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向巴以两国致哀

[复制链接]
ankeee 发表于 2009-1-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刚看了一堆巴以冲突的图片


向那些死去的,受伤的,活着的人致哀



向那些拿枪的,拿弹弓的,拿砖块的人致哀




向人类致哀
phenix 发表于 2009-1-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联通
这两个国家,不可调和的冲突,没有旷世大贤的出现没法解决他们的问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nkeee 发表于 2009-1-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哈马斯副指挥官哈穆德·扎哈尔在阿克萨电视台发表声明说:“杀死我们的孩子,让我们杀死你们的孩子变得合法;轰炸我们的清真寺,让我们轰炸你们的犹太教会堂变得合法;轰炸我们的医院,让我们轰炸你们的医院变得合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IVAVIVA 发表于 2009-1-6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冤冤相报,在可预见的年代里我们是难以看到巴以实现长久的和平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夏歌长弓 发表于 2009-1-6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电信
以色列早就该打巴了
巴勒斯坦人最懒  
什么事都不干  
总是要联合国给他提供人道救援粮食吃
现在打起来了  还说自己没饭吃
真的是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IVAVIVA 发表于 2009-1-6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本帖最后由 VIVAVIVA 于 2009-1-6 17:40 编辑
以色列早就该打巴了
巴勒斯坦人最懒  
什么事都不干  
总是要联合国给他提供人道救援粮食吃
现在打起来了  还说自己没饭吃
真的是
。。
夏歌长弓 发表于 2009-1-6 17:37


不能这样说,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从来就没有过巴人“最懒”的念头……某些洋人还说中国人咋咋的,难道这是事实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罐头 发表于 2009-1-6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电信
5次中东战争,那么多arab国家都没从以色列捞到好处,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0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发信人: dadaowangwu (大刀王五),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ZZ没有毛泽东的阿拉伯兄弟真可怜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10 10:48:46 2009), 站内

没有毛泽东的阿拉伯兄弟真可怜  

昨天吃过晚饭,全家人围坐在客厅里看新闻联播。当电视中演到以色列地面部队进攻加沙地区的时候,电视出现了许多阿拉伯妇女和儿童受伤死亡时的血淋淋画面,妻子叹了口气说:“阿拉伯人真可怜!”听妻子这么说,已是耄耋之年的老父亲也跟着叹了一口气,说道:“阿拉伯人是可怜,可是,当年没有毛主席的时候,咱中国人比阿拉伯人还可怜。”老父亲的话,让我忽然想通了一个几天来始终解不开的问题,人数众多的阿拉伯人为什么总是挨以色列人的打?  

从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以军空袭加沙地区开始,我就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有了记忆以来,就不断在广播中听到以色列人打阿拉伯人的事。而且直到如今,在这过去的四十多年中,以色列总是没完没了地打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为什么这么多年也总是没完没了地挨以色列人的打。这几天,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上网搜寻,想从中找到以色列总是打阿拉伯人,以色列人为什么能打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为什么又总是挨以色列人打的答案。  

网络里有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的记载还真不少,有些大的网站还制作了许多专题,详细记载了以色列建国的经过和建国以来与阿拉伯人交战的全部情况。令人惊奇的是,以色列从建国的当天起,就开始与阿拉伯人交战,至今已经打了六十多年,大战五次,小战无数。虽然以色列人口稀少,但却从来没有失败过,而且还越打越强。阿拉伯人虽然人数众多,却连一次决定性的胜利都没有取得过。对于人数少的以色列为什么总是能战胜人数多的阿拉伯人,网络里的解释有很多,我看了不少,但总觉得解释得不够合理,所以,这几天,总是想着这个问题,  

以色列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一个根据联合国决议而建立的国家。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第181号决议。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及附近村镇作为一个主体由联合国管理。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国根据联合国的决议成立。以色列国的出现完全是大国霸权和强权政治的产物,是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大国为了利用犹太人在中东地区制造动乱以便争夺那里霸权的产物。因此,几个大国操纵下的联合国才在分治决议中极力偏袒犹太人。当时,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只占那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实际占有那里的土地更仅占百分之六,但根据决议却分得了那里百分之五十六点四七的国土面积,其中还包括经济最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带。而阿拉伯人占那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实际占有的土地更多达百分之九十四,但却只分得那里百分之四十二点八八的国土面积,并且大部分还是丘陵和贫瘠地带。  

早在公元纪元出现之前,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生活过,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圣经》就是犹太人贡献给人类的文明成果之一。公元前一百多年,罗马帝国开始统治那里,并残酷地压榨犹太人。罗马人的残暴,激起了犹太人的反抗。但是由于民族力量的弱小,反抗失败了。从此,犹太人开始了向全世界“流散”。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地区之后,阿拉伯人成了那里的主人。  

