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电影/纪录片] 我的天文科幻类藏碟:《接触未来》 终极珍藏版(组图)

[复制链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4-19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最伟大科幻片完整呈现:《银翼杀手》终极完整珍藏版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4-19 00:40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影片简介(转):
  

  《银翼杀手》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影片之一,2004年,由英国《卫报》发起、由60位顶尖科学家参与投票的电影史上最佳科幻片的评选中,雷德利·斯科特的这部1982年的经典作品以最高票数当选影史第一,口碑甚至超过了《2001太空漫游》。

   这部未来派的经典之作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灰暗的未来时代,并使得所谓'敌托邦'似的非理想的社会状况再次流行于银幕。这部1982年拍摄的影片虽然没有像它的原著-Philip K. Dick的《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那样的微妙和深刻,但比起现在已成为许多科幻影片标准的那些震耳欲聋的爆炸场面和使人麻木眩晕的特技效果来说,《银翼杀手》仍然不失为一部艺术与理性的精品之作。在问世近20年后,《银翼杀手》仍然使大批观众痴迷。好莱坞票房热门影片《角斗士》的导演瑞德雷-斯科特近日在接受一家英国电视台采访时承认,有关其1982年拍摄的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中的主角--由哈里森-福特扮演的警察德卡德是一个遗传工程复制人而非真正人类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部后现代的经典之作是雷德里·斯科特继1979年的《异形》之后贡献给科幻片的第二部里程碑式作品,其意义远大于2002年他获奥斯卡奖的《角斗士》,不但有大量影迷,更有不少研究它的专著问世。该片虽然情节简单,内涵密度却极高,讲述了科学、伦理、生命、本能、爱与恨、生与死的诸多问题,还涉及到了灵魂,即永恒,以及生命的最终归宿和身份的自我认同,这种对人和人价值思辩的科幻哲学探索理念影响了之后的如《终结者》、《骇客帝国》等众多科幻巨制的影片。

     影片简介

 

 《银翼杀手》(英文Blade Runner),是经典黑色科幻电影,在香港地区又被译作《刀锋战士》、《公元2020》。拍摄于1982年,主角迪卡德(Deckard)由著名好莱坞影星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扮演。导演是莱得利·斯考特。


  这部电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原著脚本,但借用了菲利普·迪克的小说《机器人梦到电动羊了吗?》中的一些想法。这部电影不同于一般的美国科幻大片。电影特技效果虽不及《星球大战》那样有气魄,但在细节上的刻画非常的有水平,飞旋车(Spinner)飞过洛杉矶上空时那细致入微的效果难以让人找到任何瑕疵。另外,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水平也是得到公认的,作曲家范格里斯使用电子合成器演奏的富有未来末日感的合成乐,渗透到情节中的效果显得非常的含蓄和贴切。


  《银翼杀手》是一部被众多影迷,科幻迷认为最被忽略的老片。


  《银翼杀手》在1982年上演时掌声寥寥,观众很难接受这部气氛压抑,阴郁的影片——几乎没有一个光明的镜头,几乎没有动人心魄的刺激点,角色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喃喃低语……刚刚经历了几部娱乐巨作强烈的视听冲击的观众,很难对这样一部灰色,晦涩的影片产生兴趣,甚至哈里森·福特自己也承认片中没有任何发挥的空间……如今,这部影片的魅力终于得到了认同,欧美影迷的评选中,该片总是排名前列。


  这部充满阴郁、压抑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人和人的价值的思辨。一方面人类试图消灭由自己亲手制造出的在各方面都强于自己的复制人,而另一方面复制人为了生存的权利与人斗争的矛盾,迫使观者不得不透过复制人的命运来反思自己:什么是生命?以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问题。


  片中阴暗的天空、潮湿的街道与大屏幕中日本歌伎单调的吟唱映衬出潜伏于人们心中的躁动与不安,“银翼杀手”迪克的阴郁和不苟言笑,人们的冷漠麻木与主人公对追杀对象的爱形成强烈反差。这一切无不透露出人们心中隐藏于的对于未来的恐惧,对造物者的质疑以及对于自己身份认知的不确定感。


  哈里森·福特在片中扮演一名银翼杀手,为消灭反叛的复制人而存在。由于影片整体风格的低调,Ford的表演也并不抢眼,但并不等于聊胜于无,时而游离时而坚毅的眼神,足以把一个时常处于矛盾之中,为自己的身份而困惑的银翼探员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影片末尾的悬念,也成为影迷们讨论的热点。


      主要演员

  若将哈里逊·福特(Harrison Ford)排除在外,《银翼杀手》(Blade Runner)拥有一群为数庞大但相较之下不为人知的演员阵容:


  哈里逊·福特(Harrison Ford) 饰演 里克·狄卡(Rick Deckard)。由于《星际大战》(Star Wars)及《帝国大反击》(The Empire Strikes Back)所带来的成功,但仍处于《法柜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上映的前一年,福特当时正在寻觅一个有戏剧深度的角色。在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向迪莉与史考特赞美福特,并播放了一些法柜奇兵的精彩片段之后,他们便决定要将福特列入演员名单中。但由于银翼杀手刚上映的时候票房惨淡,加上与史考特之间产生摩擦,福特始终避于谈及此影片。


  罗格·豪尔(Rutger Hauer) 饰演 罗伊·贝逖(Roy Batty)。作为一名暴力、但心思复杂难懂的人造人首领,豪尔的演出是简洁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除此之外也被菲利普·狄克(Philip K. Dick)誉为“完美的贝逖–冷血、亚利安人种、无瑕疵的。”("perfect Batty — cold, Aryan, flawless.") 在豪尔演出过的许多部影片中,银翼杀手是他的最爱。他曾经解释说:


  “银翼杀手不需要解释,它就是这样,一切都是最棒的,从来没有一部作品像这样,在改变世人思维的杰作中,它可算是占有一席之地,是令人望之生畏的。”("Blade Runner needs no explanation. It just IZZ. All of the best. There is nothing like it. To be part of a real MASTERPIECE which changed the world's thinking. It's awesome.")


  肖恩·杨(Sean Young) 饰演 瑞秋(Rachael)。作为22岁完美女性的化身,对于银翼杀手,尽管由于演戏经验的不足与稚嫩,而曾与福特和史考特产生摩擦,杨始终将其视为众多喜爱影片之一。


  爱德华·詹姆士·奥墨斯(Edward James Olmos) 饰演 盖夫(Gaff)。奥墨斯利用本身复杂多变的种族背景,帮助其建立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虚构“混合城市腔”(Cityspeak)语言。拥有这项特质,也让他在剧中创造了一个神秘且朦胧的角色,当他对狄卡观察、下结论(透过他的折纸)的时候,也让人对他的真正角色摸不著头绪。虽然他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但对于情况的掌握,有时却知道得比狄卡更多。


  黛莉儿·汉娜(Daryl Hannah) 饰演 普莉丝(Pris)。透过与罗伊·贝逖的相爱,汉娜试著表达人造人危险的无知。


  配角 


  艾门·沃许(M Emmet Walsh) 饰演 上司布莱恩(Captain Bryant)。沃许没有辜负身为一名优值演员的名誉,出演了一名酗酒成性的老警探。


  乔·特科尔(Joe Turkel) 饰演 博士埃尔顿·泰瑞(Dr. Eldon Tyrell)。拥有一副自信、深具穿透力的声音,并且以假威风来自我夸饰,这位公司的大人物指挥著科学上的发展,几乎不具同情心的他,成功建立了一个殿基于奴隶制度的企业。


  威廉·桑德森(William Sanderson) 饰演 J.F.赛巴斯汀(J.F. Sebastian)。是一名安静不多话且孤独的天才,他深具慈悲心肠且具有服从的特质,这样的特质为桑德森带来更多各式各样的挑战。


  布里翁·詹姆士(Brion James) 饰演 里昂(Leon)。虽然乍看之下他只是名愚笨、只靠蛮力做事的人造人,里昂确实有着近乎直觉的智能潜力,这帮助他差点杀了贺登、折磨老周,并且打击狄卡。


  乔安娜·凯西蒂(Joanna Cassidy) 饰演 卓拉(Zhora)。在有限的时间里,凯西蒂传达了身为一名坚强女性的奉献,也看见了人性的黑暗面,她的死带给了狄卡无限悲伤。


  摩根·波尔(Morgan Paull) 饰演 贺登(Holden)。在首次对抗“连锁六型”(Nexus-6)人造人的过程中,贺登并没有太多的出现机会,但他确实在中枪后仍然试着拔枪对抗,并且在被删掉的医院一幕中,告诉狄卡小心应付那些人造人。


  詹姆士·洪(James Hong) 饰演 汉尼拔·周(Hannibal Chew)。一名年长的遗传学者,他热爱他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有关于合成的眼睛。


  希·派克(Hy Pyke) 饰演 泰飞·路易斯(Taffey Lewis)。


  饰演阿巴杜·哈桑的人仍是未知。此人便是影片中狄卡所质问的毒蛇商人,至于此人是谁却仍然是个谜。


   原创音乐

 

 由范吉利斯(Vangelis)所制作的《银翼杀手》电影配乐是具有古典成份和,雷利·史考特想像出来反映黑电影的未来合成,的黑暗旋律组合。范吉利斯–当时由于《火战车》( Chariots of Fire ),刚从奥斯卡金像奖(Academy Award)赢得奖座–用他的音乐合成器进行编曲。范吉利斯以“太空”模式为2019年的音乐创造出一种名为“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的风格,就像在他的专辑“天堂与地狱”(Heaven and Hell)中听到的一样。他同时使用了各种不同的乐钟,以及同事戴米斯·鲁索斯(Demis Roussos)的人声来创作。雷利·史考特另外也采用了范吉利斯“回头见”(See You Later)专辑中的一首“葛林的回忆”(Memories of Green)。(此专辑为管弦乐版本,在史考特后来的一部影片《情人保镖》(Someone To Watch Over Me)中再度获得采用)


 

 “基于情感上和不稳定的特性,银翼杀手的配乐以丰富、有特色的声音表现了诸多冲突(纷争之于Hexie,光明之于黑暗)。”


  尽管受到广大乐迷的热烈赞扬–1983年荣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和“金球奖”(Golden Globe)提名为最佳配乐–加上宝丽德唱片公司(Polydor Records)在影片的最后也附上标题许下承诺将会推出配乐专辑,但最后原声带的推出仍然是延迟了长达十年。银翼杀手的电影配乐有两种官方版本,其中一种是由新美洲管弦乐团(The New American Orchestra)推出的管弦乐版本,1982年由原始配乐改编而成,有著细微的相似度。有些乐曲在1989年浮出,但直到1992年推出导演剪辑版才开始大量发行。无论如何,虽然专辑中大部份的乐曲都是来自于影片,仍然有少数范吉利斯编的曲,但最后没有收纳进其中,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新的作品。有许多人因此认为这并不是一张能作为配乐的充分代表作的专辑。


  由于专辑制作上的延迟,以及粗劣的重制品质,导致许多私制专辑(bootleg recordings)盛行了好几年。其中1982年的版本在科幻大会上造成轰动,使得官方发行版本延迟,并且在1993年由“环球音乐”(Off World Music, Ltd)发行了一张专辑,比1994年的范吉利斯官方CD包含了为数更广的乐曲。“刚果唱片”(Gongo Records)稍后也发行了一张几乎同性质但音质稍佳的版本。到了2003年,另外两种版本也现世了,“Esper Edition”,其稍早于后来的“Los Angeles - November 2019”。有著双光碟的“Esper Edition”合并了官方释出的乐曲、刚果唱片的版本,以及电影本身的配乐。最后“2019”为单碟,其内含了电影中几乎所有周遭的声音,并以一些“Westwood”公司所推出“银翼杀手”游戏中的音乐填充其中。在所有的版本中,刚果唱片被公认为是音质的最佳表现版本,而“Esper Edition”与“Los Angeles - November 2019”版本则是最能纪念该影片的代表作。


