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39年8月23日
德国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方代表莫洛托夫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签字

    里宾特洛甫是1939年8月22日坐飞机动身去莫斯科的。他随身带着希特勒亲笔的全权证书,握有同苏联缔结一 经签字立即生效的互不侵犯条约和“其他协定”的大权,也带着大批随员。第一天晚上,德国代表团在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过 夜,据施密特博士说,里宾特洛甫在那里工作了整整一宵,不断同柏林和伯希特斯加登通电话,而且为准备同斯大林和莫洛托 夫会谈而作了大量的笔记。
    载着德国代表团的两架“秃鹫”运输机在8月23日正午到达莫斯科。在大使馆匆匆吃完午饭以后,里宾特洛甫就急 急忙忙赶到克里姆林宫去会见苏联独裁者和他的外交人民委员。第一次会议继续了三个小时。据里宾特洛甫在“特急”电报中 告诉希特勒,这次会议对德国人说来进行得很好。从德国外交部长的电报来判断,根本没有任何困难就使苏联将置身于希待勒 发动的战争之外的互不侵犯条约的条款达成了协议。事实上,据他报告,唯一的困难是如何瓜分赃物这样一个显然很小的问题 。俄国人要求德国人承认拉脱维亚的利包和温道两个小港“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由于拉脱维亚全境都划在划分两国势力 范围的界线的苏联一面,这个要求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希特勒很快就同意了。里宾特洛甫在第一次会议后还告诉元首说,“预 期将就整个东欧地区划分势力范围的问题签订一项秘密议定书。”
    全部文件--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议定书--当天晚上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第二次会谈的时候签字了。德国人和俄国人 达成协议太容易了,因此在这次一直开到第二天清早一两点钟的宴会式的会议上,绝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什么严重的讨价还价 上,而是用来对世界局势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进行热烈而友好的讨论,中间还充满了克里姆林官庆祝会上决不可少的敬酒干杯 。
    两年以后,当德国军队违反上述条约而大举侵入俄国的时候,斯大林仍然认为他背着到莫斯科谈判的英法军事代表团 而同希特勒进行的这笔丑恶的交易是有理的。1941年7月3日他在对俄国人民的广播中自吹自擂他说:“我们保证了我国 获得一年半的和平及准备自己的力量来回击敌人的可能,如果法西斯德国敢于冒险违反条约来进犯我国的话。因此这毫无疑义 是我们赢了,而法西斯德国输了。”
    究竟是不是如此呢,从那时以来,人们对这一点一直在争论。这一笔卑鄙的买卖给了斯大林一个喘息时间--俄文叫 peredyshka--正如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807年在替尔西特从拿破仑手里和列宁1917年在布列斯特--立托 夫斯克所取得的一样,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也在一个短的时期内给了苏联一个远在俄国原有边界之外的前进阵地,其中包 括在波罗的海国家和芬兰的基地--而付出代价的是波兰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和芬兰人。尤其重要的是,如官方的苏 联《外交史》后来所特别强调的那样,它使俄国可以放心,如果俄国在以后受到德国的进攻的话,西方国家也已经无可挽回地 卷入了反对第三帝国的战争,而苏联就不会象斯大林在1939年整整一个夏天都在担心地那样,单独对抗强大的德国了。
    所有这些毫无疑问都是事实。但是还有相反的论点。到希特勒掉头进攻俄国的时候,波兰和法国的军队以及英国派到 大陆来的远征军已经被摧毁了,因此德国可以调动全欧洲的人力、物力扑向俄国,而可以束缚它的手脚的西方战场却已经不存 在了。1941年、1942年和1943年整整三年之间,斯大林一直在抱怨欧洲没有第二战场,俄国不得不承担几乎全部 德国军队的压力。现在1939-1940年是有一个能够牵制德国军队的西方战场的。如果俄国支持波兰而不是在背后给它 一刀的话,它也不可能在半个月之内就被扫荡净尽。不但如此,如果希特勒知道他要打波兰和英法就必须也要打俄国的话,很 可能根本就打不起来。就是在政治上胆怯的德国将领们,如果根据他们后来在纽伦堡的证词来判断的话,也可能立定脚跟反对 同这样强大的一个联盟来进行战争。据法国驻柏林大使说,在5月底的时候,凯特尔和勃劳希契都曾警告过希特勒,如果俄国 参加敌人一方,战胜的可能性是很少的。
    自从参加国际联盟以后,苏联曾树立了一定的道义上的力量,以和平的维护者和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反对者的面貌出现 在世人面前。现在,那种道义上的资本已经丧失净尽了。
    最严重的是,由于同纳粹德国完成了这笔龌龊的买卖,斯大林已发出了一场战争就要揭幕的信号,而这场战争又肯定 将演变成为世界大战。他毫无疑问是明白这一点的。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42年8月23日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年8月23日,德国主力部队渡过顿河,对斯大林格勒展开全面进攻,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这一天开始。
    在莫斯科战役中败北的德军,经过半年的补充休整,
希特勒又凑成237个师,集结到苏德战场。德军放弃全面进攻计划,主攻南线,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从东南方面包抄莫斯科为主要战略目标。德国企图迅速攻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以切断伏尔加河这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命脉,夺取巴库油田、乌克兰小麦、顿巴斯的煤,以加强自己的战争经济,然后向东北迂回包抄莫斯科,南出波斯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德军主力每天出动上千架飞机,投下了100多万颗炸弹,把斯大林格勒炸成一片废墟。苏联军民怀着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钢铁意志,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在废墟堆中和冲进市区的敌人展开惊心动魄的搏斗,打退了德军一次次整师、整团的集团冲锋。每寸土地,每座楼房,每条街道都成了德军丧生之地。
