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物理作业又不会写~唉

[复制链接]
735725028 发表于 2009-9-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钦州–灵山县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本帖最后由 735725028 于 2009-9-5 13:33 编辑

这个学期才开始学物理,有些问题不懂,望高手指教
原题:
  某研究小组乘坐的热气球悬停于某海面上空,利用声纳系统向海面发射声波,2S后接到第一个反射回来的声波,再经过3S,他们又收到第二个反射回来的声波。如果声速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30M\S。热气球离海面有多高?此处海水有多深?

对热气球的高度,我没有疑问

但是按照物理老师的解法,海水的深度是1530乘3除以2,得2295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样算是否合理?
我觉得是深度是在海面下的那两段红色的线段的一半长度,这就海水的深度吧?
如果直接1530除以2的话,按我的理解就是把声波反射回来时经过空气的那一段加进去了,这应该不属于深度的吧?
水星人 发表于 2009-9-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我觉得物理老师的算法不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yfst 发表于 2009-9-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中移铁通
老师是对的,第一次回声是水面反射产生的、第二次回声是声波穿过海水通过水底反射产生的,因此1秒的差值是进水体和出水体的总时间,也就是水深的两倍行程,所以水深是(1530m/s*1s)/2=765m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9-4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2# 水星人
但是按照物理老师的解法,海水的深度是1530除以2,得2295M?
为什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9-4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9-4 23:51 编辑

3# lyfst
老师是错的。可惜。他不是数学老师!
连题目他都没读懂!晕。
[再经过3S]。。。。。。。。。。。看清楚了!
第2。谁说声音要垂直反射的?你当是光照到镜子。看波长。。。。海水和海底有可能漫反射。题目中应该说明清楚。
还有。海底必须是平的,否则,要解三角形。---中间有折射率,要自己换算。
现在的物理题。容易的不像话了。怎么考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09-9-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通节点
注意是再经过3秒,整个过程是5秒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09-9-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通节点
1530*1.5就行了~
和那2秒无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9-4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7# 家猫战斗力 那2秒有关。前一问哪!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09-9-4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通节点
恩,前一问有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reportin 发表于 2009-9-4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嘉定区 电信
虽然我物理考过一百分
但是已经全部还给老师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9-4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10# reportin
老师没收你的利息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Orion23rdy 发表于 2009-9-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教育网/辽宁大学(崇山校区)
海水深度是2295啊,热气球高度340么....这个怎么产生了这么大疑问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tjj01 发表于 2009-9-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热气球距海面340米,海水深度是1530乘3除2=2295米,因为,第一次回声是海面回声,总用时2秒,声音通过距离为340乘2=680,来回除2即是热气球距海平面高度,即340米;下一个回声是海底,共5秒,减去在空气中传播的2秒,在海水中声波运行3秒,即运行距离为1530乘2,除去来回往复,即海水深度为1530乘3除2=2295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tjj01 发表于 2009-9-5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对于5楼的发言,我认为你连基本常识和什么叫物理建模都不明白,不要在这里误人子弟了。如果你觉得简单,大可去做一些黎曼的空间几何活动活动脑子,不要和中学物理较劲了,容易被人认为肤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9-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9-5 00:45 编辑

14# xtjj01
我怀疑,你真看懂了题目?或者,现在题海出来的一代思路和我们以前的学生是不一样了。
请注意。那几条绿线和红线是老师后来加上去的。为什么加那几条线?物理原理[中学]?
作为一个完整的答案。本应该先回答原理,然后再解题。不然当然可以扣分。
这题本来牵扯知识面很广,却被他老师如此处理。故有此叹。
和中学物理叫劲?什么意思。要知道学无止境?别人问这个题目。如果题目有问题。我有责任和他们说呀。
题目中有几个应该交代。----1,镜面反射[声波相对水面要长,等于水面很平。]2。海底,已知是水平面。且无其他反射物。
而且,这样也考到了中学里的几个知识点。
题海出来的学生,联系实际能力差。会做一些死题目。
比如这题。如果再考到。学生就想呀。---老师做了几条垂线的。我也做垂线。为什么?他就不管了。这样,题目一变就吃亏。为什么不想一想,真的只有那垂直的一个点能反射?斜的路线行不行[请看初中物理1平面反射,2入射角=反射角。由此可证]如果高考把海底改成斜的,还怎么玩?漫反射会怎样,应该心里也有数。
其实。现在题目简单不是我的问题。只是,这样的考试,对学的好的学生不太有利罢了。
其实。学物理。题目不用做太多,要的是,每做一个题目,就把他的变化搞清楚。举一可以反三。题题去做。那有许多时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行者X84 发表于 2009-9-5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1530*3除2,思路应该是这样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9-5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15# jiangq007

我认为,是你没看清楼主的整个发言。请注意楼主最前面一段话,这个题目很可能是他的第一节或者第2节课中的物理题,你怎么能以自己的物理修养去要求老师出一道非常严谨的物理题给刚刚学习物理的同学?他们现在知道什么叫做镜面反射、什么叫做漫反射吗?而且这道题从中学物理的基本题意看,我认为已经基本完整了。
更多的话我就不说了,希望我们以后在交流中注意整体语境和基本的隐含假设,否则讨论起来会非常吃力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09-9-5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楼主初二刚学物理,我们不需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
楼主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过程楼主写错了,可能是楼主听错或记错。1530除以2,不得2295M。应该是1530×3÷2=2295。
但是我认为初学物理还是应该把整个过程分析清楚。之后才能简单的运算。
看楼主的图绿色的一来一回用时2秒。红色的一共2+3=5秒(楼主漏画从气球发射到海面的那段了)。红色的在空气中的的时间应该是与绿色的相同的。所以红色的在水里的时间应该是5-2=3秒。一个来回是3秒,单程就是1.5秒。所以声音走过的路程就是1530m/s×1.5s=2295m。
如果是写作业的话楼主还应该把公式完整的写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星人 发表于 2009-9-5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所以我才说LZ的老师错了,至少是过程错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m9896 发表于 2009-9-5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东方有线
6楼和13楼正解,阅卷完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03:45 , Processed in 0.16830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