 

 “梦幻,唤醒,美丽且精华。”



      影片票房

  Template:Infobox Film rating


  《银翼杀手》于1982年6月25日于1290处戏院上映,此日期是由该片的制片Alan Ladd所挑选。由于他之前的高票房(highest-grossing)影片(《星际大战》(Star Wars)与《异形》(Alien))都有著接近的上映日期(5月25日)于1977年和1979年,使得这成为他的“幸运日”。然而,在上映的当周票房却是令人失望的6.15百万美元。造成票房不如预期最显著的原因之一,便是与另一部科幻片《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意外撞期,该片于1982年6月11日于美国上映,且占据了当时大部份的票房。


  影评家对于银翼杀手抱持两极化的态度,部份人士认为这样的故事只是炒冷饭,而且并不是像广告所言为“动作/冒险”类电影。而另一派人士则对其故事的复杂度赞誉有加,并且预言该片将禁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般普遍的评论认为,其缓慢的步调将降低其戏剧强度。一位影评家也因此戏称其片名应为“Blade Crawler”。Roger Ebert赞赏银翼杀手在视觉上的表现,但也觉得关于人类的故事有些空洞薄弱,Ebert认为泰瑞(Tyrell)的角色个性不具有说服力,而且在安全措施上有著明显缺失,以致于罗伊(Roy)轻易地就能谋杀泰瑞。同时他也相信,狄卡与瑞秋之间的关系,应该主要是为了秘密计划而共处,而不是为了男女私情。


  其它的评论家则以片中强烈的视觉表现来作为反驳,人类在影片中的世界人性尽失。除此之外,狄卡与瑞秋之间的互动可以视为对人性的必要肯定。后来,Ebert和Gene Siskel承认先前对于该影片负面的看法是错误的,并一致认为该片是现代经典之作。


      获奖提名

  银翼杀手 曾经被不少奖项提名,并且获得以下奖项:


  年 奖项 项目 获奖人


  1982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电影艺术 Jordan Cronenweth


  1983 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电影奖 最佳电影艺术 Jordan Cronenweth


  最佳服装设计 Charles Knode, Michael Kaplan


  最佳电影摄制/艺术指导 Lawrence G. Paull


  1983 雨果奖 最佳戏剧


  1983 英国伦敦评论协会奖 特别成就奖 Lawrence G. Paull, Douglas Trumbull, Syd Mead


  For their visual concept (technical prize).


  “银翼杀手”曾获得下列奖项提名︰


  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1983)


  最佳电影编辑 – 泰瑞·罗林斯(Terry Rawlings)


  最佳制作艺术 – 马文G. Westmore(Marvin G. Westmore)


  最佳词曲 – 范吉利斯(Vangelis)


  最佳音效 – 彼得·彭内尔(Peter Pennell),巴德 Alper(Bud Alpe),格雷厄姆 V. Hartstone(Graham V. Hartstone),杰瑞·韩弗理斯(Gerry Humphreys)


  最佳视觉特效– 道格拉斯·特朗布尔(Douglas Trumbull), 理查德·尤里西奇(Richard Yuricich), 大卫·Dryer(David Dryer)


  英国电影摄影师协会(British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最佳摄影奖(1982) – 乔丹·克罗宁韦斯(Jordan Cronenweth)


  葡萄牙国际奇幻影展(Fantasporto)


  国际奇幻电影奖 (1983) - 最佳电影 –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


  国际奇幻电影奖 (1993) - 最佳电影 –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导演版)


  金球奖(Golden Globe): 最佳原创词曲 (1983) - 电影版 – 范吉利斯(Vangelis)


  金像奖(Academy Award) (1983)


  最佳美术及场景布置 – 劳伦斯·G.波尔(Lawrence G. Paull), 大卫·L.斯奈德(David L. Snyder), 琳达DeScenna(Linda DeScenna)


  最佳视觉特效 – 格拉斯·特朗布尔(Douglas Trumbull), 理查德·尤里西奇(Richard Yuricich), 大卫·Dryer(David Dryer)


  土星奖(Saturn Award) (1983)


  最佳科学幻想电影


  最佳导演 –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


  最佳特效 – 道格拉斯·特朗布尔(Douglas Trumbull),理查德·尤里西奇(Richard Yuricich)


  最佳男配角奖 – 鲁格·豪尔(Rutger Hauer)


  最佳录像发行 (1994) – 导演版


      影片影响

 

 起初《银翼杀手》在北美上映时,北美观众的反应并不热烈。但是银翼杀手却受到国际间的注目,并且造成一股“银翼杀手”的科幻信仰潮流。如今电影受欢迎的程度度和位居的科幻地位,已经在其他节目媒体里广泛的引用。很多有关未来科幻的节目都受到银翼杀手的影响,像是《星际奇兵》(Stargate SG-1)、《星际大争霸》(attlestar Galactica)等电视系列剧也都可以看到银翼杀手的影子。在片中扮演赛巴斯汀的演员威廉·桑德森(William Sanderson, ),曾经在动画《蝙蝠侠:动画系列》(Batman: The Animated Series)里,帮一位非常类似赛巴斯汀的角色配音。此外,在电影上映的第六天,一位心理学家直接引用片里的对话:“先避免谈论你的父母。想像,有两个海龟正走过沙漠 …”这句话就是片中测验是否为克隆人的“神性测验”里面的题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银翼杀手开创了一种在人的双眼上做特写镜头的拍摄技巧;在电影《21世纪的前一天》(Strange Days)、《关键报告》(Minority Report)以及2004年的电视系列剧《迷失》(LOST)都可见类似的拍摄手法。


  银翼杀手这种黯淡的“赛博朋克”(cyberpunk)式影像风格与未来式的科幻设计,已经成为现今科幻片的标准,影响其后为数不少的电影和电视节目, 包括《蝙蝠侠》(Batman),《机器战警》(RoboCop),《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萤火虫》,以及《黑客任务》([[The Matrix]])。除了这些美国好莱屋影片外,银翼杀手也大大影响了日本动画,像是大友克洋《阿基拉》(Akira),《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阿米蒂琪III》(Armitage III),《魔法阵都市》(Silent Möbius),《星际牛仔》(Cowboy Bebop)和《泡泡糖危机东京2040》(Bubblegum Crisis)。《蝙蝠侠之开战时刻》(Batman Begins)的导演克里斯多福·诺蓝(Christopher Nolan),在电影准备开拍之前,就对著电影的工作人员放映银翼杀手,并且告诉他们:“这就是蝙蝠侠最好的参考指标”。甚至连《星际大战》特效制作群,也都对于银翼杀手片里高水平的电影特效,致以崇高的敬意。此外在1986年“创世纪合唱团”所唱的《Tonight, Tonight, Tonight》的MV里面有一个非常相似电影里面科林斯(Collins)穿过白普理(Bradbury)的场景。


 

 “银翼杀手是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不管从任何层面来看都令人难以置信。 银翼杀手的原创性和精致性是之前的科幻电影所做不到的,这不但是一个寓言故事,更是一部爱情故事。”—艾力克斯·Ioshp(Alex Ioshpe)Alex Ioshpe


 

 银翼杀手最常被认为影响了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Neuromancer》。虽然吉布森在访谈中曾经说过,早在银翼杀手上映前,他就已经开始著手写《Neuromancer》,而且真正启发他灵感的,也是与银翼杀手同样导演的电影《异形》(Alien)。银翼杀手这种类型的电影出现,是“赛博朋克”(cyberpunk)推广到大众文化最好的指标,同样也反映出时代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银翼杀手是现今最重要并且最伟大的科幻电影之一,也陆续在列在各大学的教育课程。因此,银翼杀手在1993年列入美国“国家影片登记部”( National Film Registry)永久保存,成为了国家级的典藏。


 

 银翼杀手的经典语录以及电影配乐,成为二十世纪最具音乐性的电影代表。尤其片中的克隆人罗伊的处境,对于摇滚乐的歌词激发出不少灵感。例如音魔合唱团(Audioslave)所唱的“Show Me How to Live”中那些抒情歌词:“插在手掌内的长钉/我的创造者阿/你给我生命/现在,教我如何生存下去。”


  (Nail in my hand / from my creator / you gave me life / now show me how to live.)这段歌词是描述电影最后罗伊和狄卡生死追杀时,罗伊为了让生命期限要结束的身体有所反应,拿了一根长钉从自己的手掌直直插进去。有趣的是这首歌曲同样也包含了科幻的主题:“卫星下心痛的夜晚/我还没有被你所接受/多希望在内心被偷走的那一块/能够建造与你联络的电话亭。”(And in the aching night under satellites / I was not received / Built with stolen parts / A telephone in my heart.)。而罗柏僵尸(Rob Zombie)所唱的“More Human Than Human”就是拿制作克隆人的泰勒公司座右铭“比人来更像人”(More human than human)来取歌名,其中的歌词:“我是连锁一型/我想要更长的生命/去你的!我的生命还不想结束。”(I am the Nexus One / I want more life / Fucker, I ain't done.)这段歌词就是在叙述片中罗伊有名的台词:“去你的!我想要更长的生命”(I want more life, fucker!)。此外盖瑞·纽曼(Gary Numan)唱过的民歌“死期已近”(Time To Die)就是为片中罗伊快要死亡时,念诗独白的背景音乐。


  “雷利·史考特的电影始终对未来的科幻定义一个视野。”——史蒂芬·白德罗斯基(Steve Biodrowski)。Steve Biodrowski


  银翼杀手也对“赛博朋克”(cyberpunk)式的角色扮演游戏,有著很大的影响力,像是《闇影狂奔》(Shadowrun),以及早期的电脑游戏《网络奇兵》(System Shock)和《黑社会》(Syndicate)。 在电影中2019年的洛杉矶,人口过度拥挤和多国人种的街道上出现,被主角狄卡描述为一个“混杂日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只要是你想的到都有混在里面。”的虚构语言“城市语言”(Cityspeak),已经被在很多cyberpunk类型的角色扮演游戏使用。


      幕后花絮

  ·据传扮演戴卡德的最初人选是达斯丁·霍夫曼,而普瑞斯的最初人选则是黛博拉·哈利。


  ·影片根据菲利普·迪克的小说《机器人梦见电子羊》(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改编,而片名却源于艾伦·诺斯的同名小说,后来威廉·巴洛斯将小说改编成剧本,雷德利·斯科特为了拍摄本片而买下了冠名权。在威廉·巴洛斯的书中,“blade runner”是指非法出售手术器械的人。


  ·菲利普·迪克称影片画面与自己写作时想象的效果如出一辙,而雷德利·斯科特却说自己从未看过原著。


  ·因为影片拍摄在极高的工作强度下进行,所以经常疲劳过度的剧组人员戏称本片为“Blood Runner”。


  ·片尾戴卡德和瑞切尔在乡间驱车的镜头取自斯坦利·库布里克在《闪灵》中未使用的镜头。


  ·片头场景曾被认为是在英国威尔顿的I。C。I。化工厂拍摄,而实际是源于绰号“冥府”的微缩景观模型。


  ·1982年,大多媒体对本片都恶评如潮,其中包括美国著名影评人Siskel & Ebert,10年后,两人一改初衷,盛赞《银翼杀手》。


  ·在拍摄普瑞斯攻击戴卡德的一段中,剧组聘请了一位体操运动员作替身,但正式拍摄前导演排练次数过多,以至这位女运动员体力不支,剧组只好又请来位男运动员拍摄这段镜头。


  ·戴卡德住所的设计深受美国建筑设计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莱特的杰作恩尼斯-布朗之家的启发。