    斯大林及时聚集了大量的后备部队,在同年11月19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德军防线,转入大反攻,构成“铁钳之势”,在5天之内,就把聚集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33万德军包围起来。1943年元旦过后,苏军以5000门大炮进行猛烈轰击,到2月2日,全部歼灭了被围德军。这次保卫战以苏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43年8月23日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军航空兵实施突击

     1943年的战争与头两年有所不同。经过两年的交手,苏德双方都摸清了对方的战斗力,了解了对方的战术思想。 仗打到这个份上,双方主要是拼实力,拼补给,或者说拼国家资源,也就是国家军事经济潜力。
     重要的是,战争到了这个阶段,双方已能大体计算出对方在什么情况下能打什么样的战役,不同规模的战役能同时展 开几个,相较而言,苏军对德军的计算更准确些,因为苏军是在本土作战,后勤能对前沿保障到什么程度,后方能支持前线多 大的战役容量,德军多少有些吃不准。但德军远离本土,深入苏联腹地,补给线就那么有数的几条,对它在什么方向上能打什 么规模的战役,持续时间有多久,苏军计算的比较清楚。
    苏军总参谋部经过计算,1943年夏季,德军只能支持一个库尔斯克弧形防线决战,而且德军只能支持对库尔斯克 南北夹击时的进攻兵力;在弧形防线的当面无力进攻,将取守势。
     随着决战的临近,双方都调集坦克。装甲部队的准备,成了决战准备的重头戏。
     纳粹德国一向标榜陆军,而这支陆军则以坦克力量驰骋于天下。它的坦克曾横扫波兰、西欧、巴尔干,在北非也曾逞 凶一时。在苏德战争的初期,浩浩荡荡的纳粹坦克大军曾直逼莫斯科城下,其中的“虎式”,“豹式”坦克似乎天下无敌手, 它们说不上最先进,但最实用。
    现在,半个欧洲在给德国人生产飞机、军火,坦克制造厂24小时连轴转。半个欧洲的资源,半个欧洲的熟练技工, 半个欧洲的军工大师,全被用之于飞机、坦克和“裴迪南”式自行火炮的研制、改进、定型与大批量生产。
    偏偏苏联也是坦克强国。苏联的坦克素来不被人看好,外界也对它了解的不多,但到纳粹入侵苏联后,方领教到天外 有天。苏联的KV重型坦克装甲厚,火力强,机件简单而坚固,足以令德军坦克生畏,苏制T34坦克并不重,但速度快,装 甲倾斜度大,几乎无法击穿。
    1943年,苏联的坦克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德国,不仅能及时补充战场上的损失,而且能大量装备部队,在这年的春 夏之交,苏军拥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达到创纪录的9500辆。
    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苏德双方各自集中了大量坦克,德军的坦克师在10个以上。为此,斯大林的指导思想还是防 御。
    7月5日凌晨之时,朱可夫又得到一个情报,据被俘的德步兵6师一名士兵供认,德军进攻时间大约是7月5日凌晨 3时,也就是说,德军一个小时后就要全面打响了。
    朱可夫看时间紧迫,只有先斩后奏了。他先向前沿下达了实施反准备的命令,再给斯大林打电话请示,斯大林赞同他 的“反准备”决定。
    阵地的前沿静悄悄的,这是决战前特有的宁静。为了这场决战,双方共投入400万兵力,13000辆坦克和自行 火炮,6000多门炮和12000架飞机。而此刻,在即将打响之际,静得老兵心里发毛,新兵张惶不安。
    2时20分,朱可夫下达了反准备命令。刹那间,惊心动魄的爆炸声使大地震颤起来,库尔斯克弧形地域的交战开始 了。
     据事后捕获的俘虏供称,苏军的突击完全出乎他们的意外。德军一直考虑如何对苏军发起先发制人的进攻,正当他们 准备出击时,没想到防守的一方倒先打响了,结果他们的炮兵损失惨重,通信联络和观察系统大部遭到破坏。
    但朱可夫却挺后悔,他事后一直埋怨自己注子太急了。如果再晚些开炮,德军步兵出了掩体,坦克爬出待机地域,效 果会更好。
    苏军的这一手并不能使德军放弃“城堡”计划。它的发起节奏固然被打乱了一下,但很快又稳定下来,仍按部就班地 来。4时30分,德军作战飞机飞临苏军防御地域上空投弹扫射,德军炮兵开火。
    德军的目标很明确--库尔斯克,一如苏军统帅部事前的分析,他们的进攻点放在库尔斯克弧形防线的底部,库尔斯 克以南的德军沿着铁路线向北攻,库尔斯克以北的德军沿着铁路线向南进攻,企图在库尔斯克合围。
    投入会战的德军达50个师,其中有16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但7月5日猛攻了一整天,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南北 两翼都没有突破。两边比较一下,南翼的德军打得更有板眼,使苏军蒙受损失更大,这不奇怪,南边的这支从别尔哥罗德发起 的德军,是苏军的老对头指挥的,他就是曼斯坦因元帅。
    7月6日,在曼斯坦因亲自指挥下,在奥博扬方向上发生了激烈战斗,交战双方同时有数百架飞机。坦克和自行火炮 参加战斗。
    7月7日,曼斯坦因投入了新的坦克集团,其矛头直指奥博扬,奥博扬是库尔斯克南边的门户,德军如拿下了奥博扬 ,库尔斯克就难说了。德军坦克突破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一防御地带,又楔入第二防御地带,奥博扬告急!瓦杜丁把手边所 能抓到的预备队全部投入奥博扬危险地域,才勉强堵住口子。
    7月10日,曼斯坦因乖巧起来。他不把口张得那么大,而是把兵力集中在一个较窄的地段里,榔头砸不动,就用锥 子扎进去。
