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ZT]国防科大教授“叫板”爱因斯坦 创标准时空论

[复制链接]
phenix 发表于 2009-2-17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国防科大教授“叫板”爱因斯坦 创标准时空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成为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长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相对论提出质疑,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谭暑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创立了标准时空论,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竞争。
  国防科大教授谭暑生:创立标准时空论并非无事生非
  记者昨日在国防科大见到了谭暑生。谈到标准时空论,谭暑生说这并非是他个人的自我标榜和无事生非,而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使然。
  谭暑生说,他在读大学时就基本学懂了相对论,大学毕业后更是比较彻底地理解了它。 这就是说,他不仅能从爱因斯坦的“两个假设”(即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出发,从数学上导出狭义相对论的整个理论框架,而且还可以直接从这两个假设(特别是光速不变原理)出发,给它的理论结果以合乎逻辑的解释论证和理论说明。谭暑生认为,狭义相对论纯相对性的结论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只要抓住了这两个假设,一切又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最初谭暑生的内心也与狭义相对论“相安无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安的事件,对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和它最重要的推论即光速极限性原理提出了挑战。在此情况下,谭暑生认为建立新时空理论很有必要。随后,他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标准时空论的理论体系,并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后来,他完成了《从狭义相对论到标准时空论》一书,并公开出版发行。
  谭暑生十分自信地说,如果标准时空论发表在上个世纪初,人类一定会接受它,而不接受狭义相对论。谭暑生表示:“只要细读这本书,就会承认这并非狂言,而是一句真话。”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你什么也不要怕,胜利总要到来
  谭暑生的标准时空论发表后,包括钱学森在内的国内外多位科学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此,谭暑生感到十分欣慰。
  国内知名教授白铭复认为,标准时空论是有别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的一种新的可能的目前物理学所允许的时空理论。著名理论物理学权威、法国物理学家德·埃斯帕纳在给谭暑生的信中写道:“你有很好的观点,你完全独立地证明了,实验事实并非一定需要通常的狭义相对论,它们也与一个意义上与狭义相对论很不相同的概念相一致。这一点,我以前是不知道的,与我讨论过这方面课题的物理学家中也几乎没有人知晓这个事实。”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谭暑生的鼓励,前后长达20多年。早在1984年春节,钱学森看了谭暑生的论文后,便给国防科大一名教授写信说:“你们学校真有人才!”当年元宵节,他给谭暑生来信表示:“标准时空论成立。”从那时开始,20多年间,钱学森先后给谭暑生写了30多封信,并3次单独约见他,每次都要畅谈大半天,给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鼓励他“什么也不要怕,胜利总要到来!中国的事总是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明年一定会比今年好!请相信日子会好起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健为《从狭义相对论到标准时空论》一书撰写了序言,其中特别指出:“谭暑生教授沥20多年的心血,创立标准时空论。作为一个自洽的新体系,它继承和综合了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成就,蕴涵了已知,又有创新,廓清了原有的悖论,开拓了新的视野,对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执著的农家子弟:追求科学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息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谭暑生谈笑风生,坦言自己很有生活情趣,决不是那种连走路也捧着书,甚至会将脑袋撞到电线杆上的知识分子。
  谭暑生的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他的学业成绩始终出类拔萃。读大学时,他选择了物理学专业,希望发现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物理学理论、方程或定律。
  大学毕业后,谭暑生先后在西安、上海等单位从事技术工作,加深了对物理学的理解,训练了相应的动手能力。后来他又调入国防科大,从事激光技术研究和物理教学工作。他讲课生动幽默,大大拓宽了学生视野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得以学到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经常是讲台上下情绪交融强烈,几乎堂堂课博得学生们的热烈掌声。后来,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谭暑生主动辞掉了所担任的行政职务。
  谭暑生说,一个新理论的诞生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会期望马上能得到什么名誉”。他说,曾科学地预言了电磁波存在的麦克斯韦,生前并没得到任何荣誉,去世数年后,他的成就才被人们承认。谭暑生乐观地表示,不论社会怎么评价,他依然会愉快地面对生活和人生,他追求科学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息。
  :狭义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般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和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物理学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概念,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标准时空论
  标准时空论使用了与爱因斯坦相对论不同的前提假设,用绝对参考系原理和回路平均光速不变原理替换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得到了不同于狭义相对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标准时空论运动学和动力学,把亚光速运动和超光速运动直接统一起来,而且建立了标准时空论电动力学体系。
  标准时空论在基本假设的合理性、逻辑简单性和逻辑自洽性上胜于狭义相对论。标准时空论完满地解释了以前的所有实验结果,包括狭义相对论无法解释的几大类实验如单极磁感应实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量子隧道的超光速实验,检验贝尔不等式的远距关联实验的结果,预见了一些迄今没有预料的新的经验事实,等待着这些实验的检验和证实。(陈国忠) (来源:长沙晚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1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恭喜LZ抢先我一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17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谭暑生说,他在读大学时就基本学懂了相对论,大学毕业后更是比较彻底地理解了它。”

