联通
ship2007 发表于 2019-6-24 15:27
搭车问一下,像我们个人也想试一试远程天文台,怎么购买相关的账号,机时呢? ...

两种方式
一种是P2P,找已经搭建远程台的同好租,价格比较便宜
一种是B2C,上智利望远镜、itelescope等国外租赁平台购买“点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sloo 发表于 2019-6-2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联通
syxbach 发表于 2019-6-25 04:25
这个话题非常好,我也来贡献一下我的看法。首先喜欢天文和天文摄影是一个很好的爱好,也许是一个很小众、‘ ...

我个人搞远程是为了更好的天气和更高的出勤率。浙江全年大约50个晴天,剔除月相、工作日等因素,出勤率最高的也就10次不到。而云南新疆等地,晴天200个左右。出勤率方面,工作、生娃以后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不太自由。但是远程确实也是个走捷径的方式,远程了以后,大家不再关心前期拍摄,甚至一些视宁度不够好的片子根本不屑于处理,这是人之常情,即使经历过野战辛苦的我有时候也会如此。素材来之太容易,就会萌发攀比器材、吹毛求疵等问题,远程的高素质(20小时)片子也确实对野战(3-5小时)形成碾压。
目前我是本地、远程各有一套,阴雨天远程凑合,晴天上山野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yxbach 发表于 2019-6-25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这个话题非常好,我也来贡献一下我的看法。首先喜欢天文和天文摄影是一个很好的爱好,也许是一个很小众、‘逼格‘很高的爱好,但是我觉得这个爱好可以让人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享受星空的美。任何玩这个爱好的人,如果条件允许,都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
我开始玩天文摄影有一年半了,我的每一个目标都是我开车3-4小时去黑区拍摄的。我从一开始单反改机到现在升级到冷冻CCD,比较高级的赤道仪,自动化对焦和小电脑无线操控设备,我花了一年多时间一直在学习,在折腾,在败零花钱。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所以我是很看重前期的,我觉得前期是天文摄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出摊都会遇到问题,都要折腾,都要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天文摄影的乐趣所在。你要和老天斗,看天气,学习天气预报模型;你要和人斗,开车几小时,离开大城市,去黑区;要和设备斗,每次连接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自己的设备,要不断更新,调试,在家里练习,出摊才可以高效率地在有限的几小时内拍到质量最好的素材。我想这一切都是每一个野战党最津津乐道的,难以忘却的经历。

然而,能出摊的条件也不是没个人都可以具备的,有的人没有时间,有的人住的地方附近没有黑区,有人的可能不想折腾设备,有的年纪大了搬不动设备了,所以就有了远程台,由专业人士维护设备,几个人分享数据,我想这个和传统天文摄影还是有区别的,但是这样做的确让这个爱好白菜化。但是只是点点鼠标就拿到数据,怎能体会到我们出摊党每次野战的喜悦呢?这也是我不想加入那些远程小组的原因,每个月付点钱(比我出摊可能还要便宜)就可以拿到数据,我宁可自己出摊,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但是以后工作地点在变,家庭原因,身体条件都会影响我能否出摊拍天文,所以,我会考虑在未来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建台,这样的话,我又有很多东西要学了,比如买或者租地,建台,无线远程操控和定期维护等等,我想这个公共的远程台比如ChileScope和Deep sky west还是不一样的。

最后谈谈后期,天文摄影后期很重要,和前期一样重要。但是后期处理照片可以有自己的风格,自己喜欢就好。至于有人说可能就不擅长后期,那是因为不肯钻研,网上有这么多教程,自己努力钻研一下就可以了啊。与其赞叹别人,不如自己好好学习。我想后期更在于自己的努力吧,毕竟没有像前期那么受客观条件限制。

以上是一家之言。现在天文设备的价格越来越亲民,有条件自己喜欢都可以玩这个爱好。祝大家玩得开心。

点评

我个人搞远程是为了更好的天气和更高的出勤率。浙江全年大约50个晴天,剔除月相、工作日等因素,出勤率最高的也就10次不到。而云南新疆等地,晴天200个左右。出勤率方面,工作、生娃以后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不太自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8 08:36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hip2007 发表于 2019-6-24 1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移动
搭车问一下,像我们个人也想试一试远程天文台,怎么购买相关的账号,机时呢?

点评

两种方式 一种是P2P,找已经搭建远程台的同好租,价格比较便宜 一种是B2C,上智利望远镜、itelescope等国外租赁平台购买“点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8 08:5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求是 发表于 2019-6-24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徐汇区 BGP多线
远程台的最大优势是大城市中的天文爱好者利用外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足不出户进行天文观测。如果能身临其境,其乐无穷。像上海,有许多中学建有天文台,除了能看看月亮、木星、土星、金星,几乎看不到什么。所以,很多天文爱好者渐渐失去了对天文的兴趣。如果建立一个共享远程天文台,或许比每所学校建天文台更有意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飞天酷哥 发表于 2019-6-2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移动/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
国宝 发表于 2019-6-24 11:02
我觉得要担心一下星链。。。

哈哈,趁着还不是漫天飞着星链,把想拍的目标都拍完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国宝 发表于 2019-6-2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我觉得要担心一下星链。。。

点评

哈哈,趁着还不是漫天飞着星链,把想拍的目标都拍完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4 14:5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EEFF 发表于 2019-6-24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电信
再整个一键后期就齐活了。大神们加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宛若天堂 发表于 2019-6-23 0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移动
哪有你们说的那么悲观……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天风 发表于 2019-6-2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联通
小学时候看陈培堃写的天文摄影入门,甚是向往,至今保留一个vinxen GA4留作纪念。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gopen 发表于 2019-6-2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凌云县 电信
作为一个苦逼的打野佬,看来我是不会入远程台了,独自在荒郊野岭战天斗地已然成为习惯,虽然获得原始底片的效率低一些,但其中的乐趣还是没法替代的,守在设备边拍摄看来越来越成为一种古老的做法,只有越来越少的人还在坚守了,不过就像工业化时代的手工作坊,坚守也有其独到的价值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会飞的海豚 发表于 2019-6-2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太好了。
下一个风口就是天文望远镜网游。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六哥 发表于 2019-6-21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韶关 移动
网游化还谈不上吧。如果能做到网游化那就真的普及到人人爱科学了,这是个很好的起点,远没有结束。。其实,天文是个很偏门的爱好。普及程度并没有达到哪怕随便一款网游那样的普及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etheha 发表于 2019-6-20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长宁区 电信/普陀区电信
670273958 发表于 2019-6-20 14:52
作为入门的,感觉在看《诸神之战》。诸神已在雪山之巅,我还在山脚下慢慢爬,其乐无穷 ...

同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670273958 发表于 2019-6-2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电信
作为入门的,感觉在看《诸神之战》。诸神已在雪山之巅,我还在山脚下慢慢爬,其乐无穷

点评

同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0 14:59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9 20:09 , Processed in 0.06786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