    锥子尖的前方,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它叫普罗霍罗夫卡。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普罗霍罗夫卡村处在关键地段 。曼斯坦因一旦打通了这个地段,就可以绕过奥博扬,直逼库尔斯克,小村一下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7月11日。沃罗日涅方面军洞察出曼斯坦因的意图,把预备队中的坦克部队及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紧急调往普罗霍 罗夫卡方向,这支坦克大军约有800辆T34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它们于7月12日早晨赶到普罗霍罗夫卡附近的田野,与 轰轰隆隆开来的德军坦克撞了个正着。在这片原野上空,飞机对飞机;原野中火炮对火炮,步兵对步兵;但打得分外火爆的还 是坦克对坦克。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会战中到底投入了多少坦克,苏联战后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1200辆,另一种说法为16 00辆。且不说哪个数字更接近事实,重要的是经过这次坦克大会战,曼斯坦因的老本基本上拼光了,从南翼突入库尔斯克已 然无望。几天后,希特勒命令他把部队撤回到发起进攻时的防御地区,即便如此,他的命运也比北翼强。
    在奥廖尔弧形地带的当面,本来就有苏军的两个方面军--布良斯克和西方方面军。它们于7月12日转入进攻,库 尔斯克弧形地带中的中央方面军于7月15日转入反攻。三个方面军从三个方向插向奥廖尔,本来奥廖尔指日可下,但由于反 攻比较仓促,进展比预料要慢。
    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南翼,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反攻发动的很晚,到8月3日才发起,比北翼晚了20 天,但由于准备充足,进展很快。
    库尔斯克南北两翼,一个先反攻,一个后反攻,先者慢,后者快,结果同一天完成任务。
    8月5日早晨6时,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前卫部队突入别尔哥罗德市。
    同是在8月5日,布良斯克方面军解放了奥廖尔。对这件事,朱可夫有点小小的遗憾。在解放奥廖尔时,本来打得稳 一些便可以对德军形成合围,但斯大林等不急了。他说,我们的任务是把德寇尽快赶出我国领土,等敌人进一步削弱时,我们 会合围他们的。就这样,德军等于从奥廖尔被撵走了。
    8月5日晚,为了庆祝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的解放,莫斯科鸣放了礼炮。120门大炮齐鸣12响,这是苏德战争中 ,第一次为祝贺苏军的战功而鸣放的礼炮。从此,它形成了制度,苏军取得的每一个巨大胜利,莫斯科的120门大炮总要齐 鸣12响。
    礼炮在鸣放,库尔斯克弧形防线战役并没有结束,它还要继续半个多月,苏军从奥廖尔和别尔哥德罗继续发展战果。 8月23日,科涅夫元帅的军队收复了哈尔科夫,苏德战场上最大的一次会战就此结束。这次会战消灭了希特勒在政治上、军 事上寄于厚望的德军主要集团,而当完成了这一任务后,苏军战线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坚挺的战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朱可夫在部署苏军在库尔斯克方向上的防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库尔斯克突击部正面苏军中央方面军地带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月5日,德军在强击中突入苏军防御6至8公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联的“图”系列轰炸机的生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43年春夏间,德国陆军共有294个师,其中196个师对苏作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哈尔科夫的德军集团被肃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月5日晚,为祝贺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的解放,莫斯科鸣放了卫国战争中的第一次礼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坦克遭遇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军取得大规模坦克遭遇战的胜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军展开反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月12日在普罗霍罗夫,苏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德party卫坦克军、坦克第3军迎头相撞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3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46年8月23日
大汉奸褚民谊伏法
  1946年8月23日,汪government大员褚民谊被以汉奸罪处死刑。褚民谊被判死刑后,还押看守所,不久移禁狮子口江 苏第三监狱听候执行。褚最初精神紧张,不思饮食,整天眼望着天花板,后来渐渐地安定下来,又一反常态,居然在放风时打 起太极拳来,饭量也大增。    褚民谊之妻陈舜贞,不甘心其夫就这样被判死刑,听候枪决,返南京后请了两位律师具状高院检察处求请减刑,不久 被驳回。
    8月23日清晨,苏州高等法院接到司法行政部对褚民谊执行死刑的命令,当即在狮子口第三监狱布置临时法庭,检 察官派法警签提人犯。
    这时正值放风,褚民谊在走廊里打太极拳,见状知道死期已到,他长叹一声,要求更衣,进入监房,周身换穿新衣, 左手执佛珠一串,步出监房。法警押着褚民谊经女监门口,隔着铁栅褚与陈壁君握手言别,陈以手帕掩面而泣。
    到了法庭,检察官问:“有无遗言?”褚答:“没有遗言,我生死俱极坦然,生固无所惭愧,死则颇有价值。希望将 我的遗体送无赐庄博习医院解剖,因我表面虽壮健,而内部实有病症,愿医学家研究。”
    入刑场时,褚民谊甫至左侧围墙边,执行法警以匣枪乘其不备,自后发一枪,弹中头部应声倒地,一枪毙命。
