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0

收听

32

听众

5230

主题
发表于 2009-2-8 11:26 | 查看: 3328| 回复: 10来自: 天津市 联通
2009-02-06 11:16:36 网易网事

  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社区版B6版,《新民晚报》专栏作者李大伟刊登了一篇文章《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在文中提到“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文章刊登出来后众多上海读者认为严重伤害了上海人的感情,于是纷纷到各大论坛发帖要求《新民晚报》道歉。而文章作者也被上海网民人肉搜索,只要在网上搜索“李大伟”便出现“李大伟电话、李大伟学校、李大伟博客”的相关搜索。对于众多网民声讨《新民晚报》一事,在网络上被网友称为“新民晚报事件”或“李大伟事件”。目前《新民晚报》已在其官方论坛发表道歉帖子。

  新民晚报: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2008年2月22日,《南方都市报》24版刊发了署名张晓舟的“评论员”文章:《弄他!弄他!重庆就是一座很搞的城市——东亚四强赛观察之五》。文章见报后,不少重庆网友指责张晓舟使用“搞”、“精”、“雄”、“弄”等汉字是在歪曲、丑化、侮辱重庆人、重庆历史和重庆文化,要求张晓舟及《南方都市报》向重庆人民道歉。事件以26日傍晚《南方都市报》发表了《致歉启事》而告终。

  无独有偶,事隔一年后,类似的情景出现在《新民晚报》身上。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在其社区版B6“闲话”版刊登《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一文。在文章中写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近50年里,上海人有两个特征,一个本子:上海市区户口簿,一种方言:上海话,称之为老上海人。今天的新上海人,不讲上海话,也有两个特征:一本高学历凭证,一本商品房个产证。过去,老上海人是一锅大米粥,米与汁不分;现在,新上海人是一块糯米糕,颗颗精神。

  曾有句流行全国的俚语,概括得有些偏激:“在北京人眼里,都是部下;在广东人眼里,都是北佬;在上海人眼里,都是阿乡(沪语:乡下人)。”在我小的时候,连上海郊区的菜农,我们都喊阿乡。阿乡坐在突突突的拖拉机菜垛上,回敬我们:“你娘是阿乡。”的确如此,我父母就是山东人。

  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在浦东的饭店酒店,连拉门的服务生都是说普通话“先生先生”的,在浦西,黄河路美食街上一片上海话敲车窗:“阿哥阿哥吃饭伐?”可见新旧上海人密度差异。

  房产界有个现象:外地人买浦东房产,尤其好楼盘,外地人半数以上。《温州晚报》组团来上海买房子,有人说,浦东房产是外地人炒上去的。名牌高校,考研读博的大都是外地人。外地人像日本人,是姿三四郎,勇于拼搏挑战;上海人像法国人,偏爱衡山路上的酒吧劈情操。女人比男人更现实,上海姑娘在全国属于“一品锅”,过去非上海男人不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与外国人结婚是时髦,当时笔者也是“翩翩浊世一公子”,但不得不服:白发不如黑发,黑发不如黄发,一声感叹斜阳里:“华籍美人嫁给美籍华人。”现在,婚姻不是隐私,报纸中缝广告说得最直爽:“婚否不论,户籍不限”,关键目标:“事业有成”。事业有成是精英。他们往往是外地闯荡上海滩的英雄。(原文)

  网友不满李大伟“语辱”上海话

  李大伟的这篇文章刊登出来之后,上海读者称伤害了上海人的感情,于是纷纷到各大论坛发帖要求《新民晚报》道歉。而文章作者也被上海网民人肉搜索,只要在网上搜索“李大伟”便出现“李大伟电话、李大伟学校、李大伟博客”的相关搜索。

  一位来自署名为“楼下踩蚂蚁”的上海网友发表《沉痛悼念正在逝去的上海文明》的帖子,在帖子中他既对上海话慢慢逝去感到无奈,又对”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进行了反驳。他称现在很多80后的上海人基本上都以说普通话为主,而90后则基本上只会听不会说。“呜呼哀哉,理应成为当地主要语言的沪语,在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口中竟成了辅助语种,这种情形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虽然他在承认上海话在逐渐地隐退,但对李大伟的“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一番话进行了反驳“上海人是温良的,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上海人毫无怨言,默默牺牲了自身城市的发展,为整个中国超负荷的透支运转。作为上海文明主要承载的上海语,承载了一方水土的文明。李大伟这个评论上海人、上海话是很不恰当的。”

