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食:在朔日(即农历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发生月球掩蔽太阳的现象。
科学解释: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到同一直线时,且月球在中间挡住了部分射向地球的阳光,并在地球上产生阴影,在阴影地区即可见日食。 2、日食种类:日全食(total solar eclipse)、日环食(solar annular eclipse)、日偏食(partial solar eclipse)。 3、日食规律:全球而言,平均每六个月发生一次日食,每次都在农历初一;同一地点而言,平均每两三百年可见一次。 4、食限(middle of eclipse):月球中心在天球上的投影点离白道与黄道的交点使日食成为可能的角距极限称“日食 限”。角距在15°21′(下限)以内必发生日食,在18°31′(上限)以外无日食。 5、食季(eclipse season):日月食发生的一种周期。食季的长短决定于食限的大小.一个食年内有两个食季.相邻二次食季相隔约173.31日. 6、月影(Moon shadow):月球投在地球上的阴影。分为:本影、伪本影、半影。 7、食带(With the solar eclipse):月影扫过的地带。在食带上能见到日食。分为:全食带、环食带、偏食区域。全食带最宽不超过270千米,长度超过一万千米。 8、食分(eclipse magnitude):用来表示日食的程度。指日面视直径的被遮部分与太阳视直径的比值,以太阳视直径为1。 9、遮掩率(Obscuration):太阳被遮掩的程度,以百分比记。 10、食相(phase of eclipse):日食时黑暗的月面与日面(月食时地影与月面)相切和掩蔽的现象或时刻。全 食有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五相;偏食有初亏、食甚和复圆三相。 11、日全食五大阶段:初亏(Start of partial eclipse)、食既(Start of total eclipse)、食甚(Mid eclipse)、生光(End of total eclipse)、复圆(End of partial eclipse)。 (1)初亏(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太阳的西边缘与月面的东边缘相外切的时刻)。日偏食、日环食都有这一阶段。 (2)食既(日全食开始的时刻):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开始被遮住。日偏食、日环食没有这一阶段。 (3)食甚(全食的中心时刻):当月面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接近(甚至重合)时,就达到食甚。日偏食、日环食都有这一阶段。 (4)生光(日全食结束的时刻):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日环食、日偏食没有这个阶段。 (5)复圆(日食过程结束的时刻):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外切的刹那,称为复圆。
日环食和日偏食都有这个阶段。 12、贝利珠(Baily Beads):在太阳将要被月亮完全挡住时,由于月球表面极不平整,就会从月球边缘的凹陷处投射出几束光线,形成贝利珠现象。英国天文学家贝利最早描述了这种现象。可见于食既、生光两个阶段。 13、日全食持续时间:一般两三分钟,最长不超过七分钟。对于全球而言通常超过三小时。 14、爱因斯坦效应:在天文学中,指光线经过引力场时受到的偏折。日全食时测定经过太阳边缘的星光受太阳引力产生的弯曲,是验证本效应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