    陈舜贞率子女赶到法院三监,褚已伏法一小时矣。当即办理领尸及遗物手续。回去入棺收殓。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58年8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炮兵某部在炮击金门前表决心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对国民party金门防卫部队和炮兵阵地等重要军事目标及驶往 金门的运输舰进行猛烈炮击,击毙金门防卫司令吉星文、赵家崮、章杰三个中将,击伤运输舰一艘。24日至9月8日,前线 陆、海军联合作战,又击沉、击伤国民party两艘舰只,并封锁了金门。美国government为摆脱为国民party军护航的被动局面,诱使国民party 军撤出沿海岛屿,以实现其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共中央为粉碎美国的阴谋,决定以金门、马祖拖住美帝国主义,10 月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彭、金、马军民同胞书》,宣布停止对金门炮击一周,让国民party军恢复补给,但以美军 不得护航为条件。
    这次战役是自国民party当局败退台湾之后,两岸军队之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双方海、陆、空三军均有交火,时间 长达60天,这一战役是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一次军事示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76年8月23日
猛攻“三株大毒草”
1976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抓住要害,深入批邓》。社论诬陷《论全party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 》、《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即《汇报提纲》)和《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即《条例》)等三篇文稿是邓小平授意炮制的“大毒草”,“集中反映了他那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系统地表达了他的修正主义观点。这三株 反party、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毒草,是难得的反面教材,是‘走资派还在走’的铁证。”    社论说:“《论总纲》是邓小平复辟资本主义的政治宣言”;“《汇报提纲》是邓小平妄图从科技阵地‘打开一个大缺口’,反对无产阶级在整个上层建筑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一个修正主义标本”;“《条例》则是邓小平洋奴买办 的经济思想和一整套修正主义的办企业路线的写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80年8月23日,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采访中法
拉奇单刀直入地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
去?”
    邓小平明快、干脆地回答道:“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
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
示对毛主席的尊重”,又说:“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
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party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法拉奇坚决地将问题引向尖锐:“对西方人来说,我们有很
多问题不理解。中国人民在讲起‘四人帮’时,把很多错误都归
咎于‘四人帮’,说的是‘四人帮’,但他们伸出的却是五个手
指”。
    邓小平并不想躲避法拉奇的暗示:“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
‘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
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party和国家挽救过来。”他
坚定地说:“我们要对毛主席的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
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
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
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party和国家的宝
贵财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92年8月23日
首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举行
经过近一年的充分准备,中国首届电影节于1992年8月23日晚在长春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 员李铁映专程前来参加,并宣布电影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慕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及杨成武等有关领导同志 参加了开幕式。    ’92中国电影节,经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吉林省人民government批准,由长春市人民government、广电部电影事业管理局、中国电 影发行公司、中国电影输出输入公司、吉林省文化民吉林省电影发行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主办。长春市人民government承办。电影 节期间,将展映国内16家电影制片厂近一年内摄制的优秀故事片24部,儿童片、美术片8部,港、台影片4部和14个国 家提供的影片20部。这些影片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水平高,观赏性强,深受观众欢迎。为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展映 已从8月1日在全市百余家电影院、俱乐部开始,观众已逾50万人。举办规模如此之大、参展面如此之广的电影节,在全国 乃属首次。展映期间,还将评出国产优秀故事片特别奖一个、“长春金杯”一个、“长春银杯”三个。