杨振宁也不敢这么说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故园旧梦 发表于 2009-2-1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三明 电信
希望能超越爱因斯坦- -!
但愿吧~我也不懂
不反对,支持一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qicd 发表于 2009-2-17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不知道,也不懂,貌似是标准时空论成立,狭义相对论也成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zhl91 发表于 2009-2-1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不懂,但愿能出实质性的贡献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ositron 发表于 2009-2-17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在网上查了下,能找到的内容大部分是和1L给的东西类似的内容。

各位似乎都对这个很感兴趣,很看好这个理论,不过我是来泼冷水的。

第一:我不相信他所说的“大学时就基本学懂了相对论,大学毕业后更是比较彻底地理解了它”,他若真有这水平,早就在学术界出名了。

第二:查了下网上说看好他理论的人的情况,好像除了一个写过高量教材的,其他的都不是做理论物理研究的或者不是理论物理科班出身,支持他的人中没有专门研究相对论的专家(其中有两个人合作发表过EPR佯谬的文章,但他们都非物理学毕业)。可能有人认为钱学森都支持他,还有什么可怀疑的。但请明白,钱学森不是做理论物理研究的,更不是研究相对论的,钱学森不可能懂相对论,所有钱学森的支持根本没用。至于他个法国人,我没查到他的情况。

第三:对这句话:“包括狭义相对论无法解释的几大类实验如单极磁感应实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量子隧道的超光速实验,检验贝尔不等式的远距关联实验的结果”。这里列举的试验我不是都知道,但可以肯定,这句话不靠谱。仅具一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广义相对论解决的,狭义相对论确实不能解决,任何一个对狭义、广义相对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所有他这句话相当于没说。

第四:从这篇文章看来,他似乎是提出了一个不同于狭义相对论的新理论,或者说他想推翻狭义相对论。但是,同样,学过狭义、广义相对论的人就会知道,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狭义相对论的一些概念、结论是有局限的,或者说,狭义相对论只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特例,他若真想提出一个不同于相对论的体系,还需要解决广义相对论能解决的问题,否则只是空谈。

第五:“预见了一些迄今没有预料的新的经验事实”。相对论的很多预言,至今仍因为技术的限制,无法得到验证,因为不知道他到底预言了什么,这句话也只能吸引外行的眼球罢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09-2-17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相对论的最基本部分,或者说一个重点大学非物理专业学习的部分。我觉得读书的时候我也懂了的。最起码没有不理解的。甚至觉得与中学学的很接近。只是用更公式化的表达出来而已。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iblue 发表于 2009-2-1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 电信
基本上只能当笑话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enlinliu 发表于 2009-2-1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enlinliu 发表于 2009-2-1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2eye 发表于 2009-2-1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内江 电信
狭义相对论的确有些问题,根据理论,会推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结果,比如,双生子谬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ositron 发表于 2009-2-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狭义相对论的确有些问题,根据理论,会推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结果,比如,双生子谬论.
2eye 发表于 2009-2-17 21:51


双生子佯谬根本不是矛盾,是错误理解相对论所致,早已被彻底解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2-17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黄山 电信
1# phenix 我对这个理论感兴趣,公式和列题。计算题麻烦给我发上来。我来研究一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2-1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黄山 电信
相对论从懂到不懂。水平就提高了一大截。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2-1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黄山 电信
相对论从懂到不懂,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一个是知其然。一个是不知其所以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2-17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黄山 电信
[,用绝对参考系原理和回路平均光速不变原理替换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得到了不同于狭义相对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标准时空论运动学和动力学,把亚光速运动和超光速运动直接统一起来,而且建立了标准时空论电动力学体系。]
我感兴趣的是这里。---绝对参照系
绝对参照系-----就是静止参照系。---牛顿经典。》《对立的是相对论时空----绝对的光速。
这里是这个理论的关键---我要他的公式来看看。。。。
回路平均光速怎样解决试验中的光速不变---麦克的干涉实验的结果---没有干涉花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2-1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黄山 电信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2-18 00:05 编辑

我怀疑他的理论是洛仑兹理论的翻版。看:
  十九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以光速C传播的电磁波的存在。到十九世纪末,实验完全证实了麦克斯韦理论。电磁波是什么?它的传播速度C是对谁而言的呢?当时流行的看法是整个宇宙空间充满一种特殊物质叫做“以太”,电磁波是以太振动的传播。但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理论。如果认为地球是在一个静止的以太中运动,那么根据速度叠加原理,在地球上沿不同方向传播的光的速度必定不一样,但是实验否定了这个结论。如果认为以太被地球带着走,又明显与天文学上的一些观测结果不符。
  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进行了非常精确的测量,仍没有发现地球有相对于以太的任何运动。对此,洛仑兹(H.A.Lorentz)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一切在以太中运动的物体都要沿运动方向收缩。由此他证明了,即使地球相对以太有运动,迈克尔逊也不可能发现它。爱因斯坦从完全不同的思路研究了这一问题。他指出,只要摒弃牛顿所确立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根本不需要什么以太。



