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姜昆 冯巩 赵本山,你们还能装多久? (ZT)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31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发信人: SP1 (水平一),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合集] 姜昆 冯巩 赵本山,你们还能装多久? (zt)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an 30 23:03:48 2009), 站内

☆─────────────────────────────────────☆
   UmeUC 于  (Fri Jan 30 03:40:28 2009)  提到:

公允地说,牛年的春晚比近年来的春晚会要有进步,比最近几年都好。像《城市变奏曲》、《森林舞会》、《本草纲目》、《功夫世家》、《超越梦想》这些节目,都很有看点。由残疾人表演的双人舞蹈《牵手》,展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地震灾区的代表出现在晚会现场,语言平扑但感动人心。爱尔兰演员表演的踢踏舞,对春晚是一个突破,跨越了国界。

低俗的、令人恶心的吹捧少了。在364天中,各种媒体都无时不刻地高扬所谓“主旋律”,进行政客式宣传和愚民教育,在大年三十,应少来一些这样的装腔做势,让老百姓的享受欢乐和笑声,否则只能带来恶评;——看来央视春晚的主办者,总算明白了这个道理。

但是,程式化、概念化的东西仍然充斥舞台。笔者不否认中国春晚要有中国情、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但有些演员,为此已经走火入魔了;以为歌颂祖国和government,就是肉麻的吹捧。所以,笔者要指名批评姜昆、冯巩和赵本山。


姜昆的相声《有点晕》,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变化,说来说去只是物质感官上的肤浅变化,而政治体制畏缩不前,老百姓的生存压力更大,这些真实情况都被他在无聊的笑谈中刻意回避了;《有点晕》和他30年前的相声《照相》比起来,天壤之别。《照相》后,姜昆有点相声大师的味道;自从当上官以后,他却蜕变为“相声混混”。湖南青年作家严立真对他评论道:“《有点晕》,都是跟政治有关的;那些权贵们真不要脸,做着吸血鬼,还好意思说肉都吃腻了,要吃点清淡的。哪个普通中国人,能在平常(吃肉)吃到不想吃肉?!只有那些贪官污吏用公款消费,才有这等享受。他们还居然把这种事情搬到春晚上来瞎吹,真是丢中国人的脸!”——顺便说一句,笔者欣赏其搭档戴志诚,为他学说逗唱的硬工夫。而有关专家称,有调查信息显示,中国还有3亿贫困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包括东部发达地区的低保人员;有人说经济危机来临,贫困人口可能增加到6亿!至少,这3 亿贫困人口吃肉都吃腻了?!


冯巩,和姜昆一样。为了献媚政治,不惜用海外苦苦打拼的留学生做嘲笑对象,讽刺他们现在回国来是因“美国经济危机”,回国来投奔他这个摆摊的个体户;这说明冯巩此人根本就是借文艺来愚民。笔者知道,危机再大,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中国还远没有到嘲笑美国的程度;仅仅是它减低中国进口,就够中国喝一壶的;更何况,权力阶级已经将中国的钱几乎都存进了美国,美国再怎么危机,也能轻而易举地将危机转嫁到中国老百姓头上!如果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受到冲击,真正受到冲击的是那些平民的子女,中国权钱阶层的子女根本不用愁,不用找工作,用存款就是。冯巩是应该知道这些情况的,但他呢,拿平民子女的处境来进行挖苦、嘲笑!这,活脱脱地展示了一个钱权附庸文化人的可恶心态!

赵本山的《不差钱》,故意歪曲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国农民,现在真的不缺钱花,富得流油了吗?那为什么年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要研究“农业稳定、农民增收”?!赵本山的节目,固然笑料包袱很多,以内容庸俗,言辞粗鄙为特色;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靠这样的耍活宝,成为观众宠儿。对身体健全的中青年人来说,赵本山讽刺残疾人、老年人,也许能找到快感和愉悦。但在这个节目中,他一边将农民打扮成30年前的农民,一边吹嘘他们“不差钱 ”,3万元就为吃一顿饭。而现实就是,中西部农村里象他那样穿着的老农民,10年都难得到3万元!赵本山,请别再挖空心思讨好卖乖了,你是有钱,已经是有钱可以移民加拿大的人了!但若真的移民了,这个行动就证明你并不喜欢现在的中国,government给了你好处,你还是跑。——坦白地说,笔者以前还真写过不少赞扬赵的文章;但现在,我不得不唾弃。