  ·当戴卡德阻止瑞切尔离开他的住所时,戴卡德将瑞切尔推到一旁,观众可以看出瑞切尔痛苦而震惊的表情十分真实,因为当时哈里森·福特动作过于用力,肖恩·杨被惹怒了。


  ·在2004年英国《卫报》所做的调查中,有60位科学家认为《银翼杀手》是影史上最棒的科幻片,口碑甚至超过了《2001太空漫游》。


  ·在拍摄过程中,雷德利·斯科特将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的名画《夜鹰》的照片拿给剧组人员看,希望借此让他们领会影片所要营造的意境。


  ·为了建造出喧哗的街道场面,影片的布景中不仅有五六十辆交通工具,花花绿绿的霓虹灯,会动的人体模特,熙来攘往的人群,服装部更是找遍了二手货商店,弄到了大量的民族服装,创造了一个多种族、多民族济济一堂的壮观场面。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里面有成吨的朋克青年、黑人、墨西哥人,穿着修女装的男人,扮成克利须那神的印度人,甚至有穿着军装的中国人。


  ·警察局是在洛杉矶的联合车站(Union Station)拍摄的。那里的建筑大的出奇,而且有很多的艺术装饰和新法西斯主义风格。但剧组人员在搭建Bryant的办公室时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们把它建在了女盥洗室的门口,以致每次排戏的时候都有老太太客气地问洗手间用。


  ·警察的制服都是原创的,配有头盔式电脑监视装备,自带光源。


  ·片中那个制眼实验室其实是一个肉类加工车间。剧组足足用了两周的时间把它的温度降到零下4度(冻的太快会使混凝土墙壁裂开),终于,房顶上出现了两英尺长的冰柱。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4-19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数码修复五碟全新导演剪辑终极完整珍藏版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4-19 01:10 编辑

《银翼杀手》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影片之一,2004年,由英国《卫报》发起、由60位顶尖科学家参与投票的电影史上最佳科幻片的评选中,雷德利·斯科特的这部1982年的经典作品以最高票数当选影史第一。横扫年度全球DVD大奖的五碟终极收藏版。托盘包装。


片名:银翼杀手:数码修复五碟全新导演剪辑终极珍藏版
容量:5D9
配置:DVD发行史上最BT影片,电影史上最著名之科幻经典,匪夷所思5碟装版本终于面市!哈里逊·福特出演、雷德利·斯科特作品。一区最新五碟*版本,涵盖多版本多title全新数字修复正片,海量花絮一网打尽,三区字幕及六区经典国配,3条评论中文字幕并可双显,范吉利斯完全版经典配乐OST收录。最BT终极版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DVD外包装图:

黑色凸版印刷的封面,超有质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凸版印制的标题特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包装侧面特写,依旧质感十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包装背面一角(总运行时间长达678分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盒上是印刷精美的影片剧照和设计概念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打开之后是五碟托盘装的精彩碟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DISC 1:  

   这套碟的基本素材来自华纳于去年年底发行的那套横扫全球DVD大奖的五碟终极收藏版。作为跨年度的一套终极压轴作品,华纳予以本片的厚待足以让所有影片嫉妒,豪华的5碟大套装将本片5个版本的正片和全新拍摄的海量花絮一网打尽(具体的说,5碟套装中有3碟是正片,其中一碟以无缝多title的技术收纳了三部相对来说区别不大的版本,其余两碟则是收录了海量花絮的花絮碟)。这部DVD巨作一经问世,立即在全球的家庭娱乐市场中激起一股热潮,成为年度DVD收藏的重头作品和DVD收藏家必入手的作品。不过话说回来,本片本身在上映期间就是票房惨败、恶评连连,后来才得以在家庭娱乐市场大放异彩,并最终扭转乾坤,成为影史最伟大的科幻片。

    但是,在如今越来越混乱的市场,想要见到这部堪称经典的DVD作品也几乎成为了奢望,唯一能指望得上的也就是精装市场一家独大的了。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原版已经发行了快要半年之时,才不急不忙的推出了这个套装。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料的那样采用较为商业化的缩水出法,而是坚持将原版的所有内容全部完整还原,让我等热爱此片的影迷终于可以一偿宿愿。毕竟在DVD市场如此混乱的今天,还能见到如此完整的套装也是实属不易了。

   废话说了一堆,下面言归正传,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套碟的配置情况。在DVD的框架方面,基本上完全沿用了原版的搭配方式,因为原版的制作就足够优秀了,不仅所有内容都经过严格的数码修复,而且还采用了3 title的DVD制作方式。而所做的工作就是集成了官方的三区中文字幕以及全部评论音轨的三区评论字幕,另外,国语配音、OST等常规内容也肯定不会遗漏。

   第一碟收录的是2007年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亲自参与重新剪辑的最终剪辑版正片,按照雷德利·斯科特在DVD花絮中的说法,这个版本的正片不仅是他的最爱,而且也是最忠实于他原始构思的版本。或许说起来比较让人难以置信,这部科幻影片于1982年上映以来,震撼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历经了剧场版、国际版、很受影迷追捧的“工作样片”版和1992年的所谓“导演剪辑版”,但直到25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才看到了导演真正想要让我们看到的那个版本,或许换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拍摄了25年之久的影片。

   华纳这次对影片画质的修复堪称完美,甚至远远好于很多粗制滥造的新片DVD。斯科特对画面惊人的创造力被前所未有的展现出来,影片一开始便向观众展现出一个乌烟瘴气、永远灯火阑珊的未来世界,即使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壮观场景也足以让人感动。这套最终剪辑版正片不仅添加了一些新增画面,并对以往版本中的穿帮镜头一一妥当解决,灰尘、划痕和其他因保存年代而导致的图像缺陷也都得到了有效消除。另一个明显的改动就是对色调的重新调节,几处场景都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蓝色或绿色基调,再配上修复画面呈现出的通透质感,一下子为影片增添了浓重的科幻味道,让人很容易联想起《黑客帝国》里的虚拟世界。

   DVD音频方面的表现也足以令人满意,由于这次最终版的重新混音是在雷德利·斯科特的亲自监督下完成的,所以音频效果也远超先前发行的所有版本。各种声音细节的体现,以及对动态低频的再现都足以媲美新片音效。DVD音轨方面的重头戏还包括了3条全新录制的随片评论音轨,第一条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解说的评论自然是最权威的,第二条则是由编剧汉普顿·芬奇、联合编剧大卫·皮柏斯、制片人迈克·迪利、执行制片凯蒂·哈伯等幕后工作人员主持,第三条则主要是对影片画面特效方面的评论,由未来派画家史奈·米德、特效总监道格拉斯·川柏、艺术指导大卫·崔耶、理查·尤瑞西奇、美术指导大卫·史奈德、美术设计赖瑞·保罗等人共同解说。除了以上这些原版携带的音轨外,还集成了来自六区的国语配音。

   字幕方面,集成了三区官方的正片字幕及全部3条评论音轨的三区评论字幕,质量均没有问题。此外,这套碟收录了范吉利斯为本片谱写的完全版经典配乐,总共36首,全部采用LPCM 2.0(1536Kbps)高品质格式制作在三张碟中,在DISC 1的主菜单按上可以进入OST的第一部分(12首) 。

●DISC 1具体数据:最终剪辑版正片
片基:金盘
容量:7.67GB
片长:1小时57分23秒
画面:16:9可变/NTSC制式
音轨:
——英语DD5.1(448K)
——法语DD5.1(448K)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解说的评论音轨DD2.0(192Kbps)
——编剧汉普顿·芬奇、联合编剧大卫·皮柏斯、制片人迈克·迪利、执行制片凯蒂·哈伯等人共同解说的评论音轨DD2.0(192Kbps)
——未来派画家史奈·米德、特效总监道格拉斯·川柏、艺术指导大卫·崔耶、理查·尤瑞西奇、美术指导大卫·史奈德、美术设计赖瑞·保罗等人共同解说的评论音轨DD2.0(192Kbps)
——国语DD2.0(192Kbps)
字幕: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泰文/3条韩文评论/3条日文评论/2条三区中文/3条三区评论中文
花絮: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推荐最终剪辑版正片(37秒/中文字幕)
——可选3条随片讲评音轨
彩蛋:
——主菜单按上进入经典OST(第一部分)(12首/LPCM 2.0-1536Kbps格式)



精彩正片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DISC 2:  

   DISC 2中收录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一部时长3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危险的日子:制作《银翼杀手》”,这部纪录片拍摄于07年最终剪辑版正片推出之时,细致的回顾了影片拍摄各个环节的过程,内容相当精彩。除了已经逝世的演员外,影片全体演职员都在25周年之后回来为这部经典影片录制回顾访谈。

   不过,想要一口气看光信息量和资料性如此庞大的花絮,即使是本片最死忠的粉丝或许也会消化不良。不过不用担心,华纳很细致的为这套纪录片做出了详细的分段,八段内容分工相当详细。“发想日:1980年编剧与构想的决定”主要回顾了关于影片故事剧本的设定过程(本片改编自菲利普·K·迪克1968年的小说《机器人作梦会梦到电子羊吗?》);“脸红心跳:角色大集合”介绍了当年影片选角时的经历;“经典的开始:设计未来”介绍了工作人员绘制初稿场景设计以及分镜图的过程;“暴风眼:片场纪实”则记录了设计场景、道具造型以及剧情背景环境时的工作细节;

   “不安的回忆:火爆现场”则介绍了特技镜头的拍摄过程,片中那个明显的替身演员穿帮镜头,以及最终剪辑版中修补这一错误的过程,这段花絮还谈及了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其它几位工作人员的火爆脾气,据说在本片拍摄期间,片场中充满了火药味,导演与其它幕后人员经常产生争执;“镜头之外:特殊视效”详解了本片当年拍摄特效画面的辛苦内幕,在那个没有电脑CG技术的时代,每一个特效镜头都凝聚了幕后工作者的非凡创意和辛苦工作;“展现魔力:后制问题”则回顾了影片试片之后做出的一些调节,比如加进了那些画蛇添足的旁白,从花絮中收录的录音资料听来,不仅是雷德利·斯科特本人并不赞同加入这些旁白,就连哈里森·福特在录制这些旁白的过程中也因为难以理解而产生了抵触情绪;最后一部分“正反两极:反应与复活”则列举了本片科幻理念对一代代影迷以及后续众多电影工作者的巨大影响,除了有资深影评人的访谈外,《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以及《潘神的迷宫》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也都承认这部伟大科幻片改变了他们的生命。这部分花絮还回顾了影片上映之初两极分化的影评,惨淡的票房以及后来怎样扭转乾坤,一举成为影史最伟大科幻片的过程。

●DISC 2具体数据:纪录片“危险的日子:制作《银翼杀手》”
片基:金盘
容量:7.77GB
片长:3小时33分57秒
画面:16:9可变/NTSC制式
音轨:英语DD2.0(192Kbps)
字幕: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泰文/葡萄牙文/中文
分段:
——发想日:1980年编剧与构想的决定(30分36秒)
——脸红心跳:角色大集合(22分43秒)
——经典的开始:设计未来(26分34秒)
——暴风眼:片场纪实(28分46秒)
——不安的回忆:火爆现场(29分23秒)
——镜头之外:特殊视效(28分47秒)
——展现魔力:后制问题(23分05秒)
——正反两极:反应与复活(24分09秒)
花絮:四段剧场版预告片(总长4分13秒)
DVD-ROM:小册子扫描图/卡片扫描图