  《新民晚报》网上发表致歉信

  2009年2月5日,在新民晚报社区中,有一篇贴子“《新民晚报社区版》编辑部就2月4日B6版《新英雄》一文向读者致歉”,称这一篇文章摘自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上海市井》一书,本意是在保护上海话地方方言的同时,更应推广普通话,却没想伤害了上海读者的感情,特向读者致以真诚的歉意。

  虽然《新民晚报》在其官方论坛发表致歉帖子,但众多上海网友表示此举还不够,提出要在报纸头版发表道歉信的进一步要求。据了解《新民晚报》负责社区版的编辑已经被停职。

投票:你认为李大伟这篇“惹事”文章怎么样
投票总人数:5305
观点妥当,写法有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471票 (84.28%)
完全不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55票 (12.35%)
观点有问题,写法妥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79票 (3.37%)


[投票截止时间:2009-02-13 12:46:51]

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在其社区版B6“闲话”版截图

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在其社区版B6“闲话”版截图

上海网友涌到《新民晚报》官方论坛讨说法

上海网友涌到《新民晚报》官方论坛讨说法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发表于 2009-2-8 13:31 来自: 北京市朝阳区 联通
比喻不太恰当吧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8 14:20 来自: 天津市 联通

联合早报:「讲上海话没文化?」上海晚报文章引发争议!

(上海综合讯)上海《新民晚报》日前刊登一篇文章,指“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引起当地人不满,负责编辑被停职。

明报新闻网报道,《新民晚报》本月4日在社区版刊登一篇题为《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杂文,作者名为“大伟”。

他在文中表示:“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文章刊登后引起上海民众抗议。有网友质疑该报纸面对数百万上海居民,其中不少人是只会讲上海话的,甚至不少只会讲本地话,刊登这篇文章是否表示这些读者都没有文化。

作者“李大伟” 也被上海网民人肉搜索,只要在网上搜索“李大伟”便出现“李大伟电话、李大伟学校、李大伟博客”的相关搜索。

《新民晚报》于6日在其论坛发表致歉声明,承认文章“伤害读者感情”。但众多上海网友表示此举还不够,提出要在报纸头版发表道歉信的进一步要求。

传江X民电话致意   有关编辑已被停职

  事件也引起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关注,并亲自下令处理该事件。《新民晚报》负责社区版的编辑已被停职。有消息说,俞正声关注此事的背后,是中共前总书记江X民打电话致意的结果。

在中国,不少中央领导人均来自上海一带,或从上海市的领导岗位晋升至中央政 府和party高层,其中包括江X民、朱镕基、吴邦国等。

中国大陆在推广普通话后,包括上海话在内,许多地方语言受到压抑,但近年来,提倡教导下一代掌握方言的声音越来越大。

《新民晚报》在声明中指出,这篇文章摘自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上海市井》一书。编辑的本意,是在保护上海话地方方言的同时,更应推广普通话。


=================================

标题:新英雄闯荡上海滩 不限户籍个个精英拉侧来休刚

大伟/文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近50年里,上海人有两个特征,一个本子:上海市区户口簿,一种方言:上海话,称之为老上海人。今天的新上海人,不讲上海话,也有两个特征:一本高学历凭证,一本商品房个产证。过去,老上海人是一锅大米粥,米与汁不分;现在,新上海人是一块糯米糕,颗颗精神。

  曾有句流行全国的俚语,概括得有些偏激:“在北京人眼里,都是部下;在广东人眼里,都是北佬;在上海人眼里,都是阿乡(沪语:乡下人)。”在我小的时候,连上海郊区的菜农,我们都喊阿乡。阿乡坐在突突突的拖拉机菜垛上,回敬我们:“你娘是阿乡。”的确如此,我父母就是山东人。

  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在浦东的饭店酒店,连拉门的服务生都是说普通话“先生先生”的,在浦西,黄河路美食街上一片上海话敲车窗:“阿哥阿哥吃饭伐?”可见新旧上海人密度差异。