据媒体报道,湖南邵阳惊现牛年最强悍春联:“中奖发财移民美利坚,竞选总统拯救中国人”;横批“逼的”。写联人是幻想中奖后移民,移民后造福中国人。赵本山移民加拿大了,却在为自己利益而刻意讨好、瞎掰。

此外,反映地震灾民生活的《天地吉祥》,几个灾民欢天喜地住进新居,固然不错;但是绝大多数灾民真实生活的反映呢,是很多灾民至今无法住进government修建的平房里,至今躲在自己搭建的临时破棚子里苦熬严冬。大年三十,共和国的总理到了灾区和他们一起过年,和灾民一道体验灾情;当然,也有敦促当地government落实救灾行动,少出现用赈灾款购买“名为公务实为私用”的高级车辆等等事情。

不过,地震灾区的代表到晚会现场,对所有帮助过灾区进行感恩之语,及其坚强之心,为《天地吉祥》的刻意涂脂抹粉挽回了不少影响,令人振奋和感动。

笔者并非一定要春晚节目都非常喜庆化、娱乐化;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坚强不屈精神的节目也不可缺少。而任何节目要博得满堂喝彩,也实在有难度。笔者仅仅希望,不要再象网民所评说的那样:“臭狗屎一样的春晚,基本上是形式主义,大家累了一年好不容易来个开心,却被春晚那政治内容和形式主义搞得十分倒胃。”

据搜狐网统计,只有不到一成的观众对中央电视台的2009春晚联欢晚会感到满意,八成以上的网友直言:“不喜欢”。有人用四个词总结晚会题材:“ 奥运、地震、航天、周杰伦”,结果了无新意,十分乏味。央视吹捧这次舞台设计,是“从未有过的视觉冲击”,130根大柱子、几乎铺满舞台的液晶大屏幕可在四秒内变换背景;但类似手法早在3年前就有人就用过了。舞台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杂乱、浮躁,让人觉得浓艳、低俗,很难感到美的回味。

有人呼吁,不要利用人们对亲情、对国家的热爱,偷梁换柱变成了对钱权阶级的吹捧和巴结。演出的内容如果和时政有关,不要用谎言替代事实,不要强奸、摧残人的思想和心灵。

文艺,是舆论的一种,如果掩盖真相,制造谎言,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瓜分掠夺他人的利益时,减小阻力;以最小的代价,窃取最大的利益。古今中外,从小到各个利益集团、大到到国家government,莫不如此。

比如,此前湖南、沈阳的公民要求公开government的政务信息包括吃喝的公款帐目,至今没有任何媒体有后续报导;对那些不公开政务信息的government部门也没有什么相应的惩处,使得信息公开条例徒具空文,反而浪费不少纳税人的钱财。姜昆、冯巩和赵本山的节目,只是一种掩盖真相不仅上瘾、而且更能获益,以文艺的一种变通方式在来撒谎、愚民。他们的节目,和信息公开条例徒具空文一样,初看去很象一回事情;若深究,就面目全非,浪费观众的时间和感情。

在文艺节目中,传递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不重事实,只重立场;只为利益,而掩盖真相。通过对真相的掩盖,来达致所谓“改造人的世界观”的目的。正如对付那些以信息公开条例做幌子愚弄百姓、老百姓就用网络来作为抗衡的武器,发布真相、揭露谎言一样,公民们对姜昆、冯巩和赵本山等的表演,除了责骂、抵制外,还用自己的文艺方式来对抗。比如,近乎流产的山寨春晚就是典型例子。靠人民养活的艺术家不为人民发声,他们就千方百计地自己组织起来,用“土八路” 来对付这些“遭殃军”。

山寨春晚一波三折,真不容易。但是,还是稀稀拉拉地上演了,尽管幼稚、不成章法、且遭到的压力很沉重,但据说澳门的澳亚卫视对这场“山寨春晚”进行了电视直播。开创了两场春晚在电视上同时直播的历史。据说,比起全国其他省份的电视观众,广东观众多了一份眼福,山寨春晚和央视春晚能同时观看。据说,山寨春晚还受到了一定的追捧。

有了开头,就会有发展和进步。多元文化、多种声音的发展,将给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是时代潮流,无所抗拒。所以,衷心希望姜昆、冯巩和赵本山为代表的一些有艺术天赋的文艺工作者,能够意识到:不能再装蒜了!请走到人民的中间来,真正地为老百姓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31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东方网:春晚符合南方人口味的节目太少!