◎关于DISC 3:  

    DISC 3是本套装的第二张正片碟,这张碟以3 title的制作方式收录了本片三个版本的正片,分别是1982年剧场版正片、1982年国际版正片和1992年导演剪辑版正片。
    先来简单谈谈这三个版本的区别吧,先说剧场版,其实除了当年看过本片公映的美国观众外,大多数影迷都没有亲眼见过这部1982年最初上映的剧场版正片,这个版本的正片包括了主人公的旁白自述以及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很显然这两部分内容都是雷德利·斯科特迫于商业压力下做出的选择。虽然这并不是最忠实于导演想法的版本,但这个剧场版还是在一部分影迷中得到好评。

   或许由于剧场版上映期间遭到影评人的恶评,所以本片后来发行的录像带及镭射光碟均使用了另一个版本的正片,那就是国际版。其实这也是观众接触最多的版本,本片大多数的影迷也是通过这个版本开始追捧这部影片的。国际版正片与剧场版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所增加的无非就是一些抠鼻孔、挖眼球之类的刺激暴力镜头。这个版本的正片因为家庭录像带在80年代的突然流行而广为人知,可以说为影片口碑最终的扭转乾坤立下了汗马功劳。

    90年代初,本片在家庭娱乐市场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忠实观众。于是在1990年5月的时候,华纳将一个较为符合导演原始构思的版本(没有旁白自述和大团圆的结局)在一些电影节和艺术院线上放映,结果却换来了如潮的好评,影片越来越好的口碑也让华纳看到了新的商机。1991年,华纳极力想招回斯科特剪辑一个所谓的“导演剪辑版”,但由于斯科特正在忙于《末路狂花》的拍摄,所以几乎没有参与其中的工作。而是授权专人进行剪辑,只是对剪辑版本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这个1992年导演剪辑版正片按照斯科特的意思去掉了旁白自述和大团圆的结局,并且剪掉了国际版中添加的暴力血腥镜头,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主人公戴克瑞梦见独角兽的影像,暗示着他也是一个复制人。这个版本的正片较以往两个版本有了不小的进步,但由于不是雷德利·斯科特亲自操刀完成,所以在一些细节方面仍不完美,镜头上的缺憾也并未得到修正。但也正是这个版本的诞生才促使雷德利·斯科特有了制作DISC 1那套最终剪辑版正片的念头。在如今这个5碟套装发行之前,大家买到的所谓“导演剪辑版DVD”其实都是这个1992年由其他人剪辑的并不正宗的“导演剪辑版”。

   然后再谈谈DISC 1中那部最终剪辑版与以上三套正片有何不同,相对于1992年的“导演剪辑版”,最终剪辑版并没有在故事结构和内涵上有太多变化,更多的则是对一些特效细节的增强和对穿帮镜头的修正。最终剪辑版依然去除了旁白自述和大团圆结局,但国际版中独有的暴力片段又被重新加了进来,全新的独角兽梦境片段得到了更加有力的再现。另外,片中几十处穿帮镜头都被最新的数码处理技术妥当地解决了,譬如原版中有一处较为明显的替身演员穿帮镜头,这次就邀请到原演员在绿幕前重拍这一幕,并用数码合成技术将她的脸重新衔接回场景中(见下图对比)。另外,哈里森·福特在片中有一段对白与口型严重不吻合,所以这次邀请到哈里森·福特的儿子以相同角度和装扮来说出正确的台词,然后将他的嘴巴利用数码技术“粘贴”到他父亲的脸上。

   在DVD的制作方面,DISC 3中收录的三个正片的音画也经过了十分优秀的数码修复,几乎可以媲美最终剪辑版。另外,每个版本都独立携带了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开场介绍,在这张碟的主菜单按上还可以进入经典OST的第二部分(12首)。

●DISC 3具体数据:无缝多title正片(1982年剧场版正片+1982年国际版正片+1992年导演剪辑版正片)
片基:金盘
容量:6.99GB
■片长:
——1982年剧场版:1小时57分18秒
——1982年国际版:1小时57分34秒
——1992年导演剪辑版:1小时56分31秒
■音轨:2条英语DD5.1(448K)/2条英语DD2.0(192Kbps)/2条法语DD2.0(192Kbps)
■字幕: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三区中文
花絮: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介绍1982年剧场版正片(34秒/中文字幕)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介绍1982年国际版正片(28秒/中文字幕)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介绍1992年导演剪辑版正片(37秒/中文字幕)
彩蛋:
——主菜单按上进入经典OST(第二部分)(12首/LPCM 2.0-1536Kbps格式)




◎关于DISC 4:  

    相对于DISC 2中全新拍摄的回顾性特辑,DISC 4中花絮的资料性要更强一些。其中不乏一些十分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录音,探究的话题也更有深度。花絮的第一部分均与原著作者菲利普·K·迪克相关,特辑“电子造梦人:纪念菲利普·迪克”探讨了菲利普·迪克的相关科幻著作,并穿插了菲利普·迪克女儿的访谈和当年对他本人采访的珍贵画面;接下来的特辑“献祭羔羊:小说对比电影”继续了之前的话题,并在此基础上谈论了原著与电影之间的差异;这部分花絮最珍贵的内容则是菲利普·迪克就《银翼杀手》接受访问的音频资料,而他本人也在这段访谈后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第二部分花絮则主要介绍了影片在画面制作方面的工作,特辑“时代标志:图形设计”记录了图像设计师为本片制作各种街头标示和交通符号的创意过程;特辑“时尚:服装与款式”则是关于每个角色服饰造型的设计介绍。幕后短片“试镜:瑞秋&普莉丝”介绍了两位美女演员的试镜过程,并穿插了两人的回忆访谈(就连当初试镜被淘汰的女演员也被请回录制访谈,可惜当年的青春美少女如今已是老婆婆,让人颇感崩溃);之后的特辑“璀璨的光影:追忆乔丹·克罗宁韦斯”则介绍了本片已经逝世的杰出摄影师;另外,这部分花絮还收录了长达47分钟的删除和备用场景,本片的影迷可以借此一睹影片的全部风貌。

   第三部分花絮主要集中了影片宣传工作方面的话题,除了36分钟的1982年宣传短片、预告片和电视广告等内容外,还包括了介绍影片海报绘制过程的特辑“宣传异托邦:制作海报的艺术”,讨论男主人公究竟是复制人,还是人类的特辑“代表人物:瑞克·戴克瑞”,以及介绍本片对一代代影迷产生何种影响的特辑“次世代:对影迷及电影人的影响”,包括《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以及《潘神的迷宫》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等众多现如今大名鼎鼎的电影人都在这段特辑中回忆了本片对他们产生的巨大影响。

●DISC 4:加强档案
片基:金盘
容量:7.90GB  
花絮:
——全部播放(2小时13分49秒/中文字幕)
——特辑“电子造梦人:纪念菲利普·迪克”(14分23秒/中文字幕)
——特辑“献祭羔羊:小说对比电影”(15分10秒/中文字幕)
——菲利普·迪克就《银翼杀手》接受访问的音频资料
——特辑“时代标志:图形设计” (13分41秒/中文字幕)
——特辑“时尚:服装与款式” (20分41秒/中文字幕)
——幕后短片“试镜:瑞秋&普莉丝” (8分55秒/中文字幕)
——特辑“璀璨的光影:追忆乔丹·克罗宁韦斯”(20分03秒/中文字幕)
——删除和备用场景(47分41秒/中文字幕)
——1982年宣传短片(36分19秒/中文字幕)
——预告片和电视广告(7分25秒/中文字幕)
——特辑“宣传异托邦:制作海报的艺术”(9分38秒/中文字幕)
——特辑“代表人物:瑞克·戴克瑞”(9分34秒/中文字幕)
——特辑“次世代:对影迷及电影人的影响” (21分52秒/中文字幕)





◎关于DISC 5:  

    DISC 5是本套装的第三张正片碟,收录的是著名的原始工作样片版正片,这个并不为人熟知的版本原本充满了神秘感。由于1992年的导演剪辑版其实并不能代表导演的原始构思,所以在DISC 1的那套最终剪辑版问世之前,这个原始工作版一直在影迷中很受追捧。简单的说,这个版本是《银翼杀手》最原始的剪辑版,在画面、配乐方面和后来的公映版都有很多不同,除了没有大团圆结局外,主人公的自述旁白也与剧场版有所不同,而在男主角弹钢琴的场景中,即没有独角兽的影像,也没有背景音乐,呈现出的则是哈里森·福特亲自弹出的音符。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版本,极具史料价值,本片的忠实粉丝们一定不会错过。

   华纳对这套DVD的制作态度的确值得肯定,即使是这套原始工作样片版正片也经过了细致的数码修复,音画表现相当不错,画质即使由于年代久远的关系而不如其它四个版本那么优秀,但也足以让人满意了。这套碟还携带了部分花絮内容,包括《未来黑色电影:银翼杀手的制作揭密》一书作者保罗·萨蒙解说的评论音轨,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介绍原始工作样片版正片的前言短片和半个小时的特辑:“不同的未来 — 从测试版到最终版”,对本片最终剪辑版制作过程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段特辑。另外,在主菜单按上则进入经典OST的第三部分(12首)。

●DISC 5:原始工作样片版正片
片基:金盘
容量:7.57GB
片长:1小时49分51秒
画面:16:9可变/NTSC制式
音轨:
——英语DD5.1(448K)
——《未来黑色电影:银翼杀手的制作揭密》一书作者保罗·萨蒙解说的评论音轨DD2.0(192Kbps)
字幕: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三区中文
花絮: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介绍原始工作样片版正片(47秒/中文字幕)
——可选保罗·萨蒙解说的随片讲评音轨
——特辑:“不同的未来 — 从测试版到最终版” (28分31秒/中文字幕)
彩蛋:
——主菜单按上进入经典OST(第三部分)(12首/LPCM 2.0-1536Kbps格式)



总结


凤凰PH-118这套《银翼杀手》最大的贡献,就是每个正片都不是三区字幕,而是全新翻译的自制中文字幕,它尽力修改了三区字幕的很多漏译和错译的地方.....

这片实际除了第一碟的正片里有一条字幕是三区字幕外,其他的所有正片都不是三区字幕,全部都是自制翻译!

这片中文三区只出了前两碟,而345碟,全部都是精心翻译的,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只有这一个完整的五碟中文版本......粗略的时间统计大致上一共翻了十二小时以上内容的中文字幕.....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4-19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穿越时空的断想——关于《银翼杀手》的梦喃

  二十五年过去了,尽管这科技迅猛发展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好莱坞制造了世界上最多的科幻电影,但回过头来看,《银翼杀手》即使不能独霸“最好的科幻电影”之头衔,也绝对可以列入前三甲;而在影响力方面,则无有出其右者。

  《银翼杀手》之所以杰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一些人们至今仍在思索与争辩的深刻命题。尽管在它之前,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已经将科幻与哲学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但那种融合,是属于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极为抽象化的哲学意像,是让人崇拜乃至景仰信服的意像,相当于古希腊时期“哲人王”们高深而意境悠远的讲座,只可拈花微笑。

  相对而言,《银翼杀手》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来说,都比较具象一些。它不像《2001太空漫游》那样将哲学思考上升到“美”的层次,可也从来没有哪一部影片能在“真”与“善”的层次与《银翼杀手》媲美。

  “真”是思辨的目的;“善”是道德判断的基础。

  表面上看来,《银翼杀手》的故事,是个很具体的科技引发的具体的道德问题:“人造人”(涵盖一切“复制人”或“智能机器人”“生化人”的概念)算不算“人”?他们是否应该具有和“自然人”一样的权利?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就要更深入思考“人何以为人”的问题——这就是所有哲学家们的终极测试。

  一般而言,我们所清楚的“人类”概念,都是以“智慧”或“智能”来定义“人”,例如我们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进化史:猿猴从学会使用并制作工具的那一刻起,就变成*人了。《2001太空漫游》似乎也暗示这一结论。但这种论断,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因为“会思考”的“智慧”或“智能”,越来越不为人类所“独有”。按照原著和电影的科幻设定,马克思等人所称的“创造性地劳动”也好,其他哲学家所称的“自主性思考”也好,对于《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而言,都不成为问题,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涵盖于“人”这个概念之下,而要区别对待呢?