    这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团结、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期间,还同时举办商品物资交易会,举办对外经济贸易 洽谈会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09-8-2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宽捷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1941年8月23日,我老爸来到这世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ks 发表于 2009-8-2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1884年8月23日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 马尾海战爆发  1884年8月23日,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马尾海战爆发。
    马尾即马江,是福州闽江下游的一段,马尾港是福建水师的基地。中法战争中,侵略者利用清government和 ...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3 20:35

很想知6月4日的时候LZ还敢写当年今日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09-8-2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宽捷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也没什么不能写的,1989年6月4日,首都北京发生反革命暴乱,军队进行了有效的镇压,维持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历史上的今天8.2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轼字子瞻,四川眉山人,生于公元1037年,21岁开始进入仕途,曾两次进京任龙图阁学士、中书舍人、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官职,但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一生屡遭贬谪,大部分时间做地方官,1101年8月24日逝世,终年64岁。
    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一起被后人称为文学上的“唐宋八大家”。流传后世的苏轼的诗歌有2800多首,存世书迹有《赤壁赋》等,画迹有《竹石图》等。
    苏轼自46岁以后自号“东坡居士”,民间对苏东坡这个名字非常熟悉,甚至连日常生活中也有东坡巾、东坡肉、东坡豆腐等许多名目。
    苏轼为何自号东坡呢?“东坡”是当时黄州(今湖北黄冈)东门外远处一块山间坡地,原归营兵屯垦,弃置日久成了瓦砾遍地的荒场。宋神宗元丰初年,苏轼被人诬告作诗诽谤皇帝,谪授黄州团练副使,名义是员地方军事长官,实际却是廪禄断绝的结罪官吏,生活陷入困境。友人马正卿向知州申请把这块荒地拨归苏轼耕种,得到允许后,苏轼开始了“躬耕”生活,养牛一头,垦田半顷,播植稻麦,一家多口的吃饭问题总算有了着落。生活略有改善,苏轼又着手解决住处问题。他发现在“东坡”的一侧有座长满蒿草的废弃菜园,就申请以此为房基,建筑住房。正房在大雪中落成,定名“雪堂”,苏轼亲笔题写“东坡雪堂”匾额悬挂在迎面。后来,他的著作也多用“东坡”为名,如《东坡集》、《东坡志林》等。
    苏东坡不仅是一位落笔生花的文学家,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而且大量史实证明,他在自然科学方面也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在医学方面,他与北宋沈括合著的《苏沈良方》,是一部闻名中外的医书,是我国医学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此书共18卷,总计处方170多剂,论述60条,先后曾有数十种版本流传,这部书至今在日本流传甚广。在养生方面,他著有《问养生》、《论养生寄子由》、《养生说》等20多篇文章,他的养生学重要论点是“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他还提倡练气功,强调饮食要有节制,多食蔬菜,要豁达乐观,心胸开阔,这些论点至今仍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在科学普及方面,他曾推广过湖北农民插秧用的秧马,四川制盐的“筒井用水鞲法”,四川的“布头笺”纸。在《牡丹记序》中记录了他所研究过的生物变异性。在《酒经》中,他详细介绍了制曲和酿酒技术。在《苏轼杂琴事》中剖析过古代名琴“雷琴”。他还研究过数十种物质的化学变化及性质,在《格物粗谈》和《物类相感志》两本著作中,记载了广泛的科学知识,共计1200多条,至今还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4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862年8月24日
北京同文馆成立
  1862年8月24日,北京同文馆成立。当时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訢等人,深感外交事务中没有自己的真正通晓外国语言文字的译员,常受人欺弄,急需设立专门学堂,培养自己的翻译,了解外国的情势。曾于1861年1月奏请朝廷命广东、上海各派二名识解外国(英、法、美)文字语言者,携带各国书籍到京作教习,并准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这是近代中国government下令学习外语的最早记录。朝廷发布诏令后,可惜粤、沪未能找出适当人选担任教习。1862年,奕訢在英人威妥玛的帮助下,请英籍教士包尔腾充任教习,8月24日在北京正式设立京师同文馆,以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是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先设立英文、法文、俄文班,后陆续增设德文、日文班以及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招收学员,最初从八旗儿童中挑选,后来从贡生、举人提高到进士、翰林院编修、检讨等正途出身的京外各官,年龄放宽到30岁,也不专限八旗。学制分三年、五年、八年不等。除汉文外,其他课程均聘外国人教习。该馆还设有印刷所,译印数、理、化、历史、语文等方面书籍。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前后办理20余年,入馆学员约300人。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11年8月24日