  ·时钟双生子佯谬
   相对论诞生后,曾经有一个令人极感兴趣的疑难问题---双生子佯谬。一对双生子A和B,A在地球上,B乘火箭去做星际旅行,经过漫长岁月返回地球。爱因斯坦由相对论断言,二人经历的时间不同,重逢时B将比A年轻。许多人有疑问,认为A看B在运动,B看A也在运动,为什么不能是A比B年轻呢?由于地球可近似为惯性系,B要经历加速与减速过程,是变加速运动参考系,真正讨论起来非常复杂,因此这个爱因斯坦早已讨论清楚的问题被许多人误认为相对论是自相矛盾的理论。如果用时空图和世界线的概念讨论此问题就简便多了,只是要用到许多数学知识和公式。在此只是用语言来描述一种最简单的情形。不过只用语言无法更详细说明细节,有兴趣的请参考一些相对论书籍。我们的结论是,无论在那个参考系中,B都比A年轻。
  为使问题简化,只讨论这种情形,火箭经过极短时间加速到亚光速,飞行一段时间后,用极短时间掉头,又飞行一段时间,用极短时间减速与地球相遇。这样处理的目的是略去加速和减速造成的影响。在地球参考系中很好讨论,火箭始终是动钟,重逢时B比A年轻。在火箭参考系内,地球在匀速过程中是动钟,时间进程比火箭内慢,但最关键的地方是火箭掉头的过程。在掉头过程中,地球由火箭后方很远的地方经过极短的时间划过半个圆周,到达火箭的前方很远的地方。这是一个"超光速"过程。只是这种超光速与相对论并不矛盾,这种"超光速"并不能传递任何信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如果没有这个掉头过程,火箭与地球就不能相遇,由于不同的参考系没有统一的时间,因此无法比较他们的年龄,只有在他们相遇时才可以比较。火箭掉头后,B不能直接接受A的信息,因为信息传递需要时间。B看到的实际过程是在掉头过程中,地球的时间进度猛地加快了。在B看来,A先是比B年轻,接着在掉头时迅速衰老,返航时,A又比自己衰老的慢了。重逢时,自己仍比A年轻。也就是说,相对论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狭义论小结


  相对论要求物理定律要在坐标变换(洛伦兹变化)下保持不变。经典电磁理论可以不加修改而纳入相对论框架,而牛顿力学只在伽利略变换中形势不变,在洛伦兹变换下原本简洁的形式变得极为复杂。因此经典力学与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力学体系在洛伦兹变换下形势不变,称为相对论力学。


  狭义相对论建立以后,对物理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深入到量子力学的范围,成为研究高速粒子不可缺少的理论,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成功的背后,却有两个遗留下的原则性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个是惯性系所引起的困难。抛弃了绝对时空后,惯性系成了无法定义的概念。我们可以说惯性系是惯性定律在其中成立的参考系。惯性定律实质一个不受外力的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然而"不受外力"是什么意思?只能说,不受外力是指一个物体能在惯性系中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惯性系的定义就陷入了逻辑循环,这样的定义是无用的。我们总能找到非常近似的惯性系,但宇宙中却不存在真正的惯性系,整个理论如同建筑在沙滩上一般。第二个是万有引力引起的困难。万有引力定律与绝对时空紧密相连,必须修正,但将其修改为洛伦兹变换下形势不变的任何企图都失败了,万有引力无法纳入狭义相对论的框架。当时物理界只发现了万有引力和电磁力两种力,其中一种就冒出来捣乱,情况当然不会令人满意。


  爱因斯坦只用了几个星期就建立起了狭义相对论,然而为解决这两个困难,建立起广义相对论却用了整整十年时间。为解决第一个问题,爱因斯坦干脆取消了惯性系在理论中的特殊地位,把相对性原理推广到非惯性系。因此第一个问题转化为非惯性系的时空结构问题。在非惯性系中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就是惯性力。在深入研究了惯性力后,提出了著名的等性原理,发现参考系问题有可能和引力问题一并解决。几经曲折,爱因斯坦终于建立了完整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让所有物理学家大吃一惊,引力远比想象中的复杂的多。至今为止爱因斯坦的场方程也只得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确定解。它那优美的数学形式至今令物理学家们叹为观止。就在广义相对论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哥本哈根学派创立并发展的量子力学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物理学家们很快发现,两大理论并不相容,至少有一个需要修改。于是引发了那场著名的论战:爱因斯坦VS哥本哈根学派。直到现在争论还没有停止,只是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更倾向量子理论。爱因斯坦为解决这一问题耗费了后半生三十年光阴却一无所获。不过他的工作为物理学家们指明了方向:建立包含四种作用力的超统一理论。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有希望的候选者是超弦理论与超膜理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iblue 发表于 2009-2-18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 电信
爱因斯坦VS哥本哈根学派:我支持爱因斯坦理论,
超弦理论与超膜理论:我不太理解,觉得很怪异,由于它的计算过程是根据结论推导原因的过程,因此我个人持怀疑态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henix 发表于 2009-2-1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联通
14# jiangq007

这个东西我压根就一点都不懂,只是粗略看了一下,觉得咱们坛子里会有人感兴趣就转贴来的,原文就那么多,没有其他内容了,详细情况恐怕要找这位教授的著作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9 13:07 , Processed in 0.09211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