  也许又有哲学家们提出异议,认为“人造人”是“自然人”制造出来的,因而不能算“人”。但这种说法同样不堪一击,因为剥除人类“自然造人”的浪漫温馨,分解其物理与化学过程的话,其实也只不过是一项生化工程而已。在基因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克隆人”已经不是技术上的神话了。那么,万一有一天真的制造出“克隆人”来,他和我们“自然人”的诞生过程没什么区别,而且其存在形式也是完全肉体的,不存在只有“智能”而没“有机”载体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预计,将来连人类诞生根源的精子与卵子融合瞬间,也能由生化工程来完成,因为很明显,精子和卵子也是可以被人为制造出来的。而且,说到底,那看似“自然”的“交配”然后诞生小生命的过程,难道不是“人为”的么?

  这些思考,反映在科幻的思维框架里,就是哲学上“人的本质”,究竟是“智慧”(精神)还是“形式”(肉体)?在开始的时候,科幻小说和电影,都是倾向于“智慧定义生命”的。最为显著的,就是“智能机器人”这一科幻作品最为钟爱的题材。在这些作品里,总是有意无意的表现出机器人“人性”的一面,他们不仅和人类一样能思考,还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感情。从《银翼杀手》其,到后来的《终结者》、《霹雳五号》、《机械战警》,乃至近几年的《人工智能》、《我,机器人》、《变形金刚》等,尽管表现形式有差别,思想性表现也各不相同,但都是在延续这一思考。基本上,这些电影反映出的主题——也就是在“善”的判断方面——都是要求尊重拥有智慧的个体,不管他们是自然人类,还是机器人。在这种思维传统中,人们其实不是在思考“人”的本质,而更多是在思考“人性”。如果“人性”不是人类独有的,那么就应该对其他具有“人性”的生物一视同仁;简而言之,就是在“智慧定义生命”的前提下,“所有生命都应该平等对待”。

  在这条线上,日本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系列有些特立独行,主要是在于两集分别有了不同的终极思考。第一集和上面所说的“智慧定义生命”或者说“机器的人性”是一脉相承的。第二集则来了个“螺旋式上升”、提出了一个悖反的命题:“人类失去肉身,那还能称之为人类吗?”草薙素子在第一集中还具有“有机”的大脑,到了第二集中,则纯粹是种只有意识的智能存在,她作为“人”的信念也在动摇——或者说,是编导的信念在犹豫不定。更进一步,如果“生命的本质在于智慧”的话,那“纯粹的智慧算不算生命呢?”这一看似想当然的反问,其实是很难以回答的。它在人们沾沾自喜于在“智慧定义生命”中表现宽大胸怀之后,又来了一个当头棒喝。可以说,《攻壳机动队:无垢》(Ghost in the Shell: Innocence)是更纯粹意义上的哲学思考,因为它没有回避“一切哲学都是人的哲学”这个基本出发点。以往“所有生命体都应该平等对待”是基于没有相互转换过程的假设,但草薙素子由“人”到“生化人”再到“电子人”的转变,虽然她的“智慧”还是一样完整的,但能否说她作为“人”的存在一点都没发生变化呢?也许,“人”应该是ghost与shell的对立统一、而不是单单强调ghost的重要性?

  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科幻作品中关于“生命本体”的论调,将争论从关于“何以为生命”的“真”的层次,转化到了“如何对待人造生命”的“善”的层次。毕竟,“克隆人”还是和“机器人”或者“生化人”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是完全“有机”的。这个区别看似很明显,其实却是科学界长久以来定义“生命”的基石。最通常的证据,是科学家们在判断某地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可能是,总是去考察其物理环境是否适合“碳基生物”生存、而绝不会去考虑“变形金刚”们存在的可能。看来,科学家们在看待“生命”上,与哲学家与艺术家有着历史悠久的不同。于是,科学家们的“有机”基调,就会引发人文学者们的不满与恐慌。

  “克隆人”就是这场交锋的前沿阵地。当科学家们兴奋于扮演上帝的“造出有机人”的前景时,人文学者们考虑的,更多是由此带来的道德冲突。《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们不算完全的有机体,他们是在具有与自然人无差别的“智慧”与“感情”前提下,要求同等的人性对待。那么,完全有机的“克隆人”,就更有资格这么说了。从这个意义来说,《逃出克隆岛》是对《银翼杀手》主题的继承与发展,虽然影片本身在道德话题与商业元素的搭配上有些失衡,但在“克隆人”所引发的道德争论上,立意还是蛮典型而深刻的。其深刻性,主要在于不仅表现了“克隆人”公平对待的道德问题,更隐隐透露出“克隆人”在人的存在性意义上提出的挑战——也就是说——又站在更高的层次提出了“真”的命题:克隆人与作为样本的自然人,哪一个是更真实的存在?

  也许对于一般人文主义者来说,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他们一旦发动爱心,心中就只有“平等博爱自由”,似乎只要做到这些就没问题了。但是哲学家们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克隆人在思维和肉体上都和样本一致,那到底谁在是真实的“我”,谁是更真实“存在”的“人”呢?《逃出克隆岛》自然还没这么极端,因为里面的克隆人与作为样本的自然人,拥有完全不同的记忆。但是,从理论上说,克隆人在思维上,是可以做到与他对应的自然人完全一致的。因为,在思维的基因决定性上,他已经与样本一致,只要移植影响后天思维习惯的样本的所有“记忆”,那么克隆人就会具有样本一样的思维习惯。这样无论精神还是肉体都是一模一样的个体,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时空么?

  显然,这就涉及到比“生命本体”更为基础的“存在”话题,更为确切的说,是“何为真实存在”的话题。《银翼杀手》中的主角Deckard在大部分时候都认为自己是自然人,而编导在他那个“独角兽”场景中暗示他其实是个“复制人”,或者按照斯科特自己的话来说,是个“自以为是人类的复制人”。人类用来判断事务客观存在的唯一工具,恰恰是最为主观的大脑意识,而这个大脑意识在客观上又是可以被人工修改的!可以说,这是一个远比探讨什么是“生命本质”更为深刻的话题,因为如果连“存在”都无法判别真假了,又如何来定义生命?

  在《银翼杀手》原著作者飞利浦迪克(Philip K. Dick)那里,存在的客观性是他所有作品中的核心话题,具体表现为他对“人工记忆”这个桥段的偏好,从《银翼杀手》,到《全面回忆》都是如此,《少数派报告》、《记忆裂痕》与最近的《预见未来》,其实也是关于将来的记忆:如果将来客观会发生的事情还只是存在于人的主观记忆中,那它还能算是客观不可改变的么?

  人与机器、存在与虚无、智慧与生命,更不用说那些至今仍然启发无数科幻片视觉效应的画面,完美而Hexie地交织在《银翼杀手》中,后来的科幻电影中,大多只继承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思路。可以说,《银翼杀手》之后,在对科幻前沿题材的综合性诠释上,也只有《黑客帝国》系列能与之比肩。

  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银翼杀手》中所蕴含的丰富话题,是每多看一遍都有新发现的。它的意义,在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无比前沿的探索性,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越发迫切而凌厉。科幻电影有这样的成就,还有比这更高的么?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hilip425 发表于 2011-4-21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环球全域电讯
本帖最后由 philip425 于 2011-4-21 01:47 编辑

大家要多謝邵爵士出錢拍了這部超經典的科幻巨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4-2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LS真是哪里都能见到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hilip425 发表于 2011-4-22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环球全域电讯
LS真是哪里都能见到哈~~~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4-21 23:04


你都係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3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第三类接触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p872205884.jpg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 理查德·德莱弗斯 / 弗朗索瓦·特吕弗 / 特瑞·加尔 / 梅林达·狄龙 / 兰斯·亨利克森
类型: 冒险 / 剧情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法语 / 西班牙语 / 北印度语
上映日期: 1977-11-16
片长: 132 分钟(special edition) / 137 分钟(director's cut) / 135 分钟(original version)
IMDb链接: tt0075860
剧情简介 · · · · · ·  
 越来越多人看到天空中的不明飞行物体,由李察德莱佛斯饰演的主人翁则极力想解开这个外层空间之迷……。
 
 在「 第三类接触 」精修版本中,描写外层空间的不明飞行物体将降落地球,专家们正在搜寻飞碟的降落地点。此时,一名电力公司的电线工人李察德瑞佛斯,在户外检查电力问题时, 竟发觉自己受到天空中异光的包围,从此他的心中就不停的出现怪异的景像、与5个奇怪的音符,为了解开这个不可思议的谜 ,他像着了魔一样,亲自与外星人作了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并展开了一段外层空间之旅。
 
 震憾的电影特效、神秘的氛围、以及过往仅存在人们想象中的视觉效果,使得此片成为影史上最经典、最惊悚的科幻电影之一。
 
 相当精彩的科幻电影,剧情着重于描述人类渴望追求未知物的心理过程。特效在当年十分出色,Vilmos Zsigmond 为本片的摄影也加了不少分,约翰威廉斯震撼人心的配乐更是完美!市面的版本则... (展开全部)   越来越多人看到天空中的不明飞行物体,由李察德莱佛斯饰演的主人翁则极力想解开这个外层空间之迷……。
 
 在「 第三类接触 」精修版本中,描写外层空间的不明飞行物体将降落地球,专家们正在搜寻飞碟的降落地点。此时,一名电力公司的电线工人李察德瑞佛斯,在户外检查电力问题时, 竟发觉自己受到天空中异光的包围,从此他的心中就不停的出现怪异的景像、与5个奇怪的音符,为了解开这个不可思议的谜 ,他像着了魔一样,亲自与外星人作了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并展开了一段外层空间之旅。
 
 震憾的电影特效、神秘的氛围、以及过往仅存在人们想象中的视觉效果,使得此片成为影史上最经典、最惊悚的科幻电影之一。
 
 相当精彩的科幻电影,剧情着重于描述人类渴望追求未知物的心理过程。特效在当年十分出色,Vilmos Zsigmond 为本片的摄影也加了不少分,约翰威廉斯震撼人心的配乐更是完美!市面的版本则是1980年重新发行的『特别版』,在片尾加进了和外星人做接触的情节。本片 也是史蒂芬史匹伯从影至今唯二亲自撰写剧本的电影(另一部为【AI人工智能】)。
 
 此片由当代大导演史蒂芬史匹柏编写与执导,音乐大师约翰威廉斯配乐,此片有别于一般外星人的恐怖电影,它以温馨、乐观而神圣的气氛,描绘接触 外星人的感觉,曾获得1977年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剪辑两项大奖。英国电影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意大利戴维奖最佳外语片。




◎影片简评(转):
  
  与《星际大战》一齐掀起科幻片热潮的外星电影经典作,也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执导《外星人》之前对外星文明表现出赤子之心和友善态度的代表作。影片采取多线平等发展的结构,描述数名不同年龄背景的人在多个地方接触到不明飞行物体的异象,他们象着了魔一样被吸引进去,最后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美国的沙漠迎接外星人的降临。全面拍出了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气氛,科幻场面拍出惊人气势,尤以飞碟降落的一幕最为出色。演员方面,除了有理查德.德赖弗斯担纲之外,法国大导演弗朗科依斯.特鲁芬特饰演的科学家亦表现称职。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4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5-4 00:10 编辑

全球首张3 TITLE版本问世——《第三类接触》30周年纪念终极收藏版


★配置:

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巨制,斯皮尔伯格个人电影生涯代表作品。dvd发行史上第三张、北美以外区域第一张、本片全球唯一及中国首张无缝3 TITLE版本dvd,由FH独家隆重呈献!包含剧场版、特别版及导演剪辑版三个版本一网打尽!独家国语配音,多语种多菜单,一三四区共码原版自带官方中文字幕,内附原版DVD解说手册电子书,另包装加赠原版海报复刻版及影片三版本鉴别指导手册,新老各区域版本花絮无一遗漏。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见证历史,就在此刻!