犹太人“流散”到欧洲之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遭到了欧洲人的无数次迫害。残酷的现实使犹太人明白了,没有祖国的民族就像是失去母亲到处流浪的孤儿,遭人欺辱是在所难免的。于是,部分犹太人中的有识之士便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了“犹太复国运动”,并把复国的地点选在了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巴勒斯坦地区。  

自从犹太人离开了巴勒斯坦地区之后,阿拉伯人就开始在那里繁衍生存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因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复国的主张从一开始就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所以,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建国的当天下午,由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当地的阿拉伯人组成的联军,就向以色列发起了全面的军事进攻。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令人大惑不解,强大的阿拉伯联军不仅没有能够战胜以色列,而且,以色列还取得了战场上的优势,占领了不少联合国分治决议中规定分给阿拉伯人的土地。到一九四九年初以色列与交战的各阿拉伯国家签订停火协定时,联合国分治决议中分给阿拉伯人的土地,除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被约旦和埃及占据外,其余的都被以色列占据。联合国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还未等成立,就胎死腹中了。从那时起,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反抗以色列统治的斗争和周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争夺巴勒斯坦地区的战争就此起彼伏,时断时续。一九七三年爆发了对今天巴勒斯坦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四次中东战争”,面对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以色列不但很快从战争开始时的被动中反应过来,稳住了阵脚,而且还迅速开始了反攻,打过了苏伊士运河,直逼埃及首都开罗,从而反败为胜。此役,阿拉伯国家对抗以色列主力的埃及,彻底地被以色列打怕了,退出了阿拉伯“反以”联合阵线。埃及此举,不仅埋葬了阿拉伯世界的“反以”联合阵线,也使阿拉伯国家丧失了战胜以色列的信心。从此,阿拉伯国家的“反以”联合阵线解体了,曾经发出的“把以色列赶入地中海”的誓言被自己抛入了地中海,退而求其次地表示愿意与占领了阿拉伯土地的以色列共同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下去。从那时起,被以色列占据的土地上的阿拉伯人民,为了夺回自己世代生活的家园,就再也指望不上其他的阿拉伯兄弟了。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地开展反抗以色列统治的斗争。当初,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支持下,周围几个阿拉伯国家联合对以色列作战尚不能获胜,如今,只剩下被占领土上的阿拉伯人孤军奋战,结果可想而知。被占领土上的阿拉伯人组成的“法塔赫”、“哈马斯”等抵抗组织每一次的反抗行动,都会招来以色列对抵抗组织以及阿拉伯平民的大规模报复。几十年来,死于以军炮火之下的阿拉伯平民何止成千上万。在以军这次短短几天的报复行动中,死于以军炮火之下的阿拉伯平民就已经超过了五百人。  

在中东以及与其毗邻的北非,除了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之外,完全是阿拉伯人的天下。而且,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是富甲天下的产油国。但是,拥有一亿多人口,也同样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阿拉伯国家在与只有四百多万人口的以色列在四次大战之中,无役不被打得溃不成军,而只能靠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迫使以色列主动停火才能稳住阵脚。  

阿拉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阿拉伯人聪明智慧、勤劳善良,在长期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古代就曾经产生了“穆圣”、萨拉丁那样的英雄人物,还为人类贡献了《古兰经》、《一千零一夜》等优秀的文化作品。在当代,也出现了像萨达特、阿连德、萨达姆那样的阿拉伯硬汉,培育出像萨德丁*沙兹利那样的军事英才。而且,在狂热的宗教意识刺激下,阿拉伯人也不乏勇敢。可是,阿以交战的结果为什么总是以阿拉伯人的失败告终。其中的原因就是阿拉伯世界缺少一个毛泽东,没有毛泽东那样的导师引路,没有能够把全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毛泽东思想,没有教会人们如何反抗强暴的毛泽东思想。阿拉伯人虽说全体信仰伊斯兰教,但是,由于伊斯兰教内部教派林立,所以,整个伊斯兰世界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而且,即使伊斯兰教在表面上能使所有的阿拉伯人都汇集在一面旗帜之下,但由于宗教就是宗教,不像毛泽东思想那样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毛泽东思想在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基础上,又教会了人们如何反抗强暴的方法。因此,拥有并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中国人民,才能在缺少物质武器的情况下,战胜一切国内外敌人。而阿拉伯人在不缺乏勇气和物质武器的情况下,就是由于没有掌握战胜敌人的方法,才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犹太人自打从希特勒的毒气室里、焚尸炉旁逃生之后,也练就了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虽然也同样没有毛泽东那样的导师引路,但是,希特勒这个“优秀”的“反面教员”却用毒气室、焚尸炉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具”,给犹太民族上了最好的一课:“一盘散沙”似的民族,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只能是别人的口中肉。曾经是别人口中肉的犹太民族知道,不想成为别人的口中肉,就只有整个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而且,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找到防止挨打的办法。事实告诉人们,以色列人已经充分地做到了这一点。不但有效地防止了挨打,而且还开始打别人。  