2009年01月30日 10:30  东方网 陈云发



这几天,关于今年中央电视台除夕的春节文艺晚会,批评声没有间断,其中大都不乏“杂音”。依我之愚见,今年央视的“春晚”格调健康、加强了正确的政治导向,不少节目可圈可点,应该说是完成了凝聚广大观众“同吃年夜饭”的任务。不过,今年央视“春晚”并非十全十美,加上事先“山寨春晚”的“干扰”,对央视“春晚”叫板,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大家便感到了“春晚”的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值得改进的余地。

首先是我感到央视“春晚”搞五湖四海不够,节目大都只针对北方观众的欣赏口味,符合南方人艺术审美趣味和反映南方地区生活、习俗等东西较少,这大约是央视编导都来自北方的缘故,所以有观众批评央视“年夜味”光注意了迎合东北人、华北人和河南人的口味,而很少顾及到两广、西南、江南、大西北地区观众,既然是全国人民的“年夜饭”,就应该研究让其他地区观众也感到亲切、口味能接受。

其次,是“春晚”对戏曲类节目漫不经心,这是老毛病了,只是今年更甚,除有一点对豫剧“情有独钟”外,戏曲联唱完全是应付,找的演员既没代表性(不是最优秀的),唱的曲子也都是老掉牙的东西,有的演员唱老调,唱得死样怪气,一点激情也没有,这说明“春晚”导演对戏曲界发展现状心中全无数。其实我国戏曲界每年都创作、演出了大量新戏,为什么不选一些新作品的优秀唱段、片断让它们亮相?为什么不多选一些地方戏曲剧种亮相(例如从未上过“春晚”的锡剧、藏剧、桂剧、滇判、湘剧、汉剧、婺剧,以及昆剧、扬剧等)?就是连央视的戏曲晚会也都是老掉牙的唱段、片断,他们对各地新创作的优秀新剧目年年都是视而不见。

再一个是今年的歌曲虽多,但看来没有一首能流行开来;小品的水准也下降了,而且都是老面孔,赵本山、郭达、蔡明这些人也该下来了,让新人上吧。相声更差,都是在硬“做戏”,他们已脱离了生活、脱离了老百姓,姜昆、冯巩这些人也就是硬凭老脸在折腾,至于马东出演的他老子的那只老节目,明摆着是央视在为马东当“托”,想推出马东,但马东能靠相声“火”起来?难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IVAVIVA 发表于 2009-1-31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这篇转帖中的文字真是痛快淋漓!好呀!
对姜某人的几十年前的经典相声《如此照相》印象不错,在网上很容易就可以下载到。
现在的相声及小品没有多少能够让人记忆很长时间的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31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赵本山,就是职场明星呀,他的发展路线很有典型性

发信人: lovekelly (lovekelly),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赵本山,就是职场明星呀,他的发展路线很有典型性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an 30 22:42:32 2009), 站内

一年中10~20分钟的小品表演方面:
二人转出身,相对小众的背景;
早年多出精品,如《三鞭子》、《牛大叔提干》、《拜年》等;
团队建设能力强,如“范伟+高秀敏”组合、与宋丹丹的“白云黑土”组合;
后期作品未必上佳,但场面仍是十足的火爆。

更重要的商人一面:
有自己的事业,影视制作(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商业演出、另外还有煤炭……;
有自己的团队,一众弟子参演影视剧;

有自己的客户,起码在我的家乡,本山的观众基础是极好的,无论是小品还是电视剧。沈阳的“刘老根大舞台”也是非常火爆;

有正规的渠道,赵大叔制作的电视剧基本上多是在CCTV上放映的;

有自己的“追求”,二人转出身,虽然“不入流”,但从不回避,倡导绿色二人转,并大力推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u235 发表于 2009-1-31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赵本山的小品不就是讲一个打肿脸充胖子的农民么 塑造得很成功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opp 发表于 2009-1-31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ouse 发表于 2009-1-3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电信
赵本山是一个多产的演员,不一定每一个小品都能成经典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荡无垠 发表于 2009-1-3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六安 联通
愤。青。。couzicouzi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s147258369 发表于 2009-1-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梧州 电信/岑溪市电信
赵本山,男,原是二战时期日本人遗留在中国的弃婴,被东北一户姓赵的人家收养,起名叫“赵山本”,后来怕别人知道他是日本人,所以改名为“赵本山”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涛 发表于 2009-1-3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电信
9# as147258369