  房产界有个现象:外地人买浦东房产,尤其好楼盘,外地人半数以上。《温州晚报》组团来上海买房子,有人说,浦东房产是外地人炒上去的。名牌高校,考研读博的大都是外地人。外地人像日本人,是姿三四郎,勇于拼搏挑战;上海人像法国人,偏爱衡山路上的酒吧劈情操。女人比男人更现实,上海姑娘在全国属于“一品锅”,过去非上海男人不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与外国人结婚是时髦,当时笔者也是“翩翩浊世一公子”,但不得不服:白发不如黑发,黑发不如黄发,一声感叹斜阳里:“华籍美人嫁给美籍华人。”现在,婚姻不是隐私,报纸中缝广告说得最直爽:“婚否不论,户籍不限”,关键目标:“事业有成”。事业有成是精英。他们往往是外地闯荡上海滩的英雄。(大伟)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sunray_sh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2-8 19:34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sunray_sh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2-8 19:36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8 19:47 来自: 上海市 东方有线
新民晚报,n年不看了,一份报纸一半广告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8 19:53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电信
可能是说错了或者不小心的,不会是刻意的吧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sunray_sh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2-8 22:17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zengguola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2-8 23:59 来自: 吉林省长春市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0 18:00 来自: 天津市 联通
上海话事件体现不同群体情绪冲突

2009-02-09
上海《新民晚报》2月4号一篇杂文提到,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引起很多读者的愤怒,该报6号公开表示道歉,文章的编辑也因此被停职。有分析认为,该言论在上海引起轩然大波,是当地不同人群复杂情绪冲突的体现。ZYYZ电台记者安培有详细报道



《新民晚报》2月4号刊登上海专栏作家李大伟的文章《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各个精英》。这篇文章提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有上海户口本和讲上海话是上海人的两大特征,今天的新上海人不讲上海话,手持的是高学历证书和房产证书。文章在提到浦东时说,那里的人都讲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有读者因此指责《新民晚报》作为上海本地报纸,公开侮辱上海。ZYYZ电台记者星期一晚打电话到《新民晚报》询问相关情况,值班工作人员表示,该报已经就这一事件向读者道歉:

“道歉过了,报纸上道歉的。”
记者:“编辑被停职了吗?”
工作人员:“具体我不知道。”
记者:“读者反映怎么样?”
工作人员:“这篇文章反响很大。”
记者:“他是专栏作家不是正式员工,是吗?”
工作人员:“不是正式员工。”
记者:“道歉以后群众反映是否好一些了?”
工作人员:“好像好一点了,总之投诉电话蛮多的。都是对这件事情比较愤慨,意见比较大一些。”
记者:“那他还要继续为你们写专栏吗?”
工作人员:“这我具体不清楚,要上面决定。我想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记者:“你们对上海话什么态度呢?”
工作人员:“我们当然反对他的文章啦。”

网上还有很多帖子对文章作者李大伟表示不满,有人把他的电话、个人资料和博客都公布在网上,用网民的说法就是对李大伟进行“人肉搜索”。李大伟2月7号在网易网站的个人博客上发出道歉的帖子承认,文章草稿没有好好改,伤害了很多人。记者7号晚根据网上提供的手机号码联系李大伟先生,他听到记者提到这一上海话事件,立即表示“没有什么的,不接受采访”,然后挂断电话。原上海私营企业主、在上海生活了59年的张君令先生注意到这一事件在市民中的反响:

“上海人对本地都有一种本地情节。改革开放以前,都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上海人。改革开放以后人才流动,现在的上海基本上有一半都是外地来的,他有时候不懂上海话,感到好像没有融入这个地方。外地人聚集的地方都以说普通话为主。这种文章代表了从外地到上海来工作的那些人的情绪。当然,以前对外地人有点看不起,现在基本上没有这个情况了。这种文章肯定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

上海话是吴语的一种,也有人把它称为“沪语”。张君令先生分析认为,这一上海话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反映出社会不同背景人的不同心态:

“外地人大量占据了上海的工作岗位,本地人就有一种愤怒的情绪,好像工作难找。以前没有像现在这样失业在家这么多人。第二点,到上海来工作的全国各地的人对上海也有意见,因为他们在上海首先遇到住房困难,上海房价暴涨。他们在上海就像匆匆的过客一样。所以,这也是一种冲突。”

上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2900多人。官方公布上海2007年常驻人口有大约1850万,平均每年增加30万左右。李大伟的文章提到,新上海人多集中在高楼大厦多的浦东区。张君令先生说:

“浦东开发区有大批白领、高级商务楼,以讲普通话为主,或者就讲英语为主。还有一种讲普通话为主的就是一般的地区。真正的讲上海话的现在都到郊区去了,或者是城乡结合部。因为上海10多年以来的大批动迁,中心城区的居民有300多万都已经到边缘的城乡结合部去了。讲上海话的现在都在东环区以外地方。”