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一样,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同样聪明智慧、勤劳善良,也曾经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也曾经为人类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也同样有被人长期欺辱的悲惨过去。  

我记得自从我记事以后,父亲就经常给我们兄弟姊妹讲他过去的经历。我的父亲出生于老中华民国时期的山东。老中华民国的概念,父亲解释说是当时蒋介石北伐成功,统一中国之后,为以示与北洋军阀时期的那个中华民国有所区别,顾将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华民国称之为老中华民国。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军打到山东的时候,我父亲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但是,用父亲说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虽然有血有气,却一点也不方刚。面对占我国土,杀我同胞,淫我姐妹的日本侵略者,父亲与那时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除了愤怒,还是愤怒。记得我曾经几次问父亲,日本人打来了,你们是怎么做的。父亲说只有三种办法,一是躲藏,二是哀求,三是等死。我问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或选择抵抗?父亲说他当时没想过,不但他,当时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选择抵抗。所以,那个时侯,经常是几个日本鬼子,再加上几个领路的汉奸,就赶得全村的男女老少满山遍野地跑。我问为什么不选择抵抗?父亲说是不敢,自小接受的就是逆来顺受的教育,已经养成了习惯。父亲就好几次亲眼见过中国的青壮年男人看着日本鬼子奸淫自己的妻女,而只会在一旁哀求;日本鬼子残杀那些年轻立壮的中国男人,而他们却不知反抗,只会闭目等死。我有时都不相信,如果要是那样的话,咱中国人还不被日本人杀绝了吗?父亲说你还别不信,还真差不多。幸亏后来毛主席派八路军来了,才把咱们救了。我疑惑地问,八路军就那么几个人,武器又不好,能打过日本鬼子吗?又如何能救老百姓?父亲说八路军人虽少,武器也不好,可是,八路军给咱们壮胆量,教给咱们办法,八路军告诉咱们,只有敢反抗,才能求生,只要敢反抗,就一定能得生。自从听了八路军的宣称之后,咱们的想法就变了,胆量就壮了,也敢反抗了。自从咱们敢反抗之后,日本鬼子来扫荡的次数就少了。因为他们人少,像原先那样的三、五个人不敢来了,经常召集很多人来也不可能。  

父亲亲身经历的过去,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兄弟仍在遭受蹂躏的残酷现实,尤其是文明世界美国的军队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终于让我明白了。弱肉强食,始终是西方世界奉行的独一无二的法则,民族衰弱,那就只有挨打。对比今天阿拉伯兄弟的悲惨遭遇,我们真的应该感到庆幸,如果不是天降毛泽东这样的盖世英雄给中华民族,那么,我们今天的处境,比仍在遭受蹂躏的阿拉伯兄弟也好不到哪里去。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欧美多国数十万民众大示威反对以军袭击加沙

中新网1月11日电 综合报道,欧美多国数十万民众10日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反对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很多示威者焚烧以色列国旗,一些国家的示威形势失控,多名示威者被逮捕。

  法国各大城市10日分别举行大规模反战游行活动,抗议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呼吁巴以双方尽快停火。

  法国内政部对媒体宣称,当天全国共有130个城市举行了游行,约12.3万人走上街头。

  在首都巴黎,约有3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者从共和国广场出发,他们手持写有“停止在加沙的屠杀”等字样的标语以及在冲突中受伤儿童的照片,高喊反战口号,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空袭和地面进攻,他们还呼吁国际社会做出更多努力,早日实现巴以和平。

  在英国,数万民众在伦敦市中心举行示威游行,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英国警察与以色列大使馆门外抗议的人群发生了冲突。 天色将晚时,大使馆前约两百名示威者中有人向警察投掷杂物,附近一家星巴克咖啡店的窗户被砸碎。

  伦敦警方出动数百名防暴警察和骑警应对以色列大使馆前的局面。 警方包围示威者后让他们一个个单独立开,其间查验了示威者身份并对部分人进行了问话。冲突中有三名警察受伤,大约15人被捕。

  另外,北欧国家也有大规模示威,抗议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采取的军事打击行动。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0日有约8000人集结在市中心塞格尔广场集会,随后游行到以色列驻瑞典大使馆,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采取的军事行动。

  瑞典另外两大城市歌德堡和马尔默,亦分别有数千人上街。

  在美国,数千名示威者聚集在首都华盛顿,在白宫对面一个公园里抗议以色列对加沙的进攻。抗议者举着巴勒斯坦旗帜,并高呼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的口号。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巴黎反战示威 部份群众乘机引发骚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1 16:24:26  

1月10日,一辆摩托车(火焰里)和自行车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反战游行接近尾声时被烧毁。当天,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反战游行接近尾声时发生零星骚乱。新华社
100854523.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1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9-1-11 19:05 编辑