邮传部接管邮政、驿站
1911年8月24日,经盛宣怀奏准,邮传部正式接管全国驿站。中国邮政虽自1866年已在上海海关代办,但直到1896年3月清廷才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第二年8月,清government首次发行国家邮票。但当时邮政仍一直由英国人赫德所把持的海关兼管。1911年5月,第8任邮传部尚书盛宣 怀与海关多次交涉,达成邮政脱离海关由邮传部接管的协议。为此,government特设邮政总局并在省分设管理局。5月28日,李经方出任第一任邮政总局局长。邮政总局成立后经过筹划与奏准,又于8月24日开始接管驿站。至此,中国邮政初具规模。8月邮政部统计表明,全国共有邮局5485所,员工25万人,信差12678人,书记1297人,洋员532人。邮政总局已决定,即日选派熟悉邮政人员赶赴新疆、蒙古等地添设邮局、开办邮政学堂。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22年8月24日
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向各工会报告罢工胜利消息的信件

    1922年8月24日,长辛店铁路工人举行罢工。
    6月间,长辛店工人俱乐部路局提出开除总管、工头,承认俱乐部有人事推荐权和增加工资等要求,但迟迟得不到答复。8月23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书记邓中夏从北京来到长辛店,召集工人代表开会,决定罢工。24日罢工开始。3000多工人手持写着“不得食不如死”、“打破资本专制”等口号的白旗,在娘娘宫举行誓师大会。曹锟派兵镇压,强迫工人复工。工人不肯退让。郑州铁路工人此时发动声援罢工,使京汉铁路南北交通完全中断。京绥、京奉、正太等线铁路工人也纷纷声援长辛店铁路工人的罢工,并表示如3日内不答应罢工工人的要求,各路即开始总罢工。罢工坚持两天,26日,路局被迫与工人代表谈判,答应了除工人参预路局人事权以外的全部条件。26日,工人正式复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邓中夏像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4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25年8月24日
刘海粟使用裸体模特儿引起争议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17届西画系毕业班的教师、学生与裸体模特合影。1914年起,刘海粟在这里首次采用人体写生进行教学    1925年8月24日,江苏省召开教育会议,通过了禁用模特儿的提案,引起各艺术院校的关注。使用女模特儿的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对此提出异议。他致书当局,谈到他自创立美专之初,就拟采用模特儿,但“世人不察,目为大逆、讥笑怒骂,百喙丛集。鄙人为学术尊严计,不惜唇焦舌烂,再四辩白,有识君子,欣焉有得,可谓世有是非,窃自庆幸”,没有想到今日当局也有此种禁查的动议,使他大惑不解。刘海粟在信末指出:“鄙人首倡模特儿,光明正大,而一般无赖市侩,托其美名,以之裨贩。若今日上海所发现之裸体妓女照片,及恶劣画报等,实为害群之马,自宜严禁,毋须宽宥。兹本君子慎思明辨之义,请贵会明白其辞,修正前议,布之天下,局胜感祷之至。”
    该信在《时事新报》上发表,立即引起各界的关注。反对者说,“刘海粟提倡模特儿,足以丧失本性之羞耻,引起肉欲之冲动”;“先生顾以金钱势力,役使迫于生计之妇女白昼献形,寸丝不挂,任君摹写,是欲令世界上女子人于无羞耻之地位人也,而禽兽之不若矣”。上海县知事危道丰说:“模特儿就是光屁股的姑娘”,刘海粟借模特儿骗钱,“忘形若此,尚复成何体统?成何世界?成何人类?”刘海粟据理驳斥,首先声明,“艺学尊严与市侩营利迥然有别”,“艺学上之模特儿既与中国礼教截然二事”,继而指出,现有许多人胸无点墨,坐井观天,俨然以卫道士自居,信口雌黄,实则是满肚子男盗女娼;进而提出:像危道丰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作government官员,应予撤职。危道丰声言要诉诸法庭,理由是,刘海粟侮辱了他的人格。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4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36年8月24日
苏联领导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被判死刑

1936年初,内务部秘密政工局局长莫尔恰诺夫召集近40个工作人员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到会者有内务部里最重要的几个局的头头及其副手。莫尔恰诺夫宣布:暗害基洛夫的阴谋集团与侨居国外的托洛茨基有联系,“反革命地下组织”的领导人是从托洛茨基那里接受新的密令的。为了把托洛茨基说成是一切“反革命地下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人,内务部曾经凭空捏造出一个“阴谋联系网”,说这张网是从丹麦法国挪威伸向苏联的,因为托洛茨基曾在那几个国家居住过。    现在,为了使这一说法站住脚,内务部头目召来了拘捕在案的哥尔茨曼等人,授意他们在公审时坦白认罪,说自己曾与国外的托洛茨基见过面,并从他那里得到过指令。于是,经过精心编排的一幕戏剧便开场了。
    在一次审判中,哥尔茨曼供认说,1932年11月他因公到柏林出差时,曾秘密地在那里与托洛茨基的儿子列夫-谢多夫碰过头,并受阴谋组织的一个领导人伊-尼-斯米尔诺夫的委托,将一些文件和以后联系的密码交给他转送托洛茨基。第二次碰头时,谢多夫建议哥尔茨曼同他一道去见住在哥本哈根的托洛茨基。
    “我当时就同意了,”哥尔茨曼说道,“但我提醒他,为了不招人耳目,我们不能两人同行。我和谢多夫商定,我过两三天再去哥本哈根,住布利斯托里饭店,并在那里与他碰头。我出车站后便直奔饭店,在登记处见到了谢多夫,1点左右,我们就动身去见托洛茨基。”他还承认,托洛茨基告诉他:“……必须除掉斯大林……必须精心挑选合适的人去执行这一任务。”