●DVD外包装图:
   

FH这套碟的外包装看似简单,但却很具有技术含量,除了十分符合影片气质的外套设计,还附带了一张影片三版本鉴别指导手册(反面是原版海报复刻版),通过这张详实的手册,我们可以了解到影片三个版本在各个时间段上的具体差别,在观碟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DVD外包装外盒正面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VD外包装外盒背面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盒正面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盒背面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版海报复刻版正面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版海报复刻版背面图:
可以了解到影片三个版本在各个时间段上的具体差别,在观碟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海报与两个盒子的合影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4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关于正片碟: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5-4 00:17 编辑

首先要说的自然是FH原创制作的无缝3 TITLE正片了。毕竟这是DVD发行史上第三张、北美以外区域第一张、本片全球唯一及中国首张无缝3 TITLE版本dvd。或许在DVD时代的末期,即使是这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也已经不能让人像当年那样感到激动,但对于这种造福碟友的技术革新,乐天仍然要大声叫好。索尼可以在同期发行的BD中采用无缝分枝技术,但对待DVD则草率的采用三张碟装载三个正片的做法(这种浪费资源、毫无技术含量的做法的确令人厌恶)。如果D版也像原版一样耗费三张碟的空间来承载三部差别并不算很大的正片实在有些浪费,难免会有“灌水”之嫌,但放弃任何一个正片又会让那些追求完美的碟友们觉得十分可惜。所幸我们9区还有FH这样具有高水准的DS,可以利用无缝3 TITLE的技术将影片三个版本在一张碟中一网打尽,完成了本该由原版完成的任务,同时也让我们碟友省下了一笔小小的开支。
  
  说起本片的三个版本,就不能不谈谈不同版本的诞生关系。拍摄《第三类接触》是斯皮尔伯格少年时期的梦想,但当时没有哪家公司愿意投资这种题材的电影。当1975年的《大白鲨》震惊世界后,斯皮尔伯格终于获得实现这一梦想的机会,但来自电影公司的麻烦依然没有终止。1977年,哥伦比亚正处于破产的危机,《第三类接触》如果不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就有可能会让这家公司彻底破产。于是,斯皮尔伯格在重重压力下被迫提前完成影片的制作。不过,即使影片的剪辑和特效因为时间和资金的缺乏留下了种种缺陷,即使哥伦比亚采用了小范围首映的糟糕营销策略,但斯皮尔伯格天才的拍摄技巧还是让影片获得空前的好评。也正是因为影片的卖座表现,斯皮尔伯格终于在三年后得到重新制作《第三类接触》特别版的机会,他也终于可以借机补拍那些当年由于苦无经费和时间而没有完成的场景。但付出的代价就是必须得在结尾加入一段哥伦比亚行销部分认为可以吸引观众的东西——太空船的内部。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这本应该是一段存在于全世界观众想象空间中的画面,但为了获得拍摄特别版的经费,他只能勉强答应了这一要求。所以,当斯皮尔伯格在1998年又有机会制作最权威的导演剪辑版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剪掉特别版中关于太空船内部的画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一开始就不该存在的东西。
  
  对于碟友们来说,1977年的原始剧场版是呼声最高的一个版本,因为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家庭娱乐的媒介上。1998年的权威剪辑版是最忠于斯皮尔伯格拍摄理念的版本,还未看过本片的朋友可以优选这个版本观看,而1980年的特别版则包含了一段颇具争议的飞船内部场景,虽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也可以拿来当作花絮观赏一下。
  
  FH在正片碟中利用无缝3 TITLE的技术装进了剧场版、特别版及导演剪辑版三个版本,FH几乎将原有的原版结构全部重组,将原有素材全部拆开后,再重新优化组合成了全新的形式。DVD中包含了可以选取不同版本正片的主菜单和相应的子菜单,整张碟的框架制作十分合理,几乎让人感觉不出是一部D商自行改动的成果。三个版本均携带了DTS音轨和一三四区共码原版自带官方中文字幕,其中剧场版还配备了效果不错的国语配音。经过测试,三个版本均能流畅的播放。


●DISC 1:无缝3 TITLE正片(剧场版+特别版+导演剪辑版)

片基:无码金盘
容量:7.49GB
画面:16:9可变/NTSC制式
■原装剧场版片长:2小时14分34秒
■特别版片长:2小时12分23秒
■导演剪辑版:2小时17分05秒
●原装剧场版音轨:
——英语DD5.1(448K)
——英语DTS5.1(768K)
——国语DD5.1(384K)
●特别版音轨:
——英语DD5.1(448K)
——英语DTS5.1(768K)
●导演剪辑版音轨:
——英语DD5.1(448K)
——英语DTS5.1(768K)
■原装剧场版字幕: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韩文/葡萄牙文/泰文/原版自带官方中文
■特别版字幕: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韩文/葡萄牙文/泰文/原版自带官方中文
■导演剪辑版字幕: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韩文/葡萄牙文/泰文/原版自带官方中文
DVD-ROM:JACKET_P文件夹及原版自带花絮


★播放顺序:

*SONY片头——>语言选择菜单——>三版本选择菜单——>对应静态主菜单(16:9 Only Pan-sca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语言菜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段落菜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片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4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关于花絮碟: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5-5 00:27 编辑

正片碟除了DVD-ROM内容外,并没有太多的花絮,FH将新老各区域版本的花絮均整合到了花絮碟中。花絮碟包括了原装剧场版预告特辑、重新上映特别版预告特辑、11段删除片段和演职员档案等常规内容。其中较为珍贵的是1小时41分36秒的回顾式纪录片“《第三类接触》的制作过程”和1977年的制作特辑“看着天空”。这两部内容虽然在以前的老版DVD也有收录,但它们对影片制作的介绍十分具体!其中斯皮尔伯格的访谈片段似乎还是在《大兵》的拍摄现场录制的,他阐述了很多个人的观点,相当值得一看。

   花絮碟中最精彩的内容其实是以彩蛋集成的,大家千万别错过了。这是一段斯皮尔伯格关于《第三类接触》的全新访谈,也是他特意为了这部30周年纪念DVD录制的。斯皮尔伯格不仅很给面子的详谈了30年后对影片主题的观点,也毫不顾忌的阐述了对哥伦比亚的不满,所谈的几个话题都很有料。在主菜单“预告特辑”选项处按左或上可进入这部分花絮。

   另外,花絮碟的DVD-ROM中还收录了原版手册的电子书,其中包含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资料和图片。

●DISC 2:花絮碟具体数据:

片基:无码金盘
容量:6.92GB
花絮:
■预告特辑
——原装剧场版预告特辑(4分42秒/中文字幕)
——重新上映特别版预告特辑(1分47秒/中文字幕)
■纪录特辑
——回顾式纪录片“《第三类接触》的制作过程” (1小时41分36秒/中文字幕)
■1977年制作特辑“看着天空”(5分55秒/中文字幕)
■11段删除片段(共25分钟/中文字幕)
■图文花絮:演职员档案
彩蛋:主菜单“预告特辑”选项处按左或上可进入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关于《第三类接触》的全新访谈(21分22秒/中文字幕)
DVD-ROM:原版DVD解说手册电子书


★播放顺序:
*动态主菜单(16:9 Only Pan-sca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花絮:

●10段《第三类接触》制作花絮/TITLE 1/1小时41分36秒/4:3/英语-DD 2.0/西中朝葡泰字幕
●1977年版制作花絮/TITLE 18/5分55秒/16:9/英语-DD 2.0/西中朝葡泰字幕
●11段删除镜头/TITLE 5-15/4:3/英语-DD 2.0/西葡中字幕
●5位演职员档案
●2段预告片(剧场版与特别版)/TITLE 4、2/4:3/英语-DD 2.0/西葡中字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彩蛋:光标在主菜单第一项处按上进入新版花絮
*斯皮尔伯格:《第三类接触》30年/TITLE 17/21分22秒/16:9/英语-DD 2.0/西中朝葡泰字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三类接触小册子
*光盘下同名压缩包/35个JPG文件/19.7 M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5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总评:
  
  无论从影片本身,还是DVD的制作来看,这都是一张必收的DVD,而FH的独家制作也让这套碟成为全球制作最合理,内容最完整、最全面的一套DVD,碟友们不要错过。

●详细配置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1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500年后 THX 1138 (1971)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5-10 09:55 编辑



导演: 乔治·卢卡斯
编剧: 乔治·卢卡斯 / 沃尔特·默奇
主演: 罗伯特·杜瓦尔 / 唐纳德·普利森斯 / Don Pedro Colley
类型: 剧情 / 悬疑 / 科幻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8-03-11
片长: 86 分钟 / USA: 88 分钟(director's cut)
又名: 五百年后 / 未来世界
IMDb链接: tt006643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4220195815.jpeg

2004220195830.jpeg




剧情简介 · · · · · ·  

 未来的地下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基地,在这里,到处是冰冷的监视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全被剃光了头,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工作编号,每天从事繁重的劳动——集体劳动。

主人公——代号THX1138(罗伯特•杜瓦尔 Robert Duvall 饰),就是这里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一员,他在女性室友的启发下,停止服用了每天发给的药物。

于是,他僵化的思想开始复苏,开始对他的女性室友产生了一种特殊感觉。当两人发生关系并被判处强奸罪时,思想彻底醒悟到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路。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1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THX 1138

whitemouse 发布于: 2006-08-05 17:05
如果喜欢看奥维尔的1984,定会爱上此片

强烈的视觉冲击,动效怪诞离奇,泛滥成灾,一个没有任何生气,没有思想,没有自由没有欲望的世界
这是卢卡斯根据他自己在大学时期构思的短篇小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1971年拍摄。04年又在纽约重新发行了导演剪辑版。

爬上地面,看到初生的太阳,模糊的人影,仿佛在热烈的燃烧
每次看到这里,都禁不住望窗外看看
麻木…惊醒  抵触   忍耐  反抗  挣扎  解脱
而我只能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呵呵,下面是这部片子对电影技术的贡献(转):
THX是Tomlinson Holman Experiment的字头缩写,它并不像DTS或是杜比数位音效一样是一种音效标准。它是一种为家庭剧院所设计的品质保证,以及为家用视听器材(家庭剧院)提供完整的品质规格规范。THX 标准与国际标准不同,大多数标准都有一个允差范围,但THX 不设允差,只有一个最低要求,必须超过才能合格。