1月10日,一名青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反战游行上点燃焰火。新华社
100854527.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1月10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反战游行上,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法国各大城市当天分别举行大规模反战游行活动,抗议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呼吁巴以双方尽快停火。新华社
100854525.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1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1月10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反战游行接近尾声时,警察逮捕了一名闹事者。当天,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反战游行接近尾声时发生零星骚乱。巴黎警方从外省抽调警力前来支援,使得维持秩序的警察人数达到3800人,但依然未能阻止游行示威者的过激行为的发生,警方被迫使用催泪瓦斯疏散人群。据警方统计,共有12名警察在过激行动中受伤,180名闹事者遭到逮捕。新华社
100854530.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IVAVIVA 发表于 2009-1-1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 以色列官方表示,他们即将实现摧毁武装组织哈马斯的军事行动目标,不过有消息声称,以色列的军事进攻还将持续数天。"(http://news.sina.com.cn/w/2009-01-12/194217028828.shtml)”

傻瓜才会相信哈马斯武装能这样轻易被以色列消灭掉。靠血腥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哈马斯办不到,以色列也办不到。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3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死讯传来 加沙的中国侨民开始害怕了

中评社香港1月12日电/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大规模军事打击已经持续了10多天。1月9日夜,记者拨通了加沙地带唯一一位中国侨民杨阳(化名)的电话。

  新华网报道,杨阳说,她和家人目前平安无事,她家的位置比较靠近加沙城中心,幸运的是,以军还没有进入附近区域,而且,她家附近没有住着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的成员,当地的武装人员也没有从这一区域发射过火箭弹,所以,要比加沙城的边缘地带情况好得多。

  生活方面,杨阳一家也还没有太大问题,家里的米、面等食品还有一定的储备。虽然经常面临长时间的停电,但家里备有发电机,每天还能保证几小时的电力供应,可以利用这点时间通过网络向家人报平安。

  然而,杨阳仍然感觉,局势在一天一天变得更危险。她说:“现在,加沙地带的情况还是很让人害怕的,加沙地带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我们已搬到楼房的底层。”

  8日晚,一名乌克兰妇女死于以军轰炸,这是以军开始在加沙地带采取军事行动以来丧生的第一名外国人。她和杨阳一样,也是嫁进加沙地带的外国新娘。杨阳说,由于只能躲在家里,她现在消息很闭塞,很晚才知道这件事,但还是很震惊,因为自己的女儿曾见过这位乌克兰妇女。

  杨阳说,随着加沙地带死亡人数不断上升,不断有自己认识的人的死讯传来,其中,自己女儿的同学当中也有不幸遇难的。

  “现在,加沙地带还有不少外国人,很多是像我一样嫁到加沙地带的,以色列曾允许外国人离开加沙地带,但当时很多人和我一样认为情况不会太糟糕而选择留下来。现在,大家开始害怕了,”杨阳说。

  “一旦有机会,我可能选择带上孩子们离开加沙地带,”她说,“现在,我只希望一家平安躲过这一劫。”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金灿荣:以色列精心策划战争 为警告美国新government

来源:搜狐嘉宾访谈

    导语:美国在巴以问题上一直起着重大作用,此次巴以冲突的未来走向也和美国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1月20日奥巴马即将就职成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将会就巴以问题做出什么样的外交努力,他的中东政策将对巴以局势有什么影响,是否会延续布什government的策略?今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为我们解答了以上问题。

  以色列动武是给奥巴马出难题

  主持人:美国对巴以之间达成停火协议有什么样的作用?

  金灿荣:现在地面战开始之后,战争的残酷性表现出来了,双方压力都很大,双方有做谈判的态度和姿态,最终的结果应该在1月20号之前双方给出一个停火的表示。



现在停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以色列这边,其实哈马斯停火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的,而以色列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美国。

  以色列后面的靠山就是美国,从50年代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军事、政治各方面美国的态度决定着以色列国内的很多事情。所以美国的态度比较关键,我觉得大致在1月20号之前以色列会针对停火做出某种反应。

  这次以色列动武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给奥巴马出个难题,奥巴马曾表示在上台之后要跟伊斯兰的首脑们进行对话,这样一个姿态是过去没有的,所以奥巴马在未来有可能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间多一点平衡,这就是很大的一个变化,也是令以色列担心的。

  主持人:以色列最担心的变化是什么?

  金灿荣:因为过去60多年大家都认为美国在拉偏架,帮着以色列打击阿拉伯世界,这好象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而现在美国稍微往阿拉伯这边偏一点,召开伊斯兰领袖会议,就是对过去政策的改变,光这个姿态我想就足以让以色列紧张了。因此此次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打击也是给美国一个警告。

  主持人:这个警告对奥巴马来说意味着什么?