  可是,一个星期之后,丹麦government的官方报纸《社会民主》披露了一条惊人的消息,声称“布利斯托里”饭店早在1917年就因大楼拆除而关闭了,可是哥尔茨曼却说,1932年他在那里与谢多夫碰头,尔后又一起到托洛茨基的住宅去,他的这个说法怎么可能是真的呢?    美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约翰-琼组织了一个专门小组,调查莫斯科强加给托洛茨基的罪名。
    该专门小组还准确地查明,在1932年11月23日到12月2日这段时间里,即托洛茨基在哥本哈根的那些日子里,他的儿子一直在柏林考试。证据是当时在柏林最高技术学校学习的谢多夫的成绩册、有校方签字盖章和教师签名的考卷、注有日期和签字的考勤簿。另外,可以作证的还有谢多夫给父母的信件。
    斯大林在得知丹麦报纸的报道和美国学者的调查结论后,简直气疯了:“真见鬼,你们怎么想出这么个饭店!应该说他们在车站见的面,车站是拆不掉的!”他命令亚戈达进行调查,查出是哪些内务部人员如此粗心,使得整个审判威信扫地……。亚戈达怀着一丝扭转败局的希望,立即将内务部外事局一个颇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派到哥本哈根,要他在现场观察一下,看看内务部能否在那里做些手脚,作一点补救。
    内务部为使托--季反苏联合总部案得以成立,把流放中的以及各地监狱里的近300名原反对派成员弄到莫斯科来审讯,用威胁、许诺或其他手段,迫使他们承认自己是阴谋活动的参与者,并供认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是他们的头目。
    当斯大林听说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表现坚强”,拒绝在所要求的供诉上签字时,感到非常气愤,他那略为嘶哑的声音里会突然冒出格外浓重的格鲁吉亚土腔:“告诉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都阻挡不了历史的发展。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去死或去保住自己的臭皮囊。给我狠狠地整,直到他们爬到你们面前开口坦白!”是的,斯大林这次要跟他们算总帐,并且从此一笔算清。
    1936年7月间,季诺维也夫同叶若夫和莫尔恰诺夫进行了一次通宵达旦的激烈谈话。谈话结束后,季诺维也夫回到了囚室,突然提出要与加米涅夫作一次单独的会面。有迹象表明他准备投降,并想与加米涅夫商量一下自己的决定。这对于内务部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行动分局副局长在会面的那间囚室里安上了录音机。
    会见后,季诺维也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必须出庭,但得有一个条件:斯大林必须亲自证实叶若夫以他的名义许下的诺言。加米涅夫虽有些犹豫和不满,但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看法,并提出了谈判的条件,即斯大林必须当着全体政治局委员证实自己的诺言。
    斯大林马上得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思想状况。在亚戈达、莫尔恰诺夫和米隆诺夫详细地向他汇报事情经过时,他掩饰不住满意之情,预计这两人终将屈服。听完汇报后,他站起身,精神抖擞地搓着手,对部下予以赞赏,并决定改日在克里姆林官与他们直接对话。
    那一天会面时,斯大林提醒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你们要记住,第一,法庭审判不是针对你们的,而是针对我们party的死敌托洛茨基的;第二,既然你们反party最猖狂的时候我们没枪毙你们,那么在你们肯帮助中央与托洛茨基作斗争之后,我们为什么还要枪毙你们呢?第三,两位同志忘记了,我们布尔什维克都是列宁的学生和后继者,我们不想让老party员流血,不管他们对party有多大的罪过。”他讲得很有感情,听起来非常真诚,也很有说服力。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听到这里,彼此意味深长地交换了目光,然后,加米涅夫站起身,以他们两人的名义声明,如果不枪毙所有的布尔什维克,不迫害他们的亲人,并且今后也不再为这些人加入过反对派而判他们死刑,那他们两人就将出庭。
    “这是不言而喻的。”斯大林回答道。
开庭前的最后一周,被告们在维辛斯基和内务部侦讯人员导演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自己的角色,并在详尽的提示下,背诵自己的“台词”。叶若夫以斯大林的名义再次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在法庭上能履行自己的“义务”,答应的一切条件都会得到不折不扣的兑现。同时,他又提醒自己的“谈话对手”,不得在法庭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哪怕暗示也不行。不管是谁,只要有一个人敢“背信弃义”,全体被告人都将承担有预谋地不认罪服法的责任。
    1936年8月19日,人们期待已久的第一次莫斯科公审在工会大厦的十月厅开庭。审判长是乌尔利赫,法官们和书记员面向听众而坐。左侧墙边的小桌后是国家起诉人维辛斯基。右侧墙边坐着4排被告人,看上去无精打采,忧郁不安;当然也有红光满面,举止随便的。有经验的人一眼就可分辩出,谁是真正的被告,谁是冒充被告的奸细。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第二次坐在被告席上,这次被一道带上法庭的还有另外14人,其中有他们当时在列宁格勒的追随者叶夫多基莫夫和巴加也夫,以及托洛茨基分子斯米尔诺夫,以所谓新的证明材料为依据而提起的这次诉讼认为,这些被告分子已直接与托洛茨基勾结,他们的计划不仅是要杀害基洛夫,而且还要杀害斯大林和所有苏维埃government领导人。对于维辛斯基来说,尽管没有物证,但要揭露这些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发表激昂的起诉演说并不困难,因为对他在起诉中提出的罪名,被告们非但不会反驳,不会鸣冤叫屈,反而会想方设法予以承认。所以,他可以大胆地、绘声绘色地描述这骇人听闻的大阴谋。事实证明,被告们基本上履行了预审中承担的“义务”,一个接一个地对这一罪行供认不讳,可维辛斯基仍然强调被告在很多细节上“没有把话说完”。但他们究竟隐瞒了些什么,维辛斯基却避而不谈。
    此外,维辛斯基对奥利别尔格、赖因霍尔德、皮克尔等5个冒牌被告人的表现十分满意。无论哪个被告人,只要其陈述与预先确定的台词稍有出入,他们就会从椅子上站起来做一番纠正,甚至恶狠狠地咬住对方不放。维辛斯基似乎没有发现,他们由于太卖力,把被告人的角色演得太过分了。
    在结束起诉演说时,维辛斯基高声喊道:“我强烈要求将这群疯狗统统枪毙,一个不留!”