THX一词是由乔治卢卡斯所拍的第一部科幻片“五百年后(THX 1138)”而来,早在1982年,Lucasfilm公司就成立THX工作室,专事影片录音工程,并积极协助电影院改善音响系统;1986年Lucasfilm公司顷全力协同音响厂商,投入家庭剧院器材品质规格之研究,并於1990年提出THX认证服务(涵盖家庭剧院器材、影片、录音室还有电脑、游戏等)。

Lucasfilm公司主要是希望未来的家庭剧院有一套共通的标准,如此录音工程亦有相同的标准可行;凡通过THX认证标准的严苛测试,由Lucasfilm公司的THX部门对该产品授允证书,并在该产品贴上"THX认证标志",作为消费者选购之参考。

卢卡斯最初有这个打算,是因为注意到电影院的音响设备所发出的声音并不好,而且在每家电影院播放影片时,音效也不太相同。卢卡斯觉得每个爱好电影的观众,应该都有要求良好音效的权利,无论在哪家电影院看,电影的音效应该都一样好一样真实。所以THX认证也随之而生,目前世界上有许多电影院通过了这个认证,很遗憾的是,在大陆和香港还没有任何一家电影院通过了THX认证,目前只有台湾地区的一家华纳影院通过THX认证的。

由于THX是一个公司推出的,所以自然要涉及到费用,凡是经THX认证的产品,每年都要向LucasFilm交纳一定的费用。比如电影院的THX 认证程序严格:要求认证的电影院向卢卡斯公司提出申请,公司派员考察给出标准并提出改造意见。等一切搞好后,公司再出来实地测试。达到标准后该电影院有资格挂一年THX 标志。半年后,公司再来确认一次,若仍符合要求,后半年继续挂牌。第二年想要挂牌还得重新进行认证。这些都是要给公司交钱的。

DVD 的走红使卢卡斯公司又有了一大块THX 认证的天地。事实上公司的THX分部已经完成了DVD 碟片和DVD 播放机的THX 标准,并发行了一片THX DVD 测试碟,1997年第一片经THX 认证的碟片《Twister》上市。1998年第一台经THX 认证的DVD 播放机先锋Elite DV-09正式上市。THX 开始涉足DVD 认证。

家用THX DVD 播放机的标准包括三个部分:视频质量、音频质量和可靠性。

  所谓控制功能的权级是指DVD 机各种控制功能的前后考虑次序。有些操作功能是经常用的,必须设置醒目,操作直接,而有一些很少用,且很难用,就应该放到隐蔽一些的地方,以免误操作。

  DVD 播放机中有关家庭THX 音频标准部分先严格地检查基本的音频标准,如失真,噪声,频响和D/A 变换性能,以及一系列家庭影院环境的重要标准。另外,还加上了一些音频DVD 的特殊标准,包括输出电平,输出阻抗,阻尼,寄生分量和相频响应等。最重要的当然是关于DVD 播放机还原的视频质量标准。为了测试这些标准还需要有高质量的测试碟,为此卢卡斯公司专门发行了一片DVD 测试碟……

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参考下面的内容:

http://www.8080.net/html/200503/e241505120.html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1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五百年后/THX1138:乔治·卢卡斯钦点双碟导演剪辑珍藏版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5-10 10:13 编辑

卢卡斯在《教父》大导演科波拉的指导下制作了这部科幻片,尽情展现了他的导演才华,令人刮目相看。这部反乌托邦式的影片有着出色的创意,讲述了生活在地下的人们被药物控制的故事,对于星战迷们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THX是Tomlinson Holman Experiment的字头缩写,这个数码音效的标准称谓正是来自卢卡斯的这部影片。乔治·卢卡斯经典,托盘双碟,音画THX认证。




QQ截图20110510101337.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剧照欣赏:


20091218215952.jpeg

200912182204.jpeg


碟 1
  • 全新制作的变形宽银幕和杜比5.1环绕
  • 经 Lowry Digital Images 重新修复的画面
  • 乔治·卢卡斯以及联合编剧和音效设计师沃特·默奇的评论音轨
  • 噪音剧院- 独立音效音轨
  • 与沃特·默奇的谈话
碟 2
  • 电影人的传奇:美国早期科幻历史- 新的纪录片
  • 未来产物:THX 1138 的拍摄- 新的纪录片
  • 电子迷宫 THX 1138:4EB- 原始学生短片
  • 单调- 经典制作特辑
  • 原始剧场版预告片




THX-1138五百年后:双碟SE版/ THX-1138 (1971) 2D9
7.11G 7.87G 英,法,西,英(评论),英

最近花了一周时间把星球大战123456顺着看了一遍,发觉lucas的这篇处女作《五百年后》买来之后还没动过,于是顺便看了。

据说71年上映的时候此片被电影公司动了不少剪刀,而04年发行dvd的时候lucas重新剪辑并对画面进行了修改和修复。原版我没看过,只能说说对新版的看法。

这是部试验性质的科幻片,thx1138是主人公在未来社会的代号。500年后,人类生活在地下,被极权government用药物控制,不准产生性欲等感情,定期向电子“神父”告解,几乎一切活动都在电子眼的监视下。thx1138厌恶了这种生活,私自与mm发生性关系,不幸被电子眼拍到,从此开始了逃亡生涯,他决定逃出地下,到危险的地面上去。

thx1138所描绘的未来社会和要表达的思想已经在很多科幻片中看到,远的像华氏451,近的如撕裂的末日,不过商业娱乐的成分多了一些。相比之下,thx1138显得文艺了许多,甚至有些沉闷,影片开头反复出现的“what's your problem”(大概这个意思)让人莫名其妙,看到后面才知道怎么回事。情节推进缓慢,很多场景lucas可能有特别用意,可我却看不出门道。对白很少,对白很多的场景中我又看不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影片大部分场景都是纯白色背景,人的装束也是统一的白色,定时服药,如同精神病院,可能也是对某种政治或体制的讽刺。从thx1138隐约看到星战的影子,如主人公用来发泄情绪的全息承想电视,机器人的装束,城市建筑等等。

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懂,但是lucas凭借出色的视觉语言传递了更多的信息,如两人xx的时候,xx场景和监控室5个人眼神的切换、对比;thx爬出地面站立在红红的夕阳下的场景和之前黑白灰场景的对比,视觉冲击力很强。

总的来说,这是部相当不错的科幻处女作。



碟片:借助今年《星球大战三部曲》DVD横扫全世界碟市之机,卢卡斯与华纳公司合作,推出了《五百年后》的双碟导演版。非常幸运的是,此片的版权在华纳手中,因此我们得以看到市面的双D9版(目前唯一一个双D9完整版)的所有花絮内容都被汉化了,全部带翻译准确的三区中文字幕。

看完这套碟,我有理由相信,卢卡斯其实并没有在《星球大战三部曲》DVD上花多少心思,他把全部心思都花在了《五百年后》上了,这套碟的每个字节都货真价实。第一碟是正片碟,收录了经过真正的THX论证的正片。可变形宽银幕画面色彩非常好,三条不同语种的杜比5.1音轨表现也很不错。正片里的若干镜头是卢卡斯在制作DVD时用数码特效重新制作的,为弥补当年没有经济和技术能力的遗憾。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找,看看哪些场面是新加的。

正片碟的花絮首先是卢卡斯和编剧兼音效师沃特·穆奇的评论音轨,这是也我觉得今年迄今为止出品的DVD中最有价值的一条评论音轨。卢卡斯无私地把他当时的所有想法都和观众进行了分享,比如他解释了
影片片头为什么要出现电视剧的黑白画面、本片的哪个段落和《精疲力尽》有关联、全片分三幕来安排结构、THX的发音有什么含义等等,他甚至拿《黑客帝国》来举例,也还谈到了拍摄此片的那个年代在中国大陆发生的一些事情和此片的对应。分开录制评论音轨沃特·穆奇的讲评内容也相当丰富,这两人一段接一段地讲解,甚至直到影片上了字幕还滔滔不绝,真是让影迷过足瘾。

正片第二个花絮是纯音效的音轨,这也是本片的一大特色,音效处理层次分明,而且具有实验性。第三个花絮是带“小白兔”性质的(花絮隐藏在正片播放内)互动内容,选择这个模式观看时,银幕右下角上会时常出现一个小红球提示,用遥控键按下小红球,可以进入一段小花絮,是沃特·穆奇关于这个段落内音效设计的讲解。如果嫌这么看太麻烦,也可以直接进入花絮目录,那里可以选择一次性收看所有的讲解内容(31分钟),十分方便碟友。

第二碟是花絮碟,第一个花絮是个比正片还要好看的纪录片《制片人的传承精神:美国西洋镜公司》(63分钟),这个纪录片邀请到科波拉、卢卡斯、斯皮尔伯格、斯科西斯等大牌导演、制片人来谈美国西洋镜公司当年成立和倒闭的情况。座落在旧金山佛桑街827号(现已拆毁)的美国西洋镜公司可以说是美国电影新浪潮的发祥地,科波拉因不满好莱坞传统的制片方式,选择了在旧金山开这个公司,集合当时优秀的大学毕业电影人才,要的就是和传统好莱坞对着干。虽然美国西洋镜公司最终因《五百年后》的失败而失去华纳的资助被迫倒闭,但科波拉接着就获得了拍摄《教父》的机会,卢卡斯也通过《美国风情画》跃上卖座新贵的位置。其他从中受益的年轻人更是不胜枚举,纪录片中都有提到。

这个纪录片猛料迭起,尤以斯科西斯说的三个失败者(卢卡斯失去了《五百年后》、布莱恩·德·帕马失去了《认识你的兔子》、斯科西斯不知道如何剪辑《胡士托音乐节》)坐在喷水池旁发呆的历史性场面最为让人神往,而约翰·米留斯(《现代启示录》编剧)讲科波拉对他们煽动性的演说令他当时甚至愿意为科波拉而死时,相信每个影迷看到这里都会热血沸腾。这个纪录片的厉害之处同样在于,直到片尾上字幕,还不断有猛料爆出。

第二个花絮是31分钟的纪录片《制作内幕》,斯皮尔伯格在这里大说卢卡斯的好话,甚至说《五百年后》可能启发了《银翼杀手》。第三个花絮是卢卡斯那部学生短片《THX 1138 4EB》,第四个花絮是1969年拍摄的幕后花絮(8分钟),最后是一堆预告片。

卢卡斯目前一共只执导过六部电影,除了《五百年后》之外,还有《美国风情画》、《星球大战》、《星战前传之魅影危机》、《星战前传之克隆大战》。后四个电影,目前市面上也都有了不错的D9版本,加上明年公映的《星战前传之复仇》(可能在明年年底推出DVD),收齐卢卡斯导演作品全集DVD,看来还是相当容易的。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超时空接触 Contact (199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导演: 罗伯特·泽米吉斯
编剧: James V. Hart / Michael Goldenberg
主演: 朱迪·福斯特 / 马修·麦康纳 / 吉娜·马隆 / 大卫·摩斯 / Geoffrey Blake / 詹姆斯·伍兹 / 安吉拉·贝塞特 / 约翰·赫特
类型: 剧情 / 悬疑 / 科幻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97-07-11
片长: 150 分钟
又名: 接触 / 接触未来
IMDb链接: tt0118884