  金灿荣:奥巴马现在从政的时间短,他的第一任参议员的时间还没有完成呢,现在只有4年,所以他积累的政治资本是很少的,他需要依赖先有的美国政治权力结构。而在现有的美国权力结构里面犹太人的影响比亲阿拉伯派力量的影响要强大得多,另外奥巴马的班子里面的核心人物很多都是亲以色列的,他的白宫办公厅主任伊曼纽尔本身就是犹太人,这本身对以色列是有力的。

  奥巴马对中东问题的政策会做一点改变,毕竟他来源于少数民族,他名字的中间名就是侯赛因,他对弱势群体天然的同情会强烈一些,至少在心理上会这样。从他个人的观念取向上来讲可能会在以阿之间平衡一点。但是他个人的愿望和能力是有差距的,他能不能真的做到这一点,现在还没有答案。因为在美国奥巴马的政治地位还是比较弱的,虽然有民意支持,但在政治权力体系里面还是资历非常浅的一个人。他是有这个愿望,让美国政治在以阿之间更平衡,然后出现真正的中东和平,但是他多大程度上能偏离美国一贯坚持的偏以色列的政策,我个人持怀疑态度。

  奥巴马应借助三种力量解决中东问题

  主持人:不少人认为这一次布什在卸任前也给奥巴马留下了巴以冲突这样一个难题,使得很多亲以色列的派系如大工业家、企业家、银行家等的好感,使得奥巴马接下来的中东政策实施遇到困难。那么奥巴马目前能寻求到的最可靠并支持他中东政策的力量来自哪里?

  金灿荣:中东问题不是布什留下来的,中东问题是个老问题,只不过布什非常典型并且明显地坚持美国一贯的政策,就是公开的偏以色列,而奥巴马作为政治上的一支新兴力量,他是真有心在中东政策要改革,需要掌握的一个就是国内的舆论,利用媒体强调根本上解决美国问题是符合中东利益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需要平衡一点。第二个是求助于欧洲盟友,欧洲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比美国要平和一点,欧洲对以色列的批评要比美国多得多,奥巴马想改变政策可借欧洲力量。第三个就是阿拉伯国家的温和程度,尤其是埃及、沙特、约旦。

  但是我觉得奥巴马在阿以之间的平衡并不代表他会改变他对哈马斯的态度,对伊斯兰世界的激进力量奥巴马是批判的,就是借用阿拉伯国家的温和力量,就可以减少以色列激进派打击阿拉伯的借口。这三个方向多多少少还是能借助到一些力量。

  主持人:早前奥巴马刚刚当选的时候您谈到奥巴马的竞选班子大多是由克林顿竞选时候的原班人马,2000年克林顿也试图进行巴以冲突的和平谈判,尽管没有成功,现在奥巴马能否借鉴克林顿的一些经验来处理巴以问题?

  金灿荣:每一个美国总统其实都想解决巴以问题,因为这也是可以青史留名的事,巴以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源头,,所以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是很了不起的。每个美国总统都抱着这样的愿望,布什这样、克林顿也是这样,前面的总统也都做过这样的努力。克林顿执政的后期那时还和阿拉法特沟通试图解决巴以冲突的问题,但也没有成功,原因还是巴以本身的矛盾的尖锐性。

  我想奥巴马会去努地的解决问题,但是如果真的要解决问题,确实要改变美国的中东立场,但这个大变化会遇到国内的障碍,国内的权势结构不利于他改变政策。实际上我觉得十有八九还是个老的历史循环。每一届美国总统都想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人不想的,而且都试过,但没有一个成功的。政策上的偏差并非总统一个人的能力所能改变。

  主持人:阻碍奥巴马及历届总统的内因是否在于犹太人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重大?

  金灿荣:是这样。不光是government的决策层,包括美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媒体,犹太人在美国社会各个层面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过这个民族人口在美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美国有600万犹太人,占美国人口的2%,而他们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0%。这是犹太人群体数百年来在美国经营的结果,这是非一个人的能力能够改变的。

  美国立场也会随情况变化 奥巴马将与伊朗“不带先决条件”对话

  主持人:美国是否能在中东问题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也让一些人怀疑,因为巴以冲突之后石油价格连日的偏高,这在中间美国的石油大亨是获利的,对美国的经济恢复有好处的,战争时间越长美国获利越多,您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金灿荣:这真是传统上的一个看法,而且相当多的美国人仍然在坚持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在中东应该留下一个矛盾,这对美国控制中东是有好处的。但是长期来讲让中东地区处在分裂状态其实对美国也是有很大的牵制的。

  因为巴以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激进分子会对美国抱仇视的态度,恐怖分子也会把美国列为打击对象,这样一来美国整体的国际地位就不是很好了,比如说制造一个矛盾,短期内是有好处的,长期就没有什么好处了。我想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已经认识到了一点。冷战时期美国需要在中东布下一个棋局,而现在冷战结束了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了,美国的立场我们也不要看的那么死,他们也在随之变化,而且奥巴马的当选本身就代表了一个奇迹。

  主持人:奥巴马对哈马斯的态度是否也会影响到日后和伊朗等国的谈判?