    8月22日上午,即开庭的第4天,被告们都作了“最后陈述”。这可算是整个审判中最悲惨的一幕,被告们怀着能使自己的家庭和同志免遭斯大林迫害的希望,走到自己毁誉自己的极限,甚至“超额”地去完成侦讯机关强加给他们的“任务”,唯恐让斯大林抓住一丁点儿,成为其撕毁许诺的理由。
    8月24日凌晨2点30分,经过7个小时会议的审判庭成员重新出现在审判席上。在死一般的沉寂中,审判长乌尔利赫开始宣读判决书。这时,大厅各个角落都响起紧张的咳嗽声。审判长停顿了一下,等恢复平静后,才一个接一个地念完全体被告人的姓名,接着又来了个长时间的停顿,最后宣布判处全部被告人极刑--“枪毙!”
    据说,加米涅夫勇敢地迎接了死亡;而生病的季诺维也夫是被抬到刑场的。就在临处决前的一瞬间,季诺维也夫还苦苦发出哀求:“看在上帝的面上,同志们,看在上帝的面上,请给斯大林打个电话吧!”此刻他想起了斯大林的诺言……
    50多个春秋过去了,1988年8月4日,苏共中央“重新研究30至40年代和50年代初迫害事件材料委员会”发表公报,认为当年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总部案”的调查,是“在违法和捏造事实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有必要为所牵连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公报指出,当时对该案定的罪名是:进行反苏活动、间谍活动、危害活动和恐怖活动,参与暗杀基洛夫,策划对party政领导人进行行动。在“详细分析该案件材料后证实,对他们的指控也是毫无根据的”,因在该案人士的活动中“缺乏犯罪内容”。苏联最高法院全体会议满足了苏联总检察长的抗诉,撤销了原判,为案件所涉及到的所有人恢复名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37年8月24日
《救亡报》创刊
1937年8月24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在上海创刊,由巴金王任叔、阿英、茅盾胡愈之郭沫若、夏沔尊、夏衍、章乃器、张天翼、邹韬奋、郑振铎、萨空了、顾执中等组成编辑委员会,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周恩来指示该报总方针是宣传抗日,团结、进步,要办出独特风格,办出一份左、中、右三方面的人都喜欢看的报纸。11月12日上海失陷后,该报坚持出版。至22日出版第85号,终被日本侵略者压迫停刊。当日下午出版“沪版终刊号”,载郭沫若的《我们失掉的只是奴隶的锁铐》一文作为“终刊致辞”。1938年1月1日在广州复刊,广州沦陷后迁桂林。1941年3月1日桂林版被国民partygovernment压迫停刊。至1945年10月10日改名《建国日报》在上海恢复出版,仅刊行至10月24日第15号,又被国民partygovernment查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66年8月24日
中共创始人之一李达逝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达

     李达(1890-1966),号鹤鸣,湖南零陵人。他是一位哲学家,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共产party创始人之一。1913年留学日本。在国内出版译著,介绍马克思主义。1920年与陈独秀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party》月刊。建party前夕,发表文章,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较准确地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party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party中央宣传主任。后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主编《新时代》杂志。1923年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的方针上激烈争论,随后离开party组织。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等职,并发表《现代社会学》一书。大革命失败后,在白区长期担任大学教授,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写了《社会学大纲》等著作。1949年12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party。历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被选为第一任中国哲学学会会长。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几十年来,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经济学、货币学、法学、史学理论等领域中也做了重要的开拓性工作。著作还有《<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等。其重要论著,编入《李达文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8-2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66年8月24日
老舍在北京投湖自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7岁入塾,后转读小学。1913年进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学任国文教员。“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先后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等长篇小说。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创作《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长短篇小说。1937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学运动。此间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小说《正红旗下》等。 “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杀。辑有《老舍文集》。
    1978年6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老舍先生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老舍先生是著名作家。他把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文学艺术事业。他在创作上积极勤奋,著作丰富。解放前,他写了《骆驼祥子》等许多文学作品,对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给了他新的艺术生命,他以高度的创作热情,夜以继日地工作,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许多文艺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被荣称为“人民艺术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16 15:41 , Processed in 0.172907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