很好很强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an 发表于 2009-1-3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联通
山 寨版的现在哪能看到录像?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aihong325 发表于 2009-1-31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31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从春晚节目谈开,说说唱功的问题

一、从小沈阳谈开,说说“模仿秀”
   哲学老师教育我们认识事物的否定加否定,我对小沈阳也是这样。起先在耳边掠过这个“赵本山高徒”,我总是联想起赵氏连续剧和“卖拐”中的那些略显粗鄙、过于高调的形象,因此当春晚当天他真正出现时,给予我是一种清新的喜悦。
   当然,实际上我喜欢的是他那种先天的“囧”形五官和绝妙表情,而不是作为重点的“模仿秀”。后来搜了他几个视频,几乎都是些重复那几个包袱和笑点,尤其是把模仿秀当作杀手锏,有点不屑。
   不客气地说,模仿秀这是我们高中时玩剩下的了。我现在可以毫不费力地模仿出张学友、周华健、迪克牛仔、腾格尔、刘德华、刘欢、林志炫、郭富城等等。稍微关心点网络的人也经常会发现许多高人的模仿视频。
   不屑模仿秀的原因是在我们看来,那不算独特、技术含量不高。但我也不同意许多人故作高人状,对辛勤的参赛者或爱好者们告诫:你只是在做模仿,你要有自己的风格云云。以书法为例,日常工作写写字,可以从小自创字体;但如果想成书法家,必须先临帖。有了坚实基础后再做创新。如果毕加索没有先期那些优秀的具象画,我也会不喜欢他之后的成就。——真的有许多人连基本美术基础都没,就开始泼洒颜料、倒腾铁丝大搞创作。
   我们这代,很多人开口就是一副华仔唱腔,这是被毒害的结果。这说明临帖还是要有个好的样本:张学友时代,很多人都会一副华丽的友式唱腔;后来,刘浩龙等厮无耻地克隆陈奕迅,包括星光帮的新一批人,也掩饰不了模仿他的痕迹。王菲等人跟着磁带学邓丽君,后一批小妹妹又在学习王菲。在这里不客气地提一句,我自认为初中时忠实地死迷欧美音乐、并顽固模仿那些男声,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人们对那些模仿群星版《千里之外》、《青花瓷》等的人推崇备至。其实他们模仿的都是特点鲜明的歌手。想唱好张学友,注意多收下巴、用嗓子后面发音,低声搞点类似美声的感觉,高声撕扯一下就差不多,再刻意加点平翘舌不分,就更像了;刘德华,先花个三五天“喔”“喔”地练点共鸣,把声音调得浑厚,再把自己弄得S、SH不分就挺像;遇到张雨生、动力火车,就捏细嗓子眼;张国荣、陈奕迅,尽量让气息在嗓子里摩擦,事先抽点烟或者着点凉则效果更好……
  
   有一个现象我很早注意到了,无论在比较山寨、草根的大陆网友群里,还是在相对繁荣的港台文艺圈,能够模仿得惟妙惟肖、种类繁多的人,往往知名度不高。有人会很得意地指出,这正是这些人在模仿中迷失自我的表现。但我觉得除了这一点外,还有个原因,酷爱模仿的人往往喜欢一门心思钻进去,自得其乐。我们看到《康熙来了》请到的那几位嘉宾,在表演时自然威风八面,但准备表演时,给人的是一种渴望得到承认又略微战战兢兢的表情,让人觉得有些可怜。
  
   举个例子,说得更直白些吧!N多年之前台湾两个男孩组成了个组合,后来还一起主持节目。其中的矮个子能把很多明星模仿得很像,可是总是在对比中略显呆滞,游戏中总被对方捉弄;高个靓仔也酷爱在节目里搞模仿,可无论模仿陈奕迅、还是黄立行,他只能皱眉头、装猩猩似的搞笑而已。N年以后,高个子已经俨然宝岛的第一男子偶像,矮个子“沦落”到湖南台搭台主持。
  