  金灿荣:那当然,从奥巴马的竞选表态来讲,他至少有这么几个稳定的目标:一个就是他要把“伊斯兰”和“恐怖主义”分开,奥巴马做的挺好的,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是把伊斯兰世界和恐怖主义划等号的,这是不对的;第二个他要开伊斯兰领袖会议,听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立场,这意味着在阿以之间会平和一点,这也是好事;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控制中东内部、阿拉伯世界内部的分歧,不是拿它做文章、激化这个问题,帮助人家团结,如果这方面再做一点就有助于问题根本的解决。奥巴马提出要和伊斯兰世界的领域对话,就会让伊朗感觉好一点,他表示在条件合适的时候不带先决条件的与伊朗对话。

  主持人:这个先决条件具体指什么?

  金灿荣:主要是指要求伊朗放弃核计划,之前因为伊朗说自己没有核计划,于是美国就要求对伊朗做完全的调查,证实它没有核武器。这是原来布什要求的一个条件,那么和伊朗的谈判进程就会卡在这个地方。现在奥巴马要求可以不带先决条件和伊朗对话,甚至要求跟内贾德直接对话,对伊朗而言如果能够实现和美国的对话,那么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对缓解局势紧张有好处。即使做不到和伊朗直接对话,只要能够召开伊斯兰领袖会议,跟伊斯兰领袖对话,我相信这对美国也是非常好的,进而为和伊朗直接对话打下基础。

  以将在奥就职前停火 战争旨在提醒美国勿改变政策

  主持人:奥巴马在处理巴以问题上还会遇到什么难题?

  金灿荣:现在是一个老问题又爆发了,只要一爆发就要处理,从奥巴马的角度来讲是多了一个事儿。好多人说奥巴马上台以后,对他来讲要处理的第一件事是经济,第二件、第三件还是经济。对老百姓来讲感谢government的主要是看自己的生活状态,生活好点,有工作,老百姓就很感激。但是外面的事情就是做成了,老百姓也不会太感谢。所以奥巴马想是不愿意外面出事的,而现在他一上来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从奥巴马立场来讲希望他上台之前能够把这个平息下来。

  我认为以色列会在奥巴马1月20日就职的时候停火。以色列本来就是想提醒奥巴马,现在在奥巴马上任的时候又停手了,收放自如,是给奥巴马个面子。

  主持人:您觉得这场战争是以色列酝酿已久的、针对美国中东政策的一个策划吗?

  金灿荣:对,我觉得这次已经策划好了,这个策划有很多理由,其中一个理由,我个人认为就是以色列要提醒美国新government,要改变政策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在1月20日以前甚至就在20日那天以色列也会收手,给美国一个面子,我们说“打一下摸一下”,这是一种正常的外交做法。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加沙战火与奥巴马的伊斯兰政策

[于时语] (2008-12-30)

  灾难不断的2008年,眼看要在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卡萨)地区大规模袭击和哈马斯组织进一步暴力报复的血腥中结束。中东“和平进程”近年来一筹莫展,以巴关系不断恶化,加沙暴力冲突升级并不出人意料。但是对即将走马上任的奥巴马总统来说,新一轮加沙战火实在不是吉兆。

  还在竞选总统期间,奥巴马就宣布:在他第一年总统任期内,会召集一场全球穆斯林首脑会议。当选总统之后,奥巴马的助手又透露在就任的百日之内,新总统会在某个重要穆斯林国家首都发表主要外交演说,描述“我们的价值和利益”,并“阐明我们不是在与伊斯兰为敌。”

  加沙冲突恶化前夕,正在加州大学讲学的法国著名伊斯兰问题专家卢瓦(Olivier Roy),与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的另一专家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强调奥巴马的伊斯兰政策的中心任务是宣扬“美国的普世价值”,并说服穆斯林这些普世价值“不受任何形式的双重标准左右”。

  加沙局势的恶化,预示这一被大肆渲染的对伊斯兰世界“新政策”,会是奥巴马government第一个破灭的泡沫。

华盛顿外交上的双重标准

  这因为美国对以巴冲突的政策,正是华盛顿在外交上最大的双重标准所在。而加沙新近的血腥局面,重新聚集了穆斯林世界对美国这种双重标准的注意力。面对中东和美国国内政治现实,奥巴马难以以实际举措,改变八年布什government大大加深的一边倒中东政策。

  赢得2006年巴勒斯坦议会选举的哈马斯组织,代表了巴勒斯坦大量民众的民主意愿。美国和欧洲始终将哈马斯组织列为“拒绝来往户”,同时放任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实施明显违反国际条约的殖民扩张和“集体惩罚”,尤其是对加沙地区的窒息性经济封锁。这对穆斯林世界而言,是最显著的双重标准。