这几天,还有上海网友发表题为《沉重悼念正在逝去的上海文明》的帖子,慨叹很多“80后”上海人以说普通话为主,而“90后”能听上海话,但不会说。张君令先生说,要保存扶持上海方言文化还需要看官方的态度:

“因为每一个领导人上台都会对人事布局有他的思考。现在的领导就是逐步逐步把上海向周围扩散。上海的本地文化越来越弱化。”

网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这一上海话事件感到火冒三丈,从而对相关作者和编辑搞文字狱。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10:46 来自: 天津市 联通
长平:上海话之争的背后

上海话之争的背后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长平 2009-02-13


《新民晚报》最近一篇文章,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引发了方言与文化之间的讨论。这个讨论的结果,毫无疑问地,是方言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不应该被废弃,而应该被保护,甚至被弘扬。对这个结论我十分赞成,而且很高兴地看到人们据此进一步审视我们的大一统文化中的弊端,比如央视春晚对各地方言的过度调侃等等。但是,我仍然认为,这个“政治正确”的结论偏离了那篇惹事的文章的本意,也掩盖了这场风波的实质。

在那篇题为《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中,作者李大伟想要描述的是上海滩三十年来的变化,语言被当作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他说,老上海人曾经引以为傲的上海话,新上海人不大爱讲了,“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这个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外地人拼打成功带来的。

他的描述是否真实准确?如果是,这个变化发生的背景是什么,还有哪些促成它的原因?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那篇文章太过短小,并没有展开充分的讨论。可惜的是,舆论把它进一步缩短成一句话,变成了“说上海话到底有没有文化”的争吵。随后,这个争吵又被简化为“要不要说上海话”的表决,继而变成了“捍卫上海话”的倡导。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那个网络中广泛流传的上海话宣传广告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坚持和自己的孩子说上海话,鼓励和劝说身边的家长也要如此,这个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以后说外语都有好处。”如果你认真地想想世界上有多少外语,就知道这个宣传很不靠谱。不过从别的文章中,可以知道这里所说的外语是指英语。这个宣传广告透露的信息是,上海话和英语,是上海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两种语言。

语言差异以及寓居在此差异之上的文化偏见和人群歧视,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但是如果有人说纽约人说话发生了变化,是不会被误读为“纽约话没文化”的;即使被误读了,也不会导致纽约网民愤怒声讨,并以“人肉搜索”对作者进行恐吓,更不会发生纽约的“退休领导”出面干预导致编辑被停职的事情。不过,假如纽约的一个作者,写文章这样说中东某个地方的方言,倒是有可能会惹麻烦。这是因为,弱小者往往心存自卑,敏感而脆弱,而且需要时刻警惕,否则很容易受到伤害。

那么煌煌大上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文人拼命地发掘三四十年代的遗迹和流风,企图越过其间断裂的半个世纪,把那时和今天对接起来。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恰恰是他们想要忽略的那半个世纪,塑造了今天的上海人。与世界其他地方语言差异以文化特征为主不同,上海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变化。

今天让上海人流连忘返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情调,五十年代以后的几十年中都成为批判的对象。但是,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城乡二元分割的政策让上海人获得了新的骄傲。改革开放以后,享受呵护最多的上海远不如别处转身便捷,轻装上阵甚至赤手空拳的外地人再度闯进上海滩,对上海本地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上海的学校教育水平较高,又有传统的国际视野,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外地人对上海的直观印象,来自日常生活中的遭遇。举例说,在上海的连锁店和超市里,有很多说着上海话的下岗女工,中年以后却被告知没有本事只能择机再就业,心中充满了委屈。她们往往以为,是外地人涌入抢走了自己的工作机会,自然就不会有好脸色给他们看。外地人反击的武器之一就是,说上海话没文化。

曾经的上山下乡也许有机会让上海人放眼更多的中国,但是它本身是个畸形的政策,其结果是让他们更加疯狂地渴望返城。以致新一代的上海人,大部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留在上海要么去到海外。他们的旅游计划中,可以一辈子不到内地,但一定要去几次别国。我认识的很多年轻人,是到海外学习之后,才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可贵,回国后才去西部逛了逛。

直到今天,发表在上海一份晚报上的文章中一句用来区分事实的话,还能引起上海人如此激烈的反应,并寻求“退休领导”的权力干预,这是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APP下載|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9-28 07:23 , Processed in 0.05764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