   精于模仿的人精于技、钝于行。
   其实哪一行不是这样呢,能冲到台面上,做拔尖的角色,往往不是靠业务技能本身。
  
   当然,不是说善于模仿的人,就不能出头,陈奕迅曾在演唱会上一人分饰两角,演唱《一生中最爱》,传说中他还很能模仿张学友;庾澄庆和张信哲在《爱转动》里相互模仿……
  
   小沈阳这种阴柔嗓模仿刀郎反而很常见,如果一个沧桑嗓能模仿细腻嗓,可能吗?有的——康康模仿齐秦,这是我见过最不形似、却又最神似的模仿。
  
   最后我想说:模仿张学友八九分像的人,我们身边一抓一大把;可是世界上就只有一个人能唱到十分,这就是歌神与凡人的区别。
  
  二、不同歌手的技术含量差值
  
   张学友和模仿者的区别,这是一个明显的差距;另外各个歌星之间也有着事实存在的差距。人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唱歌如果划为一项技术活,肯定还是要分高下的;当然,更高层面上来讲,它更是一项以个人修养、感情为基础的艺术创作,这个角度来讲,不便评高低。
   先就技术层面来讲讲。上高中时遇到一个哥们也很爱听歌,一天高谈阔论中,我说到张国荣唱不高,他立即反驳说:赵传就唱得高!说罢两人均哑然失笑。这里的潜台词是两人都认同赵传的唱功不过尔尔。当然后来我对老赵的看法有所提升,这是后话。这里主要说明一点,音域宽广与否、音高的高低,可以作为认定一个好歌手的标尺,但不能用来否定一个歌手。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那么技术含量应该有哪些指标?
   首先还是音色吧,这可以作为一个静态指标,比如说到陈奕迅人们想起他略带沙哑的磁性嗓音,说到张信哲会想起他温润如玉的声音。这需要先天生成、也需要后天熔炼和保养。静态指标另外还应包括一个音准,据说黎天王这点上有些寒碜;
   然后是动态指标,包括气息、音域、节奏感之类,以及什么真假声之类。
   又拿画画来举例吧,静态指标相当于每个人手中的笔,这笔的粗细、毛质要看你之前下的成本;动态指标相当于你挥毫泼墨的能力,如何在勾、皴、点、染时用笔老道。稚嫩者落笔则一大块墨色晕染,高手则能行云流水,粗细相间,再玩点少墨留白等技巧。以前我就认为席琳迪翁是一根钢笔,可以写出一幅幅漂亮的硬笔书法,但都是那么宽点的线条;惠特尼休斯顿有点排笔的意味,太粗了;玛丽亚凯莉则是一只比较好的狼毫,能粗能细,能湿能干。
   动态指标涵盖较多而相辅相成,比如说飙高音,大街拉个大汉都能扯一门洪亮大嗓,可单单跳那么高还不够,跳上去了能打几个筋斗、做几个前空翻、后空翻才算有技术。当然这里不是说在唱歌时真的像翻筋斗那样扭曲揉变音调,一些为唱RNB而唱RNB的人就好这口。
   以这两项指标衡量乐坛诸子,则可见端倪:许多人是拿了支好笔,可是不善用笔。比如李克勤,他曾恬不知耻地唱了一首《我不会唱歌》,隐含的意思是说我这么能唱歌的人唱这首歌才有矛盾冲突效应。但他确实不会唱歌:音色靓丽,腔调呆板。他曾翻唱过《情非得已》,那几句“哦哦哦”听得让人难受。
   歌手们主要的技术差距在于动态指标,我们往往会在现场听歌时对许多人大跌眼镜,也多是因为动态指标不够高。但有意思的是,真正在声势上拉下对手的,反倒是静态指标“音色”,因为要靠独具个性的标签来独立门户、吸引眼球,至于音高、节奏,交给录音师搞定了。
  
   真正的英雄是词曲、制作人,尤其是那些量身定做的。他们可以为单薄的声线打造一面适合的升降坡度,符合其嗓音斜率的韵律来凸显歌手特色,或是强调性地塞些爆破音、浊辅音等等,如此这般,让人感觉刘德华也能飙上高音、让成龙大哥难打卷的舌头别具韵味。
  
  
  三、从“纵贯线”,谈谈更高的境界
   开头说到西方哲学之否定之否定,其实佛家思想也有,就是所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就是山”。当我们纵览了流行歌手前仆后继的滔滔大军,这时候,我们适合站得更高,用新的价值体系衡量所谓唱功。
   前面说到,我对自己模仿功力颇为自得,可是有一天听到女友夸张震岳唱得好时,不禁哑然。这样的嗓子……
   春晚上,这小子跟三个老男人的乐团震惊全场。四人里,除了周华健外,几乎都不是传统概念里“唱功好”的范围。可是还是那么激动人心。
   还是前面说到的,唱歌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我们当然希望罗大佑能像保罗西蒙那样唱作俱佳,但他就是典型的鲍勃迪伦了,可是豪不损伤他在舞台上的魅力。
   这不仅仅是创作型歌手的优势,这是个人格局、修养、情感所汇聚的力量,这种力量高于一切技术含量。
  
