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31 终结版

[复制链接]
wuleyun601 发表于 2009-12-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太漂亮 太壮观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ulei 发表于 2009-12-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荔湾区 电信
请问一下, 星系旁边的颜色为何类似光害的色光呢?

很想请教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ulei 发表于 2009-12-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荔湾区 电信
本帖最后由 xiongyulei 于 2009-12-1 14:48 编辑

以后对于你的挑战,应该是到天文台,用1000以上的大镜子拍摄了。 看过这幅照片,想起了当年看大卫 麦林照片的感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anshell 发表于 2009-12-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u235 发表于 2009-12-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泪流满面啊 凑字凑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manlily 发表于 2009-12-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电信
潘少出大作,不能不膜拜一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LMACH 发表于 2009-12-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Distributel
这片子让人感到震撼,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edward0102 发表于 2009-12-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电信
支持高橋 FSQ-106ED + EM-200, 拍的超優作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anshell 发表于 2009-12-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略作说明:

拍摄算起来一共5个晚上。08年9月份拍了16张L通道,09年9月份拍了20张L通道,10月份拍了22张L通道和若干RGB通道。

其中今年10月份的22张L通道为中心提供最优的解析力,其他两组L通道作为辅助为M31周边提高信噪比。

处理的时间,算起来,肯定会比拍摄的总时间更长。M31的处理,要比星云难度高,因为一方面要保持高解析力,让星系的星点分解开,另一方面,密集的星点容易让人感到粗糙,所以又得保持一定的平滑感。

个人观点,这个版本的特殊意义在于两点:
1,把M31外围的物质凸现出来,可以看出,M31周边延伸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填满了530mm焦距+135画幅的视场。一般的处理M31的大小可能只占这个视场的1/2到2/3。

2,M31主体的解析力,可见星系外围的很多星团已经被分解。这算是4寸口径APO分辨率的一个极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拿200%的截图对比2倍口径系统的相同区域,比较下分解的程度。这也说明在深空摄影里,未必要贪大口径的系统,结合自己周边的天空环境,合理统筹配置系统,可以让系统发出其应有的潜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apella星痕 发表于 2009-12-1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赣州 电信
潘少的牛图又来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浣熊先生 发表于 2009-12-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 联通
不愧是潘少。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毛毛电 发表于 2009-12-1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方正宽带骨干网
膜拜中……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lack★Star 发表于 2009-12-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禅城区 电信
一个字: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oshuaShaw 发表于 2009-12-1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优朋普乐(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感觉上有一点点十字的星芒?是我眼花了?还是有什么原因?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anshell 发表于 2009-12-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感觉上有一点点十字的星芒?是我眼花了?还是有什么原因?
JoshuaShaw 发表于 2009-12-1 14:21


FSQ106ED + STL-11000组合在对焦准确的单祯中,亮星会出现类似十字星芒的光晕,分析大致两种可能:
1,CCD像素在饱和的状态下微微溢出。
2,或者,FSQ本身光学系统会产生出这种衍射成像(细看FSQ106ED物镜组,镜头间有几块垫片)。

还好,这种光晕还比较好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ulei 发表于 2009-12-1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荔湾区 电信
那些是星系外围的物质或者云气,实际存在的东西。
Panshell 发表于 2009-12-1 10:31
谢谢潘少的解释,一直都在看你拍摄的作品,今天还在和南十字的几位朋友聊到这里。 设备、环境不用说了,我一直都在想你是如何在对极轴、跟踪上下功夫。能拍出如此的效果,你确实是用一种微观角度在处理很多细节吧。

谢谢你分享自己的作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ulei 发表于 2009-12-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荔湾区 电信
略作说明:

拍摄算起来一共5个晚上。08年9月份拍了16张L通道,09年9月份拍了20张L通道,10月份拍了22张L通道和若干RGB通道。

其中今年10月份的22张L通道为中心提供最优的解析力,其他两组L通道作为辅助为M31周边提 ...
Panshell 发表于 2009-12-1 12:06
恩,重型设备的可操作性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想你最后用手动来叠加也不是一点点的时间就能解决的吧。
真欢迎你有机会来华中地区的巫山-神农架地区拍摄试试,明年我是考虑去那边拍拍星野;哪怕在我家(武汉东部的大别山区)观测的环境还不错,冬夜能肉眼见到数千颗星星;
今天介绍了些朋友看了你这篇,湖北的朋友也特别感慨你在拍摄上付出的努力,随时欢迎您来中部的山区摄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anshell 发表于 2009-12-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to xiongyulei ,

希望有机会交流。 玩天文摄影其实就是一个玩失败的过程,失败的次数多了,总会碰到一两次成功。如此而已。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ulei 发表于 2009-12-1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荔湾区 电信
to xiongyulei ,

希望有机会交流。 玩天文摄影其实就是一个玩失败的过程,失败的次数多了,总会碰到一两次成功。如此而已。
Panshell 发表于 2009-12-1 15:14
呵呵,我觉得你的冥想式的思考比很多人都多吧。要不然,像我们都想去天文台那样的设备下拍摄了。 一直都很关注潘少的作品。

是啊,很奢求有那个机会能看看你拍摄,还有看你走掉和自己完成这样好作品的设备很为你痛心呢。 我若是手中钞票多,倒是想帮你保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ulei 发表于 2009-12-1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荔湾区 电信
38# Panshell 我想回湖北前也打算前去你去过的 阴那山,一直都是 南十字 的朋友说,我也在 光害图 上看过,我想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也算慕名而至吧,从厦门过来路过梅州,没时间下去。

可惜e时代没怎么注重知识产权,要不然我觉得你这个M31的制作过程,真的可以撰写一部作品,帮助其他人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5 21:09 , Processed in 0.040628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