  只剩下约旦河西岸半边江山巴勒斯坦“自治government”主席阿巴斯的任期1月9日便到期。连伦敦《经济学家》周刊都承认阿巴斯在西岸的统治,实际仰仗了以色列的军事支持。加沙民众在以色列军事袭击下的惨重伤亡对阿巴斯的政治伤害,不言而喻。

  除了哈马斯,阿巴斯代表的巴解元老群还受到更激进的法塔赫新生代挑战。这一法塔赫新生代日渐反对华盛顿解决以巴冲突的“两国方案”,而开始鼓吹不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一国方案”。这一方案的终极结果,与哈马斯要消灭以色列的目的并无二致。

  笔者多次指出华盛顿对穆斯林世界政策的最大悖论,是扶植和依靠专制腐败的世俗政权,来压制伊斯兰宗教势力的上升。其结果,正如《纽约时报》在圣诞节前夕悲叹:今天阿拉伯世界人口的大多数是25岁以下的年青一代,在他们之中,父辈的世俗泛阿拉伯主义日渐被政治伊斯兰(Islamism)取代。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的民意取向也日益强硬,欧美媒体普遍预测内坦亚胡领导的反对以巴和谈的利库德集团会赢得2月份的议会选举,使得奥巴马更难于扭转华盛顿的“双重标准”。

重量级外交班子只是“障眼法”

  其实说到底,阿拉伯世界的大多数伊斯兰宗教势力并无领导现代经济发展的实际经验和能力,如果美国和西方世界真的顺应穆斯林民意,允许伊斯兰政party通过民主选举上台执政,接受选民的实际检验,未尝不是从长远角度化解伊斯兰激进势力的有效途径。但是中东和美国国内的政治现实,使得奥巴马government决无胆量走这样的外交险棋。

  从各种迹象,奥巴马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内政而非外交。奥巴马内阁的外交“重量级班子”,以笔者之见,未尝不是一种“障眼法”,意在维持外交大局的稳定,以取得内政上的突破。

  奥巴马对内政的注重,从他不惜“背叛”大选中的同性恋支持者,而邀请强烈反对同性恋、但是享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福音派牧师主持就职典礼,可以看出大概。

  可以由此断定,为了不对新government史无前例的“新新政”制造障碍,奥巴马不会听从前总统卡特的忠告,在外交上采取真正同情巴勒斯坦的实质性新措施,而开罪对美国内政有巨大影响力的犹太势力。其他不说,国务卿人选希拉里(希拉莉)就以亲以色列出名。

  总之,加沙地区的最新战火,不仅是中东局势的恶性循环,更会提前展示国际上寄予厚望的奥巴马伊斯兰政策,到头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公关宣传而已。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ovenpeace 发表于 2009-1-1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其实本来也不是以色列总是没完没了地打阿拉伯人,是互打,48年之前就一直内战不断,贝京,拉宾等人都是打游击,搞恐怖袭击出身的.48年立国后,阿拉伯国家都不高兴了,那时的战争就是阿拉伯人挑起的.可问题是,很多阿拉伯国家早期都是傀儡government,领导人都是由欧美国家的安插的.二战后内部纷争本来就激烈,跟外界就更不谈不上团结了.联军去打以色列结果无功而返,反而让以色列侵占了更多的土地.1967年后美国对以色列的经济和军事都进行了大力扶持.再后来就是伊朗跟伊拉克的战争,跟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中东政治持续混乱,阿拉伯国家就当然顾及不了以巴问题了.最多也就是口头示威而已.巴勒斯坦基本上就是无government状态,跟以色列的对抗也就是由阿拉法特领着PLO打游击战.

好了...话说偶啥时才能脱离黑洞状态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以色列向加沙作战以军派发1万台MP3鼓舞士气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徐思邈报道 为了鼓励在加沙作战的以军士气,以色列教长准备本周向前线士兵发放1万台录有以色列大拉比们“鼓励言论”的MP3播放器,并告诉他们不要想念家人。

  《耶路撒冷邮报》8日报道称,以色列教长纳·梅茨格在录音中引用了犹太哲学家和法学家迈蒙尼德的话,敦促士兵“要相信上帝,不要害怕……不要在此刻想念自己的妻子、孩子和父母。”同时,首席拉比阿玛还称以军此次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是“以全世界犹太人的名义执行的神圣的任务。”另一位大拉比埃利雅胡的相关言论也被录在了MP3上,“我们的目的就是鼓舞士兵的士气,” 埃利雅胡还将哈马斯和纳粹联系起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13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伊扎特:中国学者的职业道德在以色列战争中牺牲了什么..