  感谢大家的回帖,做惯了帖子毒药的我都有些不适应。
  
  我觉得歌手成功有三个层面的概念:
  
  第一个就是我之前说的静态、动态那两个指标之类,说白了还是纯技术层面上的事。其中静态指标应当再加上吐字、发音标准等。
  许多人能迈过这个坎,大家没事去KTV里转悠一圈能拉出一大堆。比如许多人不屑的选秀大军里,就有许多人在纯技术层面均比较可观,拿给制作人略加雕琢就可以出盘专辑。
  但如果真只达到这个标准,也只会泯然众人矣。大多去做些翻唱、发烧音碟歌手;
  
  第二个层面是我前面文末说的,就是融入了个人底蕴、特色、文化等东西。有了这一点至少是拥有了一道标签。这一层面做得更高点就可以隐然以潮流引领者或开拓者自居。不止是罗大佑、李宗盛这些高人,包括周杰伦也是;也不单指创作型歌手,张国荣这类也算这一层面做得很好的了。
  
  第三个层面可能就是所谓“功夫在诗外”,还是那句话,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不单看业务技能,哪怕闭门搞科研的,在虚名声势上也有杨振宁、邓稼先之区别(当然两者最后得到了更准确的评价),唱歌也是这样。有时人情世故、交际手腕会臂助歌手的成功。
  
  
  单从歌手的音乐造诣来讲,应该只看前两层;但从商业目的、现实的名气来看,第三层还是要加上。
  打个比方,全真七子差不多就是停留在第一层上,张三丰、张丹枫等人三层都高,至于单在第三层有水平的韦小宝、朱元璋等,照样功德圆满。
  
  前面故弄玄虚举的那个例子确实是罗密欧。确实不太待见罗志祥,但说他“宝岛第一男子偶像”,确实他近日在声势上很高涨,再说前面也加了个“俨然”嘛;同样的,说欧弟的“沦落”也是加了个引号。在我看来,欧弟算是第一层较好的了,而罗志祥有点单靠第三层的感觉。
  
  
  再回到前面提到的歌手,比如赵传,他第一层的修炼见仁见智,说不定他的那种让人看似粗糙的处理方式,也是种达到见山是山的境界了呢。而他成功主要还靠第二层,那种融入了小人物悲喜、苍郁情感的吐露。就像星光大道评委评一位参赛者《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时,说道,赵传比你丑,因此这首歌唱得比你好(大意)。台湾好多这类人,张宇、伍思凯、张洪量、黄大炜……
  
  刘德华只是举例,原文的语句可以看出我对他的评价;之所以说张信哲温润如玉,源于以前的一个感性认识,觉得熊天平比较尖锐清冽,像水晶,相比而言张信哲是种温润的玉的感觉。
  
  我的名字他的姓氏说:“不要把模仿和歌手的唱功或者嗓音混为一谈。”这有道理,确实模仿者多只善于模仿一两段,并以夸张的形式最大限度表现对方的特色,费玉清的摇曳(妖冶?)、刘欢的鼻音、腾格尔那种蹲地扯吼浊辅音……但也有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很好的模仿某道“好帖子”,这个人纯技术层面还是可以的。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zxdyx 发表于 2009-1-3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哎,春晚吗,就是图个乐和,太注意Hexie不Hexie什么的就算了,没那境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沙二 发表于 2009-1-3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平果市 电信
文字太多,占个位子慢慢看。
春晚,南方味基本上没有。
好不容易出现个广东的,还是个JI~仔。晕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花楹 发表于 2009-1-3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光评论演员有什么用,他们只不过是把东西演出来而已,这么多评论怎么就不批评相声和小品的编写者呢?有人说被毙掉的节目是不好的,我觉得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吧?至少对某些人是不好的才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konjac 发表于 2009-1-3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电信/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网电信出口
个人认为,艺术作品不能上升到政治层面解释,就图个乐子,如果太扣门,就没法创作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q23465 发表于 2009-2-1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桂林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7 01:58 , Processed in 0.20788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