超时空接触的剧情简介 · · · · · ·  
 艾莉·爱罗维(茱迪·福斯特饰)自幼就对无线电通讯情有独钟。长大后,她成为一名天文学家,其项目内容为接收外太空信号。她希望能借此找到宇宙其他文明的存在。天才的理想得到的却是投资者的冷眼相看,幸好有神秘人帮助艾莉继续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艾莉收到了来自织女星的频率信号,似乎证明了艾莉一直以来的工作是正确的。但这带来的不是她个人事业的成功,而是政治、社会、宗教、国家各个角度的矛盾与讨论。深陷这一切暴风中心的艾莉,更要面对与神职人士帕尔默·乔丝(马修·麦康纳饰)的感情纠葛。
 
 个人与世界,真相与现实,艾莉面临着远远超越学术范围的挑战。






CONTACT影评(转)


1、震撼来自电影

CONTACT,接触或者译做沟通,就本片而言我觉得沟通更合适一些,更确切地说应当是理解。CONTACT,聆听外星球的声音,发现接触外星生物,超自然的情节,不可思议的想象。可看似奇思妙想的科幻情节的背后却是在反映和讽刺人类的现实生活。中文片名叫《接触未来》,我觉得这个译名过于科幻了,没有很好表达出电影的主题思想。

爱莉从小没见过母亲,一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热爱天文,常常带着她一起看星星,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似乎没有什么能把他们分开。但命运有时就是让人无法理解,在爱莉9岁那年父亲突然离开了她,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似乎是从小的坎坷经历,爱莉性格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父亲死后,小爱莉用电台呼唤父亲,父亲没有回答,可爱莉并没有放弃,她继续着自己的生活,一个真正属于她自己的生活。似乎她很成功,但别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她在做毫无意义的工作,因为要和外星人联系上的几率简直小的可怜,而且这工作无利可图。而在爱莉的心中这些却是她的一切,她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此。对天文的热爱,对未知的探索,对父亲的怀念,这些都是她这么坚持的原因。
她的努力不会白费,她成功了,她收到了来自外太空的信息。爱莉说:“我们活着不就是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如果有机会到一个更先进的文明,哪怕只得到了答案的一半,那也是值得的。”她就要成功了,可现实却不给她机会。有些人反对她的计划,有些人窃取她的劳动果实。这些难关她一个个的越过,终于踏上了对外星的探索路程,竟出乎意料地在一个美丽的星球上见到了她的父亲,父亲告诉爱莉几千年来都是这样,不断的循环。当她返回地球,爱莉告诉大家她在这18个小时里的奇特经历,可所有的人说认为她从没离开过地球,告诉她那些也许只是她的幻觉,因为从她出发到返回只过去了1秒钟。她试图让人相信,让人们理解。法庭上的质问是尖刻的,他们让爱莉找出证据来证明她经历的一切。“没有录象,没有证人,如果站在我们的位置你也会怀疑,那你干嘛不撤回证词、直接承认这次前往外太空的旅行根本没有发生过?”“因为我不能!”爱莉回答。“我有这样的经历,我无法证明,也无法解释它。但是作为人类的一员,我全身心感受到的都告诉我那是真实的。我被赐予这样美好的东西,它将改变我的一切!那是一个预言,一个关于宇宙的预言,它肯定的告诉我们,我们是何等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我们又是何等的稀少和珍贵!我们属于这个预言,它比我们自身更伟大,它使我们不再感到孤独。我希望我能与人分享,我希望……每个人,即使是短暂的一瞬……可以感受到那种恐惧、渺小以及希望……这将是我永远的愿望!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信仰,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寻求真理。我,相信爱莉。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话——接受现实吧,你活在现实!当爱莉失去父亲时,当爱莉面对事业的低谷时,都听到了这句话。可爱莉不屈不饶,她觉得现实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实应该想梦境一样美好。现实,现实不正是我们自己一手创造的嘛 。既然是我们创造的,那我们也就能改变。人类越来越发达,也越来越麻木。当初我们对自然的好奇,对未来的向往都到哪里去了。我们变得恐怖起来,什么事情都总要把自己的利益考虑进去。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偷窃,可以不相信他人,甚至是诋毁他人。我们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冷漠。那种距离远远超出了银河系,那种冷漠远远大于宇宙的荒漠。

想象自己就是爱莉,在广阔的银河系中遨游,看到从未见过的绿色星球,看到五颜六色、美丽壮阔的星云……我们能不为之震撼嘛。打开我们的思维尽情地想象,敞开我们的心扉把宇宙所有的美丽和神秘都记录下来,释放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做一次心的沟通,让我们彼此都连接在一起。这就是CONTACT。

现实让我们为人类的自私和麻木感到震撼,幻想又让我们重新燃起希望的火光。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面对没一天,以真诚和理解面对每一个人,用爱的心灵面对我们浩瀚的宇宙。CONTACT,像父亲对爱莉那样。真心地去感受一切,努力地去创造,去发现,去相信!把握好自己的每一个瞬间,追求我们的真理。你每一次的真诚和信任都会使夜晚黑暗的夜空增加一颗耀眼的明星!

CONTACT,是一个预言,一个关于人类和宇宙的预言,CONTACT,是一种信仰,一种关于人类爱的信仰。

2、震撼来自朱迪·福斯特

朱迪·福斯特的演技简直无可挑剔。特别是最后一段在法庭上的陈述,那种不被理解的心情,那种想与大家分享的急切,那种来自那18小时经历的震撼。在朱迪·福斯特的表情和动作中展露无疑。表演的那样的投入,那样的准确生动,那样的真实。她不是在表演,身边没有导演,没有摄影师,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她已经变成了爱莉,她已经完全地融如了情节,融如了影片。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和她一起活在电影中了。

3、震撼来自原著

当影片结束,美丽的星空上打出了献给卡尔·萨根。一部出色的小说,一部不同寻常的科幻小说,一部寓意深刻震撼心灵的作品。卡尔·萨根,一位出色的天文学家,曾担任过美国航空总署顾问,还是一位哲学家,一位小说家。《CONTACT》是他生前最出名的一部小说。1997年,泽米基斯将这部出色的小说搬上了银幕。这样出色的一个剧本,加上我们的最佳导演泽米基斯,最佳女主角朱迪·福斯特,这部影片不想经典都不行了。可惜的是原著卡尔·萨根于1996年去世,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献给卡尔·萨根,正是导演泽米基斯以及所有的主创人员对卡尔·萨根的怀念。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生活的意义何在?我想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生命的意义就是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就是一次感受,一次震撼!

《CONTACT》的震撼 作者:PetterE.T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4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这个片子对于广大天文同好的经典程度不用我说了,记得坛主说他都看过近百遍了。。

我从VCD时代就开始收藏了,以下晒出2个DVD时代的终极收藏版~

首先是红龙的单碟盒装收藏版

HL:025 接触未来(超时空接触)/Contact (1997)  
D自一区华纳版+三区字幕+六区国语配音(DD5.1)3条导演解说音轨均未译成中文字幕 带一区码 7.77G  

外包装正面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外包装背面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盒以及碟面示意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接触未来 蓝光高清双碟终极珍藏版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5-24 11:52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片的这个版本应该是DVD时代的终极收藏版了,天津这边的盘店已经可以买到了,我昨天入手了一套。回家测试后感觉相当不错~

为什么说这个版本不错呢,这个片子我估计只要是天文爱好者就基本上都听说或者是看过不只一遍了,很多人都想收藏一个不错的版本。我也不例外,自打VCD时代我就曾收藏过3碟版的,当时的第一碟好像还附赠了十分钟的兔八哥短片呢~

后来九区著名碟商品牌HL出了一个据说不错的单D9精装版,带有评论音轨,不过当时我还没入行,直到绝版了才知道。。

在2006年六区发售了华纳正版的单D9盒装,这个版本虽说是正版但是基本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一是没有丁点花絮,按照碟友的行话讲应该属于典型的“光屁股”版。。。

没有评论音轨,而且在影片播放过程中也无法更换音轨。。。

说道这次的这个版,主要是去年十月一区出了BD50的蓝光,所以九区碟商们与时俱进地又推出了一些升级版,比如3G、LS、QM这几个品牌出版的还算是各有千秋,如果单看正片的话收3G、LS这两个品牌的就可以了,QM的是附赠电影原声大碟版,对于喜欢电影配乐的同好来说相当王道的一个版本。

至于本帖中提到的DNA这个终极版,配置更是没的说,除了英语原音音轨和经典国语音轨之外,居然还收录了3条独家的导评音轨,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原声配乐音轨也是相当的王道!!!

花絮方面,由于是双碟版,容量不在是问题,更是收录了蓝光发行时的全部完整41分钟制作幕后特典!!!

播放时前独具天文风格的动态主菜单更是一绝~~~

外包装示意图:

左为HL单碟盒装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配内盒碟面示意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具体配置:

片名/编号        B-0759接触未来(又名:超时空接触)-蓝光高清双碟终极珍藏版(正片跨碟D9+D5)Contact

影片版本        华纳A区蓝光版高清画质+蓝光TrueHD5.1内核英语原声/纯配乐DD5.1高清音质+华纳一区SE版+日本二区+三区+六区国语DD5.1+OST+41分钟完整花絮

音    轨        英语DD5.1-640K/六区国语DD5.1-384K/英语评论DD2.0-96K/英语评论DD2.0-96K/英语评论DD2.0-96K/高清纯配乐DD5.1-640K

字    幕        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六区中文/三区中文1-2/六区中文注释/日文/泰文/印尼文/中文评论1-3/评论双显1-3

额外收录        碟①主菜单PLAY向上进入13首电影原声音乐


【片名】接触未来(又名:超时空接触)(正片跨碟D9+D5) Contact
【编号】B-0759
【容量】7.94G+4.35G
【素材】华纳A区蓝光版高清画质+蓝光TrueHD5.1内核英语原声/纯配乐DD5.1高清音质+华纳一区SE版+日本二区+三区+六区国语DD5.1+OST+41分钟完整花絮
【片长】153分钟
【类型】惊悚 剧情 科幻
【音轨】英语DD5.1-640K
           六区国语DD5.1-384K
           英语评论DD2.0-96K
           英语评论DD2.0-96K
           英语评论DD2.0-96K
           高清纯配乐DD5.1-640K

【字幕】英文
           法文
           西班牙文
           葡萄牙文
           六区中文
           三区中文1-2
           六区中文注释
           日文
           泰文
           印尼文
           中文评论1-3
           评论双显1-3

【额外收录】碟①主菜单PLAY向上进入13首电影原声音乐
                 碟①花絮 -6分07秒
                 开场镜头 -20分01秒
                 NASA的机器爆炸 -5分52秒
                 特效一族 -8分55秒

【影片简介】艾莉·爱罗维自幼就对无线电通讯情有独钟。长大后,她成为一名天文学家,其项目内容为接收外太空信号。她希望能借此找到宇宙其他文明的存在。天才的理想得到的却是投资者的冷眼相看,幸好有神秘人帮助艾莉继续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艾莉收到了来自织女星的频率信号,似乎证明了艾莉一直以来的工作是正确的。但这带来的不是她个人事业的成功,而是政治、社会、宗教、国家各个角度的矛盾与讨论。深陷这一切暴风中心的艾莉,更要面对与神职人士帕尔默·乔丝的感情纠葛。
 
 个人与世界,真相与现实,艾莉面临着远远超越学术范围的挑战。

【主菜单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片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5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花絮菜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花絮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ST菜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笑面人。。。 发表于 2011-11-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这么多,眼花缭乱中。。。。。呵呵,谢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斗转星移-过客 发表于 2011-11-1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电信
太空运输也不错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3 00:43 , Processed in 0.08066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