伊扎特的博客:http://yizhate.blshe.com/post/534/316690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袭不断,以色列战争仍延续着它广为人知的传统方式--用儿童的鲜血庆贺新年的到来。然而,国际社会很明显地分为两派:权利、正义和国际法案在世界上被广为推崇,人们通过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来反抗暴虐和侵略;而少数力量则以沉默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侵略和暴虐的支持,其中不乏国际社会及其所谓的安理会,他们在六十年来对以色列成为正常化国家以失败告终。
    我们并不否认任何一方持有立场、表达自己良心、道德观和人道思想的权利;我们也并不否认任何一家媒体采纳与其相适应的政治立场,以体现其职业深度和表达其职业观点的权利;同样,我们也毫不否认研究机构为学者们提供高度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些学者可以高度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甚至是相信任何一种信息来源,其中也包括外国使馆提供的信息。
    然而一些原本受人敬重的官方媒体却成了“个人教唆”的传话筒,或者说,一些研究机构的学者却成了个人教唆犯,例如2008年12月31日由人民网主持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殷罡与网友的互动对话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这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体现了殷罡先生职业标准的破产和道德水准的下滑。也正与以色列方面以及即将离任的美国总统布什的观点并无二致,布什曾说:“只要不与我们站在一边的,就是我们的敌人。”
    在殷罡先生与网友的此次互动中,我对以下方面表示异议:
    第一, 对于番薯仔先生重复我在12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的提问,我不能认同。不知道他的消息来源何处,但是大家可以去外交部的网站上查找当天的会议记录。
    第二, 对于殷罡先生在这次的网友互动对话中能够清楚地记住我的名字,我深表宽慰和感谢,因为在此前我们相识的15年中他都没有一次能够记清我的名字。谢谢他的“有备而来”。
    第三, 殷先生提到我一开始为“阿拉法特支持的法塔赫驻京办事处工作”,这点我必须澄清。在中国只存在巴勒斯坦国驻华使馆,代表全体巴勒斯坦人民以及巴解组织的各个派别。我至今为止一直站在我们巴勒斯坦人民这一方,这是全体巴勒斯坦人民、世界上所有为自由而战的人民自然而真实的立场。
    第四, 殷先生指责我“每逢以巴之间出现什么事情,总要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刁难性的问题”,我很好奇,何谓“刁难性”的问题?如果说,每逢国际大事,将中国态度、中国立场传达给阿拉伯受众,并给中国提供一个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就是“刁难”的话,请殷先生指教如何“不刁难”?
    很明显,在此次殷罡的互动对话中,提问人与回答者此前进行过协商,殷罡的回答也是事先经过准备的,他不仅试图蓄意歪曲阿以冲突的事实,甚至还妄图丑化我的个人形象,-----根据他的个人观点----在与网友的对话中指控我是恐怖主义的支持者,并唆使中国人民敌视我。
    我们认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残暴侵略是一场意图将全体巴勒斯坦人民剿绝尽灭的大屠杀,不论政治派别,不分男女老幼,无一放过。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这种战争是反人类的。我想强调的是,对巴以战争的关注是我的责任,是职业责任、道德责任以及人道主义责任,而并不像殷罡所说的“与我的自身身份不相符”。在此提及一点,每次以色列高方代表团访华,我都会亲自去殷先生家做采访,尽管一直了解他对巴以局势的看法和立场,我仍然尊重他表达个人观点的权利和机会。
    殷罡试图为以色列战争和对以军对房屋、清真寺以及学校的轰炸辩护,声称哈马斯利用这些地方存放弹药和军用物资,殷罡还质问巴勒斯坦人为何将他们的子女送到清真寺和学校。我们都知道,以军对学校以及清真寺的轰炸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准则。如果殷罡先生对这一点还表示质疑的话,那么或许他的头衔还没有达到他应具备的学术水平,或许他已经“超然脱离”了人性的基本准则。
    殷罡所代表的观点路人皆知,这不仅事关我们巴勒斯坦人民,也事关中国人民,套用他的一句话“经常说出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符合的、危害中国同巴勒斯坦民主权利机构关系的不体面的人”。 我们都要留心提防他的蓄意误导和歪曲事实。
    就个人而言,我所关切的是,人民网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传媒机构,应承担起它的职业和道德责任来处理这个错误,或者致歉,或者给与我回应殷罡先生的机会。人民网给出的调和方式只是删去针对我的言论,对此我不能接受。
    鉴于殷罡先生是中国社科院的一名研究员,我希望社科院就殷罡先生的声明提出明确立场。毕竟,殷先生是以社科院研究员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的。
    殷罡妄图通过指控我损害中阿关系来唆使中国人民敌视我,最后,我希望向中国人民澄清这一点。我在中国度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国可谓是我的第二故乡。不谦虚的说,我为加强中阿关系所作出的贡献要比殷罡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多得多,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比起他为以色列及其殖民计划所做的贡献,我做的要少得多。
  
    *伊扎特,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阿拉伯公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 2009-1-4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23:47 , Processed in 0.11353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